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進出口貿易公司開票稅率多少(生產企業外貿出口怎么報價?報價要不要考慮增值稅?貿易完成后要開增值稅票么?)

时间:2024-06-16 21:59:24 编辑: 来源:

B)20萬美元報關出口。外匯核算采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的辦法,貨物報關出口當日的外匯牌價中間價為 16.6。該出口貨物的退稅率為15%。

1、如貨物已驗收入庫,發票已到,貨款已付時:

借:庫存商品—庫存出口商品 854,700.8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45,299.15

貸:銀行存款 1,000,000.00

2、核算出口退稅額時:

(1)核算應退稅額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 128,205.13(外購價格退稅率)

128,205.13=854,700.8515%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128,205.13

(2)不予退稅進項稅額轉出

借:主營業務成本—一般貿易出口銷售成本 17,094.02(外購價格不予退稅率)

17,094.02=854,700.85(17-15%)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7,094.02

3、出口貨物報關銷售時:

借:應收外匯賬款—XX外商 1,320,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一般貿易出口銷售收入 1,320,000.00

4、結轉出口商品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一般貿易出口銷售成本854,700.85

貸:庫存商品—庫存出口商品 854,700.85

5、收到增值稅退稅款時:

借:銀行存款 128,205.13

貸: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 128,205.13

6、開戶銀行以1:6.5買入價將該筆外匯全部結匯時:

借:銀行存款—人民幣戶 1,298,700.00

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19,980.00

貸:銀行存款—美元戶 1,318,680.00

7、月末結轉損益時:

(1)結轉出口銷售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一般貿易出口銷售收入 1,320,000.00

貸:本年利潤 1,320,000.00

(2)結轉出口銷售成本

借:本年利潤 871,794.87

貸:主營業務成本—一般貿易出口銷售成本871,794.87

(二)生產企業:免、抵、退稅

外貿企業日常業務中,大量的常見的貿易類型,主要是一般貿易(出口貿易)和加工貿易(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這兩種。一般貿易是與加工貿易相對而言的貿易方式。指將貨物單邊輸出關境的出口貿易方式。

免:是指對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免征本企業生產銷售環節增值稅;

抵:是指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所含應予退還的進項稅額,抵頂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

退:是指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在當月內應抵頂的進項稅額大于應納稅額時,對未抵頂完的部分予以退稅。

由于生產貨物所涉及的可抵扣的原材料、水電、運費等眾多,無法準確清分出口部分和內銷部分各自對應的進項,就無法準確核算出口應退的進項稅部分。假設能夠準確核算各自的進項,那么內銷的銷項-進項=應納稅額交稅,出口對應的進項退稅,交給國稅局,國稅局再退給你,雙方豈不是都很累。

所以抵,就是用出口對應的應退進項,抵頂內銷對應的應納稅額,最終確認退稅的部分。抵就是一個計算退稅的過程,其實質就是計算全部的應納稅額。退稅能抵完了,應納稅額就是正的,只交稅就行,如果該退的稅抵不完,應納稅額就是負數,這個數就該退稅。(本文轉自會計網)

生產企業外貿出口怎么報價?報價要不要考慮增值稅?貿易完成后要開增值稅票么?

生產企業出口報價,要考慮增值稅,同時要看你的產品退稅率多少。出口后不需要開具增值稅發票。

舉兩個極端的例子

A. 產品沒有退稅,即產品退稅率為0%,則稅務局按照出口報關的FOB價折算成人民幣,按照17%全額征收增值稅。

B. 產品增值稅全退,即產品退稅率為17%,則,按照按照出口報關的FOB價折算成人民幣,按照17%抵扣企業應付稅款。

生產企業出口不開具增值稅發票,但是在出口對外報價中要考慮增值稅而不是包含增值稅.

如果退稅率是17%,那么報價中一分錢增值稅都不要加.如果退稅率是11%,那么就要含6%的增值稅.如果退稅率是0%,那么要含17%的增值稅.

生產企業出口增值稅實行免抵退.

案例一:某公司當期出口收入100萬元,內銷收入50萬元,進項稅金15.3萬元,該公司出口貨物的征稅率17%,退稅率17%。

“免稅”:100萬元的出口收入免征銷項稅,(50萬元內銷的銷項稅金應計提)

“抵稅”:為了說明問題,把15.3萬元的進項稅金按比例分攤為內銷、外銷兩部分(在實際征管中不用如此分攤)。

出口分攤的進項稅金=15.3×100/150=10.2(萬元),這也是可以“抵稅”的稅額

內銷分攤的進項稅金=15.3×50/150=5.1(萬元)

內銷收入應交稅金=50×17%-5.1=3.4(萬元)

抵不完的進項稅金=3.4-10.2=-6.8(萬元)

“退稅”:抵不完的進項稅金6.8萬元退稅給企業。

案例一是出口貨物征退稅率一致的例子,如果征退稅率不一致,“免、抵、退”稅就增加了“扣稅”。

案例二:某公司當期出口收入100萬元,內銷收入50萬元,進項稅金15.3萬元,該公司出口貨物的征稅率17%,退稅率13%。

“免稅”:100萬元的出口收入免征銷項稅,(50萬元內銷的銷項稅金應計提)

“扣稅”:扣稅的稅額=100×(17%-13%)=4(萬元),即“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稅的稅額”。

