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美國對外貿易政策演變和劃分(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REVISED AMERICAN FOREIGN TRADE DEFINITION 1941))

时间:2024-04-30 04:17:46 编辑: 来源:

段的轉型,將著眼于21世紀,以更加靈活多樣和富于進攻性的手法參與國際斗爭。

2.加強對各地區事務的參與,進一步擴展美全球戰略優勢。在歐亞大陸西端,加緊改造和更新北約,大力推動北約東擴,著力推動建立一個“統一、民主,并且在維護和平與繁榮方面與美合作的歐洲”。世紀之交,美國在各主要地區的重大步驟,有著深遠的戰略考慮,就是要通過推行從東西兩翼齊頭并進的兩洋戰略,控制歐亞;通過加強在歐亞邊緣地帶的存在,掌握中東的石油資源,策應其兩洋戰略,對歐洲和俄羅斯等形成戰略箝制和掣肘。“東擴”、“西進”和“北拓”遙相呼應,是美國在歐亞大陸強化其優勢地位的重要戰略步驟。此外,美還不斷加強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影響。近年來,美國一改冷戰結束之初對這兩個地區有所忽略的傾向,明顯加大了對拉美和非洲的外交力度,克林頓在第二任期曾幾次前往訪問。

3.積極運籌大國關系,加強對“潛在對手”的防范和牽制。面對世界多極化的加速發展,美為保持主導地位,更加注意運籌大國關系。針對歐盟自身實力的增強、積極謀求成為世界獨立的一極的情況,美國有意在一些問題上作出一定讓步,使美歐聯盟關系得以維系。美國也注意多方緩解美日矛盾,加強與日本的安保合作。1998年9月,“美日防衛合作指導方針”的制定,標志著兩國軍事合作進入一個新階段。美國還首次提出,在2015年前后俄羅斯和中國可能成為美國的全球性對手。這表明,美國對俄、中兩國的判斷逐步趨于嚴峻,對兩國的防范和牽制力度明顯加大。

4.積極推行新干涉主義和“炮艦政策”。冷戰時期,美國以反共主義作為安全戰略的理論基礎和對外干涉的理由。近年來,美國又極力鼓吹“人道主義災難”、“人權高于主權”和“國家主權有限”等謬論,不斷為新干涉主義尋求法理基礎。美國為推行新干涉主義,還更加倚重軍事力量。國防部長科恩表示:美國的“國家安全政策不只是為了對正在變化中的環境作出反應,而且還為了以符合我們利益的方式塑造這個環境”。(注:《科恩稱美安全政策重點將從應付冷戰結束轉向塑造新時代》,新華社華盛頓1997年1月22日英文電。)據美方統計,從1990年至1997年,美軍對外用兵共42次,年均用兵頻率較冷戰時期高出一倍。1998年以后,美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接連3次對外直接使用武力。

5.更加輕視聯合國的作用。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政府間組織,在維持世界和平和促進經濟發展方面具有普遍的權威性。冷戰結束初期,美國曾較為注意借重聯合國的作用,但近年來繞開聯合國加緊推進西方價值觀念的霸氣明顯上升。1998年12月美國繞開聯合國,聯合英國對伊拉克進行打擊,試圖弱化聯合國在解決地區危機中的作用。特別是1999年3月推動北約對南聯盟進行空襲,是美國安全繞開安理會,操縱北約自行其是,而且把手伸進了另一常任理事國的傳統勢力范圍。美國甚至聲稱要重新考慮聯合國安理會的作用、運作和決策程序。美國對聯合國用則取、不用則棄的實用主義態度,嚴重削弱了聯合國的權威,在國際社會創下了非常惡劣的先例。

在美國歷史上,隨著國際戰略格局的大變動而對全球戰略進行較大調整多是在戰爭結束后進行的,冷戰后始于布什政府而由克林頓政府加速進行的全球戰略調整則是在和平環境下進行的,新舊國際戰略格局過渡期將經歷較長的時間,中間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布什政府和克林頓政府所提出的戰略目標、指導原則及政策構想也不斷發生變化。總的來看,這次調整,涉及面廣、幅度大、影響深遠,是一次全面的、整體性的調整,在戰后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布什政府時期是從冷戰轉向冷戰后的大轉變階段,國際局勢風云際會,各種矛盾錯綜復雜,新舊格局激烈沖撞,雖然提出了“超越遏制戰略”,但該戰略仍帶有過渡色彩,未完全拋棄冷戰期間的戰略觀念。克林頓政府執政期間,多極化趨勢加速發展,大國關系深入調整,國際戰略格局輪廓初現,美國全球戰略逐步完成了從“冷戰型”向“冷戰后型”的轉軌,并確立了面向新世紀的全球戰略的基本架構。這個轉變基本上是以1993年的“擴展戰略”和1994年的“參與和擴展戰略”為起點,結束于1997年的“塑造—反應—準備”三位一體新戰略構想。面向新世紀的美國全球戰略,成為克林頓政府留給小布什政府的最大的外交遺產,小布什政府的全球戰略將在這項遺產的基礎上發展下去。

