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社交媒體依賴名詞解釋(怎樣克服社交媒體依賴癥?)

时间:2024-06-02 14:28:25 编辑: 来源:

體對地域和物體的獨特的使用,稱為( )

A.領域效應 B.領域占有

C.孤獨性 D.領域性

16.下列符合擁擠的條件的是( )

A.高密度 B.失去控制

C.低密度+失去控制 D.高密度+失去控制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7.微觀環境指的是社會情景,包括___________情景。( )

A.朋友 B.家庭

C.學校 D.工作

E.生產

18.態度具有___________等特性。( )

A.社會性 B.具體性

C.協調性 D.穩定性

E.傾向性

19.下列對侵犯行為有影響的因素是( )

A.情緒的激起 B.藥物

C.酗酒 D.受害者的痛苦

E.季節

20.關于遵從的理論主要有( )

A.行為理論 B.服從理論

C.規范理論 D.個性理論

E.群體中心理論

21.態度的和諧理論是由___________提出的。( )

A.海德 B.斯金納

C.奧斯古特 D.蘭德

E.坦南鮑姆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2.角色

23.認同

24.暈輪效應

25.人際沖突

26.社會抑制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27.我國社會心理學有哪些特點?

28.簡述檔案研究的主要優點。

29.簡述溝通內容對態度改變的影響。

30.簡述自我知覺中歸因偏見的啟示。

31.個人加入群體的原因有哪些?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32小題10分,第33小題11分,共21分)

32.試論認知失調理論可以應用于哪些方面?

33.試論助人行為的決策過程。

社會心理學(一)試題

課程代碼:0026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歸因問題屬于社會心理學研究的( )

A.結構過程 B.個體過程

C.人際過程 D.團體過程

2.認為人類行為都是由本能決定的心理學家是( )

A.麥獨孤 B.馮特

C.弗洛伊德 D.榮格

3.“我一生只有一個信念,就是對人類行為加以控制”,這句話反映了________的觀點。( )

A.人本主義理論 B.行為主義理論

C.精神分析理論 D.認知主義理論

4.在理解行為的途徑上,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比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更強調( )

A.心理狀態 B.人格特質

C.行為預測 D.社會變量

5.強調個體的行為由其社會角色提供的理論是( )

A.角色理論 B.誘因理論

C.生物理論 D.認知理論

6.以下選項中不是學習理論的特點的是( )

A.強調行為主要由個人過去的學習經驗而來

B.傾向于將行為的原因歸結為外在環境

C.只想解釋外表的行為

D.強調個人對環境的主觀感受

7.一個長相漂亮的人往往在大多數方面都被別人作較高的評價,是由于________的作用。( )

A.正性偏差 B.暈輪效應

C.整體印象 D.第一印象

8.“個體把自己當作注意對象時的心理狀態”是指( )

A.自我圖式 B.自我概念

C.自我覺知 D.自我確認

9.以下選項中關于“自我檢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根據別人的表現來決定自己的行為 B.故意低估自己的成就和貢獻

C.為自己預期的失敗事先準備理由 D.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和檢討

10.我們常常認為毛澤東有魄力、有勇氣、百折不撓,這實際上指的是一種( )

A.個人圖式 B.團體圖式

C.角色圖式 D.自我圖式

11.根據Kelly的三維歸因理論,如對張三打李四這件事進行歸因,則李四是( )

A.內因 B.刺激物

C.行動者 D.環境背景

12.以下關于遺傳和環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遺傳決定個體人格發展 B.環境提供發展空間

C.環境能改變遺傳因素 D.遺傳和環境互不干擾

13.Kelmen認為,態度的形成與改變的過程是( )

A.服從——認同——內化 B.認同——服從——內化

C.內化——服從——認同 D.服從——內化——認同

14.以下選項中屬于影響說服效果的情境方面的因素的是( )