“抵稅”:同樣為了說明問題,把15.3萬元的進項稅金按比例分攤為內銷、外銷兩部分(在實際征管中不用如此分攤)。

出口分攤的進項稅金=15.3×100/150=10.2(萬元),這也是“抵稅”的稅額。

內銷分攤的進項稅金=15.3×50/150=5.1(萬元)

抵稅的稅款=10.2-4=6.2(萬元)

內銷收入應交稅金=50×17%-5.1=3.4(萬元)

抵不完的進項稅金=3.4-6.2=-2.8(萬元)

“退稅”:抵不完的進項稅金2.8萬元退稅給企業。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兩個案例是為了解釋“免、抵、退”稅的概念,在理論上進行分析,在實際操作中不用如此將進項稅額進行分攤了。

對出口不予退稅的貨物,應視同內銷征收增值稅、消費稅。應嚴格按規定及時申報繳納增值稅,報關后,企業憑海關退回的核銷單及出口報關單申報納稅.

另,你的例子:

A價格為美元單位,B、C價格均為人民幣。

1. 如果這家企業通過外貿公司做,相當于外貿公司收取傭金,退稅還是歸生產企業。也就是外貿說的代理。

那么B-B/1.17*退稅率=(A-外貿公司傭金)*匯率

也就是B==(A-外貿公司傭金)*匯率/(1-退稅率/1.17)

2.如果這家企業通過外貿公司做,一次性賣給外貿公司,退稅歸外貿公司。也就是外貿說的實單。

這個內貿合同價格C基本上是靠外貿公司和生產企業協商。

另外,要知道外貿公司如果全拿退稅的話,等于給外商的外幣價平白無故要加上很多。一般來說,外貿公司不可能退稅全部吃掉,會貼出來一部分。

外貿在利潤率基本上會在5%-15%,C價格要考慮到

a. 工廠的成本

b. 外貿的勞動付出

c. 外貿的成本

雙方協商定價。

考慮ABC的價格的時候,都需要考慮增值稅的!!!

外貿企業出口退稅如何計算?

外貿公司退稅計算方法:

外貿公司退稅對出口貨物所含進項稅額予以退還,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一、外貿企業出口貨物應退增值稅的計稅依據及計算方法

1、從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收購、作價加工收回貨物退稅依據的確定。按規定,外貿企業申報出口退稅時要附送增值稅專用發票,在這兩種方式下出口退稅的計稅依據可以直接從附送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中認定,不需經過另外的計算,即以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進項金額為退稅計算依據。

基本計算公式如下:

應退稅額=外貿收購不含增值稅購進金額×退稅率或=出口數量×加權平均單價×退稅率

2、從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購進的出口退稅依據的確定。

(1)出口企業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并持普通發票的特準退稅的抽紗、工藝品、香料油、山貨、草柳竹藤制品、魚網魚具、松香、五倍子、生漆、鬃尾、山羊板皮、紙制品等12類貨物,其計稅依據按下列公式計算:

出口退稅的計稅依據=普通發票所列銷售金額(含增值稅)÷(1+征收率)應退稅額=出口退稅的計稅依據×退稅率,上述公式中普通發票所列銷售金額只能是實際成交的貨物進價,不包括運費和手續費,如普通發票注明有這部分費用,必須予以剔除。征收率按3%計算。

(2)出口企業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其提供的發票為主管征稅機關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則其計稅依據為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進項金額。

應退稅額=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金額×退稅率除農產品為5%外,上述出口貨物的退稅率均為3%。

3、委托加工貨物計稅依據的確定。

外貿企業委托加工的出口貨物,其計算退稅依據按下列公式計算:出口貨物退稅計稅依據=原、輔材料金額+工繳費;

公式中的“原、輔材料金額“是指外貿企業購入原、輔材料時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所列的進項金額,”工繳費“是受托企業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進項金額,用收款收據、普通發票的一律無效。

應退稅額=原、輔材料金額×適用的退稅率+工繳費×復出口貨物適用的退稅率;

二、外貿企業出口貨物應退消費稅的計稅依據和計算方法

屬從價定率計征消費稅的貨物應依外貿企業從工廠購進貨物時征收消費稅的價格為依據;屬從量定額計征消費稅的貨物應依貨物購進和報關出口的數量為依據;屬復合計稅辦法的,按從量定額和從價定率相結合計算應退消費稅稅款。

1、實行從價定率的征收辦法:

應退稅額=購進出口貨物的進貨金額×比例稅率2、實行從量定額的征收辦法:應退稅額=出口數量×定額稅率。

3、實行從價定率和從量定額相結合的復合計稅的征收方法:應退稅額=購進出口貨物的進貨金額×比例稅率+出口數量×定額稅率;外貿企業采用委托加工方式收回應稅消費品出口,其應退消費稅也按上述公式計算。

三、外貿出口企業進料加工復出口的退稅規定(一)進口料件采取作價加工方式。

在進料加工貿易方式下,外貿企業將減稅或免稅進口的原材料、零部件轉售給其他企業加工生產出口貨物時,應按銷售給生產加工企業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金額,填具《進料加工貿易申報表》(外貿企業用),報經主管退稅機關批準同意,主管征稅機關對銷售料件應交的增值稅不計征入庫,而由主管退稅機關在出口企業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