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騰訊海外投資(為什么美國的科技巨頭不像阿里巴巴和騰訊那樣撒大網似的到處投資?)

时间:2024-05-25 07:24:57 编辑: 来源:

,許多國人耳熟能詳的公司,都是開曼群島的注冊企業。

2015年1月,亞洲富豪李嘉誠重組旗下兩家集團,并把重組后的企業注冊地點從香港遷移至開曼群島,稱此舉只是為做生意方便。

有資料顯示,目前平均每年有4300家公司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全球700多家銀行均在該群島設有分支機構,包括全世界最大的25家銀行的子公司,島內的金融業、信托業總資產已超過2500億美元。

資料圖。李彥宏在世界智能大會上演講。 張道正 攝

開曼穩定的政治、經濟和貿易環境和良好的金融法律設施讓世界眾多公司紛至沓來。在開曼群島,許多棟看似普通的樓房里,動輒擠滿上萬家外來公司。

企業投資偏愛開曼群島,房產中介的觸角也伸了過去。資料圖

甚至有人戲言:注冊的公司不需要擁有屬于自己的辦公室,只要有一個掛在開曼群島的信箱地址即可。

門檻低收稅少,所以國內的企業就去萬里之外注冊?不只是這樣,還有一個目的是為了海外上市。

2010年4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利用好境外資本市場,繼續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根據國家發展戰略及自身發展需要到境外上市。而在我國,境內企業到境外上市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發行證券或者上市,審批程序復雜;二是境外公司控制境內企業,以境外公司為主體在境外上市。

據投資行業人士介紹,通過在開曼群島注冊公司,就是由境外公司收購、股權置換等控制境內資產,再拿到境外上市。“這種間接上市的好處是成本低、上市程序透明、花費的時間短、可以避開國內復雜的審批程序。”

因此,一些中國公司在“避稅天堂”注冊的主要目的并非避稅,而是為了境外上市,比如阿里巴巴。

“天堂”也有寒冬期

不論是為了上市還是避稅,每年在開曼群島注冊的公司數量都有增無減。據華商網報道,

資料圖。6月29日,首屆世界智能大會在天津開幕。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大會上進行了名為“天馬津云:智能改變世界”的主題演講。演講時,馬云手勢和表情極為豐富,貢獻了不少“表情包”。 張道正 攝

國稅總局2015年統計了一組數字,每年由于“避稅天堂”流失的稅收額,超過300億元人民幣。

樹大招風,當小小的開曼群島成為全球眾多公司趨之若鶩的理想天堂,其監管和稅收等政策的不完善逐漸凸顯。“避稅”過度就難免變為“逃稅”。

美國的可口可樂、寶潔、英特爾、甲骨文等大型公司都在開曼注冊子公司,并通過一系列復雜的財務路徑,將盈利轉移到這些子公司,從而規避高達35%的美國公司所得稅。奧巴馬甚至對此抱怨,“這里擁有的不是世界最大的辦公樓,而是最大的逃稅大本營。”

相似的還有不少中國國企,例如,在離開曼群島不遠的英屬維爾京群島,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國企子公司紛紛注冊。據齊魯晚報報道,業內人士稱,“國企在這些地方開設子公司,一般是為了把國際收入進行合理避稅。”

不過,通過設離岸公司轉移贓款也很常見。中國逃到國外的犯罪分子帶走的巨額資金,相當一部分是通過離岸公司向外轉移的。一些離岸公司還通過高買低賣將利潤留在海外,將虧損留在國內,從而避開繳納增值稅。據齊魯晚報報道,典型的避稅案例是2010年高盛在境外轉讓雙匯發展的股權,獲得豐厚收益,但并沒有向河南省國稅局納稅,逃避企業所得稅4.2億元。

2014年,51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就在德國簽署了一項有關納稅信息自動交換的協議——CRS,即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準,是用于指導參與司法管轄區定期對稅收居民金融賬戶信息進行交換的準則,旨在通過加強全球稅收合作提高稅收透明度,打擊利用跨境金融賬戶逃避稅行為。

