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天士力海外銷售占比(關于中醫藥國際營銷戰略研究的問題)

时间:2024-05-09 10:12:26 编辑: 来源:

至今翻了一倍有余。

4.2血制品

      血液制品的典型企業有華蘭生物、上海萊士、天壇生物、博雅生物。因為血液制品的特殊性,除人血白蛋白之外,其他血液制品均不允許從國外進口。從2001年起,國家不再新批血液制品企業。目前政策性壁壘使國內的血液制品行業成為一個沒有新進入者的封閉性行業,有利于行業內公司尤其是龍頭公司的生存和發展。

      不過,血制品行業整體上已經比較成熟,行業增速不高,對這個行業的研究重點則在于:(1)終端血制品價格政策的變化;(2)企業分離技術進步對噸血漿的產值的提高程度。

    比如,在早期上海萊士的血漿分離技術是業內最強的,整體毛利率也高于華蘭生物,公司市值一度沖破千億大關。但此后,由于公司經營問題以及其它公司技術的趕上,公司的優勢日漸消失,股價才開始轉弱。

4.3診斷試劑

診斷試劑行業本身是屬于高速增長的行業,國產企業由于在診斷儀器方面較為落后,早期發展多以代工貼牌生產診斷試劑為主,后逐步向儀器試劑同步發展,所以也有將該類型公司歸類為醫療器械行業。代表公司有安圖生物、科華生物。

      對該類公司的分析重點在于:(1)后續產品的研發進度;(2)新的應用領域。

    比如:安圖生物早期在診斷領域完全不低外資企業,但是公司陸續提高產品競爭力,公司于 17 年 9 月順利發布了國產首條TLA 流水線。該流水線使得公司成為國內唯一具有能與外資企業在大型醫院主戰場競爭能力的企業,并一舉奠定了公司股價從17年以來持續走強的基礎。

5.醫療器械

醫療器械是個利潤非常豐厚的行業,但是國內的企業產品層次普遍不高,研發能力薄弱,還屬于初級制造業水平。目前國內大型醫療器械市場都被海外巨頭占據(以GPS為代表),國產企業和這些國際巨頭相去甚遠,但差距大同樣意味著未來進口替代的空間大。

      國產企業在高端醫療器械做的最好的是邁瑞醫療,主要從事分析儀器和監護儀器,目前已完成美股私有化后A股上市。此外在某些高端器械領域如心血管支架,國產替代也較為成功,代表企業樂普醫療。

      醫療器械公司研究主要關注:(1)生產成本:中低端產品對鋼材等原料成本比較敏感;(2)產品檔次:高端意味著高利潤;(3)研發能力:持續發展能力。

6.醫藥商業

   

醫藥商業是一個低毛利率,依靠規模和服務取勝的行業,醫藥商業有批發和零售兩個層面,醫藥批發主要企業有上海醫藥、中國醫藥、國藥一致、九州通等,零售企業主要有:一心堂、大參林、益豐藥店、老百姓等。

      醫藥批發商受到醫藥終端多樣性的影響,在醫藥行業批發環節將一直存在,零售環節受制于國內醫院以藥養醫的影響,總體規模偏小,但發展迅速較快。

這也是為什么醫藥批發行業的股票股價要遠比醫藥零售走得差的原因。

      在美國,3大醫藥批發商占據了全市場97%的份額,而我國最大的國藥控股的市占率也不足10%,因此未來的主要看點在市場集中度的提高。

7.醫療服務

     

醫療服務分很多種,比如CRO、CMO、民營醫院等均屬于醫療服務范疇。

7.1 CRO/CMO

      CRO即臨床醫療服務,比如一家藥企要成為強研發強注冊的公司是很難的,所以在研發國產中很多工作需要外包出去,于是就形成了CRO企業。隨著創新藥已經成為醫藥企業發展的大趨勢,CRO行業十分景氣,并且這種景氣趨勢可能會隨著創新藥的浪潮延續5-10年,甚至更久。

      比如:泰格醫藥從2017年開始,連續凈利潤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長,在短短兩年時間內,股價上漲近5倍。

