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自貿區貿易管理與服務專業(在上海自貿區開辦外貿公司有什么好處?)

时间:2024-06-03 07:24:46 编辑: 来源:

國貿專業學生還要關注世界經濟運行規律,熟悉世界貿易組織及不同國家經貿法則和業務流程,掌握國際管理規則等內容。因此,該專業學生除了學習經濟學專業課程外,還要學習管理類、法學類等課程。

二、專業與就業

對外貿易及相關領域是主要就業方向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中國加入WTO和一些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進一步接軌,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堅實的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基礎、掌握國際經濟合作理論與政策、熟悉國際貿易實務、熟練掌握外語的專門人才。該專業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本專科專業就業狀況顯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畢業生規模為8.5萬至9萬人,近幾年全國就業率區間為85%至90%,屬于就業率較高的專業。

國貿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主要包括對外貿易及相關領域的行政管理、教學和科研部門,還有外貿企業、外資企業、跨國公司、擁有外貿經營權的企業和其他涉外經貿部門等。以中國農業大學為例,該校國貿專業畢業生近幾年的就業單位有中國對外貿易促進委員會、國家統計局、恒遠經貿公司、金鑼集團、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

另外,國貿專業畢業生還能在國內外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從事經營管理工作;在駐外商務機構以及海外駐華商務機構的國際貿易與金融的從事相關經營管理工作; 在工商企業從事國際貿易、金融投資、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國際物流等工作。

用人單位看重外語水平

由于大多外貿企業要與海外客戶溝通聯絡,因此國貿專業畢業生必須具備一定外語水平。各類型企業對外語能力的要求略有不同,大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通常要求畢業生具備大學英語六級,而一些中小型企業則更看重商務英語聽說能力,要求應聘者能直接與外商進行簡單的貿易磋商并簽訂合同。對于外貿業務員、跟單員等要直接與國外客戶打交道的崗位,企業更要求應聘者能夠熟練運用外語進行聽說讀寫。

用人單位要求的外語并不僅限于英語,很多企業都招聘小語種的國貿人才。一項以義烏地區外貿公司和出口生產企業為對象的調查顯示,該地區外貿企業對小語種的人才需求量較大,60%的企業對外業務中需要用到阿拉伯語,40%需要用到西班牙語,其他應用頻率較高的語種還包括韓語、日語、俄語等。

在重慶江北的一次招聘會中,用人單位為法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等小語種海外拓展專員崗位開出底薪7000元外加提成的誘人待遇。

國貿競爭力強的城市機會多

另外,排名前列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國沿海三大經濟圈:環渤海、珠三角、長三角。這些城市位于沿海,擁有上海港、深圳港、廣州港、天津港等眾多港口。國際貿易市場繁榮勢必拉動人才需求,因此,這些城市可以成為國貿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首選。例如,上海自貿區設立后需要引進大量人才,其中部分貿易類企業對國貿專業畢業生的需求較大。

三、報考指南

700余所院校 招生各有特色

目前,全國共有700多所高校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分布于不同層次,主要包括綜合類院校、財經類院校、理工類院校、語言類院校、師范類院校以及農林等其他院校。考生在考慮院校時,要對該專業的特色和方向有所了解,選擇符合自身情況的高校。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綜合類院校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側重大基礎教育,針對于學科基礎必修課和專業基礎課給予較多的課時比重,凸顯“厚基礎,寬口徑”的特色。

財經類院校在注重學科基礎教育的同時,加強專業選修課的比重,突出財經類高校學生的專業特殊性。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國貿專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最具競爭力的專業之一,也是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再如中央財經大學,其國貿專業充分利用了該校金融、經濟方面的學科優勢。該校的國貿學院除了普通的國貿專業外,還設立了國貿專業(國際貿易與金融風險管理方向)的雙學位本科教育項目。

理工類院校的實踐環節課程略多,另外從開設的課程名稱上可以看出,理工類大學國貿專業實踐性課程比較注重計算機和數理工具的應用,凸顯高科技在國際貿易決策中的應用特性。如天津工業大學的高仿真、互動式教學實驗、實訓平臺、創造性模擬公司、自主開發性案例教學場所、常態化競賽機制等為學生能力多樣化發展提供了環境和條件。

語言類院校對國貿專業的學生一般都有著極高的外語水平要求。北京外國語大學強調學生要外貿、英語兩手抓。該校的國貿專業不僅使用國內領先水平的國際貿易實務教學軟件,還注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畢業生英語可達到專業八級水平。

看清錄取要求

深圳前海自貿區稅收優惠政策

1。前海符合條件的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2。可獲取跨境人民幣貸款,貸款利率3%-4%之間。

3。前海的現代物流企業按差額征收營業稅。

4。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免征個人所得稅。

5。符合條件的前海企業獲取前海綜合試點項目扶持資金(1000萬)。

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日前發布《前海企業所得稅優惠產業認定操作指引》,深圳前海企業所得稅優惠新政實施。至此,前海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全面落地,符合條件的前海企業將能更加清晰地了解該項政策的具體操作方法。

根據稅務部門和前海管理局發布的指引性文件,前海企業所得稅優惠的申請流程主要分為3個步驟:

