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的必要性和意義(如何看待外貿行業首個 AI 應用落地,能覆蓋外貿生意所有環節?將給行業帶來哪些變化?)

时间:2024-06-03 05:02:06 编辑: 来源:

的影響正逐步擴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已有了長足的發展,1992年的進口總額已達到1560億美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8%,躍居民辦第十一位,其中出品額為840億美元。面對國際EDI潮流的興起,開發和應用EDI技術已引起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專家的高度重視。

一般認為,EDI的概念是在1990年元月份傳入我國內的。當時在新華社香港分社的支持下,香港電腦協會與國家技術監督局在蛇口進行了一次中文EDI標準座談會,揭開了國內研究EDI的帷幕。

幾年來,我國的EDI研究、試驗都有了一定的發展。EDI的應用和開發也已初步納入了國家計委和各部委的“八五”計劃,各地也相繼舉辦了各種EDI研討會。同時,國家技術監督局與經貿部計算中心能力合作,翻譯整理了聯合國《貿易數據元目錄》和《用于行政管理、商業、運輸領域的電子數據交換規則》兩本EDI標準的基本文獻,并在此基礎上準備擬定《經貿部EDI標準化體系表》。1991年8月,由原國務院電子信息系統推廣應用辦公室牽頭,成立了有國家科委、經貿部、海關總署、國家技術監督局、中國人民銀行、保險公司、交通部、國家商檢局、中國貿促會等部門參加的“促進EDI應用協調小組”(CEC),并以該組織的名義加入了“亞洲EDIFACT理事會”。隨后成立了中國EDIFACT理事會秘書級和EDI標準化組。1992年5月又召開了“中國EDI發展戰略與標準化”研討會,草擬了“中國EDI發展戰略總體規劃建議”。會議指出EDI系統建設是一薦技術工程2和社會工程相結合的大型系統工程,同時決定建立國家EDI試驗系統(海關總署、中國遠尖運輸集團公司),地區EDI試驗系統(廣東、山東、江蘇、上海、福建)和行業EDI試驗系統(山東抽紗企業集團公司、中國電子工業總公司行業EDI試點工程)等。1993年4月,國家技術監督局、外經貿部、海關總署、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郵電部、電子部、全國信息技術標準經技術委員會、復旦大學以及中國標準化與信息分類編碼研究所等部門召開了《EDI標準化總體規范》編制工作組第一次工作會議。會議明確了《規范的目的和意義,討論通過了《規范》的編制提綱。并對編制任務進行了分工。1993年底拿出初稿,今后此《規范》就作為EDI技術開發和系統建設的依據,購置系統設備的參考以及坐標培訓的資料。

目前,外貿部門正積極推進適應EDI的“經貿系統計算機應用和聯網工作”的五年計劃。銀行系統則擬在現有的SWIFT系統的基礎上,為EDI創造條件。海關已把報關自動化列為工作重點,在先后開發了海關貿易統計程序,征稅程序和新貿合同備案核銷程序的基礎上,又開發了“自動化報關處理系統”(H883工程“。同時海關已提出未來EDI應用計劃:即1993~1994年試點階段,主要是修改相應報關制度,允許EDI申報;完成15個海關標準報文子集的制定;開通痃、上海國際機場EDI通關試點等。1995~1996年擴大試階段,主要工作;將EDI通關系統擴大到10個主要口岸;探索與境外海關EDI信息交換業務;開發通關業務以外的應用試點。1997~1998年推廣階段,全國海關普遍開展EDI應用。運輸部門,特別是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從1990年起開始使用計算機處理單證,進行統計分析查詢;并于1991年5月正式使用CHINAPAC網和英國GE公司的網絡,開展了代理公司之間的電子數據互換。電子工業部已決定把推廣應用EDI作為一項重大信息系統工程,弄為近期的重點任務,經過三至五年的努力,在一些重要的經濟和工業部門訓,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起具有初步規模和功能的EDI系統。力爭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覆蓋全國的通用EDI系統。

郵電部門已越來越重視EDI的發展,并積極投資建設EDI通信系統,為EDI提供良好的通信平臺,1992年10月,青島市郵電局和美國SPRINT國際通信公司簽訂合同,投資138萬美元購習該公司電子信箱3000個,EDI功能信箱1000個,傳真轉發功能信箱3000個,EDI功能信箱1000個,傳真轉發功能信箱500個,另外,美國SPRINT公司負責開發適合中國EDI標準的接口。同時,青島市郵電局還及時投資20萬美元,引進了一個帶有交換功能的PAD,為山東抽紗公司、銀行、海關和保險部門分別提供了一個分組交換網的同步接口。此外,上海市長途曜局亦投資90萬美元,引進美國SPRINT公司的EDI信箱4000個,傳真存儲轉信箱1000個;廣東在DGPAC網的基礎上建立了廣東省信息處理系統(GDMHS),該系統首期在廣州、深圳、江門共設立三個主機系統,可心容納9000個電子信箱用戶和1500個EDI用戶。所有這些都將為本地區EDI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通信環境。

1995年6月9日,山東省郵電管理局與美國通用電氣資訊服務國際公司(GEIS)就山東郵電EDI系統平臺達成協議,山東省郵電管理局采用國際標準接口,并與國際EDI網絡相聯的山東郵電EDI系統,1995年8月該系統投入商業運行。

