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國際經濟與貿易沙盤實訓報告(石河子大學經濟貿易學院的教學工作成績)

时间:2024-06-01 11:04:09 编辑: 来源:

躍上新臺階。1998年4月被省教育廳評為“省級重點中專”;2000年5月,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國家級重點中專”;2006年8月,被省教育廳批準為高技能人才培養試點,增掛“廣東省對外貿易高級職業技術學校”牌子;2008年底,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公布“2008廣東大型企業競爭力評估與分析”課題報告,我校被評為“廣東省中等職業教育院校競爭力評估十強”;2011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教學設施

學校所有課室全部實現多媒體教學,實訓室面積17044萬余平方米,實訓設備總值2573萬元;多媒體室、教學監控系統、設備齊全的各類功能實訓室,能完全滿足各專業教學和實訓的需要。圖書館藏書17萬冊,電子藏書4萬冊,報刊雜志200多種,總面積近2000平方米。

廣東省對外貿易職業技術學校

實訓場所

學校現有實訓中心共6層,總面積達7000平方米。目前的實訓中心可以說在財經類職業學校處于全國領先的地位,其中包括全國首個國際商務沙盤;首個財經商貿博物館——商貿類專業綜合素質實訓中心;全國第一個國際商務專業教學環幕演示大廳;以及教學做一體化的國際商務、商務英語、財會、電子商務綜合實訓室。

師資力量

學校有一支職稱、學歷和年齡結構合理、思想覺悟較高、教學科研水平和業務能力較強的具有創新精神、團隊精神和奉獻精神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226人,專任教師136人,其中高級職稱46人;所有教師均為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研究生43人;雙師型教師占專業教

廣東省對外貿易職業技術學校

師總數的80%。

校園文化

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成立了各具特色的學生社團32個,其中碧草文學社更被評為全國優秀文學社,出版的《碧草》雜志是全國九十九佳優秀校園文學刊物之一,承辦的“碧草杯”廣東省校園文學大賽(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辦)影響也日漸擴大,形成了濃厚的文化氛圍。每年一屆的校園文化藝術節以及各專業開展的各類富有專業特色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發揮特長的廣闊舞臺。

教育理念

廣東省對外貿易職業技術學校新運動場廣東省對外貿易職業技術學校高度重視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培養,具有廣東省乃至全國財經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最大的8層實訓大樓,設備齊全,能完全滿足實訓的需要;與多家企業共建了實習基地;設立了較多的國家級考點,主要有全國公共英語等級、全國計算機等級、全國外貿跟單員、全國外貿單證員、國際貨運代理員、國際貨運代理資格證、全國國際商務英語培訓認證等考點或培訓點。

廣東省對外貿易職業技術學校依托行業辦學,實行“訂單”培養,依據社會需求和自身

特點,開辦社會和市場急需的專業,形成了門類齊全、具有鮮明特色、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中等職業教育體系,為社會經濟建設培養了許多合格的中 廣東省對外貿易職業技術學校等實用型人才。同時,多渠道、多形式對畢業生進行就業推薦,與眾多單位建立了良好的用人關系,畢業生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綜合就業率達96%以上。除積極做好就業推薦外,為使部分優秀中職畢業生能夠得到進一步深造,學校與華南理工大學等多間院校聯合開辦大專、專升本函授班,每年在校內開設升高職考前培訓班,并為學生提供報名、買粉絲等一系列的服務,成功地為畢業生在中職與普通高校之間搭建了“立交橋”。

廣東省對外貿易職業技術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積極組織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成立了各具特色的學生社團20多個,其中碧草文學社更被評為全國優秀文學社,出版的《碧草》雜志是全國九十九佳優秀校園文學刊物之一,承辦的“碧草杯”廣東省校園文學大賽(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辦)影響也日漸擴大,形成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廣西大學2020年中美校際交流項目招生簡章

學校簡介

廣西大學是廣西辦學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是廣西唯一的國家“211工程”建設學校,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計劃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合建的“部區合建”高校。現有1個“世界一流”建設學科、2個“部區合建”一流學科群,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和10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和1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基地,1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和一批廣西重大科技創新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良種培育中心等。有4個廣西“2011協同創新中心和培育基地”,1個廣西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6個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現有院士1人、雙聘院士5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6人、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1人、國家“杰出專業技術人才”2人、中國科學院“國外引進杰出人才”(百人計劃)人選8人、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8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7名、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7人、魯迅文學獎獲得者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6人。

學院簡介

廣西大學國際學院成立于2018年6月,由原中國-東盟研究院,中國-東盟學院、中加國際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廣西大學復雜性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研究所等5個單位整合而成,承擔著廣西大學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任務,主要負責廣西大學與美國、法國、加拿大等知名大學的交流與合作、全校留學生的招生與管理,對外漢語教學與國際教育事務。