一是企業在申報企業所得稅季度預繳和年度匯算清繳時,可根據前海管理局發布的《前海企業所得稅優惠產業認定操作指引》以及附件二內容自行判斷自身業務是否屬于優惠范圍。如認為符合,可直接填寫申報表中對應優惠項目,即為完成備案登記,并按要求將相關資料留存備查。在此過程中,企業均為自行操作,無需經過任何行政審批。

二是在企業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結束后,主管稅務機關在對已申報并享受優惠的企業開展后續監管時,對企業主營業務是否屬于《前海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難以界定的,將會向企業發出書面通知,要求企業提供由前海管理局出具的證明文件。

三是企業接到主管稅務機關發出的書面通知后,按照《前海企業所得稅優惠產業認定操作指引》要求,向前海管理局申請產業認定。前海管理局將在前海e站通服務中心設置專門窗口,接受企業申請,并在15個工作日內出具認定結果。

一、前海優惠政策匯總

1)企業所得稅15%優惠

政策內容:對設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符合條件的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申請需符合前海優惠行業目錄(如下)中規定的一項或多項產業項目為主營業務,且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60%以上。前海優惠行業目錄:現代物流業、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商務服務業。

2)個人所得稅15%優惠

政策內容:對外籍人士、港澳臺居民、海外華僑、取得國外長期居留權的歸國留學人員,在前海企業或機構任職工作年滿90天,可取得暫由深圳市政府按照內地與境外個人所得稅負額給予的財政補貼,對已納稅額超過應納稅所得額的15%部分給予財政補貼,應納稅個人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經營所得。

3)房屋租金補貼與購置補貼

政策內容:在前海實地辦公且租賃或購置實際辦公室的企業,可申請辦公用房扶持資金,對于購置辦公室的企業可申請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財政補貼,扶持資金分三年平均發放;對于租賃辦公室的企業可申請每年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財政補貼,連續扶持三個年度,對于港資企業在同等條件下給予1。2倍的扶持金額。

租賃辦公室申請要求:面積不少于150平方米,且在租賃期限內未轉租、分租或改變功能的機構。

4)人才專項扶持資金

政策內容:為境外人才、海外華僑和歸國留學人員在前海就業、創業提供補助,香港專業人士能直接為前海企業和居民提供服務,比如注冊會計師,將前海納入經國家批準的廣東省專業資格互認先行先試試點范圍。重點聚焦“深港人才合作、高層次人才集聚、人才回歸計劃”三個領域,對戰略科學家等六類人才進行扶持,可申請最高不超過324萬元財政補貼。

5)總部企業專項扶持資金

政策內容:對于符合政策相關條件的總部企業,可申請總部企業專項資金,總部企業是指由前海管理局依據本辦法認定并實際在前海合作區經營的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包括綜合型企業總部、功能型企業總部和獨角獸企業總部。其中功能型企業總部分為金融企業總部、現代物流企業總部和其他功能型企業總部。可申請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集聚扶持,對于港資企業總部扶持標準按既定扶持標準的130%予以核定,有限額約定的從其規定。

6)深圳創業補貼

政策內容:為進一步扶持自主創業,持續減輕企業負擔,對于初創企業可申請各項創業補貼,初創企業是指在本市登記注冊3年內的從未享受過創業補貼的小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民辦非企業單位。該政策可分為五大類補貼,各補貼互不影響,滿足條件后即可自行在網上申請補貼金額,各補貼可申請金額并不一致。

二、前海行業專項扶持政策匯總

1)金融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

政策內容:對于符合政策相關條件的前海企業,可申請金融業專項資金,對新注冊或新遷入的金融控股公司、商業銀行專營機構、金融企業總部的深圳市級分支機構、金融企業總部設立的專業子公司和其他持牌金融機構可分別給予一次性落戶獎勵,可申請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財政補貼,對于港資金融機構再給予30%的額外落戶獎勵。

2)商貿物流業專項扶持資金

對于符合政策相關條件的前海企業,可申請商貿物流業專項資金,適用于在前海主要開展貿易、現代物流業務的機構、上一年度為前海外貿進出口、跨境電商做出重要貢獻的企業、有利于前海航運發展的機構給予一定獎勵,原則上可申請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財政補貼,個人不超過500萬元,對于港資企業可享受的扶持標準上限的1。3倍的扶持金額。注冊地與實際經營地在前海,申請扶持時未在我市相關部門的經營異常名錄內。

3)新興產業專項扶持資金

政策內容:對于符合政策相關條件的前海企業,可申請新興產業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在前海從事數字經濟、海洋產業、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以及其他高新技術產業的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原則上單一年度最高可申請不超過3000萬元財政補貼,對于港資企業可享受的扶持標準上限的1。3倍扶持金額,申請機構應同時符合下列基本條件:

注冊地與實際經營地在前海、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健全的財務制度、實行獨立核算的新興產業企業,以及符合條件的相關科研機構、服務新興產業發展的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申請時扶持時未在我市相關部門的經營異常名錄內。

4)專業服務業專項扶持資金

政策內容:對于符合政策相關條件的前海企業,可申請專業服務業專項資金,適用于在前海從事專業服務業相關法人或非法人組織,最高可一次性申請300萬元財政補貼,同一機構同時符合多個條件的,按就高原則支持,申請機構應同時符合下列基本條件:注冊地與實際經營地在前海,申請扶持時未在我市相關部門的經營異常名錄內。

5)社會公共服務業專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