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關于國際服務貿易的論文期刊(求本科畢業論文思路——關于行為金融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的研究)

时间:2024-06-13 00:59:12 编辑: 来源:

-

關于WTO的議論已經很多,對于我國傳播業影響的議論也早就有了。現在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即我國所有關于“入世”的談判,在大眾傳播方面并沒有出任何承諾,因此,“入世”對我國傳播業的影響,從宏觀上泛泛議論的較多,被動的如何“應對”的文章較多。我想進一步談的是,具體的烏拉圭回合談判文件的條款對我國傳播業的直接和間接影響、WTO運作機制對我國傳播業管理體制的挑戰等問題。

世貿涉及三種貿易,其中兩種與傳播業有關。

現在的世界貿易組織(WTO)是由1947年形成的《關貿總協定》演變來的。二戰后,世界一些主要國家已經意識到,戰爭不是解決國際爭端的最有效途徑,需要有一種防止爆發戰爭的國際安全體系。也就是說,人們開始明顯地意識到世界需要資源共享和共同的市場游戲規則,建構一個和平競爭、開放的經濟貿易體系。由23國簽署的《關貿總協定》適用范圍主要是貨物貿易,參加國(逐漸增多)從那時起到WTO成立,進行雙邊、多邊的各種談判共有八輪,大大緩解了由于貿易糾紛可能引發的各種矛盾。但是,這種協議是政府間的,不是國際公約,只涉及貨物貿易,而且締約國的一票否決權也不盡合理。80年代我國參與關貿總協定談判時,傳播業對此的關注不多,因為確實它與傳播業的關系不大。

根據世界經濟新的發展形勢,1986年在烏拉圭開始的第八輪多邊談判將“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兩大項列入其中,于是我們就從面對一種貿易,擴大到三種貿易,而且后兩者在全球貿易中的比例,顯然會越來越大。與會國進一步認識到,有必要創立一個正式的國際貿易組織來解決全球經濟中的新問題。1994年建立的世界貿易組織,其主要的游戲規則的文件,便是烏拉圭回合談判的結果:60多項、厚達3萬多頁的各種協議。服務貿易、知識產權是信息時代新的貿易形式,這就與傳播業有了較為明顯的關聯。但是具體說來,并非只要協定寫的我們就得遵守和執行,特別在傳播業,更是如此。在這方面,我們的某些媒介以往對此的過分炒作,其實是不著邊際的。

關于知識產權,大眾媒介涉及的只是一小部分,諸如采用非本媒介的擁有版權的文章、編制的廣播電視節目、音樂和歌曲的版權問題。目前我國正在修訂《著作權法》,即是為了完善這方面的法律,作好加入WTO的準備。原來的著作權法中關于音樂和歌曲的著作權,對國外與國內是兩種標準,這不符合世貿的“同等國民待遇”的原則,需要改進。

我國現在關于“入世”的談判,并沒有直接涉及與傳播業有關的服務貿易中的印刷服務、視聽服務(服務貿易協定共有十二大類,印刷服務和視聽服務在第二大類),也沒有在這方面作任何承諾。在中美談判中,我方同意在十五年內把中國看作非市場經濟國家。換句話說,十五年內傳播業開放或不開放,取決于我們自己,而不是外國的什么要求(十五年后怎樣,也還要談判),因為世貿組織還有一個原則,即尊重各主權國所制定的各種貿易政策。即便承諾了什么,也有完全開放、半開放和不開放的選擇權利;半開放還有準入時間、數量、資本比例、經營額度等等需要談判,總之,你給了人家什么,人家也就有權利給你什么。就此而言,我國既然對大眾傳播業什么也沒承諾,可以仍然按過去方針辦,繼續生活下去。

市場準入的其他領域對我國傳播業的影響

但是,加入世貿組織并不僅僅是過一道關口,而是意味著我國的經濟運行將逐漸步入一個有著嶄新游戲規則的環境。世貿組織的運作原則包括:多邊貿易體制、非歧視(均等最惠國待遇等等)待遇、同等國民待遇、對發展中國家適當的保護政策、尊重各主權國所制定的貿易政策和各國政策的透明度等等。當我們在大多數貿易領域逐步進入WTO,這些規則生效之時,規則并不是只在狹隘的某一領域起作用,因為社會的各個方面是相互聯系著的,特別在當代信息社會,大眾傳播與社會各個領域的聯系已經密不可分。

當然,從另一方面看,還有許多對傳播業帶來機遇的事情。例如我們已經承諾逐步降低紙張的關稅,紙張的消耗占報社支出的八成,紙張關稅的降低對我國的造紙工業會造成壓力,對報社則可能會降低成本,進而降低報紙價格。我們承諾了各種維修、倉儲、廣告業的開放,那么隨著方方面面的零售市場的擴大,媒介這方面的廣告欄會做得比現在大得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關于媒體(從種數到具體的版面數量、廣告所占比例等等)總量控制的政策是否適應新情況,要不要或能不能改變呢?