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REVISED AMERICAN FOREIGN TRADE DEFINITION 1941)

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對六種貿易術語的解釋:

EX(Point of Origin)(產地交貨)

FOB(Free on Board)(運輸工具上交貨)

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將FOB術語分為下列六種:

(1)FOB(named inland carrier at named inland point of departure)“在指定內陸發貨地點指定內陸運輸工具上交貨”。

(2)FOB[(named inland carrier at named inland point of departure)feeight prepaid to (named point of exportation)]“在指定內陸發貨地點的指定內陸運輸工具上交貨,運費預付到指定的出口地點”。

(3)[(named inland carrier at named inland point of departure)feeight allowed to (named point )]“在指定內陸發貨地點的指定內陸運輸工具上交貨,減除至指定地點的運費”.

(4)FOB(named inland carrier at named inland point of exportation)“在指定出口地點的指定內陸運輸工具上交貨”。

(5)FOB Vessel(named port of shipment)“船上交貨(指定裝運港)”。

(6)FOB(named inland point in 買粉絲untry of importation)“在指定進口國內陸地點交貨”

FAS(Free Along Side)(運輸工具旁邊交貨)

C&F(Cost and Freight)(成本加運費)

CIF(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保險費加運費)

Ex Dock(Named Port of Importation)(目的港碼頭交貨)

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主要在美洲國家使用,由于它對貿易術語的解釋,特別是對FOB術語的解釋與INCOTERMS的解釋有明顯差異,因此,中國企業在與美洲國家進行交易時,應予以特別注意。

二戰后美國對外戰略的發展脈絡500字

二戰以后,美國全面推進全球霸權,并且不斷豐富自己的全球戰略內涵,試圖霸權合法化,具體表現在政治經濟還有文化三個方面,詳解如下:

一、經濟戰略演變簡介:

二戰以來,美國外貿政策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自由貿易階段、調整階段和多元化階段。外貿政策的持續轉變,實質上反映了美國經濟實力與國家競爭力相對下降的客觀事實。作為新興經濟體,中國要防止“被”全球化。靈活運用多種方法來化解外貿糾紛。

二、政治戰略演變過程詳解:

從冷戰到冷戰后,美國的霸權野心還不斷膨脹,從遏止共產主義發展到在全球大力擴展民主與自由市場,從充當西方世界的盟主發展到確立“領導”世界的全球戰略目標,并不時大肆動用武力和采取“單邊主義”行動以貫徹自己的戰略意志。

霸權戰略并非美國所獨有,但戰后美國的霸權戰略與歷史上列強爭奪或征服世界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鮮明的時代特點和美國特色。

(二)、美國竭力賦予其霸權以某種道義的或國際法意義上的合法性,同時注意將霸權目標與國家的實力統一起來。為自己的霸權擴張披上道義合法的外衣是幾乎所有霸權國家所通用的手法,而美國在這方面更勝一籌。維護所謂的自由和民主成為其動員國內社會力量支持政府對外政策的有效工具以及號令西方世界的大旗,而且憑借各項實力的巨大優勢,以及在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面臨問題挫折的反襯之下,美國所極力推廣的價值原則大有席卷全球之勢,并通過一系列國際機構與制度成為規范國際社會的原則框架。尤其在冷戰結束以后,道義的旗號與標準從具有防范意味的反蘇反共轉變為更加自信、自傲和更具進攻性的在全世界推廣所謂民主、人權和市場經濟,甚至不惜動用武力為其所謂的價值標準開道。

同時,美國霸權戰略的道義目標與道學面具絕非不計工本,現實利益與實力的算計始終是美國霸權戰略中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把“促進民主”作為旗幟的同時,美國并不放棄現實主義外交,在處理重大國際問題時仍以國家的現實利益為主要出發點,并將“雙重標準”作為調和道義目標與現實利益之間矛盾沖突的手段。在冷戰期間,遏制蘇聯的霸權戰略基本上反映了理想與現實的共同要求。冷戰后,如何實現“促進民主”和守護現實國家利益的統一,再次引起美國國內的廣泛爭論。 在二戰后美國全球戰略的目標是謀求“世界領導地位”和“按照美國的構想塑造世界”。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被認為是阻礙美國實現這兩大目標的主要因素。因此,戰后美國對外戰略主要圍繞反共和爭霸展開。但受制于國際形勢變化和自身實力消長,美國的全球戰略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特點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