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國際貿易的動態利益對中國的不利影響(國際貿易的動態利益有哪些)

时间:2024-05-13 09:16:32 编辑: 来源:

展條件下, 不能適時解決突出的社會發展問題, 就會產生影響社會穩定和妨礙經濟發展的尖銳問題

近十多年來, 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突出問題的解決

但是, 隨著社會轉型時期的激烈變動,產生的社會問題仍是層出不窮

當前最突出的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問題是:就業不足、 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和分配不順三大問題

較深層次的是教育、 文化和醫療三大問題

7

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亟待解決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起來, 但是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仍未得到徹底解決, 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要作長期的努力, 當前全黨必須打好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攻堅戰

第一,政府職能轉變還沒有從根本上實現

政企分開、政資分開、 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尚未完成; 要繼續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 各級政府在社會管理的公共服務職能有待大力加強

應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 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和行政監督機制

2006-7-25 16:25 jerry 第二,要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 集中,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發揮主導作用; 加快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探索和解決好建立現代企業的途徑;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加強非經營性資產、自然資源資產的監管制度

繼續深化集體企業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所有制

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等非公有經濟、引導個體、私營企業制度創新, 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進入金融服務、公用事業、 基礎設施等領域

第三,推進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加快金融體制改革, 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

第四,加快轉變對外貿易方式,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以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作者:陳雪薇(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中國作為大國如何發揮動態區域貿易利益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之一,在區域貿易協定和自由貿易區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中國在發揮動態區域貿易利益方面的一些做法:

1. 積極推動區域貿易協定和自由貿易區的發展。中國已經簽署了多個區域貿易協定和自由貿易區協定,如《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等。這些協定有助于促進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為中國的出口和投資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

2. 推動貿易平衡。中國在區域貿易協定和自由貿易區中積極推動貿易平衡,通過降低關稅、取消壁壘等措施,促進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

3. 促進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中國在區域貿易協定和自由貿易區中積極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通過加強與各國的合作,促進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

4. 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國在區域貿易協定和自由貿易區中積極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通過加強與各國的合作,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

總之,中國在發揮動態區域貿易利益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積極推動區域貿易協定和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推動貿易平衡、促進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等。這些措施有助于促進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為中國的出口和投資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

用最基礎的經濟學分析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國內外市場被完全分隔開來;

模型分析:

如圖所示,企業的產量被分為兩部分,分別在國內外市場上銷售。由于該廠商的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需求價格彈性各不相同,廠商所面對的國內外需求曲線的形狀也不相同。一般來說,廠商面對的國外需求曲線的形狀比較平坦,而面對的國內需求曲線的形狀比較陡峭。廠商根據國內外市場的特點,采用不同的價格銷售,以獲得最大的利潤。

廠商決定其價格與銷售分配方案的條件是:MRH=MC=MRF

式中: MRH為廠商在國內市場中銷售的邊際收益, MRF為廠商在國外市場中銷售的邊際收益,MC為該廠商的邊際成本。

性質:這種傾銷行為是為了謀求最大利潤,是一種在利益驅動下的企業行為,只要不被限制,就會持續地進行下去。

(2)掠奪性傾銷:指為了排除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出口商暫時以較低的價格向國外市場銷售商品,一旦達到目的,獲取壟斷地位后,企業又會重新提高價格,以獲取壟斷性超額利潤。

性質:這是一種以打垮對手,追求壟斷地位為目的的行為,是一種不公平貿易的行為。

6、相互傾銷

指由于傾銷導致同種產品的雙向貿易的情況。即A、B兩國相互以低于國內價格向對方國家銷售同一種產品。

設國內與國外分別有一個壟斷廠商,并且生產相同的產品,兩個廠商有相同的邊際成本,而且兩個市場間的運輸成本也相同。如果他們制定相同的價格就不會有貿易,但若使用傾銷,貿易就會發生

兩個廠商都會限制國內市場的銷售量,以控制其產品在國內的價格不下跌,但若某個廠商能在對方市場上以低于其國內的價格銷售,因為降價的負面影響轉嫁給了對手而不是自己承受,也能增加其利潤,因此各廠商都有進占對方市場的動力。并以高于其邊際成本但低于其國內價格的售價銷售其產品。但若兩個廠商都這么做,那么,即使假定產品在兩個市場的初始價格一樣,并且都支付運輸費用,國際貿易也會出現。

7、反傾銷稅

(1)反傾銷稅:指進口國政府在確認外國出口商銷售到本國市場的商品有傾銷行為時,對該出口商的產品所征收的進口附加稅。

(2)影響:

①可以減少國內對低價進口品的需求;

②使進口品價格上升到進口國國內市場價格的水平,從而保護了國內同類商品的生產者。

案例8-3:埃及對中國瓷器實施反傾銷措施

埃及外貿部本周已做出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瓷器餐具采取反傾銷措施,開始征收高達305%的關稅。

理由:由于中國瓷器大量涌入埃及市場,已經對本國的同類產品造成沖擊,使本地瓷器加工廠生產大幅度下降,庫存積壓嚴重。據了解,埃及去年從中國進口瓷器2萬噸,占埃及全年進口瓷器的96%。

載揚子晚報2003年2月26日

六、其他非關稅壁壘

1、自愿出口限制:指商品出口國在進口國的要求或壓力下,自愿地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時期內的出口數量或出口金額。

