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海外研學項目策劃方案(B端或C端 上市公司如何破局千億游學市場)

时间:2024-06-01 16:56:46 编辑: 来源:

:二年級學生能否獨立組織策劃屬于兒童自己的活動?

項目二:“我是小實踐家”,快樂充實暑假生活

三、研究過程與方法

項目一:“我是小主播”,充實暑假學習

項目二:“我是實踐家”,快樂充盈暑假生活

四、研究結果

(一)改變了師生假期生活方式

(二)提高了學生語文素養

(三)培養了學生領導力

(四)家校合作取得新進展

五、問題與思考

1.“2018,你好,暑假”兩個主題項目相關性不大,如何突出主題性?

2.“我是實踐家”各類活動顯得稚嫩,內容不夠充實。如何呈現系列化?

3.部分同學“你好,暑假”項目參與度不夠,如何激發調動每一個?

20個美篇,印證海外暑期研學成長之路

——上海新紀元武義雙語學校2018暑期夏令營研學項目匯報

上海新紀元武義雙語學校王莉

游而不學?研而不深?

究其原因:

成了商業模板式活動

未深入聚焦學生實際問題

缺少教育元素的系統考慮和適時介入

缺乏前期準備,

缺乏專業設計……

一、20個美篇的分析

介紹各個景點的美篇約占25%

進行專題研究的美篇約占30%

招牌的故事思維導圖

介紹日常營地學習的美篇約占45%

二、英國營地暑期研學活動前期設計與組織

(一)研判學情,進行整體設計

基于學情,確定主題內容——基于主題,確定表現形式——基于形式,確定運行方式

(二)任務指向,組建實施團隊

(三)制作美篇,印證活動成長

1.組長負責統稿,組員推諉責任。

2.分工明確有余,團隊合作不足。

3.時間預計不足,制作明顯倉促。

涌現共生——遇見“你好,寒暑假”

重慶市沙坪壩小學  韓曉萍

回望三年假期實踐活動:

一、2015年的那個暑假,我們有了第一次以個人假期實踐,旅行為主題的假期實踐活動。

二、2016年的那個寒暑假,我們開始了合作性,主題不限的假期實踐活動。三、2017年的寒假,我們參加了 “你好,寒假!” 學生寒假生活與學期初生活重建的研究活動,我們的假期合作實踐活動,開始指定主題。回想三年的假期實踐活動:

1.一個人,感受到了學生的積淀與覺醒,看到了他們綜合素質的發展,相信他們也會更自信地面對未來的發展。

2.一個場景,感受到學生面對突發情況的動態調整上在逐漸進步。

3.一次糾紛,感受到能借助每次實踐的獨特結果反饋于原有的基礎,引發新的交往行為。

4.一次分組,感受到學生對生活世界的直接體驗,要有內在的豐滿度,也只有在充滿張力的情感世界中,才能夠體驗到生命存在的多彩。

成長是全方位的:

家長由擔心——包辦—— 放手、信任

孩子由隨意活動——有目的有方案——隨機應變——合作完成任務

教師由只關注學生校內表現——關注學生整個生活過程

《基于互聯網+背景下假期生活中家長角色的研究》

浙江省海寧市桃園小學沈凱昕

研究歷程:2016年暑假小團隊建設——2017年寒假種子家長研究——2017年暑假網絡家長聯盟——2018年寒假探尋文化之行——2018年暑假家長角色研究

研究緣起:被動的教育者、學習低效狀態、人文教育缺失

實踐項目:

1.依托城市綜合體開展“愛琴海一日小店長”活動

2.助推社區文明行開展“萬民學生下社區進村落”活動

3.發揮家校社資源開展不同年段的個性化班級活動

過程演繹:知情者——溝通線上線下活動

策劃者——商議各類班級活動

參與者——組織體驗實踐活動

評價者——推動多元評價方式

葉瀾教授:(還在整理中……)

李家成教授:(還在整理中……)

研學旅行如何才能做到寓教于樂,游學相長?

研學旅行是知與行的結合,

是孩子們開闊視野,砥礪心志,

進行實踐體驗的一次難忘的成長契機,

讓學生在旅行中全面鍛煉自己的能力,

不斷攀升自我挑戰的新高度!

研學旅行,重在以社會資源為第二課堂,

讓學生與社會多層次、多維度地接觸,

拓展他們學習成長的空間。

國外的研學旅行,比我國開展早很多年,美國、韓國、日本、英國……每個國家都在組織學生參加研學旅行,而每個國家的研學旅行的形態都有所區別,那他們的研學旅行是怎樣做的呢?

英國

英國,可以說是最早有研學旅行的。早在17世紀,英國王室就有教師帶領王子們周游列國的先例;到了18世紀,這種游學普及到英國上流階層;到19世紀,倘若當時英國的青年學子,尤其是貴族子弟不曾有過海外研學旅游的經歷,就會被人看不起。

一直以來就有崇尚研學旅游的風氣,被稱為“大陸游學”的theGrandTour,實際就是研學旅游。

今天,很多英國家長會選擇在暑假帶著孩子一起旅行,有些沒有家庭出游計劃的學生也會參加學校組織的出游,在旅途中學習知識。由于歐盟國家間往來不需要簽證,所以英國學生的境外研學旅游較之非歐盟國家的學生更為便利。

