04 中俄天然氣貿易現狀(對加強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的戰略思考)

时间:2024-06-01 06:28:48 编辑: 来源:

合作,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高度重視,堅定信心,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轉變思路,創新機制,加強協作,改進方法,再接再勵,開拓進取,不斷提高合作水平。

無論從提升中俄經貿合作水平的角度看,還是從石油安全戰略的角度看,加強中俄石油天然氣經貿合作已經時不我待。盡快落實大型石油、天然氣合作項目,努力擴大中俄石油天然氣經貿合作的領域和規模,不僅有利于推動雙邊經貿發展,避免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出現“空殼化”,還有利于保障雙邊的能源安全,促進兩國經濟的發展。新時期加強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須著重遵循以下原則。

一、互利共贏,協調發展

現代的國際合作普遍強調的一點是“雙贏”,即合作的雙方必須是建立在互利的基礎之上。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同樣也須堅持互利原則。中國需要向俄羅斯明確傳遞這樣的信息: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應當是一種“雙贏”的結果,而不是俄方對中方的一種“恩賜”。固然,俄方擁有油氣資源優勢,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著與中國合作的主動權,其可以選擇與中國合作,也可以選擇與日本或其他國家合作,這一點在中俄原油管道合作上體現得十分清楚。但是倘若俄羅斯背信棄義,最終放棄與中國的合作,不僅會失去中國這個穩定的大市場,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使其在亞太地區的能源戰略不能實現,還將嚴重損害俄羅斯的政治聲譽,損害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適時地推進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應以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為基本出發點,充分考慮到俄方的地緣政治、經濟利益和能源戰略。

二、開放合作,維護安全

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是在新的世界能源大格局逐漸形成的大背景下進行的,面向全球和未來石油市場的能源戰略,不具有封閉性和排他性,應當遵循開放性原則。日本、韓國、美國甚至歐洲的國家都可以平等地參與。盡管封閉性和排他性的中俄石油天然氣經貿合作對中國而言更為有利,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安大線”之所以被擱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俄方認為該線路不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利益。以此為鑒,中國應加強同日本、韓國的能源合作,將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放在東北亞能源合作的大框架下進行。對于中、日、韓三國來說,競爭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有著某些相同的意圖,即確保石油供應安全以維護各自的國家利益。但是這些目標不能通過惡性競爭甚至沖突來實現,而應該靠良性競爭或競爭下的合作來達到。因為“國家間的共同利益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實現”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是每個國家能源戰略的根本出發點,也是國家經濟安全和政治、軍事安全的重要內容,能源的國際合作只有建立在確保合作各方的國家能源安全的基礎上,才具有長久性和穩定性。因此,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應在各自的能源戰略的指導下進行,注重維護兩國的能源安全。中俄雙方應充分理解對方對能源安全的關注和擔憂,在堅持平等、互利合作理念的基礎上,增加相互溝通和協調,尋求切實可行的、符合雙方國家利益和能源安全的最佳合作模式和途徑。任何一方如果忽視對方對能源安全的關注,都將使合作步入死胡同。

三、政府推動,市場引導

中俄兩國政府主動協調溝通,消除各種妨礙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的不利因素,強化完善市場機制和功能是十分必要的。采取官民結合、技貿結合、合資合作、多元投資等方式,不斷拓寬雙方合作的領域和范圍。摒棄傳統思想的束縛,遵循市場經濟客觀規律,全方位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使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的主要動力從各級政府部門向市場和企業轉化。利用市場化手段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安全。

四、以我為主,循序漸進

戰略上突出我方的利益訴求,戰術上注重策略方法,穩扎穩打,逐步推進,防止一哄而上,不急于求成。從條件相對較為成熟、前期準備工作較為充分、俄中央與地方形成共識的項目入手,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和投資的聯動作用,爭取形成規模遞增效應。引導相關部門和企業關注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市場,通過項目合作增強與俄羅斯相關部門和企業的關聯度,在更高的層次上加強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實現兩國共同發展。

五、創新機制,規范管理

充分利用現有合作機制,積極搭建新的合作平臺。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討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的新思維、新模式和新機制。將對俄石油天然氣合作納入健康有序的軌道,妥善處理好各類涉及俄羅斯的敏感問題,避免干擾或損害中俄合作的順利發展。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