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社交媒體加劇社會分化(簡述數字鴻溝對社會的影響)

时间:2024-06-01 10:25:45 编辑: 来源:

看,就是由于地區、行業、所有制以及企業規模等差異,存在著的信息不對稱。隨著新經濟時代的來臨,數字鴻溝成了世人關注的問題。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競相發展和提高信息技術水平,大力發展信息產業,以盡快提高國家信息能力,從而提高國家綜合國力,以便在21世紀的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中國政府把發展信息產業提升到戰略地位加以考慮,提出在“十五”期間將大力發展信息產業,提高信息能力,消除數字鴻溝。

數字鴻溝是我們在致力世界和平與發展、國家經濟持續發展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嚴峻事實。 “因特網的使用能力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不同國家、人群在數字化經濟時代發展的差距,在這方面的差距將導致數字鴻溝”。先看南北差距,發達國家平均每千人擁有300臺電腦,而發展中國家僅為16臺。而發達國家人口僅占世界總人口的17%,但網絡用戶卻占世界總量的80%。發達國家平均 68人有一人為網絡用戶,而發展中國家平均440人才有一人上網。在因特網作為全球數字化經濟的載體正在全面地對社會經濟結構、組織結構、商業模式、管理行為和交易方式、管理體制等諸方面產生著深遠的影響的今天,全球90%的電子商務額被發達國家壟斷,發展中國家只占10%左右的份額;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與信息產業相關的活動的產值已經超過GDP的50%或接近50%,對GDP的增加值更是遠遠超過了第一和第二產業。

中國的數字鴻溝問題也十分嚴峻。從國際范圍來看,中國信息化水平很低。中國國家統計局1999年曾對世界28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信息能力進行測算(見表1)。結果發現中國的信息能力指數與美、日、澳等信息發達國家間存在著巨大差距。中國得分僅為6.17,僅為美國的 8.6%,日本的8.82%。中國信息化水平較低,將影響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并且不利于中國國際競爭力的提高與加強。

原因

在信息化、數字化的新一輪“賽跑”中,南北方國家不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的,“賽跑”的結果也只能是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國際政治經濟的不平等、不平衡是造成南北國家間數字鴻溝的根本原因。國際政治經濟的不平等、不平衡秩序在知識經濟時代依然沒有改變。北方國家在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中,繼續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利用對高科技的封鎖,使發展中國家很難找到實現“后發優勢”的技術平臺,生產出高附加值的產品,從而使發展中國家在進行對外貿易時長期處于不公正的、依附的和被剝削的境地。在這種境況下,通過信息技術和知識來創造價值的新經濟只能是一種“富國現象”。少數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搭上了信息革命的頭班車,在“知識權力”集中過程中,通過技術創新、產業重組和全球壟斷獲取“先行優勢”,已經牢牢占據了信息革命和知識經濟的制高點。由于新興產業和高科技風險投資的高回報率,發達國家過剩資本轉向內部投資,刺激了國內金融市場的繁榮。而廣大發展中國家尚處于工業化階段,部分國家尚處于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轉型時期,信息革命和知識經濟的到來,使發展中國家肩負雙重發展重任,由于外匯拮據、知識和人才的匱乏,沒有能力推進信息技術的普及工作、提高因特網應用水平以及建立和利用因特網上的電子商務(E-business)和電子社會(E-society)而被邊緣化。并且隨著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和窮人被隔離在數字鴻溝另一邊。所以,不解決南方國家的貧困化問題,使之擁有進行電信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化教育的基本條件,數字革命”只能是空談,消除數字鴻溝只能是現代神話,因為正在挨餓的窮人是不可能靠數字蛋糕充饑的。

