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中國戲曲海外傳播工程叢書(何其莘主持的《中國戲曲海外傳播工程》這套叢書的第一批是9本,都包含了那些劇種和劇目?)

时间:2024-05-22 09:24:56 编辑: 来源:

中對文學作品的運用[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4 唐萬山;論中學生文學作品閱讀能力的培養[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姚成麗;論夏衍話劇的散文化結構[D];山東大學;2007年

6 吳霜;文學作品中文化信息翻譯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7 朱學鋒;理解 對話 融合[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8 司慧慧;暴力影像的詩意狂歡[D];鄭州大學;2006年

9 吳德玲;新課標下初中文學作品閱讀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郭英德的論文

《淺談元雜劇三國戲的藝術特征》,《三國演義研究集》(四川省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12月)

《漫談中國古代對戲劇審美功能的認識》,《福建戲劇》1984年第3期。

《也說“衙內”》(與長勝合作),《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期。

《明清時事劇概述》,《江蘇戲劇》1985年第2期。

《明清之際時事劇的思想藝術特色》,《中州學刊》1985年第2期。

《論〈水滸傳〉的思想意義》,《水滸爭鳴》第4輯。

《論元雜劇的戲劇沖突》,《戲曲研究》第15輯。

《元雜劇作家身分初探》,《晉陽學刊》1985年第4期。

《元雜劇與元代文藝思潮》,《光明日報》1985年7月16日。

《福建戲史錄補遺二則》,《福建戲劇》1985年第5期。

《古典戲曲腳色漫談》,《福建戲劇》1985年第6期。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義山詩意蠡測》,《名作欣賞》1986年第1期。

《“戲劇之道,出之貴實,而用之貴虛”——古代戲劇家的戲曲虛實論》,《戲曲藝術》1986年第2期。

《論元雜劇的時代精神》,《河北師范學院學報》1986年第2期。

《“戲劇之道,出之貴實,而用之貴虛”——中國古代戲曲美學散論之一》,《福建戲劇》1986年第3期。

《“劇場即一世界,世界只一情人”——中國古代戲曲美學散論之二》,《福建戲劇》1986年第4期。

《寄諷實無,雪恥或有——〈琵琶記〉創作意圖之疑案》,《古典文學知識》1986年第4期。

《關于元雜劇興盛的社會原因的爭議》,《文史知識》1986年第8期。

《論元雜劇中的喜劇性類型形象》,《中華戲曲》第2輯。

《無奇不傳,無傳不奇——中國古代戲曲美學散論之三》,《福建戲劇》1987年第1期。

《“異物之情也有人道”——〈任氏傳〉的任氏形象》,《古典文學知識》1987年第1期。

《蔣士銓〈臨川夢〉傳奇漫議》,《名作欣賞》1987年第3期。

《“一夫不笑是吾憂”——李漁〈風箏誤〉傳奇的喜劇特征》,《名作欣賞》1987年第4期。

《畫出瀟湘水墨圖——元雜劇雨景描寫賞析》,《陜西電大》1987年第5期。

《論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戲曲小說的審美趣味》,《文學遺產》1987年第5期。

