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美國貿易現狀分析(美國對外貿易的特點)

时间:2024-05-19 17:44:04 编辑: 来源:

2018年下半年起,美國多次單方面挑起貿易爭端,美國多次對中國商品發起加征關稅措施。為遏制美國的“霸道行為”,中國對美國實施反制策略,對美國相關商品加征相應的關稅。中美貿易交鋒斷斷續續持續至今。

美國對中國發起多次貿易救濟措施

——美國是近十年對中國發起貿易救濟最多的國家

美國除了在關稅上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外,美國對中國也多次發起貿易救濟措施。貿易救濟措施是貿易摩擦的其中一個最為典型的表現形式。據統計,2010-2020年,美國對中國共發起163起貿易救濟原審立案。

在這個時期,美國是對中國發起貿易救濟原審立案最多的國家。2020年,美國對中國共發起22起貿易救濟原審立案,美國是除印度外對中國發起貿易救濟原審立案最多的國家。

——反傾銷和反補貼為美國常用手段

美國對中國采取的貿易救濟措施手段主要為反傾銷、反補貼和保護措施,并未采用特殊保護措施。2010-2020年,反傾銷和反補貼是美國對中國進行貿易救濟采用最多的兩大手段,兩者占比分別高達51%和47%。

2020年,美國對中國發起的主要貿易救濟手段為反補貼和反傾銷,兩者涉及的案件數量分別為11起和10起,占比分別為50%和45%。

——中國涉案的行業廣泛

美國對中國采取的貿易救濟措施涉及的行業很廣泛。2010-2020年,美國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救濟措施涉及的行業包括金屬制品工業、化學原料和制品工業、鋼鐵工業等18個行業,其中中國金屬制品工業涉及的次數最多,為39起。

中美雙方長期存在的問題可通過對話管控

此次為期兩天的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在19日落下帷幕,中國代表以硬氣的態度表明了中國的外交立場。我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表示,中方是抱著誠意來對話,雙方都有很多關切,有些疑慮,可以通過對話加以緩解。

有一些是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對話加以管控。希望美方也能相向而行,特別是要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與重大關切。在此基礎上,中方對中美繼續對話的大門始終敞開。

近五年,美國和歐盟在貿易領域的對外限制的分析 2000字左右

導讀:淺析近五年來美國和歐盟在貿易領域的種種限制,貿易限制分為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貿易壁壘的表現形式繁多,各國適用的貿易壁壘也層出不窮,歐美各國對于其他國家的貿易限制不斷升級,隨著與歐美等國的貿易聯系不斷加強,貿易保護主義在歐美發達國家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拉美與亞洲國家不斷遭受歐美發達國家貿易制裁,世界貿易組織(WTO)今年7月16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顯示,歐盟在2011年——2012年共執行112次

摘要

貿易限制分為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貿易壁壘的表現形式繁多,各國適用的貿易壁壘也層出不窮。近五年,歐美各國對于其他國家的貿易限制不斷升級,尤其對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隨著與歐美等國的貿易聯系不斷加強,各種矛盾也隨之出現。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貿易保護主義在歐美發達國家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拉美與亞洲國家不斷遭受歐美發達國家貿易制裁。在過去5年間,針對亞洲國家的反傾銷措施數量占比高達74%。世界貿易組織(WTO)今年7月16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顯示,歐盟在2011年——2012年共執行112次反傾銷措施,主要針對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

一. 近五年美國對華貿易限制

近年來,美國對華發起貿易壁壘的手段不斷升級,不僅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的“灰色區域”筑起合法性的壁壘,而且出現了向高附加值產品蔓延的趨勢,技術壁壘已經成為美國限制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出口的重要手段。為限制中國貿易品流入,美國頻繁使用“337調查”中的專利和知識產權保護來制裁中國輸美產品。

上半年,美國對華發起了9項“337調查”,其中3項涉及手機電子產品。5月1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2013年“特別301報告”,繼續將中國列入重點觀察名單。此外,美國還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阻止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或者中國企業赴美投資,試圖利用知識產權和“國家安全”等非關稅措施提高對華貿易壁壘。中興和華為的案例,已足以說明其保護手段的隱蔽性。

下面是近幾年美國對中國的幾個貿易限制:

1. 美國通過“337調查手段”,以保護專利打壓中國產品。

2. 2012年上半年,美國對華再次發起超過20起“雙反”調查。如3月19日裁定

中國輸美鋼制輪轂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美國商務部20日又連出3項涉及中國的貿易裁決,分別涉及中國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光學增白劑和鍍鋅鋼絲三類產品。

3.

在2012年10月10日,美國商務部更是對華太陽能電池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作出終裁,中國企業反傾銷稅率從18.32%到249.96%不等,反補貼稅率從14.78%到15.97%。

二. 近五年歐盟對華貿易限制

歐盟對華貿易管制方面與美國也是大同小異,自2008年以來,雙邊的貿易摩檫不斷增加。歐盟對華出口產品發起“雙反”調查,從2008年的6起,到2009年7起,再到2010年的11起,雙邊貿易摩擦愈演愈烈。雖然進入2011年,歐盟委員會先后終止了對我國輸歐無線數據卡產品的反保障措施調查和對該案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但是,歐盟卻在2011年5月14日,宣布對中國出口的銅版紙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這一跡象表明,歐盟的這種轉變不僅與美國的示范作用有關,也受其經濟復蘇緩慢和各成員國失業率居高不下的狀況所影響。

下面是近幾年歐盟對中國的幾個貿易限制:

1.

