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發展國際文化貿易的意義(加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意義有哪些)

时间:2024-06-03 09:41:48 编辑: 来源:

史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簽訂是一個里程碑,這是兩岸領導人對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貢獻。然而,我們看到兩岸僅僅經濟的交流還遠遠不夠,一是經濟的交流并沒有將兩岸人民的心靈拉近,二是兩岸的和平發展局面并不牢固,因此,兩岸人心的交流提上了重要的課題。

人心的交流如何實現?馬英九做出了最準確的解答。

在《2008贏回執政權》的演說中,馬英九特別指出,“文化上,我們不應自外于中國。無論語言文字、歷史情感,海峽兩岸人民應該共用先人留下的偉大遺產。臺灣不應‘去中國化’,而應勇敢地承認我們的文化與歷史根源。同時,我們應有開闊的心胸,吸納中國大陸在內所有的思想文化,以涵養這塊土地,成長茁壯”

馬英九2008年當選臺灣最高領導人后,就曾親臨孔廟參與祭孔祀典;2009年還親自主祭“遙祭黃帝陵”典禮,成為國民黨到臺迄今首位親自赴祭的臺灣最高領導人。

馬英九在2008年“就職演說”、紀念“823炮戰”50周年時的講話中都明確表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并指出“兩岸的和解雙贏是中華民族對世界和平的重要貢獻”。

2009年10月,馬英九在“雙十講話”中指出,“中華文化與臺灣本土文化結合”,豐富了“中華文化的模式”,發展出了“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

2010年7月8日下午,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在臺北接見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將于9日率團出席在廣東舉行的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的代表團成員。馬英九說,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是在5年前國共兩黨設立的意見溝通平臺,參與的人士不限政黨,討論的議題觸及經貿、農業、文化、教育、交通及旅游等各層面,對兩岸交流具有重要意義。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相信在中華文化的指引下,應有智慧解決共同面對的問題。

馬英九對中華文化的重視,找到了兩岸人心交流的突破口,根據馬英九前前后后的論述,我們不難得出如下幾點:

第一、臺灣是中國的,臺灣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這是文化上潛在的力量,這需要挖掘。

第二、兩岸的和解首先需要文化上的溝通交流,從這一點出發,兩岸人民都需要站在中華民族的高度上審視兩岸文化交流。

第三、文化具有廣泛的特性,這一特性足以深入到兩岸人民的心靈。

從這個意義來看,馬英九的視野具有一定的高度。實際上大陸對兩岸文化交流一直持積極的態度。2010年9月5日蔡武在臺灣訪問的中華文化聯誼會名譽會長蔡武在基金會舉行的歡迎午宴上表示,我們愿意以更加開放、務實的態度,努力構建兩岸文化交流平臺,全方位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我們將虛心汲取此次論壇達成的共識和提出的建議,努力轉化為兩岸文化交流政策,為兩岸同胞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9月6日蔡武在“兩岸文化論壇”開幕式上指出,海峽兩岸的和平穩定與共同繁榮不能僅僅依賴物質方面的互利,經濟合作與貿易往來不能夠替代文化的交流與思想的溝通。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兩岸文化交流還存在一些壁壘和障礙,需要兩岸同胞共同作出不懈努力,營造鼓勵和支持兩岸文化交流的良好氛圍,共創互利共贏新局面。將秉持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品格,愿以更加開放、務實的態度,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構建兩岸文化交流平臺,全方位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

就此,蔡武提出四點意見與建議:

第一、凝聚共識,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制度化。在兩岸成功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之后,深入探討、協商簽訂兩岸文化交流協議。

第二、深化交流,共同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第三、搭建交流平臺,不斷拓展交流領域。

第四、加強產業合作,增強兩岸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文化具有巨大的思想統攝作用,它可以超越地域、階級、種族、時代的界限,兩岸文化的同源性也可以消除兩岸隔閡,增進兩岸共識,增強兩岸團結。臺灣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同樣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也是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現實基因。通過教育、科技、藝術、傳媒等各項交流達到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繁榮中華傳統文化,增進文化認同的目的。

為此,筆者認為應著重加強如下幾方面的具體交流。

第二、應該充分發揮旅游文化的作用,通過以下途徑發展兩岸的旅游文化交流:實現旅游信息網絡化,通過設立網頁,提供旅游文化資源、旅游服務信息;

第四、兩岸文化的交流,從人員對象講,應是全面性的,越廣泛越好。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誰掌握了他們,誰就掌握了未來。能否加強對臺灣青少年的中華文化教育,能否增強中華文化對他們的凝聚力,是能否實現兩岸統一的關鍵。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對臺灣青少年的文化交流。

第五、當今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互聯網的廣泛使用讓交流無國界。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些技術,使兩岸的文化交流跨越空間上的障礙,推進兩岸和平統一的進程。我們必須充分利用網絡手段,為未來兩岸和平統一創造條件,營造一個更加有利、和諧的氛圍。

兩岸文化交流在新時期理應得到更加突發猛進的發展,這就需要兩岸人民共同努力。

在做國際貿易時,為什么要學習國際文化差異?

國際貿易,顧名思義是與國際友人之間的貿易活動。

其實在交易過程中,雙方的溝通與協調能力很重要的。

如果你不懂得對方的風俗習慣以及一些特有文化的話,可能或觸及對方的敏感點,這樣很容易讓對方覺得你是一個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那樣人家就會慎重考慮與你的合作了哦!

所以還是需要了解你的合作伙伴的文化背景比較好的。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