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四川對外貿易現狀和對策研究(我國服務貿易現狀及發展對策)

时间:2024-05-19 12:26:39 编辑: 来源:

理商務因公出國(境)事宜,承辦重要商務外事活動;承擔商務涉外宣傳工作。

(十一)對外貿易運行處(四川省機電產品進出口辦公室)

擬訂進出口貿易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研究提出加快對外貿易發展的政策措施并組織實施;承擔重要工業品、原材料和重要農產品進出口總量計劃的組織實施;會同有關部門協調大宗進出口商品,管理進出口商品配額及許可證;指導協調對外貿易信用體系建設和標準化建設;負責對外貿易統計工作;監督管理進口機電產品國際招標;建立并完善產業安全預警機制,開展產業競爭力調查、指導協調產業安全應對工作;負責兩用物項和技術進出口的監管。

(十二)對外貿易發展處

指導、協調對外貿易促進體系建設;研究境外目標市場,指導赴境外各種經貿交易會、展覽會、洽談會等貿易促進活動,推進對外貿易發展方式轉變;負責加工貿易指導、管理和服務,協調出口加工區的業務工作;負責貿易便利化,指導協調對外貿易運輸業務;負責對外貿易隊伍建設;培育形成以技術、質量、品牌、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出口新優勢。

(十三)服務貿易與商貿服務業處

擬訂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發展規劃,研究提出促進技術貿易和服務出口、服務外包的政策措施并組織實施;承擔技術引進和出口工作,負責服務貿易促進和統計工作,推動服務外包平臺建設;承擔商貿服務業(含餐飲業、住宿業)行業管理工作;負責會展業促進與管理工作;負責國際貨代工作。

(十四)外國投資管理處

指導外商投資管理工作,研究我省外商投資現狀及發展趨勢;參與擬訂利用外資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負責外商投資統計;依法監督外商投資企業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合同章程的情況,指導外商投資企業增資工作;指導外商投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并協調解決有關問題。

(十五)外國投資促進處

負責外商投資促進工作,擬訂外商投資促進中長期規劃和利用外資、改善投資環境的政策措施并組織實施;牽頭外資并購工作;建立利用外資項目庫和資源庫,跟蹤促進重大外資項目;規范對外招商引資活動,協調組織跨區域大型投資促進和外資政策宣傳,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投資促進工作網絡體系;承擔與境外投資促進機構及商會、協會的聯系與交流;指導協調省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有關工作。

(十六)對外經濟合作處

擬訂并執行對外經濟合作政策,依法管理和監督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設計買粉絲等對外經濟合作業務,指導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帶動成套設備出口;擬訂公民出境就業管理政策,承擔外派勞務和赴境外就業人員的權益保護工作;管理承擔的國家對外援助任務。

(十七)電子商務與信息化處

擬訂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擬訂推動企業信息化、運用電子商務開拓國內外市場的相關政策措施并組織實施,推動電子商務的應用和發展;負責商務系統信息化建設;承擔廳電子政務、政府網站及辦公自動化管理工作。

(十八)財務處

研究提出促進商務發展的財稅、金融等政策建議;監督管理各項商務發展專項資金;負責廳機關財務、資產管理和基本建設工作;指導監督直屬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資產管理和基本建設工作;負責定點扶貧和對口支援工作。

(十九)審計處

負責廳屬單位財政財務收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以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計監督工作;承擔廳屬單位主要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部門預算執行及內控制度建設的審計評價工作;牽頭組織廳機關和廳屬事業單位基本建設工程造價結算審核工作;承擔商務重大項目專項審計工作;指導行業審計工作。

(二十)人事教育處

承擔廳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人事管理、教育培訓等工作;指導商務人才隊伍建設;負責出國人員政審和遴選推薦駐外商務機構工作人員。