歐盟反傾銷委員會09年7月28日在布魯塞爾投票表決,支持歐盟委員會對產自中國的無縫鋼管征收為期5年的正式反傾銷稅的建議,以取代此前為期6個月的臨時反傾銷稅。就在

此前一天,歐盟部長理事會在沒有舉行討論的情況下決定對中國產鋼線材(也稱鋼盤條)征收為期5年的正式反傾銷稅,稅率高達24%。于09年24日決定,對產自中國的無縫鋼管和鋁箔征收為期5年的正式反傾銷稅,稅率分別高達39.2%和30%。

2.

為了緩解全球溫室效應,歐盟委員會于2012年10月出臺了一項旨在大量減少含氟氣體排放的法規修訂提案。提案規定,自2005年起,歐盟境內生產或者進口含氟氣體的企業都將實行配額制度,并且在2018年1月1日以后,企業需要根據其使用的配額數,按照30歐/1t

碳排放量繳納費用。

3.

2012年9月6日,歐盟啟動對中國產光伏產品反傾銷調查;2013年5月8日,歐委會建議對中國光伏產品征臨時懲罰性關稅,平價稅率47%;2013年9月,相關各方要求歐委會就反傾銷和反補貼問題召開聽證會。歐委會停止搜集關于反傾銷終裁所需的證據;2013年12月5日,將公布對反傾銷調查的終裁結果。很有可能將同時公布反補貼調查結果。

4.

近日,歐盟發布《LED照明產品最新能效規定》,2013年9月1日起,出口到歐洲的LED照明產品須符合新的能效標準要求,并在未來三年分三個階段逐步提高LED照明產品的能效標準。

二、淺析歐美對華進行貿易限制的原因

1、各國的貿易保護主義

貿易保護主義根深蒂固是貿易限制的根本原因,而由于WTO某些規則的模糊性,當發達國家不景氣時,這種保護傾向尤為嚴重。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當經濟發展不平衡時,貿易自由與貿易保護會激烈碰撞。

2、國際貿易規則不完善

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缺陷影響調解作用的充分發揮,而這些缺陷很大程度上是發達國家成員與發展中成員談判地位的差異造成的。這是由一些發達國家在對外貿易中保護本國經濟利益的需要決定的。這種過分保護,易出現權力濫用,導致隱性貿易摩擦。由于無論調查結果是否形成反傾銷事實,起訴國都不會被追究責任,而此舉卻會給調查對象帶來嚴重損失,各國因此堂而皇之地利用反傾銷的合法性、可操作性對其國內夕陽產業實施保護。

3、中國經濟崛起引起經貿摩擦

美歐對華設限的根本動因在于:通過對占中國出口較大份額的紡織品出口的壓制,達到抑制中國經濟增長的整體發動機的目的。中國出口大量增加,其他新興國家供給能力大大提高,改變了世界市場的供需結構,由此產生中國經濟崛起與發達國家遏制崛起的矛盾,這是造成近期諸多貿易爭端的根本原因。

4、保持進口貿易多元化目的

各國為保證經濟安全,防止中國產品壟斷其國內市場,保持多元化進口貿易環境,而對中國大量出口品設限的做法導致貿易摩擦。

三. 歐美對華進行貿易限制的影響

進入2013年,歐美對華貿易依舊爭端不斷,影響也越來越大。今年上半年,美國和歐盟分別對華實施2項和4項“雙反”調查。

同年7月8日,歐美雙方啟動了世界上最大的自貿談判——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TTIP)談判,意在重塑歐美投資和貿易關系,建立國際貿易新規則。如果TTIP配合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的“兩洋戰略”得到實現,世界貿易版圖有可能因此而改變。

而歐美作為中國的第一大和第二大貿易伙伴,其聯手走向市場一體化,這對中國出口、

投資和經濟增長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該協議可能筑起的貿易壁壘,將遠遠大于歐美對中國單個產品征收反傾銷、反補貼稅的影響。如果歐美之間享受零關稅或者低關稅,各自產品在對方市場上就有很大的價格優勢,而中國同樣的出口產品進入歐美市場后在價格方面就會失去競爭優勢。如果歐美統一產品、行業規則和標準,中國產品如果達不到歐美的技術標準、環保標準等要求,可能連歐美市場的大門都進不去。

結論

在中國力求發展,卻備受爭議的當前,努力適應和改革是中國當前發展的需要。面對變得日益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中國對外貿易不僅需要繼續保持政策上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還需要進行不斷的磋商、談判,構建一個良好的合作環境,保持進出口的穩定增長。不但要注重調整進出口產品結構,開拓新市場,也要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讓中國的世界國家中的地位增高,威信增強,成為東方真正的巨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