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中國發展對外貿易的理論依據思考題(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課后思考題參考答案)

时间:2024-06-02 04:29:33 编辑: 来源:

3大國首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為了各自的利益,就結束戰爭,處理戰爭遺留問題及維護戰后和平問題,通過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等一系列會議所確定的戰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藍圖。

3.世界政治多極化:是指一定時期內對國際關系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和國家集團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趨向于形成多極格局發展的一種趨勢,是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實力分布狀態的一種反映。多級化趨勢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兩極格局的演變之中。

4.綜合國力:是指一個國家生存與發展所擁有的全部實力。它由兩部分構成,即物質的、可見的、可計量的力量和精神的、不可見的、難以計量的力量。

二、思考題:

1、戰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樣演變的?

(1)戰后初期的雅爾塔體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美、蘇、英3大國首腦在為了各自的利益,就結束戰爭,處理戰爭遺留問題及維護戰后和平問題,通過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等一系列會議所確定的戰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藍圖,時稱“雅爾塔體制”,它奠定了戰后兩極格局的基礎。

(2)兩大陣營的形成和對峙:20世紀50年代初,面對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的威脅,蘇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反對美國的攻勢,逐步形成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兩大陣營的對峙表現在政治、經濟、軍事、意識形態等多個方面。

(3)兩極格局的演變

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兩極格局的大框架下,兩大陣營內部開始出現動蕩、分化和改組。

(4)兩極格局的終結: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被迫辭去總統職務。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蘇聯解體標志著美蘇對峙格局中的一極不復存在,兩極格局終結。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標志著兩極格局的終結,世界進入新舊格局轉換時期。

2、戰后兩極格局解體的原因是什么?兩極政治格局的解體具有哪些重大影響?

原因:兩極格局的終結是多種因素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的結果。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世界主要政治力量之間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實力消長的變化。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為了稱霸世界,大搞軍備競賽和到處擴張,嚴重地影響了本國的經濟發展,結果拖垮了蘇聯、也削弱了美國。相反地,日本、西歐等國家的實力有了很大發展,中國和第三世界國家的整體力量進一步壯大,由此推動整個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影響:兩極格局解體后,使世界政治格局朝向多極化方向發展。這次格局轉換的特點是:第一,舊格局的解體沒有經過大規模戰爭,而是在和平條件下進行的。第二,新格局的形成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復雜的演進過程。因為,現在美國雖然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力圖建立單級世界,但他沒有足夠的力量一統天下,其他主要大國和國家集團都在爭取世界或地區的主導權,期望建立一個多極世界,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擁有足夠的實力,可單獨與美國抗衡。因此,在一段時間內,多極化與“單極世界”之間存在斗爭,有時甚至是激烈的斗爭。世界各種力量必然要經過長期的消長、分化、組合的過程,才能重新形成穩定的格局。第三,新格局的形成將是一個漸進過程。各主要大國和國家集團都在力爭形成對自己有利的世界新格局,為爭奪對世界新格局的主導權展開斗爭。斗爭的結果將取決于歷史的“合力”,在和平時期這需要經過一個長期的演進過程。

3、為什么說冷戰后世界的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

世界政治走向多極化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但其發展是不會一帆風順的。多極世界的形成將是一個曲折的、長期的過程。這是因為:

第一,美國構建單極世界,推行霸權主義,是多極化發展的最大障礙。

第二,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是阻礙世界多極化的重要因素。冷戰結束后,國際舊秩序依然沒有根本改變。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舊秩序嚴重影響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造成南北貧富差距不斷擴大,而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的建立還將是一個長期過程。因此,世界主要力量共同推進世界多極化的進程還是艱巨的曲折的。

第三,多極化政治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力量重新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長期過程。

第四,多極化是一個動態過程。在多極化趨勢的發展過程中,各種力量的對比還將發生變化。

第五,世界上冷戰思維的繼續,南北貧富差距的擴大,以及民族分裂和宗教糾紛等也會對多極化趨勢產生各種干擾和沖擊。因此,世界多極化進程將是一個充滿矛盾和斗爭的曲折過程。

4、怎樣認識經濟因素對世界政治的影響日益增大?

冷戰時期,政治軍事因素在國際關系中起決定性的作用。冷戰結束后, 經濟利益成為各國發展對外關系的主導因素,各國都把發展經濟放在首位。經濟因素對世界政治影響日益加大的原因在于:科技革命、經濟發展直接導致各國綜合國力的強弱和升降,從而影響到世界政治的發展;經濟因素對國內政治的作用的不斷增大,使各國都把加快經濟發展作為首要目標,因為這一目標的實現結果往往會造成國力的削弱、導致社會的動蕩甚至政府的更迭,從而對世界政治發展產生影響;經濟全球化使各國各地區聯系更為密切,相互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使世界政治發展更趨復雜;經濟利益成為各國關系發展的主導因素,當今世界各國的外交,首先是經濟外交,即為經濟服務的外交,經濟成為外交的主要內容。冷戰結束以后,國家的經濟利益往往成為國家關系發展的主導因素,制約著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的對抗,使它們的關系一般不致于脫離和平、發展、合作這一時代主流。

第三章 當今時代主題與建立國際新秩序

一、名詞解釋:

1、時代主題 ——時代主題是指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世界范圍內最重要、最突出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問題,是國際社會主要矛盾的反映,也是國際社會面臨的主要任務和正在解決的主要課題。

