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美國公布中國官員海外資產13人(中國持有美國國債多少 1.1萬億美元)

时间:2024-06-07 02:02:19 编辑: 来源:

發融資,“兩房”股價險遭腰斬。時任美國財政部長的保爾森表態,美國政府暫不考慮接管。

2008年7月13日 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宣布救助“兩房”措施。財政部將提高“兩房”信用額度,并承諾必要時購入股份。美聯儲承諾對“兩房”開放貼現窗口,以提供直接融資。

2008年7月26日 美國國會參議院批準一項總額3000億美元的住房援助議案,旨在救助美國樓市,同時幫助“兩房”擺脫困境。議案授權財政部無限度提高“兩房”貸款信用額度,必要時可購入“兩房”股票。

2008年9月7日 保爾森宣布由政府接管“兩房”,聯邦住房金融署接手“兩房”日常運作。

2008年9月14日 聯邦住房金融署宣布,不允許房利美和房地美向前任首席執行官丹尼爾·馬德和理查德·賽倫支付巨額離任補償。

2009年3月18日 美聯儲宣布將購買1000億美元“兩房”債券,使美聯儲2009年以來購買“兩房”債券總額翻番。

2009年4月22日 房地美時任代理首席財務官大衛·凱勒曼在家中自殺。

2009年12月24日 美國財政部宣布取消原先對“兩房”設定的4000億美元救助上限。

2010年3月23日 美國財長蒂莫西·蓋特納說,鑒于美國房地產市場依然處于困境,針對“兩房”的改革宜緩行。

2010年5月5日 房地美稱,由于今年第一季度繼續虧損大約80億美元,希望政府增加106億美元救援資金,這將使房地美的政府救助總額達到613億美元。

2010年5月10日 房利美稱,今年第一季度繼續虧損131億美元,擬再次尋求84億美元政府救助,這將使房利美接受的政府救助總額達到836億美元。

2010年6月16日 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發表聲明,要求“兩房”退市。

2011年2月9日 消息稱美國政府擬關閉“兩房”。

■ 回顧

“兩房”去年遭遇退市

2010年6月16日,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表示,準備將其監管的房利美與房地美的股票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理由是兩家公司的股價長期表現不佳。

根據紐約證交所規定,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于1美元,其股票將被摘牌。自2008年9月起,在超過30個交易日中,房利美與房地美普通股的價格一直徘徊在1美元附近;最近的30個交易日里,房利美的股票價格跌破了1美元,房地美則在1.0美元-1.5美元之間徘徊。

去年7月8日,紐約和芝加哥證券交易所在開市前停止了房利美普通股和優先股交易。該公司在退市前一天宣布,將發行三年期新債,到期日為2013年8月20日。退市前,房利美股價已跌至每股25美分。房地美同日也從紐交所退市。(沈瑋青)

“兩房”三年彌補1/8損失

美國金融危機質詢委員會上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兩房”在過去約三年中通過要求銀行購回劣質抵押貸款收回總計209億美元的資金,但僅占“兩房”自2008年以來信貸損失總額的1/8。

報告顯示,從2007年至2010年8月31日,“兩房”曾要求銀行回購將近167000份劣質抵押貸款,總額達348億美元。在此過程中,實際收回總額達209億美元,其中房利美從銀行收回118億美元,房地美收回91億美元。

“兩房”通常從銀行購買貸款并將其證券化后賣給投資者,并為這些證券提供擔保以防借款人違約。當銀行將抵押貸款賣給“兩房”時,會就一定的貸款銷售標準達成協議,并有責任在不滿足這些標準的情況下回購貸款。但問題是那些原本該用來居住的房屋實際上卻被用作投資。當違約率較低的時候,回購貸款一般被當作正常發生的營業成本。但當金融危機爆發,美國的止贖權不斷攀升后,“兩房”已開始加強對違約貸款的核查,并迫使銀行購買這些銷售無望的貸款。這就導致銀行的回購成本成為非正常營業成本。

