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論述我國文化貿易發展現狀(求寫:1.山東區域經濟發展趨勢2.臨沂商貿物流及臨沂文化旅游發展的概況 論述題 共2500字以上 高分)

时间:2024-05-20 08:23:26 编辑: 来源:

論述題 共2500字以上 高分

山東經濟為什么超越浙江和江蘇,河南經濟3年后將超越浙江

中國經濟總量國民生產總值突破3萬億大關時,地區經濟發展格局也發生了顯著變化,那就是山東經濟總量超越了浙江和江蘇緊隨廣東居第二位,而江蘇也超越了浙江經濟,為什么一向在全國名聲大噪的浙江經濟會被山東和江蘇超越呢?不可一世的浙江人終于低下了高傲的頭!同時,人口大省的河南經濟也突破了萬億大關,直逼浙江,可以預計三年后河南經濟總量超越浙江經濟將是客觀發展趨勢,而后河南經濟也必將超越江蘇……。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可以做個科學的分析,山東經濟之所以超越浙江和江蘇在于山東經濟的資源狀況決定的,我們知道浙江經濟主要是中小型的以輕工、電子、服裝玩具之類商品生產為主,浙江沒有明顯的礦產資源和石油資源,生產的小商品主要是以出口為主,而山東礦產資源豐富,如煤炭、石油、黃金等,同時山東也有沿海港口優勢產生了一些國際性的特大型企業集團,加上山東的人口資源也有優勢,而最近幾年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上漲,礦產品價格也一路走高,這些都為山東經濟的持續走強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而浙江的小商品和服裝產品這幾年正趕上美國和歐盟的反傾銷、造成浙江輕工產業普遍出口受阻,效益下滑,可以說產業結構失衡和資源不足是浙江經濟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而浙江商人的浮躁投機心理在全國大肆投資操作房地產和股票使資金外流也是造成浙江經濟增長放緩的另一重要因素,由此就不難理解者浙江經濟為什么會增長放緩了。江蘇的資源狀況比浙江稍好一些,加上長江南北產業機構的合理搭配是江蘇經濟不但有輕工產業,也有機械制造產業和石化產業,因而江蘇經濟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但是比起山東,江蘇經濟仍然顯得資源狀況略顯不足,因而在幾年時間內山東經濟憑借強有力的資源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在沿海經濟發展中迅速超越了浙江和江蘇,也許有人說山東經濟的總量雖然超越了江蘇和浙江,但是人口基數大,人均產值和收入還是比浙江和江蘇差了許多的,我們知道一定條件下在一定區域內人口越多對于落后國家來說就是一種經濟社會發展的負擔和包袱,但是一旦當一個區域內的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一定界限時,過去的龐大人口負擔將變成一種人力資源的優勢,這種人力資源優勢將極大地對當地經濟發展產生推動作用,首先,人口多就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按照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模式來看,消費需求旺盛對于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和實現消費需求型經濟增長模式是核心環節,其次,眾多的人力資源如果都積極向上的努力奮斗謀發展,進行科技創新或創業本身就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所以人口多的區域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人力資源的負擔將轉化為人力資源的優勢,這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正如中國的經濟總量突破3萬億大關時,人均產值突破1千美元大關,這是一個國家經濟轉折的臨界點,中國龐大的人口負擔將變成人力資源優勢,發揮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和進行科技創新、創業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推動力作用。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山東經濟在沿海經濟發展中超越浙江和江蘇快速增長了。