中國公用分組交換網(CHINAPAC)的發展為我國EDI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1992年6月,郵電部引進加拿大北方電訊公司的DPN-100分組交換系統組建了我國新一代分組交換骨干網CHINAPAC。新組建的CHINAPAC網包括一個網控中心、32臺節點機及相關設備,頒在全國31個省會城市,見圖6.3。建網初期,全網端口總容量為5800多。目前該網已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市以上城市和部分縣級城市。通過公用電話網PSTN還可以覆蓋到已開通電話的所有地區。

同時該網通過北京、上海、廣州節點機與國際及我國港澳地區的44個分組交換數據網相聯,CHINAPAC骨干網中繼電路主要采用PCM數字電路(光纜、數字微波和衛星電路)和部分電路,通信速率為64kb/s~256kb/s和9.6kb/s~19.2kb/s。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沈陽、南京、成都、西安為匯接點,它們之間采用全網狀結構,保證了高速度、高質量、大吞吐量、低延遲等性能。

CHINAPAC網具有靈活的接入方式,接入的用戶可以是異步字符型終端、同步SDLC終端或主機、同步分組式終端或主機,其入網方式分專線(x.25/X.28)和電話撥號(X.28/X.32兩種。該網已于1993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CHINAPAC網與國內各專用分組交換網的互聯均采用ITU-T建議X.25規程,接入地點不受限制。在CHINAPAC骨干網建設的同時,許多省、市也積極籌建本地區分組交換網,逐步形成CHINAPAC網向省內延伸的趨勢。到現在在除西藏外,其余各省均已建立了自己的分組網(不包括臺、港、澳)。今后CHINAPAC將以更大的規模覆蓋全國廣大區域,一些省、市甚至覆蓋至縣。它必將為我國EDI業務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國專用計算機網絡的發展

發展和應用EDI技術,充分發揮EDI效益,完備的計算機通信網絡是不可缺少的先決條件之一。“七五”期間,我國為大力發展信息技術,推動計算機、數據庫及信息資源的共享,各種專用計算機網絡發展很快。國務院確定重點建設的12個大型電子信息系統也已初具規模,到目前為止,銀行、鐵路、民航、航天、電力、農業統計、新華通訊社、海關、公安等部門已基本建成全行業的專用計算機網絡系統,在為本部門提供計算機數據業務、聯網數據庫資源共享及通信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

“八五”期間,各部門將重點開發和興建本行業的專用數據通信網,組網形式以自建專用網和利用CHINAPAC聯網為主,這些也為我國EDI業務的發展提供了保證。

文章出處:中國制造業

文章作者:中國制造業

我國外貿轉型升級現狀

去年8月份以來,在歐債危機持續發酵、世界經濟下行風險驟然加劇的大環境下,我國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增速逐漸放慢

雖然全年進出口總額達到36420

5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

5%,但與一季度29

5%和1-10月份24

3%的增速比,減速態勢相當明顯

特別是12月份進出口同比只分別增長11

8%和13

4%

進口雖然全年增速高于出口2

7個百分點,但12月份減至低于出口1

6個百分點

2012年1月份這一勢頭又有加強

剔除春節因素的季節調整后,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同比增速分別放慢至6

2%、10

3%和1

5%

確保進出口穩定增長 至關重要 今年世界經濟前景相當不樂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月24日將201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大幅下調到3

3%,而去年9月的預期是4

0%

其中美國估計增長1

7%

歐盟委員會最近預測今年歐盟經濟將負增長0

3%;雖然德法英三大國仍將勉強增長0

4-0

6%,但大不如前

10年前的發達國家經濟衰退中,我國產品由于成本優勢,對發達國家出口依然保持了一定增長

但這種情況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已經有所改變

2011年,美國從全球進口比上年增長15

6%,從我國進口只增長8

1%

因此,對2012年對發達國家出口增長的困難,必須充分估計

不利的外部環境對我國保持經濟平穩較塊增長增添了很大困難

在擴內需的同時,穩定外需,確保進出口穩定增長,顯得至關重要

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國需要改變出口導向型經濟,向內需主導型轉變,因此減少對外貿的依靠沒有關系

這種看法是片面的

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依然是來自內需(消費和投資),并不是出口主導型經濟體

雖然繼續擴大內需無疑是正確的,但同時不可輕視外貿

過去三年的事實證明,國民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必須以內需外需均衡增長為前提

如果外貿掉下來,整個內需增長都要受到影響

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下,進出口雙雙大幅下降,凈出口使當年GDP增長縮減了3

7個百分點

為了保增長8%,國家采取大規模投資拉動的政策,當年資本形成拉動GDP增長8

7個百分點

但今年不可能重復那種做法

因為我們同時面臨著抑制通脹和穩定信貸平衡的嚴峻任務,不能再搞超大規模投資

同時,過去三年事實還證明,凡是出口惡化的年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速度也會降下來

因此,在努力增加消費的同時,必須確保凈出口對GDP增長作出正貢獻,并力爭貢獻1個百分點(2010和2011年分別只有0

8和0

5個百分點)

要做到這一點,進出口都需要增長10%左右

就出口而言,難度不算小

2011年歐美日港韓合計占我出口總額63

4%

從四季度以來增速和經濟形勢看,增長10%有難度

因此需要繼續優化市場布局,大力開拓新興經濟體和發展國家市場

2011年它們占我國出口的37

7%

到2015年要力爭提高5個百分點

出口退稅政策 需要制度化 正如溫總理明確表示,要維持國家外貿政策穩定

如有變化,也是往有利的方面變

這些政策中,最重要的是出口退稅政策

多年來,我國出口退稅政策反復調整,類似有保有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