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玉米大宗貿易價格(大宗貿易是什么)

时间:2024-06-02 04:38:19 编辑: 来源:

大宗交易,又稱為大宗買賣。一般是指交易規模,包括交易的數量和金額都非常大,遠遠超過市場的平均交易規模。具體來說各個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對大宗交易有明確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大宗交易針對的是一筆數額較大的證券買賣。我國現行有關交易制度規則,如果證券單筆買賣申報達到一定數額的,證券交易所可以采用大宗交易方式進行交易。 按照規定,證券交易所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調整大宗交易的最低限額。另外,上海、深圳交易所的規定有所不同,下面是上交所的有關情況,深交所的情況可以查閱有關規定。

1、A股交易數量在50萬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3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B股交易數量在50萬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30萬美元(含)以上;

2、基金交易數量在300萬份(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3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

3、債券交易數量在2萬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20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

4、債券回購交易數量在5萬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50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

大宗交易的交易時間為交易日的15:00-15:30。大宗交易的成交價格,由買方和賣方在當日最高和最低成交價格之間確定。該證券當日無成交的,以前收盤價為成交價。買賣雙方達成一致后,并由證券交易所確認后方可成交。大宗交易的成交價不作為該證券當日的收盤價。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在收盤后計入該證券的成交總量。并且每筆大宗交易的成交量、成交價及買賣雙方于收盤后單獨公布最后還須了解的是大宗交易是不納入指數計算的,因此對于當天的指數無影響。

望采納

問題九:經濟學里什么叫大宗商品?什么是大宗交易? 在金融中,指同質化、可交易的、供需量大的商品。他們可以標準化,因此常用于期貨交易,如國際上的原油、銅、鐵礦等等;中國的雞蛋、豆粕等。現在說的大宗交易一般指這些品種在計算機上的交易,就是期貨、現貨等。

問題十:國際貿易里的大宗商品貿易是什么意思? 大宗貿易就是指大宗商品交易。

通俗的講大宗商品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大批量買賣的物質商品。

包括三個類別,即能源商品、基礎原材料和大宗農產品, 常見的大宗商品有原油、有色金屬、農產品、鐵礦石、煤炭等。

根據國家商務部《大宗商品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的界定是指:

以買賣雙方繳納保證金為入市條件

采用集中撮合交易方式進行

大宗商品標準化合約交易

在合約有效期內根據浮動盈虧實行當日無負債結算,隔日無負債結算或者其他提前結算制度的機構或市場,

依法設立的期貨交易所除外。

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方面

大宗商品 (Commodities)是指可進入流通領域,但非零售環節,具有商品屬性并用于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賣的物質商品。

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的常見因素

流動性 : 如俄羅斯現在被歐美系國家限制出口的石油,因全球的原油市場流動性不足,僅有阿拉伯與中東地區供應原油,使的歐美系國家對原油的需求供不應求,而導致的價格無限上漲.

庫存與存貨 : 如棉花、糧食的庫存過高,會導致價格降低.或是某些國家因庫存過高,要將庫存數量以低于市場的價格釋出而導致的價格崩跌.例如去年與前年的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因疫情影響而導致的糧食價格崩盤.

地緣政治 : 如因出產該商品的地區,有嚴重的地緣政治問題,對投資者,或是商品需求者而言,會有極大的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會大大提升商品價格風險系數,這樣的風險系數會將大宗商品的價格推升上去

自然因素 : 自然因素對于大宗商品的價格影響非常大,尤其是農業作物的軟商品(棉花、黃豆、小麥、玉米)影響甚尤,因為氣候狀況容易影響農作物的產出,有利的天氣狀況可以讓弄作物產出增加,降低價格,糟糕的氣候狀況會讓農作物產出大幅縮減,提升價格.例如美國德州的玉米,若是沒有龍卷風的侵襲,產出量爆增,就會讓玉米價格直線下滑.

供求關系 : 大宗商品是幾乎所有實體經濟里必須使用的重要原材料,比如家電業需要銅,地產業需要鋼材,化工業需要石油等等。經濟形勢表現強勁的時候,大宗商品的價格就會走高。

巨象金業在金銀市場領域中蓬勃發展,致力于成為華人世界頂尖科技型互聯網經紀商。巨象金業受香港法規和金銀業貿易場雙重監管,是香港金銀業貿易場117行員,持有金銀業貿易場AA類高級別牌照,是值得信賴的貴金屬交易平臺。

玉米價格會大漲嗎?

玉米的價格隨市場行情而波動,市場行情有漲有跌,以市場實際成交價為準。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2-01-2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準。

一季度玉米進口增加437.8%,我國本身的玉米產量不夠用嗎?

作為農業大國,我國玉米年產量超過2億噸。一季度,我國主要大宗商品進口增加,玉米進口增長437.8%。大量的玉米是從國外進口的。隨著我國養殖業對飼料的巨大需求,玉米作為飼料生產的重要原材料,其市場價格自2020年開始飆升。2021年2月將達到峰值,超過每斤1.50元。今年3月,在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玉米市場價格呈現下降趨勢。

玉米市場價格為2808.2元/噸,我國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有所增加,特別是玉米、小麥等農產品。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口大豆2117.8萬噸、玉米672.7萬噸、小麥292.5萬噸,分別增長19%、437.8%和131.2%。一季度,我國進口鐵礦石2.83億噸、原油1.39億噸、天然氣2938.8萬噸,分別增長8%、9.5%和19.6%。

吉林省擴大了全國玉米面積,這是太強了。結實的玉米激發了農民的積極性。在后暫存時代,進口和替代只能解決迫在眉睫的問題。臨時儲存缺口的真正填補取決于玉米本身,這是非常好的。提高小麥拍賣底價,疊加此前對貿易商參與拍賣的限制,盡量減少飼料廠對小麥的消耗,防止小麥去庫存力度過大,引導使用定向稻,并將大米去庫存超翻一番。看看這個節奏,玉米將蟄伏一個夏天,而深加工是這個行業暫時的消費核心。

增加進口玉米、大麥和高粱,2021年一季度,我國玉米進口672.7萬噸,增長437.8%。按最有可能的3000萬噸玉米進口總值計算,去年進口800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新增供應2200萬噸。有的還進入了國家儲備補貨庫。大麥、高粱和小麥等其他谷物也將進口。沱市每周投入大量小麥、大米,每周投入小麥約400萬噸,大米160萬噸。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