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舟山自由貿易試驗區(舟山群島屬于寧波市嗎)

时间:2024-06-01 19:54:27 编辑: 来源:

大人才工程,完善人才培養、使用、激勵和保障機制,建設海洋經濟人才高地。 舟山市

要以海洋科學城為載體,深化與國內外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的合作,大力推進科創園區、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省海洋開發研究院、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等重大平臺建設,進一步做特做優浙江海洋學院和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促進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 加快實施學前教育標準化、義務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多樣化,提升職業教育水平,建設具有海洋特色的現代化教育強市。 建設群島型花園城市 群島型花園城市是統籌城鄉、區域、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有形載體。要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推進以海洋科學城為核心的中心城區建設,促進定海、普陀城市有機更新,加強岱山、嵊泗縣城建設,培育六橫等海島小城市和一批中心鎮、中心村。 開展城市地下空間規劃利用研究。大力推行“數字城管”,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水平 舟山市

。全面建設“美麗海島”,深入實施城鄉統籌七大行動計劃,推進漁農村生態經濟、生態環境和生態文化建設。 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健全以城帶鄉長效機制,推進公共財政向漁農村傾斜、重大基礎設施向漁農村延伸。建設具有海島特色、城鄉一體、山海秀美、生態和諧的宜居城市。

為何英國最初更想要的是舟山而不是香港?

其實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在與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之時,英國最想要的是舟山而不是香港,由于清政府的不同意,而后才用香港代替。

相信學過中學 歷史 對近代史應該都不會太陌生,香港在割讓給英國之前跟現在完全不能相提并論,現在的香港經濟繁榮,亞洲金融中心等,但在當年割讓之前,香港其實是個名不見經傳經傳的小島。島上荒蕪一片,除了少量遷徙而來的耕農人煙稀少,而且還是海盜、強盜等不法犯罪分子的集聚地,反倒是因為香港地處珠江口,香港島成了海盜和走私商的天堂。英國人把香港島作為他們向中國走私鴉片的中轉地。雖然香港島受到了鴉片走私者和盜賊的歡迎,但在英國人的眼里,他們壓根沒看上這個小島,原來英國人早已盯上了中國的另一個地方——舟山群島。為了這個地理位置獨一無二的海島,英國甚至兩度占領舟山。

為什么英國會看上舟山群島呢?

首先是地理位置的優越性。舟山群島位于浙江省東北部,地處中國長江口南側、杭州灣外緣的東海洋面上的一組島群。在東經121 30′ 123 25′,北緯29 32′ 31 04′之間,東西長182千米,南北寬169千米,是中國第一大群島。舟山群島相當于中國海島總數的20%,分布海域面積22000平方公里,陸域面積1371平方公里。其中1平方公里以上的島嶼58個,占該群島總面積的96.9%。主要島嶼有舟山島、衢山島、六橫島、岱山島、朱家尖島、金塘島、鼠浪湖島、魯家峙島等。

舟山群島不但地處長江口,南面是寧波,北面是上海,西面是杭州灣,水運異常便利,而且靠近清廷的賦稅重地江南水鄉。中國近一半的茶葉、絲綢和瓷器都產自這里。如果在舟山群島建立貿易基地,那一定是上上的選擇。

其次這里擁有最豐富的漁業資源,相信大家都聽過“舟山漁場”吧,這里位于寒暖流交會之間,學過地理的應該都不陌生,寒暖流交會會帶來大量豐富的海鮮等漁業資源。早在大約5000年以前,就有大陸漁民到這里捕魚定居,到唐宋以后隨著海上貿易交流的興起,舟山群島又海灣遼闊,海面平靜沒什么大風大浪,背靠繁華的江南,一度是明州港的商船通往日本等地的必經航道之一,一時間來來往往的商人絡繹不絕,加上海上貿易的促進作用,這里漸漸繁華一時,不再時當初的僅僅漁民定居打魚而已。顯然這絕佳的地理位置用來搞貿易最適合不過了。

早在乾隆皇帝時期,英國就派出了馬嘎爾尼為首的使團遠赴中國,與清政府進行談判,直接表明了想要舟山群島作為貿易中轉站和存放貨物居住等要求,但當時的清政府閉關鎖國,視海外為蠻夷,而自己為強大的天朝上國,自然乾隆皇帝不會理會他的要求,直接二話不說就打發走了。自從馬戛爾尼碰壁而歸,英國一直在找機會想要撬開中國的貿易大門。終于在鴉片戰爭爆發以后,腐敗無能的清軍自然不是英軍的對手,一番大戰后,于1840年7月攻占了舟山定海,達成了英軍在戰前做出的在中國沿海永久占領一個島嶼,用于軍事和貿易之用的戰略目的。