據分析師估算,美國銀行業因為回購“兩房”劣質抵押貸款而造成的損失最終將高達280億美元。(沈瑋青)

■ 小資料

房利美和房地美

“兩房”是美國最大的兩家住房抵押貸款機構——聯邦國民抵押協會(簡稱房利美)和聯邦住房貸款抵押公司(簡稱房地美)的簡稱。由美國國會立法設立的政府支助機構,目的在于為住房抵押貸款市場提供穩定而連續的支持,提高住房抵押貸款的可獲得性。

美國的住房政策是政府公共政策之一,自1932年構建聯邦住宅貸款銀行系統以來,逐漸形成了以“兩房”為主、私人抵押貸款機構為輔的住房抵押貸款二級市場,通過政府干預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方式,為住房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兩房”是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支柱,兩家機構承保或者購買的房地產貸款約占美國居民房地產市場的50%,次貸危機以來達到80%以上。“兩房”擁有和擔保的資產規模約5.5萬億美元。在“兩房”債券投資者中,70%以上是養老基金、共同基金、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等美國國內投資者。

■ 落地

中國是“兩房”大債主

據悉,中國目前持有“兩房”數千億美元的債券,專家稱此舉或對中國的投資產生一定的賬面損失。

早在2008年就有消息稱,中國政府是“兩房”債券的最大海外購買者,持有數千億美元的“兩房”債券。日本、開曼群島、盧森堡和比利時等國也是其主要持有國,五國共持有1.3萬億美元的“兩房”債券。但由于數據不公開,目前對此并無相關的確切數字。標準普爾曾經在報告中指出,截至去年6月中國金融機構持有“兩房”債券總額達到3400億美元。

在“兩房”退市時,有質疑稱中國購買的“兩房”債券將面臨巨額損失。國家外管局當時曾表示,“兩房”債券規模大、流動性較好,在債券投資領域一直是各國中央銀行進行外匯儲備投資的重要對象。危機期間,“兩房”獲得美國政府的積極救助,總體情況穩定。“兩房”債券當時還本付息正常,價格穩定,且我國外匯儲備沒有投資“兩房”股票,因此退市對“兩房”的債券未造成負面影響。(沈瑋青)

■ 專家觀點

中國投資“兩房”不會打水漂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昨日表示,由于“兩房”涉及的資產規模較大,不僅會對海外投資者產生影響,還會給美國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帶來震動。但是任何重大的決策都需要循序漸進,過程可能相對漫長,而且美國去年已經宣布“兩房”退市,市場對于政府決策已經有了一個緩沖消化的過程,海外投資者也理應有了相應的對策,所以他預計“兩房”的新政策不會對市場帶來太大震動。

劉元春還表示,中國購買“兩房”債券不單是為獲回報,還有其戰略考慮。“兩房”關閉后從清償的程序上來講可能會使中國的債券產生賬面縮水,但從中長期來看,戰略上或會有所收益,不能一概而論。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微博)則認為,中國投資“兩房”打水漂的可能性不大。“兩房”債券數額龐大,事關美國政府的信譽和國家形象,美國不會做出輕率決定,而會對市場有所交待。她認為隨著目前美國房地產市場出現回暖跡象,中國應根據市場情況隨時調整戰略組合,即時觀望跟進。(沈瑋青)

新京報)

為什么只有5000多萬人口的韓國,卻能誕生16家世界500強企業?

