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海外項目 融資風險(我國境外投資存在哪些問題?企業對境外投資的風險要如何防范)

时间:2024-06-01 07:55:23 编辑: 来源:

等方面的變化給項目帶來的風險,微觀風險主要是指投資決策以及項目生產經營中存在的風險。

國家政治風險是指因礦業項目所在國的政權變換、社會動蕩、種族沖突等,導致項目資產被征用、被沒收、被迫關閉或工程無限期拖延。對于政治風險,控制方法之一就是要求礦業項目投資回收期短,但對于投資回收期究竟應短到何種程度,這需要對項目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民族和文化等有較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對其政治變化的趨勢作出相應判斷。一種補償辦法就是投保海外投資信用保險,包括商業性質的保險和政府機構的保險。

對于金融財務風險,如果項目所在國貨幣是國際流通貨幣,通過金融衍生工具(如利率期權、遠期利率協議等)來對沖風險比較有效;如果不是國際流通貨幣,則可采取一些經營管理手段來降低匯率風險,并盡量從項目所在國獲取自由兌換流通貨幣的承諾。

投資礦業始于尋找具有經濟價值的礦床。所以,勘探在礦業開發過程中占首要地位。勘探風險是指對礦床的特征不能完全確定或者發現的礦點成為經濟礦床的概率低。解決勘探風險,礦產勘探工作者通常把勘探工作分解為若干順序階段,一旦發現礦床沒有經濟潛力,下一階段工作就應及時放棄,使無效益的費用減少到最低限度。同時,也必須小心防止某一階段由于太挑剔,過早放棄而丟失有經濟前景的礦床。因此,在勘探階段,對每一次勘探都需要進行技術經濟判斷,以證明可繼續進行下一步勘探。

與開發建設有關的風險,主要是由于礦床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的變化,從而導致工程設計的變更、工程進度延遲、基建投資增加,以及工程質量難以保證。如果礦山開發工程不能保質、按時完成,不能按計劃采出礦石,將對礦業項目的現金流量產生很大的影響,導致項目不能按期償還貸款,直至虧損。為了有效控制與開發建設有關的風險,在礦業項目的勘探與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查明與開采有關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在設計階段對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予以足夠的重視,并妥善地作出安排。

與采礦和加工有關的技術風險。常規成熟的工藝技術一般風險不大,而新的工藝技術則存在一定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一方面是使用新的工藝技術時,達到設計生產能力所需時間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是,最終生產能力是否能夠達到設計能力的不確定性。對于與采礦和加工有關的技術風險控制,礦業項目采用新工藝技術時,需進行半工業試驗或工業試驗來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進行這種試驗的成本,就如同技術風險的保險費。

生產經營和銷售風險。礦床地質條件的變化,礦石有價組分的品位、儲量、選冶性能都會導致礦山產量和采選成本變化。經營管理水平直接影響礦業項目預期效益的實現。礦產品價格受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對礦產品市場價格的長期趨勢和短期波動的預測,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對于生產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價格風險,可采取期權、期貨等金融工具,將其價格定位在一定的水平上。簽訂長期銷售協議是降低銷售風險的主要方法,協議的買方可以是項目投資者,也可以是對項目產品有興趣的第三方;通過協議安排,買方可對項目融資承擔間接的財務保證責任,協議的價格一般以國際市場的某種公認價格(如倫敦有色金屬交易所價格)作為基礎,按照項目的具體情況加以調整。

環境保護的風險。礦業活動另一顯著特點,是對環境和生態造成嚴重的破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保護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重視;對環境保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礦業項目在環境保護上的成本會不斷增加,甚至可能因環境問題而被迫關閉。環境保護的風險是我國企業進行海外礦業開發時比較容易忽視的問題,特別是在經濟不太發達的國家及地區。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國際環保組織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對環境的關注度會很快提高。對于環境保護,需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對環境狀態和環境影響進行研究和評價,可以采用我國國家標準或發達國家標準來實施環境保護。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