自愿出口限制是在進口國的壓力下實施的限量出口措施,與配額有相似之處。自愿出口限制的數量是經進口國與出口國之間的談判確定的。

作用:可以使出口商的優勢產品難以進入本國市場。

2、歧視性公共采購:是一國政府根據國家有關法律制度給予國內供應商優先獲得政府采購訂單的一種非關稅壁壘措施。

政府采購優先購買本國商品的規定,形成了對外國銷售商的歧視。

3、對外貿易的國家壟斷:“國營貿易”

指國有企業或公營企業獲得特權,直接經營國際貿易,因而形成對外貿易的國家壟斷。

缺點:人為扭曲資源配置,導致過度保護和低效率等后果。

4、技術標準和衛生檢疫標準

(1)技術標準:指進口國為了保證各種商品的進口質量符合一般的技術要求而作出的有關規定。

一些國家為了限制某些商品的進口,常常規定一些外國難以掌握的技術標準,以阻止外國商人進入本國市場。

(2)衛生檢疫標準:指一國對進口的動植物及其制品、食品、化妝品等所實施的必要的衛生檢疫,以防止疾病或病蟲害傳入本國。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國家常常借口進口商品不符合本國的衛生標準為由,將外國產品拒之國門之外。

案例8-4:“伯德補貼”被世貿組織宣布為非法

美國國會于2000年通過的《伯德修正案》,要求美國政府把在反傾銷和反補貼案中征收的懲罰性稅款直接補貼給利益受到損害的美國公司,而不是上繳美國財政部。

美國通過《伯德修正案》對本國公司實行雙重保護,實際上鼓勵了本國公司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訴訟,因而受到貿易伙伴的強烈批評。據報道,2001年和2002年,美國以這種方式向其本國公司補貼了大約5.61億美元。

美國的這一做法遭到了包括歐盟、日本等主要貿易伙伴的反對。為此,歐盟、日本、加拿大、巴西、印度、韓國、墨西哥和智利于近日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請,要求獲準對來自美國的部分產品征收金額相當于美國政府補貼數額的附加關稅。

世貿組織于2003年1月最終判定該修正案違反全球貿易規則,并要求美國于當年12月27日前予以廢除。但美國并沒有執行世貿組織的裁決。

世界貿易組織2004年8月31日授權歐盟等8個成員對美國實施貿易制裁,作為對美國遲遲不肯廢除被世貿組織宣布為非法的《伯德修正案》的懲罰。

案例8-5:外觀成為貿易壁壘 中國文具遭到美企訴訟

長相相似,也要出問題———近日,美國著名文具企業Sanford公司指控全球12家企業,認為它們出口美國的標記筆侵犯其“商標和商業外觀”,目前已由美國ITC(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正式立案。寧波貝發集團等中國4家企業被列上被告席。

據悉,“商業外觀”是美國特有的貿易保護主義“337條款”中的一項,除版權、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外,美國有權對進口產品在外觀相似性上提出質疑。此次Sanford公司正是憑借此條款,指控中國貝發標記筆侵犯了其“商業外觀”。

盡管貝發集團涉案產品在美年銷量也不過50萬美元,但仍準備耗資150萬美元奮起應訴。從經濟角度而言,絕對不劃算,不過貝發的法律顧問周杰告訴記者,作出如此抉擇,基于三點考慮:第一,放棄即是自動認輸,放棄了爭奪市場的權利;第二,我方應訴,可以捍衛整個行業的利益。因為萬一敗訴,而ITC的最終裁定又對受制裁的記號筆做籠統描述,則會牽連到國內其他文具企業的出口———這并非不可能。第三個考慮,則是即便所謂的“商業外觀”侵權得以成立,那么也麻煩美方明確界定一下“雷區”范圍,省得中國企業不明不白。

對于該指控,中國幾家涉案企業都忿忿不平,認為美方純屬刁難。事實上,關于“商業外觀”概念,在美國本國都沒有明確的法律界定,僅籠統地規定:“消費者根據外觀,立刻能辨別出某產品與某著名品牌有類似性的,即屬侵權”。而最終裁定,也由法官拍板敲定,頗似“霸王條款”。據了解,中國制筆企業出口前算得小心,進入美國市場前曾到美國專利局、商標庫里查詢,如此步步謹慎,竟仍防不勝防。

美國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利用這一特有的法律頻頻對中國商品設置障礙,其真正目的不在于保護知識產權,而在于保護自己的市場份額。據了解,貝發涉案的那款筆在沃爾瑪上柜僅2個月,其銷量就是Sanford公司那款“類似筆”的7倍!貝發認為,消費者絕不會混淆外觀,而是因為兩種筆質量不相上下但價格相差20%,最終選擇了物美價廉的中國筆。耐人尋味的是,在Sanford所指控的另外11家公司中,有韓國企業,也有一些美國的進口商,但沃爾瑪亦是貝發的進口商,Sanford卻有意避開直接同巨人沃爾瑪抗衡。據寧波市外經貿委副主任俞丹樺分析,Sanford猜準中國企業的心思:對中國企業惡意騷擾一下,中國企業考慮到高額官司成本以及在美較低的銷售量,大多會放棄應戰,那么市場份額便拱手相讓了。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