根據現在的談判,我國承諾進入世貿組織后五年,信息技術進入的關稅將是零。一旦關稅變成了零,許多信息技術設備將更加便宜,各種傳統媒介技術更新的成本會大大降低。然而,公眾同樣也可以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較高級的電腦,更為方便地從網絡上獲取信息。這會分流多少原來的受眾,現在需要想想。

由于各種服務貿易之間有相通之處,我們既然允許外資在國內辦文化傳播公司、廣告公司,那么總不能限制他們為媒體的文化傳播、廣告業務做點什么,他們可以通過各種合法的經濟行為,實際上控制某些期刊。這種情況現在已經是現實,進入的類型可以數出十幾種。既然許多代表各種利益的資本準入了這么多領域,經濟的多元必然要求不同的聲音,分別代表各個利益集團以及依附于集團的廣大員工的利益,這會對我們的既定政策提出新問題。

世貿的運作原則對我國傳播業影響

世貿組織并不是一個商業機構,而是一個制定國際貿易游戲規則的地方,一個溝通和對話的場所,它有約束機制,這就是一些運作原則和十分全面、詳盡的框架協定、許多雙邊或多邊的具體協定。既然“入世”實際上會對我國的傳播業發生種種間接影響,那么一些基本的世貿運作原則我們需要熟悉和理解。

例如,認為我們在傳播業方面“入世”,就會發生“媒介帝國主義”或“媒介霸權主義”。這要全面考慮,確實會有信息強勢的壓力,但發生沖突的原因,也可能來自其他方面,也可能是我們的傳統做法不適應新情況,還有文化溝通不夠的問題。WTO強調對等原則,加入并不僅僅意味著接受一些規則(這些規則是雙方或多方對等接受的)和承擔義務,同時接受也意味著獲得相當多的權利,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權利維護自己的利益。

盡管改不改的主動權十五年內在我們的手里,我們的傳播業可以繼續不變地生活下去,但是從長遠考慮, 正如一位較高級的領導同志提出的,我們需要研究三個問題:如果外資進入傳播業會怎么樣?如果傳播業實行股份制會怎么樣?如果媒介創辦實行登記制而不再是批準制,會怎么樣?在堅持黨性原則的前提下,做一點調查和試驗,這種有控制的研究是必要的。

以上只是本著“百家爭鳴”的方針,對入世后國際貿易的游戲規則,以及其他準入領域對傳播業的影響做了一點未雨綢繆的思考。早在1845年工業革命時期,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只有當交往成為世界交往,并以大工業為基礎的時候,只有當一切民族都卷入競爭斗爭的時候,保持已創造出來的生產力才有了保障。”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與外部世界隔絕,當我們可以胸懷世界的時候,世界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盡管傳播業現在沒有開放,在具體的操作上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但在指導思想上,我們應該主動地,而不是被動地使自己的傳播業成為世界的一部分。現在一些文章標題常出現“應對”這個詞匯,多少反映了過去的思維心態,以這種心態思考WTO問題,自己把自己放被動地位,是對我國傳播業的未來發展是不利的。

當今人的素質的要素之一,便是獲取信息的全面性,馬克思恩格斯當初就寫道:一個人的“特性怎樣發展為多方面的或是地方性的,它們超越地方的局限還是仍然受地方局限性的拘束,……決定于世界交往的發展,決定于他和他所生活的地區在這種交往中所處的地位”。如果我們總是讓人們處于地方性的環境中,只是讓他們知道某些發生的事情,而不讓他們知道另一些發生的事情或事情的細節,歸根到底被動的是我們自己。在網絡傳播正在普及的時代,技術上的關閉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最好的策略是提高我們的傳播能力和傳播藝術水平,讓世界中有我們聲音的地位。

BT40 | 區塊鏈思想者閉門研討會(第6期)

時      間:

2020年07月18日(周六)下午14:00-18:00

地      點:

在線(初步確定利用騰訊會議進行,會議號與會議密碼另行通知)

區塊鏈思想者40人論壇(BT40)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

中國流通行業管理政研會區塊鏈工作委員會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

中國農學會計算機農業應用分會

中國區塊鏈生態聯盟

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

北京大學區塊鏈俱樂部

北郵國家大學科技園金融科技研究所

郭善琪先生: 共識經濟學(Consenomics)創立者,區塊鏈思想者40人論壇(BT40)創始人,中國流通行業管理政研會區塊鏈工委首席共識經濟學家,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王忠民教授: 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陳曉華教授: 數字經濟學家、區塊鏈經濟理論首創者、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互聯網(區塊鏈方向)重大項目評審專家、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主任兼首席數字經濟學家、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小組秘書長、北京郵電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金融科技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全球私募股權研究院智庫委員、浙江大學數字金融學院區塊鏈實驗室專家成員、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校外導師、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國家發改委主管《財經界》雜志欄目專家、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研究中心專家顧問。

主要代表著作:《互聯網金融風險控制》、《金融科技概論》、《人工智能重塑世界》、《揭秘區塊鏈》、《5G新動能》等書,連續8年被評為工信部行業教育培訓工作“先進個人”、榮獲2017年中國經濟年度領軍人物。

應邀接受過央視、鳳凰衛視、BTV、第一財經等電視節目訪談。作為嘉賓應邀出席過世界VR產業大會、數博會、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金融科技博覽會、世界物聯網大會、中國兩化融合大會、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等并做主旨演講。

曹輝寧教授 ,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金融MBA學術主任,美國財務學會會員,曾任教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北卡羅來納大學Chapel Hill分校。曾兩次獲得Journal of Finance的最佳論文提名(1998年和2000年);曾獲Northern Finance Association評選的新興市場領域最佳論文獎;曾獲Western Finance Association 評選的最有投資價值的最佳論文獎;在2004中國金融國際年會上獲得最佳論文三等獎;2011年獲全球頂級金融學術期刊之一《金融評論》頒發的2011年“Spängler IQAM”最佳論文獎優秀獎;2016年入選世界著名出版集團愛思唯爾(Elsevier)發布的2016年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任Annals of E買粉絲nomics and Finance的編委會成員及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view和China Financial Review的主編。

梁偉博士: 數字經濟專家,區塊鏈思想者40人論壇(BT40)聯合創始合伙人,中國電信集團區塊鏈與數字經濟聯合實驗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