截至2016年12月6日,已有101個國家和地區承諾實施CRS,涵蓋了幾乎所有的發達經濟體,包括開曼群島和百慕大群島等被譽為“逃稅天堂”的地區。

綜合媒體報道,根據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財長,以及其它共51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簽署的協議,從2017年9月起,這些國家或地區有權從簽署協議的其它國家或地區的金融機構收集所有金融信息,并和協議范圍內的地區自動進行信息交換。中國內地和香港將在2018年開始參與交換信息。

屆時中國稅收居民在其他100個參與國或地區開設的金融賬戶信息,將會自動呈報給中國稅務機關,與此同時,其他參與國或地區也將自動收到由中國提供的信息,這無疑會對基于避稅以及財富隱秘需求進行境外資產配置帶來巨大挑戰。

重壓下的“避稅天堂”,也許將開始進入寒冬期。

公司初創,又沒有什么錢又想發展下去,必須找一個最合適生長的地方。政策環境穩定,沒有人今天找你麻煩明天找你麻煩,動不動就出臺打壓政策等等,還有稅收優惠力度大。

美禁止與騰訊交易,對騰訊公司海外市場是否會有所影響?

驅動中國2020年8月7日消息 據外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于當地時間6日簽署兩項行政命令,宣布將在45天后禁止任何美國個人及企業與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進行任何交易,禁止美國個人及企業買粉絲及其母公司騰訊有關的任何交易。

這意味著,特朗普瓷此前發出Tik Tok若期限內不被美國公司收購就要停止運行的口頭威脅已“落地”。45天后,美國境內的公民,以及任何受美國法律管制的在美人士,都將無法再繼續使用買粉絲和Tik Tok,違反行政命令的人將會受到制裁。

       而為何要禁止買粉絲,與字節跳動一樣,特朗普聲稱買粉絲的數據收集是對國家安全的威脅,并可以使中國政府獲得用戶信息的訪問權限。

       受此影響,騰訊股價一度跌超10%,市值不足4.8萬億港元。截止發稿,跌幅收窄至4.59%。不過,雖然禁令涉及騰訊,但據品玩報道,洛杉磯時報記者Sam Dean稱,白宮官員表示總統令僅限買粉絲以及買粉絲相關公司,不涉及騰訊持股的游戲公司。因此,Riot公司《League of Legends》和Epic公司的《Fortnite》目前暫不受影響。

       但仍需注意的是,近年來,騰訊收購了potify、Snap、Reddit、特斯拉、華納音樂、環球音樂等美國公司的股份,特朗普禁令是實施范圍尚不能完全確定,騰訊的其他業務能否不被波及,仍是問號。另外,與Tik Tok不同,買粉絲在美國僅有少量用戶,兩相比較,Tik Tok的處境更為艱難。華泰證券分析稱,美國禁止與騰訊的交易主要是為了防止海外WeChat通過轉換母公司躲避禁令的潛在可能,以及禁止騰訊在美國進行更多投資。但整體風險可控,目前騰訊在美國的主要投資僅占騰訊當前市值約3%左右,而且主要集中在文娛內容領域,不涉及本次禁令重點關注的社交通信領域。

為什么美國的科技巨頭不像阿里巴巴和騰訊那樣撒大網似的到處投資?

美國的 科技 巨頭通常注重專業,在進行并購和投資時,主要是圍繞自己的主營業務進行,大多都是在相應的領域進行并購投資,很少有大規模的跨行業投資并購。并且 科技 巨頭間的主營業務基本沒有重疊,在對外投資時,沖突和競爭較小,所以幾乎沒有太多跨行業的巨型并購。

美企在投資領域更為聚焦,比如亞馬遜專注投資電商領域,蘋果喜歡對硬件和操作系統軟件進行并購,谷歌(Google)的圍繞搜索技術和廣告技術、以及流量入口,Facebook專注于社交領域和新興的VR/AR,而微軟Microsoft的布局集中在企業端和生產效率軟件上。美國法律對技術創新的保護程度很好,創業中的互聯網公司有新的技術或想法,不用擔心被盜版,也不存在因為資金資源上的不足被擊垮破產的風險。而國內的的創業風險比較大,類似的創新想法可以被克隆,所以被收購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我國的互聯網市場潛力巨大,需要跑馬圈地為先。阿里由電商發家,涉足金融保險、教育醫療、交通城管、未來 科技 、文化 娛樂 等行業。騰訊由社交起步,在社交、手游等方面無人匹敵,支付體量直逼阿里。2017年阿里投資了79筆,并購金額約為898.54億人民幣,投資活躍度已經超過很多一線VC。而騰訊投資了113筆,文化 娛樂 項目最多,是國內投資布局最多的公司。 在押注未來的風口這件事情上,誰都不敢松懈,未來 還會繼續以跑馬圈地的態勢發展。