《論元雜劇作家的基本思想特征》,《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7年第6期。

《論湯顯祖文化意識的悲劇沖突》(與李真瑜合作),《戲曲研究》1987年12月。

《半世清狂,一生情種——談沈起鳳〈才人福〉中張幼于和祝希哲形象》,《古典文學知識》1988年第1期。

《“偌大乾坤無處住”——談尤侗的〈鈞天樂〉傳奇》,《名作欣賞》1988年第1期。

《淺談元雜劇善惡觀的性質》,《語文學刊》1988年第3期。

《“才人福分從來少”——沈起鳳〈才人福〉傳奇的審美趣味》,《名作欣賞》1988年第4期。

《古代文學研究的兩難心理與多元選擇》,《文學遺產》1988年第5期。

《論明清文人傳奇的理想人格范型》,北京師范大學學報增刊《學術之聲》第2輯。

《論明清文人傳奇的創作方法》,《戲曲研究》第28輯1988年.12月。

《四十年古典小說研究道路批評》,《文學遺產》1989年第3期。

《古典戲曲理想人格論》,《戲劇文學》1989年第7期。

《“借太真外傳譜新詞,情而已”——明清浪漫思潮與〈長生殿〉的“至情觀”》,《文史知識》1989年第7期。

《論明清文人傳奇的時代主題》,《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9年第5期。

《關劇文化意蘊發微》,《戲曲研究》第30輯。

《論古代戲曲文學的文體特性》,北京師范大學學報增刊《學術之聲》1989年第6輯。

《丁耀亢生平及其劇作》(與郝詩仙合作),《齊魯學刊》1989年第6期。

《蔣士銓傳奇本事考略》,《文獻》1990年第1期。

《藝術精神的傳承與文化精神的變異——戲曲藝術出路斷想》,《戲劇文學》1990年第1期。

《蒲松齡文化心態發微》,《文史哲》1990年第2期。

《明清文人傳奇的歷史演進》,《文學遺產》1990年第2期。

《“最憐兒女又英雄,才是人中龍鳳!”——〈兒女英雄傳〉的“人情天理”觀新詮》,《民族文學研究》1990年第2期。

《論〈水滸傳〉作家的創作思想》,《語文學刊》1990年第3期。

《“因情成夢,因夢成戲”——明清文人傳奇作家文學觀念散論》,《中國文學研究》1990年第3期。

《是“風教”還是“風情”——明清文人傳奇作家的文學觀念散論》,《中州學刊》1990年第4期。

《抄本〈一合相〉傳奇作者考》,《文獻》1990年第4期。

《論明清文人傳奇的忠奸斗爭主題模式》,《四川師范大學學報》1990年第4期。

《“等為夢境,何處生天”——〈南柯夢〉、〈邯鄲夢〉荒誕意識談》,《文史知識》1990年第12期。

《元曲與少數民族文化》(署名張應),《民族文學研究》,1991年第1期。

《賈寶玉和宋江——淺談〈水滸傳〉對〈紅樓夢〉的影響》,《福建教育學院學報》1991年第2期。

《論〈水滸傳〉作者的創作思想》,《信陽師范學院學報》1991年第2期。

《佳園結構類天成——〈紅樓夢〉網狀藝術構思的特征》,《紅樓夢學刊》1991年第4期。

《中西戲劇觀念的當代形態》,《戲劇文學》1991年第8期。

《中國古書的價值》,《大學生》1991年第9期。

《淺談元雜劇的市民意識》,《北京師范大學學報增刊》1991年。

《漫談明清文學中的才子佳人》,《名作欣賞》1992年第1期。

《兩宋酬和詞述略》,《中國文學研究》1992年第1期。

《關于中國古典文學學術史研究的思考》(與傅璇琮、謝思煒合作),《文學評論》1992年第3期。

《明代文人結社說略》,《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

《漫談中西戲劇形象創造的審美規律》,《戲劇文學》1992年第8期。

《啟功先生的治學之道》,《文獻》1993年第1期。

《書圣原是大詩人》,《跨世紀》1993年第2期。

《典籍的現代闡釋和文化傳統》,《光明日報》1993年7月7日。

《中西戲劇文體的本質特征》,《戲劇文學》1993年第8期。

《審美趣味的多元化走向──論明清文人傳奇的丑的形象》,《中華戲曲》第14輯(1993年8月)。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史的對象、任務和方法》,《中國文學研究》1993年第4期。

《沈璟傳奇本事考略》,《文獻》1993年第4期。

《近代古典文學研究方法的更新》,《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4年第4期。

《蒲松齡與孩子王》,《人民政協報》1993年10月7日。

《(1992年)元明清戲曲小說研究綜述》,《中國文學年鑒(1993)》。

《藝術與淫穢: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中國消費者報》1995年1月7日。

《禪宗的三重境界》,《中國消費者報》1995年3月18日。

《元明文學史觀散論》,《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

《中國現代話劇的形成及其啟示》,《戲劇文學》1995年第7期。

《敘事性:古代小說與戲曲的雙向滲透》,《文學遺產》1995年第4期。

《中西傳統戲劇觀念辨異》,《戲劇文學》1995年第11期。

《桃花扇底系興亡——〈桃花扇〉的歷史意識》,《名作欣賞》1995年第6期。

《第一印象·第二視力·第三只眼(評〈寧宗一小說戲劇研究自選集〉》,《文學遺產》1996年第2期。

《刺世傷時,顯微闡幽——論蘇州傳奇的文化內涵》,《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

《中國古代文人集團論綱》,《中國文化研究》1996年夏之卷。

《論明代的文學流派研究》,《求是學刊》1996年第4期。

《中國古典小說史的理論思考——讀楊義的〈中國古典小說史論〉》,《人民日報》1996年5月16日。

《明清傳奇的價值》,《文史知識》1996年第8期。

《稗官為傳奇藍本——論李漁小說戲曲的敘事技巧》,《文學遺產》1996年第5期。

《建構中國敘事學的操作規程——評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的方法論》,《文學評論》1996年第5期。

《向后倒退的革新——論明末清初的求實文學觀念》,《湖北大學學報》1996年第6期。

《古籍校勘原則之我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6年第6期。

《論清前期的正統派傳奇》,《文學遺產》1997年第1期。

《情的探險——從湯顯祖到曹雪芹》(與過常寶合作),《紅樓夢學刊》1997年第1期。

《傳奇戲曲的興起與文化權力的下移》,《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第2期。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理論品格》,《文學評論》1997年第4期。

《論明代傳奇劇本體制的規范化》,《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4輯。

《論元明清小說戲曲中的雷同形象》,《明清小說研究》1997年第4期。

《論中國古代典籍文化的現代闡釋》,《殷都學刊》1997年第4期。

《論明清傳奇劇本長篇體制的演變》,《聶石樵教授七十壽辰學術紀念文集》。

《論“知人論世”的古典范式》,《中國古典文學學術史研究》,1997年。

《我們比王國維多走了多遠——二十世紀中國古典戲曲研究隨想》,《文藝報》1997年10月23日。

《正史以外的補充——簡評〈珍本中國古代歷史演義小說叢書〉》,《中國圖書商報》1997年10月24日。

《詳備精細,益智啟思——評丁錫根〈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中華讀書報》1998年1月21日。

《“溫情與敬意”的國史學——談錢穆的幾部著作》(與李山、過常寶合作),《書品》1998年第1期。

《如何突破文學史寫作的三大傳統——〈明清傳奇史·后記〉》,《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8年第1期。

《雅與俗的扭結——明清傳奇戲曲語言風格的變遷》,《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

《論先秦儒家的敘事觀念》,《文學評論》1998年第2期。

《學術研究范式的嬗變軌跡——關于二十世紀中國古代白話小說研究的談話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