國際學院是廣西大學國際化的窗口,學院結合區域發展趨勢,堅持特色化辦學。目前,國際學院擁有中方教職工117名,外籍教師9名,在讀中國學生790名,研究生39名,本科生751名,招收管理全校留學生2267名。

同時,國際學院作為中國—東盟區域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人才培養基地的創新載體,不斷吸收和學習協同創新中心的各項研究成果。中國—東盟區域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于2015年在北京第二輪組建,中心共有49支共353人的研究團隊,分別由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擔任主要負責人,分布在10個協同創新平臺中。目前,中心已產出了近200項應用成果和900多項高水平理論成果。這些成果均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政府制定有關中國—東盟區域發展的重大項目決策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支持,也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經濟理論創新和話語體系構建做出了貢獻。

此外,國際學院下屬的中國-東盟信息港大數據研究院2018年7月,經自治區政府批準,正式建立。到目前為止,大數據研究院已與阿里云、百度、華為、中科院計算所、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科院軟件中心、中國­—東盟信息港建立了合作關系,共同建設中國—東盟合作大數據平臺。大數據研究院于2018年獲廣西創新驅動發展專項(科技重大專項)立項,資助金額1100萬元,將建設中國—東盟金融合作大數據平臺,構建以數據挖掘為關鍵要素和以區塊鏈為關鍵技術的中國—東盟合作數字經濟。此外,大數據研究正規劃建設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生態與經濟大數據平臺、中新互聯互通陸海貿易新通道數據庫、《一帶一路海上合作設想》中的“泛南海合作”全息數據庫平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與“數字廣西”大數據平臺以及全球價值鏈與中國—東盟生產貿易鏈大數據平臺。

經過長期建設發展,國際學院現有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人選1人,“八桂學者”2人,廣西C類高層次人才3人,君武學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發展計劃” 創新團隊1支、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科類協同創新中心1個、教育部科技委戰略研究基地1個、數字廣西建設標桿引領重點支撐平臺及自治區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11個。

國際學院擁有一流的海外教育資源,一流的中外教學科研隊伍,一流的教學設施,一流的國際化學習環境,一流的教學和管理體系,學院不斷借鑒和融合先進辦學理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區域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服務,同時,利用自身國際化水平以及科研平臺優勢,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此外,在中國—東盟區域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中國-東盟大學智庫聯盟以及中國—東盟金融合作學院三大平臺的支持下,中美校際交流項目學生將有機會優先于其他學生,參與到兩個研究平臺的科研項目和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中, 每個參與項目的本科生都會有1名導師指導,實行本科生導師制。

近年來,廣西大學國際學院教學科研人員共發表論文775篇,出版學術專著192冊,提交綜合研究報告215份,主持各類科研項目203項(其中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73項),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自治區社科優秀成果獎等省部級成果獎54項,自治區決策買粉絲成果獎等其他獎項30多項,在學術界和社會上產生了較大影響,研究成果居國內領先水平。

自十八大召開以來,共有48項“東盟”有關成果入選《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專家建議》、《教育部成果摘報》和《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當代世界研究參閱資料》、《教育部簡報》等中央內參或要報,27項政策建議獲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員、國務院、自治區領導批示,為國家相關部門提供了對外合作特別是中國與東盟合作領域的決策買粉絲,發揮了重要智囊和參謀作用。

廣西大學國際學院下屬的中國—東盟研究院擁有多個成果展示平臺,主要包括《中國—東盟研究》、《國別輿情周報》、《中國—東盟涉華輿情》、《國別專題分析》、《ASEAN輿情周報》、《中國—東盟輿情半月談》、《中國—東盟研究觀察》、《中國—東盟政治、經濟、社會周刊》、《中國—東盟研究成果摘報》等重要刊物,以及《中國—東盟合作發展報告》、中國—東盟研究院文庫和學術論壇刊物。

招生信息

廣西大學國際學院負責全校國際合作項目以及留學生的招生與管理、對外漢語教學等國際教育事務。國際學院與中國-東盟金融合作學院共同完成對中美校際交流項目的培養方案實施。中國-東盟金融合作學院以多種形式引進海內外高端金融人才,組建一流師資團隊,依托廣西大學金融學科開展高層次人才金融學歷教育,與寬口徑、厚基礎的應用經濟學本科大類培養體系相銜接,為中美校際交流項目提供更加完善的培養體系。

2020年,廣西大學在中美校際交流項目2個專業招生:

廣西大學中美校際交流項目專業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

文憑和學位證書

學制(年)

學費

(萬元/年)

合作院校

金融學

廣西大學普通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學生的成績單、教育部學籍學歷信息管理平臺和學位授予信息(備案)系統上將標注“中外校際交流項目”)、美國中田納西州立大學碩士學位證書

3+1+1

4.2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