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出口貿易的影響因素測度方法有哪些(什么是經濟全球化?它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时间:2024-05-02 10:31:40 编辑: 来源:

測度指標提的數量和內容上。就數量而言,不同文獻的經濟發展測度指標個數在1-48個之間,數量跨度較大;就內容而言,測度指標更是千姿百態,即使是在特定的階段、關注同樣的問題,如低碳經濟發展的測度指標,不同的指標體系之間也會表現出較大的差異。這種異質性使研究的問題很難形成成熟的結論,一般而言,比較成熟的研究領域的一個基本特征即是對研究問題在學者中能形成比較統一的意見。二是建構指標體系的規范性不容樂觀。從定量研究方法上來講,指標體系的建構應遵循一定的程序,大致包括指標的理論篩選、實證遴選、指標賦權以及指標體系的信度與效度檢驗。本文對所引用的25篇文獻的規范性做了簡單的統計,結果表明:只有10篇文獻的指標有理論支撐;只有4篇文章有指標的遴選方法,并且只有1篇采用模糊關聯度方法進行實證遴選,其余3篇采用了主觀遴選方法,如德爾菲、專家買粉絲等;只有14篇文獻采用層次分析法等為指標進行了賦權;沒有任何文獻對指標體系進行信度與效度的檢驗。顯然,研究的規范性對科學的研究結論至關重要,反之研究結論的科學性將受到質疑。

(二)研究展望

追溯起來,亞當•斯密應該是第一位系統研究經濟發展的學者,他于1776年出版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是第一部關于經濟發展的著作,但是,真正對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經濟發展問題以及發展過程展開系統研究的實際不超過50年②。面對一個如此重要且研究稍顯薄弱的領域,日后的研究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用發展的眼光研究經濟發展測度指標,因為經濟發展是一個變遷的概念,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及發展經驗的積累都會改變對經濟發展問題的認識。為此,應密切關注經濟發展實踐,總結經濟發展經驗,預測經濟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構建合理的經濟發展測度指標。其次,注意經濟發展系統與其他系統之間的關聯,在密切關注經濟發展的外溢效應同時,還可以從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經濟發展與環境發展、經濟與文化發展等角度理解經濟發展的變化并構建經濟發展測度指標。

再次,在研究前盡可能的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汲其精華,去其糟粕,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發展自己的研究,這樣避免研究的重復,更重要的是這樣有利于學者們在經濟發展測度指標問題上形成較一致的意見。最后,在建構經濟發展測度指標時恪守研究規范。研究規范是保證研究結論科學性的重要保障,定量研究中更是如此。因此,在研究經濟發展測度指標時應嚴格按照指標體系建構的方法(指標遴選方法及指標賦權方法等)和程序(指標的理論遴選、實證遴選、指標賦權以及指標體系的信度與效度檢驗等)構建經濟發展測度指標體系。

綜合國力主要有哪些指標

合國力不單是指某一種力量或因素,而是多種因素或各種因素的綜合。因而“綜合”幾乎成為研究綜合國力的最基本的方法。采用何種綜合定量的方法能夠準確而充分地反映綜合國力的狀況或水平,對于這一問題目前并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或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但是在廣大學者對綜合國力的研究過程中,已經提出或建立了一些比較簡單易行的定量方法。隨著對綜合國力研究的不斷系統和不斷深入,這一問題將會逐步得到解決。 1. 德國富克斯等人的“三要素綜合國力方程” “三要素綜合國力方程”:Mt=[(Ms)t+(Me)t]/2 其中Mt為t時期的國力指數,(Ms)t和(Me)t分別為t時期的鋼產量指數和能源指數。其中,Ms=Pa·Sb,Me=Pa·Eb,Pa、Sb、Eb分別為人口、鋼產量和能源產量。 2. 美國克萊因(R·S·Cline)的“現代綜合國力方程” “現代綜合國力方程” :PN = (C + E + M)×(S + W) 其中PN為綜合國力指數;C為基本實體,由人口和領土面積構成;E為經濟實力,由GDP、能源、關鍵性非燃料礦物、工業生產能力、食略核力量和常規力量之和表示;M為軍事實力,用一國所擁有的戰標和要保護的國家利益 ;S為戰略目標,是指在國際環境中要達到的政治目品生產和對外貿易等 6大類指標構成; W為追求國家戰略的意志,是指一個國家動員其國民支持政府的國防和外交政策的能力。國力方程等式右邊的各項指標取值均按評分法來確定。

