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國際貿易標準模型對應的市場結構是什么(什么是產業內貿易產業內貿易的發生的條件是什么)

时间:2024-05-15 04:45:03 编辑: 来源:

體化跨國公司在經濟發展水平類似的國家之間建立內部市場,進行差別產品交易,呈現出產業內貿易的特征,同時又有規模經濟的特征,在需求的拉動下,產業內貿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二戰后發達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相互投資額與產業內貿易額同時增長的現象充分證實了這一點.

由水平一體化跨國經營所產生的產業內貿易的增加,無論是對母國還是東道國的對外貿易競爭力都具有促進作用.對母國來說,水平一體化跨國公司在總部與海外工廠之間平行分工,從事基本相同的生產經營活動,從而獲得了規模經濟,降低產品平均生產成本,這種建立在規模經濟基礎之上的產業內貿易的增加極大地促進了母國對外貿易競爭力的提高.

而對東道國來說,跨國公司的進人會給東道國帶來母國先進的生產和經營技術,促進東道國的相關產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即使母國和東道國技術水平相差不大,跨國公司也會為東道國帶來有特色的生產方式、新的營銷渠道,以及不同的管理理念等,因此,由水平一體化跨國公司所帶來的產業內貿易水平的提高同樣也促進了東道國的對外貿易競爭力的提高.

國際貿易中H-O模型中一個資本富集國家一個勞動富集國家,勞動力如何移動,怎么解釋

由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提出,故稱“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簡稱“H-O模型”;又稱要素稟賦論

對國際貿易有很強的解釋力,至今仍是國際貿易的主流理論

一、假定前提

1.兩個國家、兩種商品、兩種要素(L和K),稱2× 2×2模型

2.要素稟賦不變,國內可自由流動,國家間不流動

3.兩國生產技術水平相同(生產函數相同,兩國同種產品要素密集度相同)

4.規模報酬不變,消費偏好相同,完全競爭,自由貿易

二、要素密集度與要素豐裕度

(一)要素密集度

(二)要素豐裕度

要素豐裕度(factor abundance)衡量國家的相對要素稟賦。

我們可以用所謂“物質準則”和“經濟準則”來判斷一個國家的要素豐裕度。物質準則是根據一個國家可獲取的勞動和資本的物質數量來衡量。如果A國在生產產品時每單位資本使用的勞動量比B國多,也就是A國的勞動—資本比率高于B國,就說明A國是勞動豐裕的國家;而B國生產產品時每單位勞動使用的資本量比A國多,就說明B國是資本豐裕的國家。

經濟準則是按各國的工資—利潤率(也技術勞動和資本的報酬的比率)來衡量要素豐裕度。如果A國的工資—利潤率比B國低,則A國相對于B國來說是勞動豐裕的國家,B國則相對于A國來說是資本豐裕的國家。需要注意的是,和要素密集度一樣,要素豐裕度也是一個相對概念。

三、赫克歇爾—俄林定理

根據以上的假定,赫克歇爾—俄林定理描述了國際貿易的模式,那就是

一國將專業化地生產并出口較密集地使用本國相對豐裕的生產要素的產品,進口較密集地使用本國相對稀缺的生產要素的產品

勞動力豐富的國家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而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相反,資本豐裕的國家應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這樣的貿易分工模式可使貿易雙方共同獲利。

(1)國際貿易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國家間商品的相對價格差異。

(2)商品相對價格的差異則是由各國生產要素相對價格(生產要素稟賦)不同決定的。

結論:

要素稟賦是各國具有比較優勢的決定因素,也是國際貿易產生的根本原因。

其基本原理可歸結為:

其一,各地區和國家資源賦予度的差異,也就是生產要素供給情況不同是產生國際貿易的基本原因,即要素供給比例理論;

其二,國際貿易的結果,可以逐漸消除不同地區和國家之間的商品價格差異,進而消除生產要素的價格差異,即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

四 、資源賦予理論的特點及簡要評價

赫克歇爾-俄林的資源賦予理論被認為是現代國際貿易的理論基礎,是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的開端。

⒈ 在各國參加分工、進行專業化生產的依據上,資源賦予論比李嘉圖按比較成本論進行分工,更為深入和全面。

⒉ 資源賦予論根據貿易國最基本的經濟情況,即從一國經濟結構中各種生產要素的豐裕程度和相對比重來解釋貿易分工的基礎與貿易格局,從而正確地指出了在各國參與國際貿易分工中生產要素所處的重要地位。

⒊ 要素供給比例理論從一國的經濟結構來解釋貿易格局,而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則反過來分析國際貿易對經濟結構的影響,這些分析對于一國如何利用本國的資源優勢參與國際貿易分工以獲取貿易利益,無疑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國際貿易的發生增加了對相對豐富資源的需求,從而提高了其價格,即增加了其報酬;另一方面減少了對相對稀缺要素的需求,從而降低了它的報酬。可見,通過國際貿易,不但可以改變一國的經濟結構,使生產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從而使產量增加,收入提高,而且還可以改善一國的收入分配情況。例如,勞動相對充裕的國家通過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能提高勞動者的收入。

局限性:

與比較成本理論一樣,該理論也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基礎之上的,而這些假定與現實有一定的距離,從而影響到該理論對現實的國際貿易現象的解釋力。事實上,在這之后的不少經濟學家對資源賦予論進行驗證時,就發現它存在很多無法解釋的矛盾。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