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清朝壟斷對外貿易的機構名稱(哪些銀行是清朝就有的?)

时间:2024-05-29 02:32:50 编辑: 来源:

中的官辦企業繼承了古代官辦手工作坊的一切弊端,再加上政府委派的官辦企業管理人員對近代機器工業的無知,造成了官辦企業無法進行哪怕是簡單的再生產,故而清政府不得不引入了西方公司制中的股份制,將官辦企業租賃給私商,或在官辦企業中注入商股。最早引入私商股份的是1872年成立的輪船招商局。到甲午戰爭前,就已經形成了清末第一次"公司熱"。

夏——清朝的歷史背景,包括經濟,文化,軍事,政治,思想,和重要事件以及偉大成就。20分

經濟: 清朝前期,清朝前期手工業生產比明朝更加發達康熙年間,獎勵墾荒屯田,重視興修水利,多次減免租稅,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到乾隆時期,社會經濟呈現繁榮景象。后來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丟掉了對外貿易的主動權,阻礙了生產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使中國與世隔絕,和清朝政府對資本主義萌芽的打壓,反對工商業的發展。造成經濟落后。

政治:清朝是滿族貴族創建的一代封建王朝。它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全國建立了具有滿族文化特色的政治制度。東北是它的故鄉,被清朝統治者尊為〃龍興之地〃,因而受到格外重視,很快設官建制,逐漸完善起來。自清朝定都北京后,以盛京(沈陽)為留都,設文武大臣駐守其地〃自山海關以東,留都之地,統以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將軍。〃這是清入關初,以留都總管三省一切軍政庶務。順治三年(1646年),改為奉天昂邦章京,乃全權掌管三省。以后,三省分治,各設獨立行政機構。今吉林省初設于順治十年(1653年),稱寧古塔昂邦章京,兼轄黑龍江,即兩省為一個機構所轄,治所設于寧古塔(黑龍江寧安)。至康熙十五年(1676年)將治所遷至吉林烏拉城(今吉林市)。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稱〃鎮守吉林等處地方將軍〃,簡稱吉林將軍。今遼寧省是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稱為〃鎮守盛京等處將軍〃,簡稱盛京將軍。黑龍江省設治,是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反擊沙俄前正式設立的,名稱即為〃鎮守黑龍江等處將軍〃,簡稱黑龍江將軍。治所初設于璦琿城(即舊璦琿)。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再遷至墨爾根(今嫩江縣),三十八年時,又遷到齊齊哈爾,此為將軍衙門的長久治所。

清朝為政,反對〃華夷之辨〃,力主〃中外一家〃、〃滿漢一體〃,在一個政權的統一治理下,無內外之分,所以,清入關后不再修長城。以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圣祖發出不修長城的諭旨為標志,自秦始皇始修,為歷代所依賴的這座長達萬余里的人工防御工程,已維持了2000年,至此正式廢除。這不僅是清朝的防御觀念的徹底轉變,更重要的是,標志著清朝完全實現了空前的〃大一統〃。

清朝廢長城,卻不廢山海關。這座雄關,對于清朝來說,仍有重大的意義。它保留山海關,一是稽察往來商旅,抽取稅收,對國家有利是為保護它的〃龍興之地〃,嚴禁內地人通過山海關進入東北,免致破壞了它的風水〃龍脈〃。自康熙時就實行封禁,為后世的遵循,厲行封禁長達200年左右。山海關就成了清朝封禁東北的一個不可逾越的關口。顯然,在長城人去任何作用的情況下,惟獨山海關及其相邊的一段長城,卻在新的時期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換言之,山海關依然是限隔內外的一座界標。盛京、吉林、黑龍江三省是作為清朝的政治與經濟的〃特區〃而受到嚴格保護

文化:乾隆下令開館纂修〔四庫全書〕,「假在文稽古之名,行劃除嫌忌之實」,「標榜文治」、「寓禁于征」,大肆推行極端的文化專制主義,對那些違?悖逆的書籍采取嚴勵的查禁措施,并對收藏禁書者嚴懲不貸。