上邊的分析我們明白了山東經濟為什么能夠超越浙江和江蘇,據此我們有理由斷言河南經濟3年后將超越浙江,而后幾年將超越江蘇、直追山東……,這將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中格局的競爭和變化趨勢。河南的情形和山東差不多,不同的是河南是中國人口第一大省,又是內陸省份,沒有沿海地區的港口優勢,但是,河南的優勢在于,礦產資源極其豐富,如石油,煤炭,黃金,鋁土資源和鋼鐵等稀有礦產資源,其礦產資源遠比山東豐富得多,而國際能源和資源的短缺使礦產資源價值不斷升值,資源狀況在國家財富增長中的作用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我們看看中東的事有國家就知道了,而中東局勢動蕩無不是圍繞著石油資源展開的。河南的龐大人口負擔在河南經濟總量突破1萬億元時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也就是說人均產值突破了國際的臨界點1千美元,人口負擔將轉化為人力資源的優勢,這一優勢首先是商品銷售市場的旺盛和消費需求的旺盛,這種消費需求必將拉動經濟增長方式向消費需求拉動型經濟增長模式轉變。河南的獨特優勢還在于居于中原,文化底蘊豐厚,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歷史文化積淀很深,這是河南在中國經濟戰略轉移中吸引海內外投資的吸引力所在。所以,我們說河南經濟超越浙江和江蘇的優勢在于一是資源豐富,國際資源短缺為資源的升值和開發利用帶來意想不到的價值;二是人力資源優勢,龐大的人口既是龐大的消費市場又是進行科技創新、創業的生力軍;三是文化資源優勢,文化資源既是開發旅游文化產業的資本又是吸引海內外投資的磁石;四是國家促進中部崛起的政策優勢,河南已經在國家促進中部崛起戰略中發揮了領頭羊的作用,這個地位必將伴隨著中部崛起政策和進程得到不斷的升華而潛力無窮。以上這四點優勢是河南經濟在地區經濟發展的競爭中快速奔跑超越浙江的根本所在。

區域經濟的格局變化和調整反映了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中心轉移和各地區經濟政策是否符合當地實際,而各省經濟格局和實力競爭和角逐有利于各地區積極向上的努力奮斗發展地區經濟,這是對民眾和國家十分有利的事情,我們的民眾期待在不斷的經濟良性發展中實現民富國強。

簡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依據?

1、生產力水平提高。

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明顯提高,“落后的社會生產”已經不能真實反映我國發展的現狀。例如,從經濟總量上來看,我國目前的經濟總量大約是82.7萬億人民幣,折合成美元是12萬億美元,位于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

在貨物進口、服務貿易、對外投資、利用外資等方面,都是位居世界第二位;甚至很多領域都是世界先進水平。

2、人民需求轉變。

人民需求已經由過去的“物質文化需求”轉化為現在的“美好生化需要”。具體表現為不僅僅是對物質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安全、環保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改革開放40年,解決了人們的溫飽問題,國家總體上實現了小康,不久的將來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均GDP已經由1978年的156美元增長到現在的超過8000美元,已經邁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水平。

3、現階段主要解決的問題是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不平衡主要表現在我國的各區域各方面的發展的不平衡。例如,從城鄉區域發展來看,我國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之前,經濟水平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東部很多地區已經達到了西方發達國家的水平,甚至有些方面已經超過了西方發達國家水平。

擴展資料:

相關論述

關于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論斷,體現了繼承堅持和發展創新的統一,既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沒有變,根本任務仍然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又運用唯物辯證法深刻分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矛盾運動的不同過程,從變化了的實際出發對社會主要矛盾作出新的理論概括。

這一新論斷更加鮮明地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目的和內涵方面,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替代原來提的“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不僅包括滿足人民對物質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而且包括滿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日益增長的新要求。

在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方面,用“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替代原來提的“落后的社會生產”,使發展的重點由物質生產拓展到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發展,要求大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廣東文化旅游現狀廣東旅游發展現狀