A.卷入程度 B.吸引力

C.可靠性 D.分散注意

15.認為偏見是由個體內部發生、發展的動機性緊張狀態引起的,這是________理論的觀點。( )

A.團體沖突 B.社會學習

C.認知 D.心理動力

16.以下選項中屬于態度的間接測量方法的是( )

A.自陳法 B.行為觀察法

C.量表法 D.投射技術

17.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常常會因為觀念和行為很難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中而產生( )

A.社會性寂寞 B.情緒性寂寞

C.生理性寂寞 D.孤獨性寂寞

18.偏見對他人行為的影響主要表現為( )

A.性別歧視 B.認知失調

C.自我實現的預言 D.促進越軌

19.親密關系屬于人際關系中的________階段。( )

A.零接觸 B.知曉

C.表面接觸 D.共同關系

20.某個人只要經常出現在你面前,就能增加你對他的喜歡程度,這種現象指的是( )

A.條件作用 B.輻射效應

C.曝光效應 D.投射作用

21.與他人發展親密關系的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是( )

A.情感投入 B.保持接觸

C.自我展露 D.相互依戀

22.美國社會學家Homans認為,________是社會生活的基礎。( )

A.社會交換 B.社會合作

C.社會競爭 D.經濟交換

23.以下選項不屬于寂寞感的影響因素的是( )

A.人格因素 B.社交技巧

C.年齡因素 D.孤獨感

24.“每個人獲得的利益與貢獻成正比”體現的是社會交換中的( )

A.效率原則 B.報酬原則

C.平等原則 D.均等原則

25.在集體主義文化占主導地位的社會中,人們的自我是一種( )

A.依賴型自我 B.自主型自我

C.表達型自我 D.直接型自我

26.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種行為的傾向,指的是( )

A.從眾 B.順從

C.服從 D.眾從

27.在實行“大鍋飯”的單位,最容易產生的現象是( )

A.社會促進 B.社會懈怠

C.去個體化 D.團體偏移

28.在增加順從的技巧中,在最初的要求被他人接受之后,又告訴他人由于自己的要求被低估,又提出了新的較高的要求,這是( )

A.“滾雪球”技巧 B.腳在門檻內技巧

C.折扣技巧 D.門前技巧

29.團體內的“小集團意識”,也叫做( )

A.團體妥協 B.團體沖突

C.團體思維 D.團體共振

30.以下選項屬于文化心理學的價值調查法的是( )

A.觀察法 B.訪談法

C.評價法 D.民俗分析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與侵犯行為有關的因素包括溫度、________等。( )

A.歸因 B.去個體化行為

C.興奮轉移 D.種族

E.自我認識

32.態度的概念包括認知、________三個心理成分。( )

A.情感 B.行為傾向

C.人格特質 D.自我印象

E.心理比較

33.人們之所以相互吸引,主要是因為( )

A.生理需要 B.社會學習

C.社會比較 D.親和動機

E.為了克服寂寞

34.Sternberg認為,愛情的三個成分包括激情、________。( )

A.包容 B.迷戀

C.親密 D.承諾

E.尊重

35.團體的心理功能包括歸屬感、________等。( )

A.目標實現 B.人際吸引

C.認同感 D.社會支持

E.安全保障

三、判斷改錯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的打“╳”,陳述理由并加以改正。

36.第一印象一般都是正確的,也是最鮮明、最牢固的。( )

37.人們傾向于把自己的失敗歸因于內部因素。( )

38.態度只是一種行為傾向,它并不等于行為。( )

39.在一個群體中,社會地位高的人往往從眾的可能性較大。( )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40.簡述自我表演的策略。

41.怎樣克服人們的偏見?

42.簡述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43.簡述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特征。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什么是團體圖式?

(2)根據你的感受,你認為浙江溫州人有著什么樣的團體圖式?

45.請聯系實際談談如何克服團體思維。

社會心理學(一)試題

課程代碼:0026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