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紡織品服裝外貿發展趨勢(根據當前國際貿易形勢,分析下揚州服裝加工進出口企業的發展前景,并提出對策建議!!(急!!!))

时间:2024-06-09 07:29:37 编辑: 来源:

近年來美國紡織品和服裝的出口一直呈下降趨勢

2001年,由于美元持續保持強勢,導致美國紡織品出口比2000年下降約3%

2001年美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總額175億美元,占當年全球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5

1%,在全球紡織品服裝出口大國中排名第五

2002年,美國出口紡織品服裝總額為159

7億美元,同比下降4

7%

四、紡織服裝業的發展政策 1980年后美國開始從紡織品和服裝的出口大國轉為進口大國

近幾年,美國出臺了大力扶植紡織工業的政策,鼓勵其產品出口

2001年以來,美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決紡織業面臨的危機

這些措施包括:政府必須通過一項一攬子刺激經濟的計劃,其中包括向紡織企業提供更長的稅收優惠期限;迫使其他國家向美國紡織產品開放市場而不是單方面要求美國降低關稅;政府闡明加勒比海盆地貿易法案和其他一些貿易法案的意圖,確保這些法案所涉及國家輸入美國的服裝產品的面料必須是在美國印染和整理的;政府允許棉紡廠按照國際市場棉花價格購買棉花;政府避免單方面的貿易讓步,不應與其他國家簽訂可能損害美國紡織業者的貿易協定;政府加強紡織品服裝邊境監管,杜絕紡織品服裝走私和其他海關方面的欺詐行為

美國紡織服裝行業為增強競爭力及保持市場占有率,采取了很多措施來發展本國的紡織服裝行業

其中比較重要的發展策略就是將紡織品和服裝生產轉移到墨西哥和加勒比海盆地等勞動力相對低廉的地區

此外,美國政府撥出專款支持紡織品高科技的研發,不斷推出新一代高科技的新材料

五、紡織外貿政策及投資環境 美國在紡織品貿易中設有不平等貿易壁壘,內容主要有:1)關稅及關稅管理

美國服裝類產品的關稅為33

3%,某些羊毛纖維的關稅為31

5%

美國鞋類的關稅總體偏高

如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紡織面料鞋平均關稅為33%,最高的可達48%

化纖、純棉面料和PVC面料箱包的關稅為19%

2)節日服飾限制

2002年2月,美國將節日服飾歸為服裝類產品

隨后,美國紡織品協議委員會決定對2004年4月1日以后出運的進口節日服飾實行配額許可證管理,將進口關稅由0提高到15%~20%,并使該類產品由非配額產品變為配額產品

3)進口限制

美國對部分產品,主要是農產品和紡織品實施配額管理

對中國設置的配額種類最多,數量也最嚴

4)特別限制措施

2003年5月21日,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CITA)公布了針對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工作報告書中關于紡織品進口特別限制措施(242段)的實施程序,當日生效

根據該程序,美國國內符合條件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商或其代表可以提請對從中國進口的紡織品服裝實施限制措施

“中國產品免稅加工區”是路易斯安那州政府和美國國際商會合作建立的,設在該州的圣馬丁市,總共可容納100多家中國企業在此辦廠

州政府為企業提供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

如為辦廠企業提供優惠的銀行貸款;以政府名義邀請擔保企業家獲得美國簽證;成立專門機構幫助加工區企業推銷產品;只收取極低的租金,在此加工區生產的產品可以冠以“美國制造”進行銷售等

美國的基礎設施先進,水、電、汽的供應充足

工業用電、企業用水的價格相對比較便宜

美國對水、電實行市場價格調節制度

用電、用水的量越大,價格越便宜

六、中美雙邊貿易及投資現狀 中美兩國在資源結構、產業結構和消費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差異決定了兩國經濟具有很強的互利互補性

目前,美國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則是美國的第四大貿易伙伴

長期以來,在配額體制的框架之下,中國紡織服裝業一直面臨著美國范圍最廣、最為嚴格的配額限制,承受著比其它供應國家和地區更嚴峻的競爭壓力

2001年底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美兩國在紡織品領域的合作正在不斷升溫

據中國海關統計,2002年中美雙邊紡織品服裝貿易總額72

83億美元

其中中國出口美國紡織品服裝共70

71億美元,占美國當年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765億美元的約10%,占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618億美元的11%

中國從美國進口紡織品服裝4

5億美元,同比增長23%,占我國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143

6億美元的3

1%

據美國海關統計,2003年1~5月,中國出口美國的紡織品服裝為42

55億美元,同比增長54

65%,占全美紡織服裝進口總額的14

13%

這種情況說明,美國對中國的紡織服裝產品有相當大的需求

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美國可能隨時會動用“特別產品保護貿易條款”、“反傾銷”等措施對我國紡織品服裝產品進行限制

