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中國2023年外貿數據分析(2023年經濟會更難嗎)

时间:2024-06-02 03:31:07 编辑: 来源:

性。由于去年三四月份的低基數(上海疫情),今年3月增長率大概率超過80%,4月份更將翻番。但再往后,可能會有“季節性”調整,直到迎來夏季(7月、8月)的小高峰。

俄羅斯向中企打開大門

不過,出口目的地榜單的輪換速度很快,讓汽車出口又帶有“小體量”特征。這明明和現實不符。

《汽車人》先給結論:快速變化的政治氣候、兩難的金融政策,以及美國推動近岸制造的產業政策,讓中國出口目的地輪換速度加快。但是不是一直就這么“輪”下去,需要具體分析一下。

2022年,前10大出口目的國依次為墨西哥、沙特、智利、比利時、澳大利亞、英國、菲律賓、俄羅斯、馬來西亞、阿聯酋。

而2023年1-2月,前10大出口目的國依次為俄羅斯、墨西哥、比利時、沙特、澳大利亞、英國、泰國、西班牙、阿聯酋、菲律賓,且前9名都在2萬輛以上。

其中,俄羅斯一躍成為第一大出口目的國,銷量達到7.93萬輛,同比增速171%,是唯一跨過6萬輛的目的國。

在其它國家退出俄羅斯市場之際,中企迅速占據俄40%乘用車市場。而且,牽引車、重卡等商用車對俄出口增速都在3位數。這是今年的特色,詳細一點的分析,見《汽車人》的《俄羅斯汽車市場這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俄羅斯就成為中系汽車最大出口目的國。但俄羅斯采取的做法是加稅和在本地化使絆子,中企在俄業務陷入低潮五六年(也有經濟危機的背景)。

白俄羅斯(145%)、哈薩克斯坦(290%)雖然出口沒有達到1萬輛,但可以將其視為俄羅斯市場的延伸,因此水漲船高是應有之義。

哈薩克斯坦本來受到土耳其的影響比較大,俄對其影響式微。但因去年首都阿斯塔納的騷亂事件,由俄牽頭集安組織迅速平亂,哈薩克斯坦現在處于微妙的搖擺狀態。這一特征看來也延續到汽車市場上,被中企拿了一輪順風牌。

增長的兩翼:中東和東盟

當然,同比相對增速最高的荷蘭(1364%)和西班牙(1267%),都是4位數的增幅。即便是在去年的小基數基礎上,這樣的增長也令人瞠目。

兩個月銷量在1萬輛以上,且增速比較大的還有墨西哥(82%)、澳大利亞(77%)、英國(40%)、阿聯酋(108%)、泰國(81%)、南非(136%)。

降幅比較大的有智利(-60%)、馬來西亞(-21%)、越南(-23%)。前兩者是資源出口國,今年大宗商品開始走跌,讓經濟形勢不大看好。而越南出口在于充當二道販子(轉口貿易),和兩頭在外的來料加工,吃點中國的殘羹剩飯。在歐美需求看跌的時候,越南先趴下,其進口也就隨之走軟。

從中可以看出,中東和東盟國家,整體上增長比較多。后者是由于政治上互相靠攏,中國經濟力量伴隨伸展,而東盟則由于RCEP的簽署帶來的紅利。

這些利好都不是短期因素,因此可以預料,以后這些國家進口中國汽車,還要看漲。

而非洲(除南非外)和孟加拉、印度等國家,出口態勢改善不大,都是廉價車為主,而且增長乏力。其中埃及曾一度被看好,現在看其經濟形勢不好(有美國加息的功勞),估計一時半會改善不了。

這里面,乘用車仍然以1-1.5升排量的中低端為主,這是中企的性價比傳統優勢。上汽是傳統優勢玩家,背靠上海給了它很大優勢。不過,上海整車出口占全國的23%,特斯拉有不小的功勞。

新能源在東南亞增長

新能源車出口則發生了新情況,開拓了新領地,帶動了新效應,值得專門提一下。

新能源車的主要目標市場有兩個:歐洲和東盟,其中后者增長主要圍繞泰國和印尼。

今年1-2月,新能源車出口目的國排序是這樣的:泰國、法國、荷蘭、德國、澳大利亞、西班牙、印度、巴西、英國。而2月份,泰國在新能源車進口上異軍突起,居然拿了頭號位置(俄羅斯因為地理位置,仍以燃油車為主)。

泰國市場上,比亞迪、哪吒、上汽和長城,月銷新能源車都在千輛以上。而其余國家市場的月銷總量,不過千把輛。上汽在幾乎所有目標市場上,都有布局。

如果面對全球市場,特斯拉、上汽、比亞迪是新能源出口三強。而對于東南亞來說,比亞迪、哪吒、吉利、長城,都在部署資源,未來銷量將繼續看漲。

泰國之所以在2023年突出,恐怕是因為2022年晚些時候,以上中企在泰國部署的渠道,已經就位。而且,長城已經部署了燃油車產能,吉利、比亞迪都宣稱要在泰國部署新能源產能。

泰國未來在東盟內的汽車頭號出口地位,仍將繼續強化。其政策、物流、人員素質、基礎設施,共同造就了這一點,從燃油車一直延續到新能源車。越南也很努力,但距離追上還遠。

特斯拉在德國的產能號稱要提升到年產100萬輛以上,雖然不一定能達到,但特斯拉上海對歐洲的出口,可能很早就觸碰到天花板。特斯拉也會將重點放在中東和東南亞。但對于東南亞(除了新加坡、文萊等小國)來說,特斯拉產品最低也超過25萬元人民幣(中國是特斯拉銷售價格最低的市場),還是太貴。

