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經濟增長的源泉之一國際貿易(國際貿易的理論基礎是什么)

时间:2024-05-07 10:34:46 编辑: 来源:

有也無法顯現。改革開放后,對外貿易不論從國民的意識還是行動它都被列為我國對外交往的主要交往形式,作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三大引擎”(投資、消費和出口)之一,有利于我國經濟的增長,特別是迅速擴張的出口貿易規模對國民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日益凸顯,貢獻度不斷提高。出口增長速度大大超過經濟增長速度,據統計,1979年~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平均年增長率為9.9%,貨物出口額平均年增長率達17.2%,高出GDP7.3個百分點。自世貿組織以來,二者發展速度進一步擴大。2001年~2010年,我國GDP平均增長提高到10.5%,出口增速相當GDP兩倍,高達20.3%。

3.對外貿易為國家增加了稅收和外匯儲備

據統計,1991年~2010年,20年間我國征收的關稅和進口環節稅為72186.5億元,出口退稅額為47017.5億元。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減去出口退稅后,國家財政從進出口環節中直接獲得的稅達到12518.4億元。改革開放前我國外匯儲備極度短缺,1978年僅有1.7億美元。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推進,特別是以出口創匯為中心的政策措施的實施,90年后我國對外貿易開始了順差時代。1990年~2010年,除個別年份貿易逆差外,其余年份均為順差,其中2008年高達近3000億元。順差規模不斷擴大,外匯儲備不斷增加。2010年,2.8萬億美元相當于首次突破100億美元關口的1990年的256倍,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充足的外匯儲備,對支持國民經濟發展、維護國家經濟安全、防范金融危機有著重要作用。 4.對外貿易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5.對外貿易使我國對世界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加深了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尤其是我國成為世界首要出口國、僅次于美國的進口國和經濟體后,我國在國際舞臺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30年來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由1978年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經濟總值的1.8%提高到2001年的4.2%,2010年進一步提高到9.3%。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2001年我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達到33.6%,遠高于美國的6.7%。如果沒有我國的貢獻,當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由2.5%降至1.8%。從世界經濟貿易組織的數據我們可知,2000年~2009年,中國的出口和進口年平均增長速度分別為17%和15%,遠高于同期世界貿易總量3%的發展速度。特別是2008年爆發國際金融危機后,2009年世界貨物貿易進口量下降了12.8%,而中國的進口量增長2.9%,對緩解市場需求萎縮壓力、帶動經濟增長的貢獻和影響十分明顯。

貿易壁壘是指來自國外的商品和勞務被本本國為保護本國經濟而設置的人為限制。伴隨著我國經濟增長而來的是,我國的貿易壁壘事件發生頻率也越來越多。傳統的關稅壁壘和配額、許可證等非關稅壁壘都被全球化的到來大大減少,貿易各國紛紛使用新式手段來保護本國經濟,例如,反傾銷、技術壁壘等。由于出口快速增長,中國首當其沖成為最大受害國,中國發生反傾銷案子累計達800多起。同時我國的出口被美國用各種辦法限制,不僅有一般的關稅和配額,而且反傾銷訴訟、技術與綠色壁壘、具有嚴格標準的動植物檢疫等一些特別的措施被使用。其次,我國人口紅利在慢慢消失,勞動力已不是我國對外貿易的優勢。

從2004年起,民工荒、招工難的問題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區珠三角出現了。幾年過去了,招工難迅速在全國經濟增長核心帶擴散。雖然金融危機沉重地打擊了中國的出口制造業,短期內使大批農民工被迫離崗返鄉,但是隨著經濟持續走穩,企業卻再次面臨更嚴重的招工難。有條件的企業通過大幅度提高工資搶人,而有些企業則因為雇傭不到足夠的工人不敢接訂單,形成產能閑置。對此,我國的勞動專家指出,招工難于我國人口紅利趨于結束有直接關系。最后,在中國制造下的貿易順差已不能推動我國經濟可持續增長。

從1994年我國開始進入貿易順差時期,迄今一直享有貿易順差。但是過度的貿易順差對內意味著社會財富的凈損失,資源的過度輸出和消耗,對外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平衡,成為貿易摩擦的根源。而且中國制造不利于我國的科技創新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我國創造的產品附加值低是我國在對外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總之,面對這么多的機遇,我國應該做好全面的促進工作:

(1)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走低碳、綠色貿易之路。我國要提高自主創新與自主研發的能力,降低高污染產品的出口,走可持續出口貿易之路。

(2)以創新為動力,提高出口商品競爭力。創新是競爭能力的核心,是我國經濟持續發展活的源泉,有利于促進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

(3)擴大開放服務貿易領域,做大做強服務貿易。服務貿易給我國經濟帶來的經濟價值是十分龐大的,我國現在是處于各國貿易鏈的最低環節,不僅獲利少而且對環境傷害十分嚴重,不利于我國環境保護。

(4)協議與自主開放并舉,開放方式多樣。開放的形式要不拘一格,歷史告訴我們開放不能局限于某個領域或某個地區,否則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5)優化發展空間布局,確保穩定持續發展。發展不能敷衍了事而要確保質量以便經濟穩定持續的發展。

(6)優化結構,提升貿易產品知識含量。信息時代的到來要求出口的商品要有知識含量。

(7)加強國際競爭與和作,實現互利共贏。和平與發展是各國取得的共識,國際競爭是國家居安思危的有力佐證。

面對這么多的挑戰,我國更應該積極面對取長補短,努力發展我國的對外貿易,采取應對措施:

(1)加強區區域一體化建設,貿易壁壘會區域貿易自由性的特征下減少,有利于多邊貿易體制的完善和發展,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在世界范圍內被推動。

(2)積極應對貿易摩擦,貿易摩擦是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進程中利益博弈加劇的規律性表現,也是體現了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公平性原則和維護買一權利的表現。

(3)加強人才培養。人才培養渠道多元化,形成多元化、多層次的人才教育培養體系;著力發展行業職業培訓,為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提供適用的人才;進一步開放教育領域,引進國外教育資源,大力培養國際化人才;建立行業準入制度,加強對各類人才的資格認證。

(4)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國際營銷能力。

(5)加快低碳經濟發展,大力支持低碳經濟、綠色發展,為我國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提供綠色同行證,搶占低碳經濟發展所創造的國際貿易新市場。

(6)防范國際經濟風險,建立健全全開放型經濟運行的風險防范機制,才能切實保障國家經濟安全。

國際貿易的理論基礎是什么?