(二十一)離退休人員工作辦公室

負責廳機關和原省外經貿廳離退休人員工作,指導商業離退休人員工作處、物資離退休人員工作處和直屬單位的離退休人員工作。

(二十二)商業離退休人員工作處

負責原省流通行業辦公室、省食品工業協會管理的離退休人員工作。

(二十三)物資離退休人員工作處

負責原省物資集團管理的離退休人員工作。

我國貿易保護理論發展的現狀

論我國貿易保護網的構建

摘 要:貿易保護是各國貿易政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加入WTO后,中國以高關稅和嚴格的數量限制等構成的傳統貿易保護體系逐漸崩潰。本文基于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貿易實踐闡釋了中國構建貿易保護網的必然性,并指出符合我國國情和WTO規則、完善且強大的貿易保護網框架應由貿易政策、產業政策和延伸保護組成。

關鍵詞:國際貿易;貿易保護;自由貿易;貿易壁壘

一、中國構建貿易保護網的必然性

(一)基于國際貿易理論角度的必然性

國際貿易理論發展基本上分為兩大主線,即貿易保護理論和自由貿易理論。事實上,“盡管經濟學理論中長期存在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之爭,但自由貿易理論哪怕在觀念上也沒走向絕對自由,并不排斥必要的保護”[1]。

1.貿易保護理論與自由貿易理論存在一致性。縱觀整個貿易保護理論體系,無一不提倡積極主動地參與對外貿易,在這一點上,貿易保護理論與自由貿易理論是一致的。例如,重商主義是貿易保護理論的早期學說,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托馬斯·孟在《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一書中寫道:“對外貿易是增加我們的財富和現金的通常手段。” [2] 他主張積極主動地追求外貿順差。德國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其著名的“保護幼稚產業論”中提出,本國的弱小產業應當得到保護,一旦這種弱小產業在政策保護下成長到具有國際競爭能力時,國家應立即放棄保護政策,擴大對外貿易開放程度,以利于國內資源的有效配制和產業競爭力的增強。

總之,形形色色的貿易保護理論都提倡積極主動的參與對外貿易,這也為通過進行適當的貿易保護政策促進本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論上和邏輯上的支持。

2.貿易保護理論的現實性及指導性。通過比較分析,我們認為貿易保護理論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自由貿易理論的不現實假定,更切合現今的國際貿易實踐,尤其為我國實行必要的貿易保護提供了理論依據。

(1)李斯特的保護幼稚產業論認為各個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應該采取不同的對外貿易政策。在工業化的初中期階段,實施貿易保護可以迅速發展本國的民族工業,但在民族工業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時,必須果斷地放棄保護。這實際上是對自由貿易理論實施條件的補充。我國有許多工業正處于新興或起步階段,對這些工業實施適當的保護是必須也是必要的。

(2)阿根廷經濟學家拉烏爾·普雷維什曾從發展中國家立場出發,提出“中心外圍論”。該理論把世界經濟體系分為:由發達國家組成的工業國中心地帶以及由不發達國家組成的初級產品外圍地帶,外圍地帶始終圍繞中心地帶的意志發展。由于技術進步的利益不能在所有國家平均分配,以及制成品市場被中心地帶國家所壟斷,外圍地帶國家的貿易條件惡化。外圍國保護工業的后果不過是矯正其初級產品與工業品收入需求的彈性差異,不會阻礙國際貿易進步;外圍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因進口結構的變化,保護措施也應發生變化,但仍不宜對中心國家工業品的輸入全部放開。這既是對傳統自由貿易理論假定貿易各國都可從貿易中對等獲益的修正,也對發展中國家實行貿易保護有重要指導意義。

隨著我國加入WT0,使用關稅、配額等手段來改善我國貿易條件的空間將越來越小,我國貿易條件特別是制成品貿易條件確實處于不斷惡化的趨勢。貿易條件的變化對經濟成果的蠶食將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因此,應盡快采取相應的貿易保護措施以改善我國的貿易條件,維持對外貿易的高速增長。