10萬-15萬元的新能源車,是東南亞的主力車型。而且,純電銷量是混動的4倍以上,這與國內市場的邏輯有所不同。

新能源進入發達國家的邏輯

目前在歐洲部署比較早的上汽,早就吃到了先發者紅利。相對積極的還有比亞迪和吉利(主要靠極星和沃爾沃),其它廠商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歐洲市場的特點,如果是汽車產業傳統強國,諸如德國、法國、意大利等,本土品牌仍舊占優。比如在德國,特斯拉相比大眾汽車的新能源業績,相差很遠。

對于“外來戶”而言,感覺這些國家的本土品牌抵抗力很強,這與市場消費者的認知慣性有關。想打破這一點,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政策也起到一定作用,法國的新能源補貼,外來戶就很難拿到。

而比利時、瑞典、西班牙、挪威這些國家,本土要么給“三強”做產業配套,要么和汽車產業沒什么瓜葛,進入比較容易。但市場太小,容納營銷資源的上限很低,更別提本地化產能。英國本地產能沒落,也和上述小國逐漸走到一起。即進入相對容易,擴張上量不容易。

日本市場仍然很特殊,比亞迪在那里遭遇挫折,2月份只賣了56輛乘用車。這與其渠道資源已經部署到位不相稱。除了“六價鉻”的問題(《比亞迪日本的“六價鉻”風波,可能變成大麻煩嗎?》),個中原因不難猜測。

不光是日本,在澳洲、歐洲,比亞迪的進入勢頭,都沒有此前想象的順利。有比亞迪這個例子放在前面,其它中國廠商,可能悄然打消了近期在歐洲部署本地化產能的想法。

總體而言,新能源車占據出口總量仍將為1/3左右,但其增速較大,量能將決定今年汽車出口的上攻勢頭,到底走到什么地步。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車人傳媒,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2023年固態電池概念股龍頭一覽表

2023年固態電池概念股龍頭一覽表

2023年固態電池概念股龍頭一覽表?1、德爾股份:第二季度德爾股份公司主營為降噪、隔熱及輕量化產品、電機、電泵及機等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固態電池概念股龍頭一覽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年固態電池上市龍頭股有哪些?

1、德爾股份:龍頭

22年第二季度德爾股份公司主營為降噪、隔熱及輕量化產品、電機、電泵及機械泵類產品、電控、汽車電子類產品等,收入為12.82億元、5.59億元、4217.02萬元,占比為67.22%%、29.3%%、2.21%%。

財報顯示,22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0.11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1314.75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0.6%;毛利率16.99%,每股收益-0.09元。

2、比亞迪:龍頭

財報顯示,22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170.81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57.16億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5.74%;毛利率18.96%,每股收益1.96元。

3、珈偉新能:龍頭

22年第二季度珈偉新能公司主營為光伏草坪燈、光伏電站EPC工程、LED照明等,收入為2.08億元、4376.57萬元、3452.55萬元,占比為64.41%%、13.57%%、10.71%%。

財報顯示,22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5806.35萬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1650.51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0.91%;毛利率-0.76%,每股收益0.02元。

固態電池上市龍頭企業一覽

1、贛鋒鋰業:固態電池龍頭,1月20日消息,贛鋒鋰業1月20日主力資金凈流入4.12億元,超大單資金凈流入2.56億元,大單資金凈流入1.56億元,散戶資金凈流出2.19億元。

1月20日收盤消息,贛鋒鋰業開盤報價75.82元,收盤于78.200元。5日內股價上漲4.95%,總市值為1577.32億元。

20年7月披露,公司第一代2億瓦時固態電池中試線已經順利投產,產品性能全面達到公司固態電池研發團隊研制樣品的水平,正積極與德國大眾等車廠客戶對接固態電池的上車合作事宜。。

2、橫店東磁:固態電池龍頭,1月20日消息,資金凈流入521.37萬元,超大單凈流入389.67萬元,成交金額3.77億元。

1月20日消息,橫店東磁開盤報21.83元,截至11時32分,該股漲0.37%,報21.910元。當前市值356.41億。

3、國軒高科:1月20日收盤消息,國軒高科最新報31.790元,成交量1634.48萬手,總市值為565.5億元。稱鋰硫電池與固態電池均有所研發,目前已有實驗室樣品。

4、常鋁股份:1月20日消息,常鋁股份5日內股價上漲3.17%,今年來漲幅上漲8.37%,最新報4.420元,市盈率為33.84。公司第一代固態電池在東風E70電動車上實現了裝車,第二代固態電池預計在明年一季度進行標準作業程序階段,該電池能量密度達360Wh/kg,優于特斯拉的4680電池。

5、濱江集團:濱江集團(002244)1月20日開報10.38元,截至11時32分,該股報10.460元漲0.87%,全日成交1.6億元,換手率達0.57%。持有“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的股權。

6、格林美:1月20日消息,格林美開盤報價7.78元,收盤于7.880元。3日內股價上漲2.66%,總市值為404.68億元。公司可以根據需要制備三元固態電池需要的正極材料和前驅體材料。

中國固態電池龍頭股

1、中國寶安(000009):20年凈利潤6.62億,同比增長119.75%。貝特瑞鋰電池負極產品可適用于半固態和固態電池。

2、億緯鋰能(300014):20年報顯示,億緯鋰能實現凈利潤16.52億元,同比增長8.54%。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01年,自09年在深圳創業板上市至今,已形成鋰原電池、鋰離子電池、電源系統等核心業務,產品覆蓋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安防,儲能,新能源汽車,特種行業等市場。

3、華友鈷業(603799):20年報顯示,華友鈷業實現凈利潤11.65億元,同比增長874.48%。公司三元前驅體產品已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