1.廣東旅游業發展現狀

旅游業最發達的是廣州。廣州有廣州塔、陳嘉廟、黃埔軍校舊址、廣州大劇院、廣東博物館等景點。

2.廣東的旅游業

廣東簡介廣東歷史悠久,有曲江的馬壩人13萬年前在這里繁衍生息。據說是古代百越(廣東)之地,所以簡稱廣東。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置南海郡,置番禺(今廣州)。韓膠州。屬于三國的孫吳。唐代在今兩廣修建嶺南路。宋春華四年(993),更名為廣南路。廣東道始建于元代。明代設立廣東省宣傳慰安所,后改為廣東省宣傳行政部。廣東省建立于清朝,此后一直存在。廣東省位于中國大陸最南端,嶺南三三五四,屬于低緯度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東鄰福建,西鄰廣西,北接江西、湖南,東南、南與臺灣地區、海南隔海相望。該地塊東起饒平縣拓林閩粵邊界,西至連江縣瑛子兩廣邊界,南至雷州半島徐聞縣最南端,北至樂昌縣上岐頭村最北端邊界。2012/-2531之間北緯10945-11720東經;東西長約800公里,南北長約655公里,面積17.79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4.9%。2003年底,全省常住人口7954.22萬人。廣東是一個多民族省份。除漢族外,中國還有42個少數民族,包括瑤族、壯族、回族、滿族、畬族、黎族和苗族,約占全省的0.6美國人口。廣東自然地域分異明顯,包括南嶺山地、嶺南丘陵和雷州半島臺地。在自然地帶上,它跨越了三個地帶,這三個地帶基本上與三個自然地帶重疊: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邊緣熱帶。從地貌上看,從北到南有山地、丘陵、平原(包括梯田)三種類型,形成三個臺階,即粵北山區,由海拔1000-1500米的三排弧形山系(凌薇-大埂山、大東山-瑤山、連山-洛克山-南昆山-九連山)組成,粵西北為石質山地。第二步是粵中丘陵地區,包括粵東、粵西的低山地區(粵東的鳳凰山、蓮花山、羅浮山,粵西的天祿山、吳韻山、云開山等)).海平面大多在300-700米,少數山超過1000米。第三步是粵南的臺地和平原地區,有海拔50米以下的臺地和海拔5米以下的平原,以雷州半島臺地為最大臺地,珠三角為最大平原。三級臺階由北向南逐級下降,并向南海傾斜,形成了廣東的地貌格局。廣東位于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帶和信風帶。在這一帶,海流從高緯度向低緯度下沉吹拂,性質干燥,云雨稀少。因此,從世界范圍來看,北回歸線附近幾乎所有地區都變成了沙漠或干旱草原,因此得名重返沙漠地帶僅位于這一帶的廣東,位于太平洋西岸。在季風的影響下,形成獨特的季風氣候,帶來充沛的降水,使廣東的氣候向濕潤的方向轉變。廣東沒有成為沙漠或干旱草原,而是發展出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植被,成為全球回歸帶中不可多得的綠洲。再加上廣東雨熱同期,水熱相對協調,夏熱冬多雨,冬季少雨。而且熱雨期長,干冷期不明顯,地勢北高南低。溫暖的暖空氣從南部海面流動覆蓋全省,使其獲得夏天不要太熱。在冬天

這是中國的邊疆中國的改革開放。廣東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促進經濟繁榮,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廣東中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綜合經濟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其總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工業增加值、居民儲蓄存款、稅收、財政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貨運量、科技發明專利申請量等重要經濟指標均居全國首位。廣東以開拓進取的精神,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努力與國際經濟接軌,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外向型經濟取得顯著成就,進出口貿易連續18年居全國首位,累計吸收外資占全國1/4總計。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快、對外經貿最發達、最具市場活力和投資吸引力的地區之一。在古代,廣東省一直是百越世家活著。清政府在此設廣東省,故廣東之名沿用至今。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富庶之地。早在秦漢時期就有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近代以來,廣東已成為商業發達的地區。由于地理條件和歷史淵源,這里也是僑鄉,很多僑民出于對家鄉的懷念,經常回到家鄉,促進了廣東省旅游業的發展。廣東省最奇特的景觀聚集在粵北,包括韶關和清遠。那些山區的自然景觀非常美麗,有以丹霞山、金雞嶺為代表的丹霞地貌,有連南山、陽山、英德山群,有喀斯特地貌的溶洞。粵西海岸線漫長曲折,擁有大量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