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固際經濟與貿易(服務貿易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的文獻綜述)

时间:2024-06-02 09:05:41 编辑: 来源:

398 -4.394 平穩

DEXSH (C,N,0) 1.920 -7.059 -3.738 平穩

DIMSH (C,N,0) 1.776 -6.443 -3.738 平穩

注:檢驗類型中的C,T,K分別表示單位根檢驗中的常數項、時間趨勢項和滯后階數;N表示不包括C或者T,D表示一階差分。

表3 協整檢驗結果

H0 跡統計量 1%臨界值 相伴概率

r=0 60.1317 35.4582 0.0000

r≤1 26.8711 19.9371 0.0007

r≤2 6.1900 6.6349 0.0128

四、VAR模型以及脈沖函數響應路徑

(一)模型的設定與估計

由于貿易結構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是雙向互動的,貿易結構的升級會刺激經濟的增長,而經濟增長總是伴隨著貿易結構的升級,因此,采用不必加以區分外生變量和內生變量的VAR模型來分析服務貿易結構和經濟增長的關系,從而,更加有利于分析各個變量之間的長期動態影響而避免變量缺省的問題。向量自回歸模型VAR(p)的一般形式如下:

t=1,2,…,T (1)

其中:是k維內生變量向量,是d維外生變量向量,p是滯后階數,T是樣本個數。維矩陣和維矩陣B是要被估計的系數矩陣。是k維隨機擾動向量,它們相互之間可以同期相關,但不與自己的滯后值相關及不與不等式右邊的變量相關。

在(1)式的基礎上,我們以時間序列LRGDP、EXSH、IMSH建立VAR自回歸模型。準確建立VAR模型的關鍵在于滯后期數的確定,在實際應用中,一方面希望滯后期p足夠大,可以更加完整的反映構造模型的動態特征;但另一方面,滯后期越長,模型中待估參數越多,損失的自由度也越多。因此,在滯后期和自由度之間尋找一個均衡點,一般根據AIC和SC信息量取值最小的準則來確定模型的滯后階數。根據多次的實際測算,最后確定滯后階數為4,模型設定為VAR(4),采用OLS得到估計式如下,模型整體擬合程度較好。

對模型進行穩定性檢驗以及殘差自相關檢驗,結果顯示模型穩定且整體擬合度較高,各擾動項不與自己的滯后值相關,模型擬合效果良好,可以作為進一步分析的依據。

(二)脈沖響應分析

脈沖響應函數是分析當一個誤差項發生變化,或者模型受到某種沖擊時對系統的動態影響,用于衡量隨機擾動項的一個標準差沖擊對內生變量當前和未來取值的影響。根據得到了VAR模型,基于脈沖響應函數分析方法,可以得到傳統服務貿易進口份額、出口份額和經濟增長之間的相互沖擊動態響應路徑。

1.由圖5可以看出,經濟增長對于傳統服務貿易出口份額標準差的擾動一直呈現正向的效應。盡管在第1期沒有顯現出來,但從此以后一直呈現正值,經過1-5期的小幅上下波動后,第5期開始逐漸上升,從第8期以后穩步增長。這表明傳統服務貿易出口份額受外部條件的某一沖擊后,給經濟增長帶來同向的沖擊,而且這一沖擊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和較長的持續效應。

2.由圖6可以看出,經濟增長對于傳統服務貿易進口份額標準差的擾動一直呈現負向的影響。LRGDP在當期反應為零,此后逐漸下降,經過3-4期小幅上升后,一直下降至期終。其經濟涵義是傳統服務貿易進口份額的某一沖擊會給經濟帶來持續的反向沖擊,長期來看,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3.由圖7可以看出,傳統服務貿易出口份額對經濟增長一個標準差的沖擊,當期顯現出很高的負效應,在第2期上升為正值,從第4期開始逐漸下降,6-7期上升以后,一直下降至期終。計算分析期內EXSH的累計反應值可以發現,當期LRGDP一個標準差沖擊對EXSH的累計反應為-0.063,表明經濟增長對傳統服務貿易出口份額長期有微弱的負效應。