(3)凱恩斯主義認為,凈出口屬于總需求的一部分,可以刺激國民經濟的發展,而進口則會收縮國民經濟。一國外貿順差或逆差對于該國的經濟盛衰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凱恩斯主義提倡國家干預國際貿易,大力推動出口,抑制進口,保持外貿順差,并將貿易順差與就業理論聯系在一起,主張采用包括財政政策、貨幣金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以及對外經濟政策在內的一系列宏觀經濟管理和調節措施為主要干預手段,以增加有效需求,擴大就業。這一理論為我國實施必要的貿易保護措施以促進和保持外貿順差,對貿易部門實施宏觀調控以增加內需,擴大就業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3]。

另外,當國家發生經濟危機時,失業和經濟衰退就必然會導致政府的保護主義傾向,凱恩斯主義貿易理論是對傳統自由貿易理論假定各國總處于貿易平衡狀態的修正,也對發展中國家應對可能發生的經濟危機,為保證國際貿易穩定發展進行必要的貿易保護提供了理論指導。

(4)由戈登、約翰遜等人提出的最優干預政策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的特點是存在大量的市場缺陷,其中主要是扭曲的部門間工資差別、買方壟斷等,同時還存在非經濟偏好(即發展新興工業),而所有這些市場缺陷都意味著國家必須干預經濟。因此最優干預政策理論認為,當市場扭曲是由國外而非由國內因素所引起,當經濟目標屬于對外部門時,采取最優干預的保護貿易形式是最優選擇。這一理論切合發展中國家實際情況,是對傳統自由貿易理論市場完美無缺假定的修正,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同樣存在市場缺陷,這就需要國家實施貿易保護措施。

(5)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論”中提出,比較優勢并不一定是現實的國際競爭優勢,為了取得國際競爭優勢,政府可以通過補貼對工業競爭力加以影響;對教育的支持可以影響高級要素稟賦;對產品的規模、標準等的規定將影響產品的需求和供給;通過財政金融政策可影響工業及相關工業的供求與競爭狀況等等。這一理論修正了傳統自由貿易理論的比較優勢論,也為通過適當國家干預,全方位利用政治、教育、財經政策進行貿易保護提供了理論依據。

3.自由貿易理論中的貿易保護暗示。即使是自由貿易理論,也往往明示或暗示了一些保護貿易的意旨。如在李嘉圖比較優勢貿易模型中指出,“各國應該專門生產并出口其擁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其不具有‘比較優勢’(或有‘比較劣勢’)的產品”[2]。作為自由貿易理論基石之一的要素稟賦理論也認為,收入分配效應是“貿易使豐裕要素受益,稀缺要素受損”[3]。由此我們可以認為,稀缺要素所有者都有貿易保護的訴求。以中國為代表的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有必要實施對其稀缺要素市場實施適度的貿易保護,以減輕在與發達國家貿易交往中稀缺要素市場所受的沖擊,達到保護、扶持國內經濟發展的目的。

(二)基于國際貿易實踐角度的必然性

從歷史上看,沒有哪個國家實行過純粹的自由貿易政策。保護貿易是任何時期、各個國家貿易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存在的理由是永恒的。貿易保護沒有統一的模式,關鍵在于怎樣協調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貿易保護的成本和收益、本國利益和外國利益等矛盾體之間的關系。

結合現今我國國際貿易的實際需要來看,迫切需要構建貿易保護網。

首先,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還遠未完善,市場意識、市場經驗、宏觀經濟調控水平、微觀經濟活動能力等都存在不足,全國統一大市場還沒有真正形成,特別是一些重要產業國際競爭力不強。因而有選擇的一定程度的貿易保護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培育我國產業特別是那些戰略性產業的國際競爭能力的重要舉措。

其次,各國實行貿易保護本身就是一場“博弈”,面對其他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網(包括一些針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歧視做法),如果我國沒有針鋒相對的貿易保護措施,其他國家特別是個別發達國家針對我國的歧視性貿易侵害就會肆無忌憚,我國的經濟利益必將遭受重大損失。

二、中國貿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