因為 社會 環境不同,中國的大企業基本無法避免“尾大不掉”“冗長繁雜”的命運。而壟斷則是美國 科技 巨頭慣用的打法。

AMD和Intel并駕齊驅地壟斷計算機CPU技術;微軟則選擇壟斷操作系統,不管你再厲害的軟件沒有系統也是免談。而且美國獨霸鰲頭的企業代工廠遍及世界各地,但卻無法被復制。

顯卡都是別國代工,但核心技術在本國;微機主板讓對手代工,但核心芯片組技術窺探不來。美國的 科技 巨頭都是走向國際化靠的是低工資成本帶來的價格落差。價格差越大的,沖擊力就越猛,發展速度就越快。

荀子在《勸學》里就表述過了:“縢蛇無足而飛,鼦鼠五技而窮”。行事應該把目標集中到一點上,不專不精,樣樣都是“半瓶子醋”,對于靠“技術”吃飯的來說是大忌。

而阿里和騰訊不同,技術和生產都在自己這里,價格差一下子就達到飽和狀態。 可技術的投資又得上臺階一樣只升不降,所以必須用從別處投資賺來的錢作為資金周轉和研發成本。

美國 科技 巨頭只需要一技之長就可以支撐整個企業,說明人家該技術已經無可取代。中國的互聯網起步較晚,現在還在奮力趕超,各種技巧只是為了一個目標。這也有利有弊,但阿里他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為了防止出現尾大不掉的情況已經公司分成好幾塊來管理,每塊有自己擅長的領域。

互聯網根系發自美國,枝葉蔓布全球,原發創意以往大多出自原產地。美國是世界資本市場的中心,發達開放,互聯網 科技 巨頭遭遇全球資本追捧,客戶和應用借助網絡遍及世界。無論哪個國家的互聯網 科技 巨頭,都能來這里上市融資,所以才有阿里巴巴與谷歌、亞馬遜、微軟、蘋果、臉書等巨頭同場競技的格局出現。

美國的互聯網巨頭通常專注主業,不輕易擴張。搜索就是搜索,社交就是社交,電商就是電商,系統開發軟件、硬件、整體分明,蘋果就是蘋果,微軟就是微軟,推特就是特朗普專愛。

反觀阿里、騰訊等中國巨頭,都是要做包羅萬象的所謂生態圈,撲捉原發創意,到處撒網撈魚,自然需要跑馬圈地為先。阿里由電商起步,如今涉足金融保險、教育醫療、交通城管、未來 科技 、文化 娛樂 ,無所不及。騰訊由社交起步,如今涉足領域比肩阿里不分伯仲。尤其在社交、手游等方面無人匹敵,支付體量直逼阿里。

美國的高 科技 創業始自硅谷,由大學和民間資本促成。中國當下政府鼓勵雙創,民間高 科技 巨頭業已成就氣候,國內國際資本充裕,一帶一路國策支持,正是大舉擴張的良機,時間窗口不容錯過,所以成長驅動高過美國,也必然期待從各個方面全面超越美國。這是大勢所趨,遲早的事,幾乎沒有意外。

沒細看其他答案,但是姑且全盤否認。因為這個問題是mba課的經典的問題。所以不接受反駁。

MBA中有一個名詞叫做 agency problem. 在美國的商業案例中,有的ceo會選擇在業績比較好的時候把利潤投資出去,這樣交出來的報表不會特別的好看(因為太好看的話。CEO下一階段的任務會更重)。而投資出去的錢在未來會收回來,這樣有助于未來報表的好看。這種問題share holder是非常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