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外貿企業高質量發展調查研究報告框架(減稅降費政策效應調研評估分析兩篇)

时间:2024-05-17 03:23:04 编辑: 来源:

>

3、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通過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等手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供求關系的平衡和優化。

高質量發展的優勢

1、提高經濟質量和效益:高質量的發展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通過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技術水平、加強品牌建設、推進循環經濟等方式,實現經濟發展的轉型升級,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2、增強國際競爭力:在全球化進程中,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高質量的發展可以提高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國家在全球經濟格局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內容

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內容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高質量發展的六大內涵

高效率增長、有效供給性增長、中高端結構增長、綠色增長、可持續增長、和諧增長。促進高質量發展是一項重大的社會工程和生態工程。這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要求。它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未來。我們必須堅持共同治理和共享。

從生產者、政府監管部門到消費者,全社會都要共同努力,各負其責,共同管理,形成優質發展的良好生態鏈。高質量發展,意味著高質量的供給、高質量的需求、高質量的配置、高質量的投入產出、高質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質量的經濟循環。

高質量發展是耐力競賽,需要腳踏實地,打好堅實的基礎,一步一步來。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過程注定不會一帆風順。要堅持無系統性風險底線,有序化解長期積累的潛在風險,有效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影響,為高質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和環境。

減稅降費政策效應調研評估分析兩篇

減稅降費政策效應調研評估分析兩篇

 

以下是的我給大家整理的關于減稅降費政策效應調研評估分析,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多措并舉持續開展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效果調研評估 篇一

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具體實踐,財政部安徽監管局自覺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貫徹落實財政部黨組各項工作要求,將開展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效果調研評估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盯住不放、壓茬推進,持續跟蹤問效,確保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實見效,助推安徽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加強組織領導,調配充實工作力量

安徽監管局將政策實施效果調研評估納入監督檢查總體工作中,成立了減稅降費政策落實監督檢查領導小組,由局黨組書記、局長任組長,分管局領導負責主抓和督導,由監管五處組織實施,并外聘會計師事務所專業人員,充實工作力量,保障調研評估工作深入持續開展。

二、選好樣本企業,建立評估基礎信息庫

安徽監管局結合屬地實際,健全基礎信息庫,按照調研評估涵蓋的行業及企業要求,從具有證券執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客戶中,以及從自身建立的轄區內103家上市公司數據庫中,分別選定百余家企業和13家上市公司,作為樣本企業,對2017年以來,特別是2019年各季度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效果開展調研評估。同時建立減稅降費政策庫和上市公司稅收政策庫,為客觀評估企業獲得感和收益度打下基礎。在收集信息過程中,認真落實基層減負和“放管服”改革有關要求,開具資料清單,一次性告知,取消紙質資料,能從網上下載的資料,不再讓企業提供,減輕企業報送資料負擔,讓信息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

三、采取多種形式,客觀了解政策實施情況

與1家建筑企業和4家工業企業座談了解2018年以來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情況和取得的效果,向20家企業和20名注冊會計師發放問卷,調查了解企業2017年以來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效果,同時電話調查收集部分企業情況和有關建議,并及時整理匯總、分析討論,形成專題報告。聚焦“減多少、怎么減、符不符合享受、享受了沒有、如何申報”等問題,將減稅降費政策宣傳貫穿座談、電話回訪、調查全過程,讓企業和群眾聽得明白、算得清楚、參與監督、獻計獻策。

四、開展全面復核,提升系統填報信息可靠性

一方面,核對系統填報的數據與企業同期的財務稅收電子資料、公告的年度財務報告和季度財務報告相關數據是否一致;核對調查問卷和表格所涉及的稅費負擔等同類指標,看定性定量描述是否一致,以及填報計量單位是否有誤。另一方面,編制系統填報信息邏輯復核表,對稅費負擔增加的企業逐個進行因素分析,再次核對填報是否有誤,并找出不具有可比性的指標進行分析,電話通知企業補充相關電子資料。經過上述復核,采集可靠的信息錄入系統,保證據此得出的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效果分析結論符合實際。

五、注重點面結合,全面分析評估政策實施效果

一方面,采用財政部統一指標分析體系,按照財政部明確的口徑,對所選企業和上市公司政策實施效果進行總體分析。另一方面,采用依據具體政策建立的數據指標,從反映政策實施問題和幫助企業落實政策出發,選擇1家化肥生產企業、4家建筑企業、1家房地產企業、6家工業上市公司,對其2017年以來具體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效果進行重點跟蹤分析。