大規模的征書最終導致更大規模的禁書。雖然,乾隆的查禁措施標榜的是所謂「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風俗」,然其直接原因,是要消除清入關以前漢滿關系以及清初史實中對清統治者不利的內容,遏制漢族人民的反清觀念。因此,記載這方面史實的著作首先遭到摧殘。如彭孫貽的〔山中聞見錄〕、陳繼儒的〔建州考〕、張鼐的〔遼夷略〕等書,因記載滿州貴族曾接受明朝封號以及向明朝頻頻入掠等事實而遭禁;王秀楚的〔揚州十日錄〕、朱子素的〔嘉定乙酉紀事〕等書,因記述了清兵南下時大肆屠殺的殘暴行為以及江南人民反抗清兵的?爭事跡而遭禁;徐世溥的〔江變記略〕,屈大均的〔四朝成仁錄〕,佚名的〔殘明紀事〕等書,因記錄南明政權在清初與滿清對抗的史實而遭禁。這些書的內容都是乾隆忌恨的,所以被列為查禁重點,反復搜繳。

滿清禁毀圖書的另一個原因是遏止漢族人民的反清觀念。所有記述和宣傳反抗外族殺掠,能夠誘發漢族人民民族意識的著作,也都被列入查禁之列,并將時限從明末上溯至宋元。「凡宋人之于遼金元,明人之于元,其書內記載事跡有用敵國之詞,詞句乖戾者,俱應酌量改正,如有議論偏謬尤甚者,仍行擬銷。」因此,如晁說之的〔嵩山文集〕、陸游的〔老學奄筆記〕,洪邁的〔容齋隨筆〕等都被嚴重削刪、篡改,以致面目全非。

一些前明降清「貳臣」的著作,如有被認為眷戀前明,詆毀新朝的內容,也被查禁。其典型者如錢謙益,不但他本人的著作如數查毀,別人著作中引用他的片言只字,也要鏟除干凈。至于明亡后高蹈不出拒絕與清政府合作的文人的著作,當然更要遭到禁毀。其中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孫奇逢等人的著作,或被抽毀,或被全毀。

乾隆年間的禁書活動始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直至五十八年(1793)方告結束,高潮持續8年(1775-1782)。查禁書籍的年代從宋、元、明至當代間八百年的有關著作均被列入其中。查禁書籍的內容五花八門,無所不包,涉及宋元以來的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民族、宗教和鄉土風情等諸多領域;種類有野史稗乘、文集筆記、雜疏秦章、石刻碑銘、曲本劇本、郡邑志乘和天文占驗等書,地方志亦被殃及,就連雍正諭旨頒行全國以便人人觀覽知悉的〔大義覺迷錄〕也被劃在禁書之列,開創了中國禁書史上子禁父書的先河。

乾隆的禁書政策給典籍造成了嚴重的后果,致使大批優秀古代文化典籍毀滅流失,這是我國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有些優秀著作,如明末清初著名的經濟學家呂留良的〔四書講義〕、〔四書語錄〕;有大詩人之稱并轉變了一代文風的文學家錢謙益的〔初學集〕、〔有學集〕;被譽為嶺南三大家之一的詩人屈大鈞的〔翁山詩外〕、〔翁山文外〕;著名公安派詩人袁宏道的〔瀟碧堂集〕等。此外,還有晁說之的〔嵩山文集〕,陸游的〔老學庵筆記〕、洪邁的〔容齋隨筆〕等,它們在中國文學史上都曾留下輝煌的一頁。但是在禁書期間,因其指陳時政或「議論偏謬尤甚」或「語句乖戾」而被嚴重刪削,篡改以致面目全非,甚至被排斥在〔四庫全書〕之外。

大規模的禁書活動誘發了歷史上最大一次文字獄的興起。據不完全統計,在乾隆禁書的近二十年中,全毀書2,400多種,抽毀書400多種,刪改、挖補書無法統計。禁毀書籍總數在10萬部以上,因懼禍而私自毀者尚不在其內;銷毀版片總數170 余種、8萬余塊;無目可考的各類版書不少于數百種。

幸存的禁毀書以其自身含有的歷史真實性和傳統文化精華,喚起人們的良知本能。乾隆以后,抗清起義風起云涌,外國侵略紛至沓來,國勢日衰,朝廷多事,文網自然趨于疏弛,一些禁毀書于是稍加刪削掩飾,甚至以本來面目單行或編入叢書行世。入民國后,這一進程在政治上已沒有什么限制,可以更寬松地進行。但是劫后幸存的禁毀書,每種書存世的數量都很少,且絕大多數是善本,甚至是孤本。它們都處在瀕臨滅絕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有不少學者致力于禁毀書籍的研究和搜集出版工作,給后世研究和搜集禁毀書留下了寶貴線索。而對于極救旦夕瀕危的全部禁毀書來說,并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是歷史條件所限,二是傳本稀少且分藏在全國各地,三是工程浩大,僅靠少數人或個別單位難以完成。

清代禁毀書中有大量珍貴史科,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經過禁毀的浩劫和其后多年的兵火動亂,這些書籍中得以保存至今的已不及一半,若不及時搶救,使之繼續亡佚,將是中華文化重大損失。

軍事:我國清代也是至盡唯一擁有的兩艘鐵甲艦(戰列艦)是“定遠”、“鎮遠”號。 每艘價格是620萬馬克.