其他一些社會因素也會對數字鴻溝產生深遠影響。1998年,克林頓政府提出了“Closing Digital Divide”(消除數字鴻溝)的發展目標,試圖通過大眾媒介和其他手段來普及計算機和因特知識,改善低收入人群的受教育條件。然而,后來對公眾利用電視媒介實際效果的研究卻發現,這方面的工作并不成功。因為克林頓政府普及計算機和因特網知識的努力,的確在低收入和文化程度不高的群體產生了傳播效果,但是對大眾傳媒中傳播的計算機、因特網知識接觸和利用最多的,還是那些相對富裕的和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以緩解受教育不平等為目的的大眾傳播活動,實際結果卻是擴大了兩者之間的數字鴻溝。造成數字鴻溝的社會因素包括:(1)傳播技能上的差異;(2)已有知識存儲量的差異;(3)社交范圍的差異;(4)信息的選擇性接觸、選擇性理解和選擇性記憶的因素;(5)大眾傳播媒介的性質。[3]

若干對策

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消除南北國家間的數字鴻溝將無法實現,因為新一輪的國際競爭將進一步穩固北方國家經濟、技術方面的優勢,在整體上擴大與南方國家間的數字鴻溝。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在縮小數字鴻溝方面并非束手無策,無能為力。信息革命對那些基礎較好并針對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采取具體的應對措施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他們完全可以抓住數字機遇,在信息革命中取得較大進步,實現縮小與發達國家間的數字鴻溝的目標。中國政府多年來一直對數字鴻溝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中共中央關于“十五”發展規劃的建議書開篇就明確指出:“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是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后發優勢,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消除式發展”。中國消除或縮小數字鴻溝的具體對策,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要樹立正確的觀念,加強落實,理性消除數字鴻溝。

要理性消除數字鴻溝,須要做到以下幾點:(1)要加強核心技術的科研和開發。數字鴻溝存在的最根本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核心技術的差距形成的,并且由于信息產業具有極其重要的經濟、國防、安全戰略地位,積極研究核心技術,尤其是計算機、通信和微電子技術領域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顯得尤為迫切。在具體實踐中要加大資金、人才投入,提供制度保障和促進,發揮“后發優勢”,形成集團整體推進,盡快追趕甚至超越國際領先技術。(2)要加強信息化推進制度建設。我國目前的制度建設與大力發展信息化之間具有相當的差距,只有技術領先,沒有制度保障和推進,信息化依然很難推進,特別是在我國這樣一個國有企業占據最重要地位的大環境下,政府在推進信息化中的作用相較于國外,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推進信息化方面,政府需要從宏觀上加以引導,綜合規劃發展布局,保持適度超前的發展戰略以及信息化制度的穩定性和統一性。(3)要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可信息化程度。信息化發展是國家的大政方針,是經濟發展的戰略舉措,推進信息化必須站在產業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調整多個產業的關系,全面、整體推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另外,根據不同的地區的不同狀況分地區分階段逐步實施信息化推進戰略,避免盲目跟風,盲目發展。

第二,大力借鑒國際通行的政策,參考他國成功舉措,走中國特色的信息化之路。

第三、積極響應和參與國際組織為縮小和消除數字鴻溝方面的工作,并為建立國際信息新秩序而斗爭。

學習創新

現在的問題是存在一道數字鴻溝。首先,這里是否存在著一條溝?這是一個事實判斷;第二,怎么會形成這條溝?原因在哪里?這是科學分析;第三,這條溝對我們來說有什么不好?這是價值考慮;第四,有沒有可能和辦法減少或者消除這條溝?這是對策考慮。這也許是我們這次會議“關注數字鴻溝:公眾理解信息技術高級論壇”所關注的問題所在。這里既存在許多觀念概念上的理論問題,也有許多實踐層次和操作層面上的問題。

