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鄭州市經濟貿易學校新校區(鄭州市商業技師學院)

时间:2024-06-02 11:27:54 编辑: 来源:

了《目標管理責任書》,同時著力培養懂管理會理財的干部隊伍。現在大家的核算意識非常強。 為適應管理需要,2009年2月再版了25萬余字的《管理制度匯編》,為規范管理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四)長短結合,“兩翼”齊飛 從2001年4月起,學院確立了學制教育與短期培訓相結合、“兩翼”齊飛的辦學方向,發揮師資和實訓設施優勢,強化對中小企業在崗農民工的技術指導和技能培訓,加大城鎮失地農民的轉崗培訓和軍地兩用人才的能力建設,范圍人數逐年擴大和增加,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學院設立的社會培訓處,專職開辦1至3個月的短期培訓,專業涉及導游、烹飪、粵語、日語、建筑、機電一體化、焊工等27個專業。2001年至2009年,累計為鄉村和城鎮失地農民轉移培訓1萬余人,培訓收入400余萬元,為學院發展、擴大培訓提供了必要的經濟補充。 2009年學院與市農業局、市商務局、市扶貧辦、共青團鄭州市委聯合下鄉到鞏義、新密、滎陽、新鄭和我院開發的溫縣、修武培訓基地開展送技術培訓活動,贏得社會普遍贊譽。學院與河南省武警總隊合作舉辦的軍地兩用人才培訓已歷時6年,也取得豐碩成果。 2009年,我院招收學制教育新生4220人,1-3個月的短期培訓2543人,加上學院與河南中醫學院、河南工業大學、鄭州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河南科技學院聯合對在校高級工以上學生和畢業生進行本科學歷教育的792人,2009年學院新增各類職業培訓的學生超過7500人。從培養人數、培訓形式到培養層次和涵蓋面實現了新突破。 (五)頂崗實習與就業 抓住頂崗實習與就業不放松,“出口暢”帶動了“入口旺”,形成了“招得來,留得住,送得出”的良性循環。 2006年10月,學院認真遴選,確定了河南永煤、鄭州煤機、鄭州四維機電、宇通客車、廈門受興、南京中山飯店、上海紅子雞飯店和鄭州索菲特酒店等100家對口實習基地,并舉行了隆重的百家實習基地頒牌儀式。目前學院已同國內外300多家效益信譽良好的企事業單位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為學生頂崗實習與就業安置提供了可靠保障。 近年來,學院每年在企事業單位的實習人數激增到3500人,還有近4000名畢業生落實就業。一直以來,我們始終堅持把學生實習當作教學全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做好實習管理,就業處從當初的2人擴充為12人,現在又引入了院系兩級管理,將學生實習就業逐步落實到學系——在學系設立“實習就業科”,實行“教學、管理、實習”一體化。這樣學院的就業服務管理中心有了基礎,服務功能更能得到發揮。 學院堅持抓實習帶就業,就業率年年達到98%以上。就業處通過由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職能轉變,已成為現在的就業指導中心。

四、發展節點——建設鄭州市職業技能公共實訓基地 學院沿襲30年培養實用型技能人才的辦學傳統,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加上符合市場需求的先進辦學模式,學院躍入了規模擴大、層次提高的良性快速發展軌道,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 適逢中央、省市“調整經濟結構,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加強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的政策機遇。天時地利人和,促使學院順應經濟發展需要和政策機遇,發揮現有辦學資源綜合優勢,順勢而為,再度跨越。建設鄭州市職業技能公共實訓基地,成為學院的必然選擇,這也是學院搶抓機遇、再上臺階的發展節點。 培訓基地將面向全市及周邊,對下崗職工再就業、在崗職工轉崗、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和退役軍人、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就業進行技能培訓。基地建成后,可達到年培訓35000人的規模,同時,可帶動鄭州市商業技師學院在校生規模超過2萬人,使我市單體技工教育進入國家一流行列。 學院承接籌建的鄭州市職業技能公共服務實訓基地建成后,規模效應和帶動作用十分明顯,將有力推進我市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規模和速度,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提供人才支撐;對提高勞動者職業技能、促進就業、促進穩定將發揮積極作用。

新鄭有哪些高校

新鄭龍湖鎮有個大學城,有很多學校啊: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中原工學院(南院),檢察職業學院,河南衛生職工醫學院,河南經貿學校,鄭州經濟管理干部學院等

龍湖還有河南工程學院、河南機電學校等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