戰列艦--以大口徑艦炮為主要武器,具有很強的裝甲防護和較強的突擊威力,能在遠洋作戰的大型水面戰斗艦艇,又稱戰斗艦.戰列艦在歷史上曾作為艦隊的主力艦,在海戰中通常是由多艘列成單縱隊戰列線進行炮戰,因而得名.

巡洋艦--噸位\火炮\裝甲防護比戰列艦均有不小差距,航速比戰列艦要高很多的強火力快船,主要為主力艦隊的前哨艦和信息偵察艦.故名巡洋艦.

驅逐艦--比前兩者誕生時間要晚的多,與19世紀90年代誕生至今.噸位與火力比同時代的前兩者也要小的多,它的誕生與魚雷艇的誕生息息相關,最早就是為了對付魚雷艇而建造的高速戰艦,隨著歷史的發展,其防御對象則擴展至潛艇和為艦隊提供有限的區域防空.以驅逐騷擾主力艦隊的敵不對稱兵器為主,故名驅逐艦.

現在各海軍一般以驅逐艦為主要戰斗型艦種,但不代表前兩種艦船一定會退出歷史舞臺.以最強大的美海軍為例,其核心思想就是航空母艦加巡洋艦的組合思想(盡管他們管伯克級稱之為驅逐艦,但該艦實質劃為巡洋艦比較合適).

同樣當年冷戰的另一強蘇聯海軍則是以戰列艦加航空巡洋艦的組合思想所組建的,可惜的是在初步成型之時,蘇聯就解體了.

思想: 縱向比較,在中國兩千余年的封建長河中,清朝無疑是最強大,統治最成功的王朝(詳見最強封建皇朝——易中天的評價)。就是被人廣為詬病清黑常用作攻擊清朝的一些問題,諸如揚州十日,思想科技落后也不能簡單籠統地說都是滿清統治者的錯。

一,揚州十日之類的大屠殺

屠殺是一種錯誤的必然,拿這點攻擊清朝,有失公正!

文字獄是一種異族統治者面對人口數倍于己的被統治者所采取的統治手段,它相對于蒙古依靠殺戮對人民內部進行等級劃分來說要柔和先進的多。它針對的是民族矛盾,而非階級矛盾。明史案,南北逆書案,南山集案等等無一不是滿清統治著對反清言論的鎮壓,并非反對一切言論。說它限制思想的發展,絕對言過其詞。

把滿清閉關鎖國說成是清朝思想科技落后的原因純是胡扯。明朝不僅沒有閉關鎖國,還下西洋,還有西學東漸,可結果呢?西方的思想科技傳是傳了一部分可是為我所用了嗎?

就算沒有閉關鎖國,清朝的思想科技還是會落后。滿清思想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根本就不在文字獄,閉關鎖國,而在于封建經濟的強大,制度思想的健全完備。西方的思想不能被中國人接受,工業科技文明不能在強大的封建小農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這一切都不是統治者的錯。

博大精深,包羅萬象的宋明理學體系應該為滿清思想科技的落后負一定得責任。理學是博大的封建學說,它占統治地位必然會壓制其他資本主義思想的傳播發展。它的精深完備也使得所有社會矛盾在它的框架下得以解決。換句話說,就是滿清統治者面臨的社會矛盾都可以依靠完備博大的理學來在封建制度的框架下解決,而不需要引進依靠其他的思想來解決社會矛盾。為什么晚清思想科技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原因就是當時面臨的國家矛盾在封建思想內找不到解決的辦法,這才引進學習西方思想。金甲鐵騎可以應對一切封建社會的內部矛盾,不需要依靠堅船利炮,而面對西洋利器時,大刀長矛應對不了才去想辦法引進。

清朝統治者為何開放那么少對外通商口岸?

清朝實行海禁,一方面是為了防止海盜,一方面是為了禁止民眾通過境內境外的流動反抗清朝統治

比如鄭成功的軍隊就經常從海上襲擾

到了后期是防備其他人效仿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