盡管克萊因的提出的國力方程模式是靜態的,并對各指標的評分標準也未作出有說服力的解釋,但是他卻為后來的綜合國力定量研究提供了一個系統評估的分析框架。 3. 小約瑟夫· S·奈的“軟、硬實力”評估模式 1990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小約瑟夫· S·奈(Josph S. Nye)在其撰寫的一篇題為《仍是競賽中的強者》的文章中,全面系統地分析、闡述了國家實力的概念和美國在全球的強國地位的現狀和發展態勢,并進一步指出,一個國家的實力由“軟實力”和“硬實力”兩部分組成。其中“軟實力”包括國家凝聚力、文化被普遍接受的程度和參與國際機構的程度;“硬實力”包括基本資源、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他認為,“軟實力”與“硬實力”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根據“軟、硬實力”評估模式,采取“強、中、弱”3個等級的定性定量測評法, 他對當時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綜合國力進行了測算,其等級總和排序是:美國 (七強 )、歐洲 (五強、一中、一弱 )、日本 (三強、三中、一弱 )、中國 (二強、四中、一弱 )。 4. 日本綜合研究所的國力評估 1987年,日本經濟企劃廳綜合計劃局委托日本綜合研究所進行了綜合國力基礎調查。在其出版的《日本的綜合國力》一書中,提出了由國際貢獻能力、生存能力和強制能力3個層次立體構建的綜合國力評估體系。國際貢獻能力是指積極促進國際組織的建立和發展并以此為國際社會的進步作出貢獻的能力;生存能力是指當一個國家在出現國內外危機時能夠自保生存的能力;強制能力是指一國按照本國的意志來強迫他國改變行動的能力。調查采用了(Delphi)方法,使用了15個構成要素,擬訂了綜合國力評價指標108個,實際入選70個。該國力測度模式以經濟實力為基礎,以科技實力為重點,以國民意志為支柱,以對外關系為突破口,來反映和衡量當代綜合國力競爭的基本特征和發展趨勢。

5. 日本學者福島康仁的修正國力方程評估 當代日本學者福島康仁則在克萊因數學模式的基礎上,對某些變量的內涵略作改動,提出了一個修正的“國力方程”, 其公式為 P = (C + E + M)×(G + D) 其中 C = 人口 + 領土 + 自然資源 E = (GNP + 人均GNP + GNP實際增長率) + ( 工業、農業、商業實力之和 ) M為軍事實力,G為國內政治能力,D為國家外交能力。福島康仁采用其建立的國力方程,對七個國家進行了計算和排序。 6.考爾、考克斯和杰考伯遜等學者的研究方法 考爾、考克斯和杰考伯遜等學者對綜合國力進行了定量研究。考爾將國力要素分解為領土(面積)、人口、鋼消費量、標準能源消費量、GNP、總軍事力量等6個基本指標,其設定的指標標準數值見注釋專欄2.4。考爾對國力進行測定所使用的指標雖然只有6個,但卻是國力研究中公認的核心指標,其測定方法也簡便易行,故應用起來比較方便和簡單。