據中國原外經貿部的統計,2002年在美國設立非金融類中資企業41家,雙方協議投資額1

95億美元

截至2002年底,中國在美國累計投資設立非金融類中資企業703家,雙方協議投資總額11

25億美元

美國已成為中國外資的最大來源國之一

2002年,美國對中國投資項目共計708個,合同金額82

88億美元,實際使用金額55

56億美元

截至2002年底,美國累計對中國直接投資項目37280個,合同金額763

14億美元,實際投入400

20億美元

七、貿易及投資的分析與建議 美國紡織品服裝市場巨大,大宗品種的市場潛力尤其值得關注

同時,競爭對手的優勢和動向也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和分析

美國消費者非常注重生產紡織服裝產品的國家有沒有違背勞動法、環境保護法

所以,中國的企業應注重自己的工作操作環境,進一步提高美國購買商對中國產品的信任度

美國政府通過的對華紡織品貿易保障措施實施程序,無疑會使我國低價格產品遭到封殺

因此,中國的企業只有實施品牌戰略,提高附加值,并同國際服裝設計大師結成聯盟,才能拓展美國市場

中國的企業向美國出口時,應該注意美國市場對紡織品和服裝進口主要品種的變化和需求,以便調整品種和價格

在美國消費量最大的是338/9類(棉制針織襯衫)、347/8類(棉制褲子)、638/9類(化纖制針織襯衫)和647/8類(化纖制褲子)等

在這些品種中,墨西哥的產品占據了20%以上的進口份額,其它國家和地區只是在個別品種上占有優勢

中國在359類(其它棉制服裝)的進口市場上分別占有較大的份額

一旦所有配額取消后,中國應當在各種品種上采取不同的銷售策略,密切關注美國經常變化的政策,提高預警能力

中國的紡織服裝企業在美國投資特別要注意: 要研究和了解美國政府和地方的法律,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密切注意美國的有關紡織品服裝的相關政府組織的法律權限

企業通過規模化收購是進軍美國市場的最好途徑

中國的紡織服裝企業要想在美國立足,必須要變成美國土生土長的企業,及時參加美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相應專業協會,聘請當地有經驗的人做銷售經理,積極參加各種業內的交易會、技術交流會,進入美國的批發圈,通過物流渠道開發市場

服裝行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論文

中國服裝行業現狀分析報告

中國服裝產業日趨成熟,國際競爭力也由勞動力成本優勢向產品質量創新優勢、產品開發創新優勢、品牌創新優勢、文化創新優勢的高層次優勢轉變。2007年是產業調整升級的關鍵年,產業的微妙變化都將對我國服裝產業的未來走向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服裝產業日趨成熟,國際競爭力也由勞動力成本優勢向產品質量創新優勢、產品開發創新優勢、品牌創新優勢、文化創新優勢的高層次優勢轉變。2007年是產業調整升級的關鍵年,產業的微妙變化都將對我國服裝產業的未來走向產生深遠影響。

一、中國服裝產業深度發展

2007年,中國服裝產業的縱深發展將為我國服裝產業格局、競爭力格局的變化奠定基礎。

(一)中國服裝行業用先進技術化解勞工問題。

迫于勞動力緊缺危機,借助于人民幣升值換匯優勢,新一輪技術改造設備更新之風在服裝行業悄然興起。科技貢獻的作用在本輪產業升級中彰顯出來。成熟的中國服裝企業在技術改造中扮演的不僅僅是買家的角色,而是通過引進先進設備對工序和工藝進行優化配置的設計者,往往是企業對設備或軟件制造商提出要求進行定制采購。提高勞動生產率;化解勞工荒問題;解決熟練技工緊缺問題;解決制造過程中人為因素產生的質量問題;提高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是這次技術改造的主要目的。吊掛生產線、電腦縫制設備、電腦控制專業工藝設備、產品信息條碼分揀設備、后整理設備、產品檢驗檢測設備等都成為被引進的熱門。

(二)中國服裝行業內陸省份發展為梯度轉移夯實基礎。

梯度轉移絕不能一蹴而就,大規模轉移需要較長的過程。轉移的速度取決于內陸地區是否具備承接轉移的能力和條件。除了地理位置、交通、土地資源、人力資源、產業鏈資源等因素外,政策環境、意識觀念對轉移的成敗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成為各內陸省市吸引產業轉移的一大重要手段。內陸地區的服裝產業發展迅猛,產業環境和政策環境都在優化。遼寧、吉林、安徽、河南等省相繼成立協會。四川、陜西等協會組織也比較活躍。內陸省份的服裝產業逐步提升,為承接梯度轉移進一步夯實基礎。

二、國內服裝市場面臨“洗牌”

(一)中國服裝行業品牌和市場細分時代到來。

伴隨著新一輪國內市場重新“洗牌”而來的品牌和市場細分不僅僅局限于品種、檔次、區域的進一步細分,更表現在以產品風格和消費群細分為特點的深度細分。主要體現為品牌在市場中的橫向細分,即同一品種或相同檔次產品層中通過“產品風格”和“消費群”進行的橫向再細分。市場被拉平,占據各個市場位置的品牌個數將被攤薄。可以看出,新一輪細分的競爭焦點是“文化”、“創新”和“研發”,最終的目標是“銷售收入”和“市場份額”,“差異化”之劍在這一時期格外銳利,缺乏科技投入和市場研發的盲從行為,在這個市場機遇和挑戰面前都將十分危險。隨著國際品牌加入競爭隊伍,細分也成為了民族品牌生存發展的客觀要求。目前的運動裝市場、時尚休閑裝市場的競爭態勢就已明顯體現出“洗牌”和市場細分的跡象。本輪細分不僅僅為品牌生存發展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遇,也為企業的多品牌發展創造了條件。

(二)中國服裝行業加工商與經銷商進一步分化。

近年來,耐克首創的“輕資產運營”模式在中國服裝行業大行其道,一個直接結果就是加速了“職業經銷商”行業的誕生和成長,從而加速了加工商與經銷商的分化。“輕資產運營”模式能夠實現品牌在短期內獲得銷售收入的高增長,使品牌迅速擴張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