4.由圖8可以看出,在本期給經濟增長一個標準差的沖擊后,傳統服務貿易進口份額在1-2期內上升,第2期達到最高點(即在第2期IMSH對LRGDP的響應是0.0114),此后逐漸下降為負值,此階段一直持續到5-6期,第6期出現微弱正值后逐漸下降為負值并保持到期終。這一結果的經濟涵義是經濟增長在初始階段可以增加傳統服務貿易進口的份額,但長期而言,經濟增長對傳統服務貿易進口份額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圖5 LRGDP對EXSH沖擊的響應 圖6 LRGDP對IMSH沖擊的響應

圖7 EXSH對LRGDP沖擊的響應 圖8 IMSH對LRGDP沖擊的響應

五、結論和建議

與已有集中于分析服務貿易總量與經濟增長的研究不同,筆者基于VAR模型的脈沖響應函數分析方法,對我國1982-2007年服務貿易出口結構、進口結構與經濟增長進行了協整分析,并在此基礎上考察了三者的相互動態影響過程。脈沖響應函數的模擬結果表明:

1.傳統服務貿易出口對我國的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和較長的持續效應,而傳統服務貿易進口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這說明:一方面,隨著我國服務貿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具有比較優勢的傳統服務業(旅游、運輸等),特別是傳統服務貿易出口對我國的經濟增長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在未來的較長時間內,應該繼續充分發揮這種優勢并形成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傳統服務貿易進口抑制經濟增長反映了新興服務貿易進口對經濟增長存在著刺激作用。新興服務部門主要生產知識、技術密集型或資本密集型服務,這類服務的特點是高附加值高收益,大力發展新興服務業有利于實現我國服務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因而從動態的角度看,應當擴大服務貿易特別是新興服務貿易的進口,實現服務貿易結構的升級。

2.從短期來看,經濟增長對于傳統服務貿易出口和進口具有微弱的正效應,這說明短期內經濟增長會加快傳統服務貿易的出口和進口,但是隨著新興服務部門的快速發展,服務貿易結構將呈現出新興服務貿易比例上升,傳統服務貿易比例下降的新局面。此外,從長期來看,經濟增長對傳統服務貿易出口和進口具有抑制作用,這也進一步說明經濟增長必然會帶來產業結構的升級。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對新興服務的需求逐漸上升,增加對新興服務的進口,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經營理念,促進中國國內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從而通過“引進來”最終實現“走出去”。

因此,隨著我國加入WTO后服務業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應該遵循“循序漸進、重點突破、逐一深入”的方針。首先,立足傳統比較優勢,繼續鞏固發展以勞動和自然資源密集型為主的傳統服務貿易領域,如運輸服務、旅游服務,培育競爭優勢并形成長期動態比較優勢;其次,積極開展生產者服務業,優化服務貿易結構。一方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加快改造傳統生產者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如整合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服務業等;另一方面,重點發展知識密集型的生產者服務業,包括金融、電信以及科技服務、廣告設計、管理買粉絲等各類專業和商務服務業,提高這些產業在整個服務業的比重,從而為我國調整和優化服務貿易結構提供強有力的產業基礎;第三,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大引導外資進入現代服務業部門力度。目前,外資主要分布在制造業,流入服務業的外資較少,政府應制定適當的政策引導外資進入知識密集型的現代服務業領域。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促使國內相關服務企業邊干邊學,不斷創新,從而促進國內服務業的發展;第四,鼓勵優勢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樹立服務品牌。服務企業應提高服務生產管理水平,加強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管理,針對本行業服務的特點,制定科學經營管理體制,提高服務生產的計劃、組織與控制能力,同時通過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培育中國的服務名牌。對于一些具有優勢的服務企業,鼓勵實施“走出去”戰略,充分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爭取成為世界知名的服務企業。

匯率對經濟的作用?