2019年以來,安徽監管局按時上報百余家企業2018年、2019年上半年調研評估報告,并按季度上報13家上市公司的分析報告,及時客觀反映了屬地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情況。同時,根據財政部要求,持續跟蹤案例,深入分析相關企業期末留抵稅額、跨區域提供建筑服務預繳稅款抵減等問題及其成因,向財政部報送 調查報告 ,提出了多條完善政策的建議。 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具體實踐,財政部安徽監管局自覺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貫徹落實財政部黨組各項工作要求,將開展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效果調研評估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盯住不放、壓茬推進,持續跟蹤問效,確保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實見效,助推安徽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國減稅降費政策效應分析 篇二

自2018年以來,我國持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通過財稅政策與其他政策協同發力,實現穩增長、調結構的政策目標。從政策效果看,我國減稅降費政策在降低稅負、刺激消費、促進投資以及優化產業結構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對我國財政收支平衡與收支結構變化產生了一定影響。

我國減稅降費政策的主要特點

總體來看,我國本輪減稅降費政策呈現三個主要特點。

一是政策覆蓋范圍不斷拓寬。近年來,我國減稅降費政策的普惠性凸顯,政策范圍逐步拓展至全社會諸多領域和群體,涉及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費等多個稅費種類,涵蓋制造業、交通運輸業、現代服務業等多個行業。

二是減稅降費力度明顯加大。個人所得稅方面,提高個稅免征額、擴大稅率級距并增加專項附加扣除,推動征繳模式由分類征收向綜合與分類征收相結合轉變;增值稅方面,在2018年下調增值稅稅率的基礎上,2019年將制造業和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稅率分別降至13%、9%,同時實行進項稅額加計抵減、期末留抵退稅等政策。降費方面,在改革征繳方式的同時,自2019年5月1日起,下調社保費率、調整繳費基數。

三是持續體現調結構的政策導向。例如,繼續提高小微企業增值稅免征額并減計其應納稅所得額,提高出口企業出口退稅率,進一步提高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以支持高科技行業發展等。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年減稅降費規模預計超過2萬億元,推動全年GDP增長約0.8個百分點。

減稅降費政策對稅負的影響

宏觀層面:繳入國庫的稅收增速總體上低于同期名義GDP增速,稅收占GDP比重有所下降

一是從稅收總體情況看。受宏觀經濟下行、減稅降費政策實施等多重因素影響,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全國稅收增速呈現回落態勢,2019年全年繳入國庫的稅收同比增長0.9%,較上年回落7.9個百分點,增速持續低于同期名義GDP增速。2019年,全國稅收收入占同期名義GDP的比重約為16.0%,分別較2018年、2017年下降1.1個和1.4個百分點。

二是分稅種看。在增值稅方面,自2018年5月下調增值稅稅率以來,我國國內增值稅增速逐步趨緩,2018年全年增長9.1%、較上半年回落7.5個百分點;2019年4月增值稅稅率再次下調,全年國內增值稅同比增長1.3%,增速較2018年有所回落。在個人所得稅方面,2018年第四季度個人所得稅免征額上調后,全國個人所得稅收入當季同比下降2.7%;2019年,疊加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后,全國個人所得稅收入較2018年下降25.1%。

微觀層面:企業普遍認可減稅降費政策效果,但不同行業、不同收入人群受惠程度有差異

從多地調研情況看,企業普遍認為,減稅降費政策在降低企業稅費負擔方面效果明顯。增值稅改革方面,多數地區、大部分企業認為增值稅減稅有利于降低企業稅負、增強企業承壓能力;個人所得稅改革方面,納稅人普遍反映本輪改革力度大、涉及的獲益納稅人數量眾多,但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員受益程度存在差異,其中,中低收入人群受益感更強一些。社保費方面,企業認為社保費率下調幅度較大,企業能夠明顯感受到政策優惠。但是,不同行業對優惠政策的獲得感有一些差異。

一是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減稅受益相對較大。自2018年5月以來,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稅率由17%分兩次下調至13%、累計下調4個百分點。據調研,2019年前三個季度,全國多個地區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增值稅減免規模合計占當地全行業增值稅減免規模的比重超過50%。

二是建筑、房地產、交通運輸等行業總體獲益,但部分企業對增值稅減稅政策的獲得感有所減弱。銷項稅方面,自2018年5月以來,建筑、房地產、交通運輸等行業增值稅銷項稅率由11%分兩次下調至9%、累計下調2個百分點,有效降低了企業的銷項稅額;進項稅方面,據部分企業反映,在其購進的原材料中有一部分來自制造業等行業,購進這部分原材料的進項稅率下調幅度大于銷項稅率的下調幅度,企業可抵扣的稅額相對減少,需繳納的稅額相對多一些,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相關企業的政策獲得感。

三是在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的一些行業,部分企業由于議價能力相對較弱,需向下游企業或消費者讓渡一部分減稅收益,企業減稅政策的獲得感也會有所減弱。據調研,2019年增值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