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定義(傳統外貿企業如何轉型升級)

时间:2024-05-21 14:21:40 编辑: 来源:

(主要為人事、行政、財務、IT、海外辦事處等服務性職能部門的費用)約占銷售額的8‰,與香港利豐有限的水平相當(約6‰),為企業的發展獲得了很大的競爭優勢----對于外部經營環境日益惡劣的外貿領域的企業而言,這種費用增加會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這套制度是怎么樣構成的呢?和君買粉絲受其委托,將該套制度整理出來。要點分享如下:

第一層面,在不改變國有控股的前提下,解決國有體制的束縛問題,做到“國有民營”。該集團的領導層及員工在此前的一次改革中,首先將MAC集團以業務劃分為6個子公司,各個子公司員工獲得了子公司的絕大部分的股權,但保持國有股份的相對控股權。這樣,MAC本身仍是全資國有公司,相對控股下屬6個子公司;同時,由于該種股權安排等同于利潤分配權和管理權,利潤分配傾向于業務層面,經營權限全部下放。其結果是,各個子公司全力發展業務,同時在集團層面共享品牌、金融、管理等方面帶來的好處。

第二層面,解決持股員工的“股權放哪兒”的問題。MAC集團早年采取員工持股會的方式,近年來由于資本運作的需要,正在將持股會的結構和規則映射到若干個有限合伙企業當中。

第三層面,解決各子公司持股會的“結構設計“問題,這些股份在員工之間應該怎么分配,如何做到公平、公正而又有很強的激勵效果,推動大家拼搏的同時保證凝聚力、進而獲取規模效益。在這一層面的設計,經過多年的進化,形成了“以利潤貢獻為主,兼顧歷史、能力、當下貢獻”的股權分配原則。實際上,這是一種以能力為基礎的“合伙制”安排。具體而言:

首先,子公司下轄的業務,采取事業部制度,各個事業部享有業務上完全自主的權利;在財務、管理等具有“公共事務”特性的工作上在子公司層面統一管理。

其次,將子公司的非國有股份為幾部分:對應各個事業部利潤額的股權池,對應職位序列的股權池,以及其他特殊安排的股權池。

再次,設定擁有股權的員工的門檻,以一定的業績作為獲取股權的條件。目前,在MAC集團,30%的員工擁有股權。

第四,股權根據“利潤貢獻、歷史表現、能力評估”進行動態考核調整,定期調整,調整過程通過一定的程序保證公平、透明,有進有出,有增有減。

最后,股份以一定原則定價。設定股權的調整、進入、退出的定價機制。

這套制度的核心是“合伙人體制”,尊重每個人、每個團隊的能力和利潤貢獻,并作為分配的基礎;同時兼顧公共職能建設的貢獻,為公共職能崗位提供對應的收益權,并考慮到事業拓展的需要而設立機動股權池。

和君買粉絲服裝事業部在與MAC集團高管討論的時候,感覺到這樣的合伙人制度安排,其精神內核與華為、復興集團、和君集團十分神似,為解決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外貿企業可持續發展、知識分子為主的企業的管理問題提供了某種思路上的參考。

企業改革成功案例篇3:

中國經濟網8月20日訊(董琳)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并不單純是民營企業收購國有企業,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買粉絲部部長張春曉做客中國經濟網中經訪談欄目時以TCL為例,強調以國家和企業的利益為重,通過增資的方式也能完成國有企業改制。

TCL改制是惠州市政府做出的決定。96年TCL凈資產3個億,但是經營不好。97年4月,惠州市政府決定把TCL變為經營性國有資產授權經營,也就是3億資產歸惠州市政府所有。于是TCL做出了增量獎股方案,即3個億資產歸惠州市政府,每年的凈資產回報率不能低于10%。張春曉解讀這個數字時說:“當時定這個10%的時候是有思考的。定高了,工作都夠不著,就沒動力去干了。

整個方案的具體實施,張春曉做出了詳細的解釋:“每年凈資產回報率不低于10%,如果增加的話,管理層可獲得其中的15%,這個跟稅收的累進是一樣的,管理層可以獲得其中的30%,你經營得非常棒了,這個管理層就獲得45%,所以這個時候,增量獎股是非常好的。老百姓關注的是,有形的怎么就變成你的呢?惠州市政府說這全是市政府的,你做好了,我會獎你的。

這樣就有效地避開了資產歸屬的矛盾。所以說“TCL是非常成功的。

改制方案中,“增量要體現一種公平性和社會都能接受的概念“。張春曉介紹:“李東升提出三個目標,第一個目標是要對大股東、國家有利。如果對大股東、國家不利,那就是在蠶食國家。第二,必須對企業發展有利。對企業發展沒有利,即使政府給了很多好的條件,我們做不到有什么用?最后你改制肯定是曇花一現。第三,企業發展之后,要對整個社會的貢獻是明顯的。

張春曉說,李東升在提出目標的時候考慮了社會的概念,這與雨潤祝義才的民營企業家的理念又是不同的。

企業改革成功案例的相關搜索內容:

1. 成功企業創新案例

2. 國企改革成功案例

3. 企業戰略案例

4. 企業創新成功的案例

5. 成功的企業創新案例

8部委發文規范供應鏈金融 嚴控虛假交易和重復融資

如火如荼的供應鏈金融迎來新的監管。

9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司法部、商務部、國資委、 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外匯局發布《關于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銀發〔2020〕226號,簡稱226號文)。