一、匯率變動對一國經濟的影響

1.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1)影響物價的上漲或下降 匯率變動后,立即對進口商品的價格發生影響。首先是進口的消費品和原材料價格變動,進而以進口原料加工的商品或與進口商品相類似的國內商品價格也發生變動。 匯率變動后,出口商品的國內價格也發生變動。如本幣匯率下降,則外幣購買力提高,國外進口商就會增加對本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在出口商品供應數量不能相應增長的情況下,出口商品的國內價格必然上漲。在初級產品的出口貿易中,匯率變化對價格的影響特別明顯。在資本主義周期的高漲階段,因國內外總需求的增加,進口增多,對外匯需求增加,外幣價格高漲,導致出口商品、進口商品在國內價格的提高,并在此基礎上推動了整個物價水平的高漲。

(2)一定情況下影響出口商品的生產部門 外幣升值時,將使進口商品變得更貴,從而使以進口原材料為主的出口商品生產者的生產成本上升,削弱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而對以國內原材料為主的出口商品生產者較為有利。外幣貶值時,將使進口商品變得便宜,從而使以進口原材料為主的出口商品生產者的生產成本下降,出口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能力也增強,而同時以國內原材料為主的出口商品生產者則得不到由于匯率變動而帶來的好處。 非貿易項目由于受到匯率變動的影響而發生的資本流向的變化等,也將對出口商品生產部門的資金供求等方面發生相應的影響。

2.匯率變動對一國對外經濟的影響

(1)對一國資本流動的影響 從長期看,當本幣匯率下降時,本國資本為防止貨幣貶值的損失,常常逃往國外,特別是存在本國銀行的國際短期資本或其它投資,也會調往他國,以防損失。如本幣匯率上漲,則對資本移動的影響適與上述情況相反。也存在特殊情況,近幾年,在短期內也曾發生美元匯率下降時,外國資本反而急劇涌入美國進行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利用美元貶值的機會,取得較大的投資收益,這對緩解美元匯率的急劇下降有一定的好處,但這種情況的出現是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決定的。

(2)對對外貿易的影響 本幣價值下降,具有擴大本國出口,抑制本國進口的作用,從而有可能扭轉貿易收支逆差。

(3)對旅游部門的影響 其它條件不變,以本幣表現的外幣價格上漲,而國內物價水平未變,對國外旅游者來說,本國商品和服務項目顯得便宜,可促進本國旅游及有關貿易收入的增加。

3.匯率變動對一國黃金外匯儲備的影響

(1)儲備貨幣的匯率變動影響一國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儲備貨幣升值,則一國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提高,反之則降低。

(2)本國貨幣匯率變動,通過資本轉移和進出口貿易額的增減,直接影響本國外匯儲備的增加或減少。

(3)匯率變動影響某些儲備貨幣的地位和作用。

二、匯率變動對國際經濟的影響

(1)加劇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矛盾 如前所述,戰后美元的兩次貶值,使初級產品生產國家的外匯收入遭受損失;而它們的美元債務,由于訂有黃金保值條款,絲毫沒有減輕,至于其它非美元債務,有的則相對加重。

(2)加劇發達國家之間的矛盾,促進區域經濟集團的建立與加強 一國貨幣匯率的下跌,必然會加劇發達國家之間爭奪銷售市場的斗爭。80年代以前,美元匯率急劇下跌,日元與聯邦德國馬克的匯率日益上升,資本主義世界貨幣十分動蕩。美國政府對美元匯率日趨下降的現象放任不管,其目的就在于擴大本國的出口,迫使日本及西歐等工業發達國家采取刺激本國經濟發展的措施,以擴大從美國進口。美元匯率的一再下降,加深了西歐共同體國家的困難,使這些國家陷入經濟增長緩慢、失業現象嚴重,以及手中持有的美元價值日益下跌的困難處境。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當時歐洲共同體9國決定建立“歐洲貨幣體系”,確定成員國之間匯率波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