其實在簽訂條約之時,英國考慮了很多地方,一開始考慮了海南、臺灣、福州、廈門、舟山,后來最先放棄的是海南,英國認為其經濟價值低,其次臺灣情況復雜,英國人幾次嘗試登島都被臺灣當地居民擊退,福州和廈門則遠離清政府政治軍事中心,距離京師較遠,對清政府實行政治經濟軍事壓迫不明顯,達不到戰略壓制目標,再者就是遠不如當時的舟山腹地江浙一帶繁華,畢竟最終目標還是要進行貿易。時任英國外交大臣的巴麥尊再一次分析了占領舟山的好處: 一是此地離清廷的首都北京不那么遠,便于施加軍事壓力;二是從舟山無論上溯長江、運河還是杭州灣都非常方便,海運便利;三是舟山可以輻射江南重要的絲綢、瓷器、茶葉產地,商業潛力巨大。似乎,舟山他們要定了。

然而在英國看來毫無疑義的事情,最終還是沒了。首先在英國占領舟山以后,激起了當地的民怨,當地居民奮起反抗,不再把食物和水等賣給英國人,加上清政府的極力反對,態度相當強硬,最終英軍找了個臺階退出舟山群島。然而英國又馬上派出了另一位駐華代表進行談判,這位駐華代表一來馬上擴大了戰爭范圍,把附近的福建廈門廣東的數座港口占領了,當然舟山也不例外,再度被占領。同樣不例外,英軍再次遭到了當地居民的劇烈反抗,加上突如其來的瘟疫,島上的英軍一下子就病倒了一大片, 英軍一下子病倒了五千人,有近五百人因此喪命。想那整個鴉片戰爭期間,英國在戰場上的傷亡總數也不過五百來人,而舟山的瘟疫對英國軍隊大殺傷甚至超過了戰場。 綜上種種原因,在深思熟慮后,駐華代表義律最終做出決定退出舟山。

退出舟山后在和清廷代表琦善的談判中,他不再提舟山,反而要求清廷同意他從舟山撤回的軍隊暫住在香港。所謂駐扎,不過是占領的代名詞罷了。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清政府不肯,畢竟江浙一帶是納稅重點地區。

在經過一系列討價還價之后。在義律的威逼下,琦善口頭應允割讓香港,而實際上琦善始終未《穿鼻草約》在上簽字或加蓋關防。在公告發表的第五天,英國出兵強占了香港。所謂的《穿鼻草約》是偽造的。道光皇帝得訊后,決定對英宣戰,并將琦善革職問罪。

然而面對英國人的大炮,清政府再一次戰輸了,此后,英又經過一年多的持續侵略戰爭,最終用武力脅迫清朝政府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將搶奪來的侵略權益用條約的形式固定下來。然而這卻不是英國最初想要的結果,對于義律的自作主張放棄舟山,選擇香港英國女王和外交議員很是不滿,然而也無可奈何,沒有辦法。 英國當時外交議員巴麥尊更是批評香港島是一個“鳥不生蛋之地,一間房屋也建不成”,揚言英國在這場戰爭中得到的太少了。英國女王維多利亞也批評義律是“一位完全不遵指令而努力爭取最短任期的人”。 最終義律被解職,取而代之的是璞鼎。

義律解職后,由璞鼎查接替義律擔任駐華全權代表,繼續領導對華戰爭,并擔任香港的政務官。直到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后,璞鼎查被委任為首任英國駐香港總督。至此香港便真的成為了英國人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了。同時也開放了相關通商口岸,到1846年簽訂《退還舟山條約》,英國人撤出舟山,舟山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但反過來看舟山,英國通過在《南京條約》里加入了開放通商口岸的條款,將舟山附近的寧波和上海設為了通商口岸。如此,原計劃中舟山的貿易中轉站的價值就大打折扣了。

當然就當時情況來說香港就地理位置而言,確實不如舟山。但對于遠道而來的英軍卻是一個難得的“避風港”。一來此地人煙稀疏,對占領者不會有太激烈的反抗。二來從新加坡等其他南洋殖民地前來的海上補給線比去舟山要短,管理成本要小得多,即使面臨陸上封鎖,也問題不大。更重要的是香港港口水深,便于大型船舶的停靠,有利于建成未來英國的遠東海軍基地 。

2009年舟山跨海大橋通車,舟山不再孤懸海外,舟山的貿易價值也重新被人們所重視起來,2017年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落戶舟山,相信舟山未來也會有更好的發展。

覺得不錯,請戳正上方頭像訂閱哦( )

舟山群島屬于寧波市嗎?

不屬于寧波的,現在是舟山新區,原來是舟山市,跟寧波平行的地級市,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