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中印貿易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請問各位XDJM,發展中國家出現貧困化增長的原因有哪些?)

时间:2024-05-24 06:42:42 编辑: 来源:

發展,主張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共對各種挑戰,充分發揮中國的外交優勢,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好評,日益被公認為解決國際重大問題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展與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

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加強了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和務實合作,穩定和發展了同各主要大國的關系,深化了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傳統友誼和團結協作,取得了全方位的外交成果。我國與世界各大國關系基本面保持穩定,各領域互利合作持續發展。中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繼續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發表了《中俄元首北京會晤聯合公報》,中俄邊界問題已全部解決。

中印邊界第13次談判已經舉行,中印邊界談判進入實質性前行階段。中美關系持續穩定發展,兩國領導人以及各部門、各階層會晤和磋商頻繁,共同推動建設性合作關系取得了新的成果。中國繼續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聯系,擴大與這些國家的合作,中國與東盟國家關系“漸入佳境”,中國與東盟現已互為第四大貿易伙伴。我國與新興國家關系更加密切,協調合作不斷深入和拓寬,協商機制日趨健全,展示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三)堅定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

在事關我國核心利益的西藏、臺灣等問題上,既毫不動搖地堅持原則,又在具體問題上體現靈活精神,堅定維護了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粉碎了“藏獨”勢力制造國家分裂和破壞北京奧運會的圖謀,對一些西方國家借西藏、人權等問題干涉我國內政的行為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對“臺獨”勢力分裂活動進行了堅決斗爭,并抓住機遇,積極推動海峽兩岸關系的改善和發展,兩岸交流與合作穩步展開,逐步開創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新局面。

(四)積極開展多邊外交,發揮出中國負責任的大國作用。

幾年來,中國領導人多次參加有關重大事務的地區和全球性國際會議和對話,提出了許多富有價值的主張和倡議。近年來,中國還積極參與了朝鮮核問題、伊朗核問題、達爾富爾等熱點問題的解決,積極參與了國際反恐斗爭和國際維和行動。在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中國是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目前有近兩千官兵在聯合國9個維和任務區和聯合國維和部執行任務。對氣候變化、環保、能源安全、國際救災、公共衛生等一系列普遍關注的全球性問題,中國都采取了認真負責的態度,并以自己的切實行動推動有關問題的解決和解決。

(五)全面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

在連續遭受嚴重冰雪災害和四川汶川地震災害的情況下,中國一方面全民動員大力救災,一方面克服困難成功地舉辦了北京奧運會和特奧會,隨后又成功主辦了第七屆亞歐峰會,既展現出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奮發圖強的民族精神,也反映出中國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強有力的組織與工作能力。我國在救災、舉辦奧運會和亞歐峰會的卓越表現,受到了世界眾口一致的積極評價和熱烈贊賞。這些活動增進了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與交流,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形象。

(六)大力開展人文外交

堅持貫徹“外交為民”的思想,積極開展人文外交。一是維護中國公民和同胞的權益與人身安全的意識更加鮮明,行動的力度和范圍更大,無論何時何地出了事故,從中央領導到外交部和駐外使館人員都十分關心,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二是發揚人道主義精神,世界上任何國家和地區發生災害等不幸事件,我國都表示同情和慰問,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提供援助。

總之,同周邊國家睦鄰友好相處,尋求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是中國周邊外交追求的目標。當前,我國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處于建國以來的最好時期,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同世界各國包括西方發達國家的關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得到了改善和發展。所有這些,都進一步改善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外部環境。

怎樣看待當前經濟形勢

一、全面準確把握當前的經濟形勢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保持平穩運行,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主要表現在:投資、消費、出口穩定增長,內需支撐作用增強;工業平穩增長,農業生產形勢向好;財政收支增長較快,貨幣信貸平穩回調,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逐步從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就業和居民收入繼續增加,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這些情況說明,中央關于今年經濟工作的決策和部署是正確的、有成效的。我們要正確認識取得的成績,看到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進一步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當前國內外環境仍然極為復雜,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還不少。從國際看,主要經濟體經濟恢復增長,但失業率仍然處于高位,一些國家財政赤字高企,一些國家主權債務危機隱患仍然沒有消除;主要貨幣匯率波動加劇,國際市場糧食、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通脹壓力正在從新興經濟體擴大到發達經濟體。世界經濟還沒有走上正常增長的軌道,目前又出現了兩個變數。一是西亞、北非政局動蕩,推動能源價格持續攀升,對世界經濟增長和通脹形成雙重沖擊;二是日本地震、海嘯和核輻射災害,短期內將嚴重影響日本經濟,不可避免要影響世界經濟復蘇進程。從國內看,雖然發展的有利條件較多,各方面發展的積極性很高,但面臨的挑戰也不少,除了一些體制性、結構性等長期存在的問題外,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沒有明顯緩解,主要是物價上漲比較快、通脹預期增強,房地產市場成交量萎縮、多數城市房價還在上漲,宏觀調控仍然面臨較大壓力。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充分估計面臨形勢的復雜性和嚴峻性,冷靜觀察,沉著應對,未雨綢繆,做好應對各種困難和風險的準備,堅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進一步鞏固經濟發展的好勢頭,確保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為“十二五”開好局起好步。