韓國在電子、 汽車 、金屬等傳統制造業上表現出了很強優勢,但在金融、通信、食品、流通等服務業領域和宇宙航空、防衛、醫藥等尖端產業領域,韓國卻沒有一家企業躋身500強名單。

分別為:

1 三星電子 (12名)電子

2 現代 汽車 (68名) 汽車

3 SK集團(84)煉油

4 LG電子(178)電子

5 韓國浦項制鐵公司(184)金屬

6 韓國電力公司(188)電力

7 起亞 汽車 (219) 汽車

8 韓華集團(244) 保險

9 現代摩比斯公司(380)

10 三星人壽保險 (421)保險

11 GS加德士(438) 煉油

12 SK海力士公司(442)半導體

13 三星C&T公司(458)貿易

14 KB金融集團 (471)金融

15 LG DISPLAY公司(483)電子

可是我們看看日本,人口只是韓國的兩倍而已,500強公司就占到了51家,可以說比韓國更厲害。韓國的500強中雖然數量有15家,但是排名前100的只有三家,而中國則達到20家左右。我們可以看到,韓國在行業方面具有集中性,比方說電子、 汽車 、金融是韓國500強的三大支柱。

韓國發展早期是借助了西方國家的產業轉移的西風,后來則借助了中國崛起的東風,兩股東西風都被韓國趕上了,自然也就發展的比較好了。

從條件上來說,靠近日本和中國,口岸多,有天然的條件。

從文化上來說,是傳統的儒家文化圈,具有文化上的便利。

從時間節點上來說,又早于中國這個最大的經濟體,具有先發優勢;

從國際格局上來說,受到日本和美國的戰略支援和配合。

韓國是一個小國家,國土面積只有10.021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密度很大,不到德國的1/3,不到英國的一般,可是工業實力非常強大,以國內GDP1.53萬億美元。

韓國經濟發展可用一句高速來形容。1953年韓國人均GDP66美元,中國54美元,兩國都是窮得叮當響,差距不大。而到了2017年韓國人均GDP飆升到了2.97萬美元,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發達國家。而中國雖然增速也很快,達到8827美元,

韓國經濟發展走的是扶植大集團的發展思路,而不是發展一些中小企業。目的就是傾國家之力,打造有競爭力的韓國工業,因為韓國周圍大國林立,危機感很大。因此韓國國家不大,可是擁有10多家超級跨國集團公司。最大的就是三星,接著就是現代、SK、LG和樂天,斗山、韓進、錦湖韓亞、浦項制鐵和韓華。

像三星集團橫跨手機、半導體芯片、面板、造船、軍工、化工、地產、金融、人們對三星的電子產品津津樂道,想不到的是世界上知名的地標級高樓,吉隆坡雙子塔,臺北101,還有最高的迪拜哈利法塔都是三星地產建的。其產值是韓國GDP D的25%.想想都是可怕的,一家企業占據一個國家GDP的1/4.

三星的崛起與政府資源的配置有極大關系,美朝戰爭結束以后,形成了三八分界線,美國大力扶持韓國,開始大規模軍事經濟援助。韓國政府勒緊褲腰帶,把美國援助的20多億美元物質賣掉,把賣物質的錢用于發展國內的工業,以貸款和投資的方式向大型企業集團進行資源傾斜,三星等超級集團與政府有密切往來,近水樓臺先得月,獲得了發展的先機,這種發展模式與我國的紅頂商人是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開放之初,我國不少紅頂商人官商不分,也是迎來快速發展。韓國也不例外,在政府扶持下,成為超級壟斷集團。

就是現在,韓國的一些大集團也與政府高官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像三星就與下臺的前總統存在很多的扯不清理還亂的關系。

(漂亮的韓國空姐)

韓國是二戰以來全球少數幾個由貧窮國家成功轉型為發達經濟體的國家。這樣的國家或地區不超過10個。2017年韓國GDP達到1.53萬億美元,排名全球第12位。2018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有16家韓國企業入圍。其中包括了知名的三星電子、現代 汽車 、起亞 汽車 、浦項制鐵、LG等企業。

別看16家世界500強企業,看起來并不算多。是放在國際上,對比韓國還確實真厲害。有很多GDP超過韓國的國家,比如印度、巴西、俄羅斯還沒有韓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