國際貿易理論是國際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開放條件下的微觀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主要研究商品和服務在各國之間的交換,研究國際商品交換的原因、結果,以及相關的政策。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范圍也包括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和技術知識的國際傳遞。生產要素和技術知識一方面作為某種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國際市場,另一方面作為要素投入對商品和服務的生產起著重要作用。國際貿易理論還研究經濟增長、技術變動與貿易的相互影響,從動態上分析國際貿易變動的原因與結果。

從經濟學說史上看,國際貿易理論可追溯到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的重商主義學說。斯密和李嘉圖的貿易理論中,勞動是唯一的生產要素,生產技術是給定的外生變量,生產規模報酬不變。斯密與李嘉圖的貿易理論是古典經濟學理論體系的一部分,被稱為“古典貿易理論”。二十世紀初,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提出了“資源配置”或“資源稟賦”的貿易學說。在赫克歇爾和俄林的模型中,勞動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產的規模報酬仍然不變。他們的理論被稱為“新古典貿易理論”。

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后期,隨著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和結構變化,在赫克歇爾—俄林體系中徘徊多年的國際貿易理論又活躍起來,一部分經濟學家開始用新的方法來研究貿易的原因和結果,研究新的貿易結構與貿易政策,創立了一系列新的學說。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這些學說已逐漸成熟。其中一部分已被編入教科書,另外部分仍在繼續討論之中,仍是貿易的前沿論題,本文將簡要地介紹這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并闡述其對我國貿易政策的意義。

一、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工業發達國家之間和相同產業之間的貿易

為貿易原因提出新解釋的主要是從七十年代末發展起來的“規模經濟貿易學說”,主要的貢獻者是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這一理論以企業生產中的規模經濟和世界市場的不完全競爭為基礎解釋戰后增長迅速的工業國之間的和相同產業之間的貿易。

規模經濟貿易理論〔(1)a〕的發展是建立在兩個與以往理論不同的假設上:(1)企業生產具有規模經濟;(2)國際市場的競爭是不完全的。

具體講在“規模經濟”和“壟斷競爭”的條件下,企業的長期平均成本隨著產量增加而下降,企業面對的是市場需求曲線,市場需求量會隨著價格的下跌而增加。在參與國際貿易以前,企業所面向的只是國內的需求。由于國內市場需求有限,企業不能生產太多,從而使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不得不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

如果企業參與國際貿易,產品所面臨的市場就會擴大,國內需求加上國外需求,企業生產就可以增加。由于生產處于規模經濟階段,產量的增加反而使產品的平均成本降低,從而在國際市場上增加了競爭能力。

由于工業產品的多樣性,任何一國都不可能囊括一行業的全部產品,從而使國際分工和貿易成為必然。但具體哪一國集中生產哪一種產品,則沒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自然(競爭)產生,也可以協議分工。但這種發達國家之間工業產品“雙向貿易”的基礎是規模經濟,而不是技術不同或資源配置不同所產生的比較優勢。

二、國際貿易、技術外溢、與經濟增長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來,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主要是圍繞國際貿易與技術進步、經濟增長的關系來進行。在經濟學文獻中,雖然已有許多理論闡述了技術在貿易和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但是最新一系列的研究則把技術作為一種內生變量,不僅討論技術對貿易的影響,也分析國際貿易、經濟增長在技術進步中的作用。把技術變動、不完全競爭、規模經濟和經濟增長等結合起來研究,是國際貿易理論的最新發展和前沿課題。

國際貿易理論的這一新發展的背景也與戰后國際貿易格局變化有關。在用規模經濟與不完全競爭的理論說明了當前“北北貿易”和同類產品之間貿易的原因之后,人們自然就會進一步探討。為什么會有規模經濟?產業的規模經濟和國際分工是怎樣形成的?如果說技術的差異與發展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那么,技術又是怎樣產生、發展、傳遞的?技術的發展與國際貿易、經濟增長的關系又是如何?這些問題引起了國際經濟學家的極大興趣。學者們將國際貿易理論與增長理論結合起來,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

近年來,在國際經濟學的研究中,關于國際貿易、技術變動與經濟增長的文章很多。從其理論淵源來說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沿著李嘉圖的模型,仍把技術作為一種外生變量,但從動態角度分析技術變動對貿易模式和各國福利水平的影響,另一部分則把技術作為一種內生變量,不僅研究技術怎樣影響貿易和增長,同時把技術發展作為科研、投資、貿易和經濟增長的一種結果,研究技術變動、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相互間的關系。

1.技術作為外生變量的貿易與增長理論

(1)技術差異所形成的貿易模式

除了“規模經濟與不完全競爭”的貿易學說外,技術作為外生變量上的差異亦被用來說明發達工業國家之間和同類產品之間的貿易,馬庫森和斯文森(Makusen and Svenson,1985)在他們的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