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海外追逃 紅色通緝令(網上通緝逃去香港就安全了嗎)

时间:2024-06-01 20:37:04 编辑: 来源:

>

網上通緝逃去香港就安全了嗎

百度百科-關于網上通緝的介紹及條例

人民網-關于公安局全球逃犯跨境緝拿的報道

截止到2016年1月,我國通過國際追逃追贓,追回外逃人員多少人

12月9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反腐敗日。中央紀委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我國已從70多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2442人,其中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397人,追贓金額85.42億元人民幣。今年1至11月,追回外逃人員908人,追贓金額23.12億元。

追逃成果 “百名紅通”已有37人落網

今年11月16日下午3時許,一架從美國飛來的航班在北京首都機場降落。

“百名紅通”頭號嫌犯、浙江省建設廳原副廳長楊秀珠走下舷梯,歷時13年、輾轉多國的逃亡生涯宣告結束。

這名曾經表示“死也要死在美國”的“頭號紅通”歸案,在我國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進程中刻下新的印記。

2015年4月,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集中公布針對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國家工作人員、重要腐敗案件涉案人等人員紅色通緝令。“百名紅通”一經發布,就引起海內外高度關注。

截至目前,“百名紅通”人員中已有37人落網,其中,今年以來落網19人。追逃“百名紅通”人員只是海外追逃追贓工作的一部分。

2014年,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成立,由中央紀委、最高法、最高檢、外交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人民銀行等8個與追逃追贓工作密切相關的單位組成。

今年追回908名外逃人員

2015年4月,在中央追逃辦統籌協調下,“天網”行動拉開帷幕。

該行動由多個專項行動組成:公安部牽頭開展“獵狐行動”,重點緝捕外逃職務犯罪嫌疑人和腐敗案件重要涉案人;最高檢牽頭開展職務犯罪國際追逃追贓專項行動,重點抓捕潛逃境外的職務犯罪嫌疑人;人民銀行會同公安部開展打擊利用離岸公司和地下錢莊向境外轉移贓款專項行動;中央組織部會同公安部開展治理違規辦理和持有因私出入境證照專項行動。

從“天網2015”到“天網2016”,行動接續開展。兵分多路、同步發力、整體推進,劍鋒所指,對外逃腐敗分子形成前所未有的震懾。

中央紀委國際合作局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國已從70多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2442人,其中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397人,追贓金額85.42億元人民幣。今年1至11月,追回外逃人員908人,追贓金額23.12億元。

反腐外交 設立反腐敗追逃追贓中心

今年9月,世界矚目的G20杭州峰會舉行。在峰會取得的豐碩成果中,除了經濟議題,還有一項內容備受關注。

G20各國領導人一致批準通過《二十國集團反腐敗追逃追贓高級原則》、在華設立G20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二十國集團2017-2018年反腐敗行動計劃》。這是我國積極開展反腐外交,推動構建國際反腐新秩序的又一標志性成果。

2005年,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批準我國加入《聯合國反腐敗公約》。

2014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第26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在中方推動之下,會議通過了《北京反腐敗宣言》,成立APEC反腐執法合作網絡。

今年G20杭州峰會通過的3項成果,特別是《二十國集團反腐敗追逃追贓高級原則》,內容涉及拒絕腐敗分子入境、建立個案協查機制等多個方面,明確要求各國為追逃追贓工作創造有利條件。

9月23日,二十國集團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揭牌,這是第一個面向G20成員國開展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的機構,將為我國海外追逃追贓提供智力支持。

與46個國家簽署引渡條約

9月19日,公安部對外公布“獵狐行動”工作組將浙江省公安機關通緝的一名犯罪嫌疑人從法國押解回國的案件,成為中法引渡條約生效后兩國間首次成功引渡逃犯。

9月22日,與加拿大正式簽署關于分享和返還被追繳資產的協定,為追逃追贓工作提供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據,成為我國就追繳轉移到境外的犯罪贓款對外締結的第一項專門協定。

11月21日,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JLG)第十四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基于JLG的中美反腐敗合作機制日益完善,成果有目共睹。兩年前中美在JLG框架內確定的5起重點追逃案件中,3起案件(包括楊秀珠案)所涉犯罪嫌疑人回國自首,其余2起案件所涉犯罪嫌疑人在美國被逮捕或被判處監禁。

外交部9月底的數據顯示,我國已與近60個國家簽署了79項司法協助條約,與46個國家簽署了引渡條約。反腐外交不斷打開嶄新局面,我國在國際反腐合作中的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不斷增強。

積極評價 國際追逃追贓體系更完善

11月16日,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網站發布中國接受《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第一周期履約審議報告執行摘要。根據《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審議機制安排,作為締約國的中國,自2013年7月起接受履約審議。

我國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2016年1月至11月,中央紀委監察部共派出32個代表團出訪43個國家和地區,接待35個外國代表團組和4個國際組織來訪,簽署和續簽6個雙邊反腐敗合作諒解備忘錄,13次為54國、1個國際組織來訪團組專題介紹中國反腐敗工作,全年主辦8場相關國際會議,出席13次各類國際會議。

我國堅定不移反對腐敗的決心和成果,占據了國際道義制高點。

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制定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外逃信息統計報告制度,目前一個全國聯網、動態更新的外逃人員數據庫已經建立;不斷加強對黨員干部出國(境)管理,嚴格執行黨員干部護照管理、出入境審批報備制度;重拳整治“裸官”,做好對黨員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情況的抽查核實。

新聞背景

國際反腐敗日

12月9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反腐敗日。聯合國設立這一紀念日以彰顯國際社會反腐敗的決心,并通過舉辦一系列活動,倡導國際社會為反腐而共同努力。

2003年10月31日,第58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聯合國反腐敗公約》。這是聯合國歷史上首個指導國際反腐敗斗爭的法律文件,對各國加強反腐行動、促進反腐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大會還決定將每年的12月9日確定為國際反腐敗日,以提高人們對腐敗問題的重視和對公約作用的認識。

2003年12月9日至11日,聯合國在墨西哥梅里達舉行國際反腐敗高級別會議,正式簽署《聯合國反腐敗公約》。2005年12月14日,《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正式生效,為世界性的反腐敗斗爭以及國際反腐敗合作提供了國際法依據與保證。目前,《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有180個締約國。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05年10月27日審議并批準了該公約。2007年9月,中國國家預防腐敗局正式成立,成為中國首個防腐敗機構。

為促進國際反腐敗工作,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和國際刑警組織2008年10月13日簽署協議,決定建立國際反腐敗學院。該學院于2010年9月2日于維也納正式成立。學院的主要任務是提供反腐教育和專業培訓;進行和促進反腐領域的學術研究;提供與打擊腐敗相關的技術援助以及促進打擊腐敗領域的國際合作并建立相關網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5月發布研究報告說,貪腐受賄等行為造成全球經濟每年損失1.5萬億至2萬億美元,約占全球經濟總量的2%,而其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成本將更高。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