其實,早就有人擔擾,信息革命和信息化可能將帶來一個貧富嚴重兩級分化的世界,并將進一步拉大全球的南北差距,導致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的社會不均現象。隨著數字化過程的加速,貧富不均兩極分化已經并將會繼續加劇,馬太效應更加明顯、突出,這就是數字鴻溝,而且還在加大的數字鴻溝。?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實系主任邁克爾·德圖佐斯在他1997年著的《未來將是什么:信息世界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u will Change Our Lives)一書談到信息造成或貧富差距時說:“一個富有的國家有一攬子豐富的經濟商品和服務。因此,它高度重視信息和信息服務的價值,原因是有那么多商品是由它們導致的。在美國、德國和日本,電腦硬件和軟件以及組織內部進行的信息處理大致構成GNP的10%。在孟加拉國,這個份額遠低于0.1%-相差 100倍。”

可以相信,不發達國家的狀況大致如孟加拉國相仿,有的甚至差距更大。這種差距大家都看到了。情況更糟的是,這些不發達國家在能夠考慮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之前,更需要解決基本的居住、生存和交通的基礎設施。對他們來說,奢望跳過工業階段,從農業階段直接躍入信息階段,簡直是不可能的。

首先,在中國組織機構的文化與實施信息與通信技術之間存在著一種潛在的矛盾。中國的組織機構模仿家庭模式,實行家長制,在具體操作上存在嚴重的權力分配不平等,叫“權力距離維度”(Power distance dimension),由于信息與通信技術會增加透明度,從而會對高層人員構成威脅。這種文化上的積淀影響高層管理,對信息關注產生不同的態度。從而影響到文化內容的傳播。這里存在著一個體制、機制以及文化環境的差異問題。

其次是缺乏技術工人。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存在雙重性,一邊無技能的勞動力大量過剩,一邊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嚴重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短缺不利于技術轉讓和技術擴散。由于我國追趕發達國家的愿望十分強烈,引進的信息和通信技術設備是國外最先進的,但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低,組織結構又不合理,難以真正發揮最新技術和設備的作用。

第三是組織結構制度和管理技能。“中國的組織機構中缺乏合格的有能力管理者,這仍然是在公司中促進和擴散信息與通信技術時所面臨的最大障礙。”引進的先進技術與組織內部低水平的管理技術之間非常不匹配。難怪王選教授多次強調:“中國現代化最缺乏的是管理現代化”。朱镕基總理多次指出:“管理科學是興國之道”。這里首先還有歷史的原因,我國經濟基礎差,起步晚(相當于一個小孩剛學步就要參加百米賽跑一樣難)。這里所談的原因是當前阻礙著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數字鴻溝有消除或差距的縮短。克服阻礙需要作各個方面的努力,但有一個基礎性的方面是學習和創新。虞有澄在他的《我看英特爾》一書中的前言用的就“無盡的成長與學習”,結論是“學習——成功之道”。他的體會是:“永無止境的學習,追求技術創新的極限與勇于嘗試錯誤是多么重要!”北大王選教授體會更深,他總結出一句言簡意賅的話是“高科技產業的基礎是在于學習和求變”。“學習與求變”就是“學習與創新”。(王選:虞有澄著《開創數字化未來》序三),學習創新“是數字技術發展的基礎,而且也是知識經濟成長的基礎”。

人不被媒體影響的因素

雖然它可以幫助我們聯系和分享信息,但以下是社交媒體對您不利的一些原因......

雖然社交媒體有其好處,但許多人質疑這些平臺給社會和個人帶來的成本。

從日益加劇的兩極分化、錯誤信息以及它如何對弱勢用戶產生負面影響;不可否認,社交媒體也帶來了后果。

但這些影響不僅限于社會影響或理論上的負面影響。

以下是社交媒體對您不利的幾個原因...

1. 日益增加的隱私成本

越來越多的用戶意識到社交媒體平臺如何挖掘我們的數據并在網絡上跟蹤我們,以便投放有針對性的廣告并為商業客戶提供服務。

然而,盡管承諾用戶將更好地控制他們的隱私,社交媒體平臺繼續通過我們的數據獲利并集中他們對這些數據的訪問。

最顯著的例子之一可能是 Meta。由于擁有 Facebook、Instagram 和 Wh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