近年來,我國應收賬款增長率顯著高于經濟增速,且應收賬款周轉率持續下降。對供應鏈金融發展提出了需求。

226號文對供應鏈金融提出了23條政策要求和措施。與以往不同,該文“供應鏈金融”的定義中指出是“在真實交易背景下”。

即,供應鏈金融是指從供應鏈產業鏈整體出發,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實交易背景下,構建供應鏈中占主導地位的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一體化的金融供給體系和風險評估體系,提供系統性的金融解決方案,以快速響應產業鏈上企業的結算、融資、財務管理等綜合需求,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產業鏈各方價值。

目前,供應鏈金融的參與機構包括商業銀行、互聯網機構、各產業公司等。“國家對供應鏈金融的監管方向一直沒有放松,只是供應鏈金融市場創新太快,有些地方推出一些鼓勵扶持政策。226號文把監管主導權還是壓到了傳統銀行和核心企業等機構。”一位華南機構人士表示。

產業鏈修復重構

在我國,供應鏈金融經過數次迭代發展。2008年,汽車、能源、鋼鐵、有色等行業供應鏈金融爆發。但到2012年,上海鋼貿危機爆發后,供應鏈金融進入低谷期。2017年后,大量央企保理公司成立。到2019年,供應鏈金融迎來政策紅利爆發期。

但與此同時,2019年7月,諾亞財富踩雷承光國際34億元供應鏈融資,觸發業內對于“偽供應鏈金融”的思考,對供應鏈金融的態度開始分化。

在226號文中,多次強調防范“風險”,多項要求中提出“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

226號文要求,推動金融機構、核心企業、政府部門、第三方專業機構等各方加強信息共享,依托核心企業構建上下游一體化、數字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統、信用評估和風險管理體系,動態把握中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建立金融機構與實體企業之間更加穩定緊密的關系。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為產業鏈提供結算、融資和財務管理等系統化的綜合解決方案,提高金融服務的整體性和協同性。

在供應鏈交易信息清晰可視、現金流和風險可控的條件下,銀行可通過供應鏈上游企業融資試點的方式,開展線上貸前、貸中、貸后“三查”。支持探索使用電子簽章在線簽署合同,進行身份認證核查、遠程視頻簽約驗證。支持銀行間電子認證互通互認。

在供應鏈金融關鍵的“確權”部分,226號文要求,鼓勵核心企業通過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進行確權,為中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提供便利,降低中小微企業成本。銀行等金融機構應積極與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對接,減少應收賬款確權的時間和成本,支持中小微企業高效融資。

規范發展供應鏈存貨、倉單和訂單融資。在基于真實交易背景、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金融機構可選取流通性強、價值價格體系健全的動產,開展存貨、倉單融資。金融機構應切實應用科技手段提高風險控制水平,與核心企業及倉儲、物流、運輸等環節的管理系統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及時核驗存貨、倉單、訂單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226號文指出“推動產業鏈修復重構和優化升級”“支持打通和修復全球產業鏈”。

具體是,供應鏈金融應以服務供應鏈產業鏈完整穩定為出發點和宗旨,順應產業組織形態的變化,加快創新和規范發展,推動產業鏈修復重構和優化升級,加大對國家戰略布局及關鍵領域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此外,文件還支持打通和修復全球產業鏈。金融機構應提升國際產業鏈企業金融服務水平,充分利用境內外分支機構聯動支持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開拓多元化市場、出口產品轉內銷、加工貿易向中西部梯度轉移等,支持出口企業與境外合作伙伴恢復商貿往來,通過提供買方信貸、出口應收賬款融資、保單融資等方式支持出口企業接單履約,運用好出口信用保險分擔風險損失。

此前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鼓勵商業銀行、供應鏈核心企業等建立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為供應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鼓勵供應鏈核心企業、金融機構與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建設的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對接,發展線上應收賬款融資等供應鏈金融模式。

嚴控虛假交易和重復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226號文指出了要防范供應鏈金融的多項風險。

226號文指出,核心企業不得一邊故意占用上下游企業賬款、一邊通過關聯機構提供應收賬款融資賺取利息。各類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應付賬款的流轉應采用合法合規的金融工具,不得封閉循環和限定融資服務方。核心企業、第三方供應鏈平臺公司以供應鏈金融的名義擠占中小微企業利益的,相關部門應及時糾偏。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在業務層面確實存在一些供應鏈核心企業,一方面拉長上下游中小企業賬期,變相占用資金;另一方面,又在體外設立保理公司、小額貸款公司、財務公司等實體,將應付賬款打包做成保理資產進行融資。

宏觀數據顯示,目前應收賬款賬期仍在拉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1022.9億元,同比下降8.1%。截至7月末,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5.59萬億元,同比增長14.0%。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56.0天,同比增加8.4天。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此前解讀稱,盡管7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增長進一步加快,但上游采礦業和原材料行業累計利潤降幅仍然較大,應收賬款增速較6月有所上升導致企業現金流壓力較大,加上國內外環境復雜嚴峻,未來利潤增長仍有一定不確定性。

226號文要求,嚴格防控虛假交易和重復融資風險。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供應鏈融資要嚴格交易真實性審核,警惕虛增、虛構應收賬款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