      相關的企業還有:藥明康德、康龍化成、凱萊英、昭衍新藥、博騰股份等等。

      除了CRO之外,由于醫藥的品種多樣化及細分領域需求較少的原因,有些企業不愿意自己投入大量資金自建產線,所以它需要將藥品生產外包,這類承接外包生產業務的企業叫CMO,可以理解為醫藥生產代工企業。

      一般CRO企業也會有CMO業務,相對在代工業務做得比較凸出的有凱萊英、博騰藥業、藥明康德等。

      另一類與CRO息息相關的即是小分子庫,因為醫藥的研發需要運用到大量小分子,但小分子的研發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所以干脆買讓別人幫忙設計或者買別人的成品,這里的小分子設計龍頭即藥石科技、藥明康德等。

      由于創新藥的研發存在很大的風險,比如歷史上重慶啤酒研發乙肝疫苗失敗,帶來了股價的暴跌。CRO/CMO行業由于只收取服務費,所以業績會更加穩健,是投資創新藥的不錯方向。

7.2民營醫院

      國內目前公立醫院占據絕對主導地位,且都是非盈利性醫院。近年隨著醫藥加成取消公立醫院創收能力大幅下降,公立醫院的擴張主要依賴政府資金的支持。

      民營醫院受制于公立醫院一直發展畸形,一方面是公立醫院對優秀醫療人才的虹吸現象,事業編制限制了人才流出。盡管醫生多點執業正在試行,但民營醫院總體上醫療人才依舊匱乏。另一方面,醫院對設備要求較高,民營醫院在昂貴的檢測設備投入不及公立醫院。目前來看,醫療服務發展較好的主要有兩個方向:(1)專科連鎖。這類商業模式一般對設備要求較高而對人力資源要求較低,可復制性強。典型的如體檢公司美年健康、愛爾眼科、通策醫療等(2)高端醫院。主要定位于高端客戶,收費昂貴但是服務好。代表如復星醫藥參股的和睦家醫院。

對于這個行業,我們主要關注的則是:(1)模式的可復制性、(2)規模擴大后對成本和費用的控制;

      舉個例子:通策醫療通過兼并,將浙江地區幾家大的口腔醫院占據,成本和管理非常好,業績十分優秀。而它的模式完全可以向全國進行復制,所以通策醫療10年漲幅近20倍,同樣的還有眼科醫院愛爾眼科

相比之下,美年健康的模式也可復制,但是其公司成本控制能力不佳,股價表現平平。

8.監管及政策對醫藥行業的影響

     

由于醫藥行業的特殊性,強監管一直是行業常態,政策對行業的影響也非常顯著。具體的影響政策統計為以下幾點:

8.1醫保政策

      藥品能否進入醫保目錄以及進入的層次對其銷量有很大的影響,而醫保目錄由醫保局(此前是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兩年制定一次,這方面的政策動向也是關注的重點。

8.2新藥審批政策

      以往國內藥品的批準非常容易,買賣藥品批文現象嚴重。如今醫藥行業審批十分嚴格,這對優勢企業是個利好,有利于具有很強研發實力的企業來說,市場競爭沒有以前那么激烈,新藥進入市場能否獲得更大的優勢。

該政策的變化主要對仿創型化學藥制劑企業、現代中藥企業和創新型生物制藥企業影響比較大。

8.3生產批準政策

      藥品的生產主要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管制。在生產環節,標準化體系已經建立完善,在麻醉品、血液制品、疫苗等領域還實行更加嚴格的管理制度,這意味著行業門檻的提高,有利于行業集中度的增加。

    該政策的變化主要影響監管嚴格的血液制品、疫苗、生物制品等行業。

      比如:2001年,國家停止了血制品行業的進入審批,那么有血制品牌照的幾家公司則成為了行業的寡頭,此后,上海萊士、華蘭生物、博雅生物、天壇生物步入長牛模式。

8.5環保政策

      國家環保總局對制藥企業排污標準在不斷提高,這方面監管的越來越嚴將導致小企業逐步退出,行業的門檻和集中度將不斷增加。

環保政策的變化主要影響原料藥企業。

    比如:維生素行業污染比較嚴重,2017年環保因素關停了許多小的維生素廠商,導致維生素價格上漲,新和成、億帆醫藥等股價大漲。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