考克斯和杰考伯遜等學者則選取了GNP、人均GNP、人口、核能力、國際威信等5個指標對世界主要國家的綜合國力進行了測算和排序。考爾測定綜合國力的方法是:①計算各國在指標數值占世界總計的比重;②根據給定權數對各指標所計算的比重進行加權;③將各加權指標進行綜合并據此對各國國力進行排序。 7. 丁峰峻的綜合國力質量公式 丁峰峻在1987年發表了《綜合國力論——2000年我國國家發展戰略芻議》一文,其中提出了綜合國力質量公式,即 綜合國力 = 軟國力×硬國力=(政治力+科技力+精神力)×[R(自然力+人力+經濟力+國防力)] 其中自然力是指一個國家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狀況,可以用國土面積(總面積、可耕地面積、地理位置)和礦藏資源(總量、種類、開采難度、自給能力等)衡量;政治力是指一個國家的政治力量,包括政治制度、政治體制以及國家領導人的決策和領導能力等;R為硬國力的結構系數,表示硬國力各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比例關系,反映硬國力系統的結構。如果硬國力各組成部分結構合理,則R大于1,其硬國力總量即大于各部分之間的代數和;如果結果不合理,則R小于1,其硬國力對國力的貢獻則小于各部分之間的代數和。 8.張文奎的綜合國力模式 張文奎認為綜合國力的劃分,在傳統的基礎國力以外,還應劃分“人均國力”、“地均國力”,以減弱單靠人口眾多和土地廣大而增加國力得分。所以“綜合國力”是基礎國力、人均國力和地均國力三者相加的國力。這樣就可以從總量和人均量兩個方面,進一步比較全面和深刻地認清世界各國的真正實力。可見國力類型的劃分在理論上與實踐上都有重大意義。最后,他歸納出如下綜合國力模式: Z×G = J + R + D 其中Z·G為綜合國力,J為基礎國力、R為人均國力,D為地均國力。 9. 黃碩風的綜合國力動態方程 黃碩風根據系統論、協同論和動力學原理,建立了生存力、發展力、協調力基礎上的綜合國力動態方程模型:

式中M(t)為t年度的綜合國力值,K為協調發展系數;Hi(t)表示國力的“硬件”部分,包括物質形態的構成要素,即人口面積、科技能力、經濟能力和軍事能力;Si(t)表示國力的“軟件”部分,包括精神和智力形態的構成要素,即國家戰略目標,國家領導體制和國民意志。K為協調系統,包括有關國家領導協調統一的諸要素。該方程包括了30個子方程。約150個指標,使用了1986年的數據對世界主要國家的綜合國力進行了測算。 10. 于宏義和王佑棣的四維向量綜合國力測度模式 于宏義和王佑棣提出了功能(Function)、規模(Dimension)、結構(Structure)、水平(Level)的四維向量的FDSL(NS=F(F.D.S.L)綜合國力測度模式,并對1985年主要國家的國力進行了排序。 11. 海平、運平、王景濤等設計的綜合國力模型體系為 綜合國力 = 基本實體×物質形態國力×精神形態國力 = 資源力×(經濟力 + 科技力 + 軍事力) ×(政治力 + 文教力 + 外交力) 簡化為 CNP = CM×(EC + ST + MC)×(PC + CE + DC) 由于各項因素對綜合國力的貢獻大小不同,所以在每項因素前需填表示權重的重要性系數。即 CNP=CM×(K1·EC+K2·ST+K3·MC)×(K4·PC+K5·CE+K6·DC) 其中 K1 + K2 + K3 = 1 K4 + K5 + K6 = 1 0<K1<1 各個實力因素的取值以美國的量值為指數標準值進行相應的計算并比較取值。 12. 朱喜安、肖臘珍設計的綜合國力模型體系 朱喜安、肖臘珍設計的綜合國力模型體系為: 綜合國力 = (資源 + 經濟活動能力 + 國際競爭能力 + 科技能力 + 可持續發展水平 + 社會發展程度 + 國家強制力 + 外交能力)×(戰略目標 + 追求國家戰略意志 + 民族凝聚力) 簡化為 CNP =(C + E + I + K + X + S + CT + W)×(R + O + J)

2021經濟學論文題目有哪些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系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學科。那么經濟學專業的論文選題怎么選呢?下面我給大家帶來2021經濟學論文題目有哪些_經濟學專業論文選題題目,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