2、時代特征——時代特征是指與時代相適應的國際政治經濟關系的基本狀態以及由世界的基本矛盾所決定和反映的基本特征。

3、國際格局——國際格局主要反映國際社會各種力量的對比以及權勢分配結構的客觀狀況,國際格局是國際秩序的基礎,它決定了國際秩序的性質和面貌,國際格局的重大變化會對現存的國際秩序形成強烈的沖擊,并導致現存國際秩序的重大變化乃至重建。

4、國際秩序——國際秩序是指以一定世界格局為基礎所形成的各國際行為主體之間處理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原則及相應的保障機制的總和。國際秩序通常包括國際規則、國際協議、國際慣例和國際組織等。

二、思考題:

1、試論鄧小平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的依據和重大意義。

確立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科學依據和意義:(1)鄧小平提出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是依據國際形勢和世界基本矛盾的發展變化而作出的科學判斷。

1)戰后世界矛盾的發展變化。2)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戰略均勢和全球部署沒有完成,制約了世界大戰的爆發。 3)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超過戰爭力量的增長。4)科學技術已取代戰爭成為獲取經濟利益的主要手段。5)經濟全球化使發展問題上升為全球性的問題

(2)鄧小平關于和平與發展兩大時代主題的科學判斷,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第一、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的科學論斷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時代觀

第二、和平與發展兩大時代主題論為我國制定正確的內外政策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2、為什么建立國際新秩序要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

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第一,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建立國際新秩序,符合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的要求。

第二,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建立國際新秩序,是由多極化趨勢和世界多樣化發展所決定的。第三,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正確處理國家關系的最基本的國際關系準則,反映了新型國際關系的本質特征,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

第四,國際關系的歷史和現實證明了建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的國際新秩序是完全切實可行的。

3、為什么說當代國際秩序對戰后世界經濟與政治發展的影響具有雙重性?

國際秩序是指以一定世界格局為基礎所形成的各國際行為主體之間處理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原則及相應的保障機制的總和。國際秩序通常包括國際規則、國際協議、國際慣例和國際組織等。分為國際經濟秩序和國際政治秩序。從某種意義上講,國際秩序屬國際法的范疇,但又有區別,因為它受國際力量對比的制約,特別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影響和制約。

國際秩序建立迄今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了。從近代到二戰前,世界已建立三次國際秩序。第一次是威斯特伐利亞秩序。第二次是維也納秩序。第三次是凡爾賽——華盛頓秩序。二戰后在雅爾塔體制基礎上確立的是第四次國際秩序。二戰從根本上改變了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二戰期間,代表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美、蘇、英三大國在以雅爾塔會議為代表的一系列國際會議上就如何結算戰爭,處理戰爭遺留問題以及維護戰后世界和平等問題,秘密達成了一系列協議。這些協議主要是為了維護美、蘇兩大國的利益,如何重新劃分勢力范圍,并建立和維護戰后國際秩序等。雅爾塔體制的建立,體現了大國的強權政治,也為戰后美蘇爭霸開了先河。自17世紀以來,人類先后建立了四次國際秩序,但從本質上講都體現了西方主導性和不平等性這兩個明顯的特征,都屬于不公平、不合理的國際秩序。因而,我們都稱之為國際舊秩序。冷戰后,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兩大基本趨勢的發展,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斗爭,一些過時的規則、制度已被淘汰,但國際舊秩序仍然存在,基本的框架和機制仍在運作,繼續妨礙著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乃至世界經濟的繁榮和國際秩序的穩定發展年。因此改革國際舊秩序、建立國際新秩序已經越來越成為大多數國家的迫切要求。

國際經濟合作的章節目錄

目錄 序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章國際經濟合作概論1 第一節國際經濟合作概述1 第二節國際經濟合作的 基本理論依據11 第三節國際經濟合作的 基本方式20 本章小結23 本章關鍵詞23 思考題23 案例分析題23 本章延展書目25 第二章國際直接投資26 第一節國際直接投資概述26 第二節國際直接投資的動機33 第三節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 方式35 第四節我國利用外國直接 投資的發展概況43 第五節我國對外直接投資 的發展概況50 本章小結54 本章關鍵詞55 思考題55 案例分析題55 本章延展書目58 第三章國際間接投資59 第一節國際間接投資概述59 第二節國際債券投資62 第三節國際股票投資69 第四節國際投資基金74 本章小結81 本章關鍵詞81 思考題81 案例分析題81 本章延展書目83 第四章國際BOT投資84 第一節國際BOT投資概述84 第二節國際BOT方式的運作過程 及涉及的主要當事人88 第三節國際BOT項目的 風險及其管理93 第四節BOT項目在國外的 應用97 第五節國際BOT項目融資在 我國的發展和運用103 本章小結104 本章關鍵詞104 思考題104 案例分析題105 本章延展書目106 第五章國際技術合作107 第一節國際技術轉讓概述107 第二節國際技術轉讓方式115 第三節國際技術轉讓價格 與合同118 第四節我國的技術轉讓與 知識產權保護128 本章小結137 本章關鍵詞137 思考題137 案例分析題138 第六章國際服務合作143 第一節國際服務合作概述143 第二節我國參與國際服務 合作的狀況149 第三節國際勞務合作156 本章小結164 本章關鍵詞164 思考題164 案例分析題165 本章延展書目169 第七章國際工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