二、切實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

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是中央綜合分析國內外形勢作出的重要決策,是宏觀調控必須堅持的方向,關鍵是要把握好調控的力度和節奏。今年以來,我們已經3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2次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目前廣義貨幣增速趨近調控目標,但成果需要鞏固和加強,實施穩健貨幣政策的大環境沒有改變。一是銀行間市場利率保持在低位,銀行體系流動性與正常水平和合理需求相比仍然充裕。二是結售匯順差處于較高水平,造成基礎貨幣大量被動投放,加上二季度到期央票和回購規模較大,仍存在對沖流動性壓力。三是輸入性通脹壓力和通脹預期仍然較強。因此,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提高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一是處理好控制貨幣總量和改善結構的關系。把好流動性總閘門,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和節奏,綜合運用好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多種價格和數量工具,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消除通貨膨脹的貨幣條件。同時,要著力優化結構,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特別是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合理調節中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的比例,防止短貸長用、擠占流動資金,造成企業營運資金緊張。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發揮好股票、債券、產業基金等融資工具的作用,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更好地滿足多樣化的投融資需求。二是處理好促進經濟增長和抑制通貨膨脹的關系。當前,增長速度和就業都處在合理水平,穩定物價和管好通脹預期是關鍵,是第一位的。當然要充分估計貨幣政策的滯后效應,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避免政策疊加對下一階段實體經濟產生過大的負面影響。

三、千方百計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這是今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也是最為緊迫的任務。去年以來,我國通脹預期壓力一直在加大,特別是四季度后物價上漲較快,已經成為經濟運行中最突出的矛盾。對通脹問題,中央一直高度重視,早在2009年第四季度,我們就提出把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作為宏觀調控的核心。去年我們及時采取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把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3%,在經濟較快增長的基礎上,保持了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這是很不容易的。從一季度情況看,物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

這一輪物價上漲原因比較復雜,許多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還有加劇趨勢,我們決不可掉以輕心。一是輸入性通脹壓力還在加大。受全球流動性充裕、美元走軟、西亞北非局勢動蕩、日本地震災害的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升,目前國際大宗商品期貨價格指數已超過國際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原油期貨價格攀升至兩年半以來的最高點。特別是在全球流動性寬松、投機活躍的背景下,大宗商品金融化特性增強,價格并不完全由供求關系決定。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我國能源、原材料價格“水漲船高”,向下游傳導的壓力加大。二是食品和住房等結構性物價上漲壓力仍然很大。三是要素成本漲幅加大。今年勞動工資持續上漲,加上利率上調,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對物價總水平的影響不可低估。

目前我國物價總水平仍然處于可控區間。今年以來的物價上漲,翹尾因素比新漲價因素影響要大一些,新漲價因素中也主要是食品和居住類價格,總的來說還是一種結構性上漲。我國糧食連續7年增產、庫存充裕,當前小麥苗情長勢較好,夏糧有望獲得豐收,主要工業品總體供大于求,進口增速較快,穩定物價具備不少有利條件,我們要增強做好價格工作的信心。

國務院從控制貨幣、發展生產、保障供應、搞活流通、加強監管等方面入手,對穩定物價總水平做出了全面部署,各地各有關部門務必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不能有絲毫懈怠。要密切關注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對價格走勢的影響,及時發現導致價格波動的異常因素,采取多種措施,把物價漲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內,堅決防止物價過快上漲。當前最重要的是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毫不放松地抓好農業和糧食生產。要全力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強化小麥中后期田間管理,加強春播科技指導和服務,引導農民種足種好春播作物,突出抓好早稻等糧食生產,搞好防災減災和病蟲害防控,加強春季農業生產的各項保障,做好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調運、供應,保障春耕備耕物資充足供應,努力奪取夏季糧油豐收。全面加強農田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把中央扶持農業生產的各項政策措施盡快落到實處。繼續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確保市場供應。二是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不給物價上漲提供貨幣條件。三是全面加強價格調控和監管。要加大價格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惡意炒作、串通漲價、哄抬價格等不法行為,維護正常市場秩序。要重視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降低流通環節成本,促進產供銷良性循環,避免對生產和供應形成抑制。同時加強輿論引導,努力穩定市場預期。[!--empirenews.page--]

四、鞏固和擴大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效

當前,社會各方面十分關注房地產價格走勢。這是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系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問題。中央加強房地產調控的目標是明確的,決心是堅定的。應該看到,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深入推進,市場供求矛盾有所緩解,不合理需求得到一定抑制,市場出現了一些降溫跡象。這說明,中央關于房地產調控的政策是正確的。也要看到,當前市場仍處于相持階段,普通商品住房價格與調控目標和群眾期待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有的城市房價過高、上漲過快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有的地方落實中央調控政策的措施也不夠有力,總的調控效果還有待鞏固和加強。

房地產市場調控,除了抑制不合理需求外,還要努力增加市場供應。一方面,要切實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今年全國要開工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中央財政為此拿出1030億元,但光靠中央財政是不夠的。各級政府都要切實負起責任,多渠道籌措資金,切實加大投入,并優先保證用地供應。要抓緊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設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