韓國

韓國教育部門將畢業旅行作為學生的一項必修課目,納入學分管理,學生只有參加并修滿相應學分,才可以畢業。研學旅游的范圍也不囿于本國內,如2014年,韓國大學生“東北亞大長征”活動就選擇高句麗的開國王城——位于我國遼寧省的五女山城,以及高句麗時代遺址——我國吉林省集安市、敦化市、東京城等地進行考察。

日本

研學旅游在日本被稱為“修學旅行”,是日本學生最具特色的活動。日本的研學旅行起源很早,在1946年就開始了,不僅涉及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參觀國家公園、訪問歷史古跡等學科相關的修學,也涉及職業選擇、自然體驗、考察先進企業甚至體驗商人活動等等,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實施中,學校會依據學生的年齡不同而側重有別,時間一般為期數天。其中小學生主要就近參觀名勝景點或是集體泡溫泉;初中生不光去名勝景點,而且把教科書中出現的國會議事堂、東京塔等列為參觀景點;高中生則傾向把參觀地點定位在自然體驗或了解往日戰爭的悲慘歷史,修學旅行常去沖繩、廣島、長崎等地。另外,有不少學校尤其私立學校,還會組織學生出國修學旅行,并將此作為特色寫入招生簡章。

美國

美國與中國的教育觀念一直都存在著差異,這是中西方文化形成過程中所產生的影響。

在美國,家長較少有“望子成龍”的功利念頭,孩子參加假期活動主要還是憑借興趣愛好,所以研學旅游和夏令營、冬令營一樣,為滿足或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提供了多種多樣的選擇,是假期非常受學生歡迎的活動。

美國霍奇基斯高中甚至曾組織10-12年級的學生去南極開展為期3周的探險之旅,讓孩子們在考察南極半島和周邊島嶼,觀察鯨魚、磷蝦群,拍攝帝王企鵝、海豹、冰山的同時,聽取隨行的南極科考專家學習生態學和當地歷史。此外,不少美國高中生會在假期里參加國內名校游,了解高校特色,為將來升學選擇做準備。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的研學旅行始于20世紀80年代。堪培拉大學的Brent W. Ritchie教授和英國布萊頓大學的Duane Coughlan教授用了兩年時間,研究了807所澳大利亞中小學開展研學旅行的初衷和面臨的困境。

他們發現,澳大利亞的研學旅行主要出發點是學生的教育和校外實踐,因而會首先選擇有足夠系統化、差異化課程的基地。制約研學活動的最大因素是配套資金和交通成本,因而大多數學校會選擇近郊型、收費適中的基地。

旅游作為手段和載體,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在有關出游動機的在線調查中,被調查的父母最主要的動機是趁著放暑假“讓孩子出去增長見識”。

雖然“研學旅行”這一概念在2012年低已經提出,2013年開始在部分城市試點,2014年全面實施,但是,從這五年來的研學旅行實施情況看,結果卻并不那么理想。

歸結原因,還是在于市場上類似研學旅行的項目種類繁雜,缺乏統一的標準規范。在一些機構的逐利沖動之下,研學游也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并沒有解決研學的本質問題。

很多機構或旅行社甚至直接把“學”與“游”的功能錯位,一些研學游產品明顯“游”大于“學”,部分教育機構打著“游學”的幌子,組織學生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地到不同城市或國家的知名學校體驗,價格昂貴,硬性收費等;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就可能異化研學游的真正目的,只會讓研學旅行流于表面,難以達成社會學教育的效果。

還有一個原因,在于目前很多學校、企業、機構和旅行社,對于研學旅行并不真正的理解,也沒有從事研學指導的專業人才。甚至有人認為,導游就是研學導師。

在此,我要嚴重申明,導游和研學導師有本質的區別,研學導師不一定要有導游證,但一定要懂得研學活動過程中的方方面面。

為防止研學游被異化,則需要理順監管機制,正確認識研學旅行,重視研學旅行指導師的職責!

為什么要開展研學指導師培訓?

第一,為貫徹落實教育部等11部委《關于推進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意見》,滿足全國1.42億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必修課需求,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簡稱“中教國際”)按照“教育性、實踐性、安全性、公益性”原則,培養滿足市場需求的研學導師。

第二,讓專業化、規范化的“研學導師”帶領學生在旅行的過程中陶冶情操、增長見識、體驗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環境,提高學習興趣,全面提升中小學生綜合素質。

中教國際的培訓有什么優勢?

第一,我們不是單純的培訓機構,不僅僅是全國研學指導人員自我提高的培訓班,更是交流、合作、共享的資源平臺。

第二,我們擁有專業的師資力量,從事心理教育、研學指導、學生創新實踐、戶外安全與風險控制等專業的授課講師。

第三,頒發具有國家機構認證的能力培訓證書。

雙證書

1.全國專業人才儲備委員會“研學旅行導師”崗位能力證書

2.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全國“研學指導師”培訓證書

2018年7月班培訓時間

7月21-22日

月月開班,每月一期

培訓地點

北京(具體地點另行通知)

培訓詳情

培訓內容

研學旅行政策解讀與發展研判

研學旅行教育與評價

研學旅行創新思維導入

研學旅行課程設計

研學旅行安全管理與風險控制

培訓對象

各教育機構、旅行社、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公益組織、管理買粉絲公司、旅游文化公司、戶外活動俱樂部等單位從事研學旅行一線員工和管理人員。

培訓收獲

1、系統化學習研學旅行專業理論;

2、了解國家旅游和研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