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重慶網紅城市營銷(重慶和西安等“網紅城市”為什么這樣火?)

时间:2024-06-17 15:11:22 编辑: 来源:

>風景

重慶擁有山、水、林、泉、瀑、峽、洞等自然景色,共有自然、人文景點300余處,其中有世界文化遺產1個(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遺產2個(重慶武隆喀斯特 旅游 區、重慶金佛山喀斯特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6個,國家森林公園24個,國家地質公園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個。

美食

你以為重慶只有火鍋?你以為重慶只有小面?你以為重慶只有酸辣粉?不不不,重慶還有老麻抄手,糍粑,雞雜,腦花,磁器口的麻花,怪味胡豆,串串,老太婆蹄花,南山泉水雞,歌樂山辣子雞,豆花飯,山城小湯圓,萬州烤魚,毛血旺,三和魚,水泊梁山雞,鵝石板江湖菜,燒雞公,鐵山坪花椒雞等等等等......

雖然吧,重慶人嘴里念叨著

輕軌我不坐了

陳麻花我不吃了

長江索道也不梭了

反正火鍋也早就漲價了

你們別把重慶妹兒裹起跑了

這是來重慶玩的底線

重慶的小伙子們也爭爭氣

爭取把外地妹兒變成重慶的!

不過,調侃歸調侃

重慶人民可是真心的歡迎大家來重慶玩喲~

成都、重慶和西安都具備什么樣的“網紅”特質?

第一、穩定且海量的 旅游 人數是基礎。 我也曾經在想一個問題,為什么這三座城市能夠成為網紅城市?經過查詢資料對比之后,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每年的 旅游 人氣都在1億以上。跟大家分享一組數據:2018年成都全年共接待游客2.4 億人次,重慶5.97億人次,西安2.47億人次;大家可以看到,僅僅從 旅游 人次來看,基本上這三個城市都是 旅游 大市,過億(甚至2億)的 旅游 人數,這樣才是能夠成為網紅城市的基礎。

第二、網紅時代其實就是互聯網時代,需要足夠的基數來做裂變。 足夠的 旅游 人數作為基礎,那么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才具備快速傳播的前提。對于互聯網有所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無論是小視頻還是自媒體的傳播,都是依靠互聯網大數據的計算方法來進行推薦的。也就是說,點擊的人數越多,那么推薦就越高,傳播就越廣,以此類推,最終成為一個網紅城市和網紅打卡地。

第三、本身有持續的大量的 旅游 人數就說明了,這些城市具備某種特殊的吸引力(有自己的IP和打卡地)。 比如:成都的大熊貓、西安的盛唐景觀、重慶以江城、霧都、山城等揚名。這些就好比是這些城市的IP,本身具備一定的知名度,只是需要借助互聯網的工具,比如:小視頻、自媒體等進行推廣后就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朋友來游玩。

互聯網時代下,成為網紅城市沒有什么不好

第一、網紅城市是傳統與互聯網的一種結合,能夠更加散發城市的魅力。 可以說在過去的很長時間內,城市的宣傳僅僅是通過傳統媒體(電視、廣告、報紙等),本身的傳播就具備局限性。這樣就導致了很多城市的游客基本都是來自周邊或者本省的居多,但是在互聯網工具的加持下,任何一個人的任何手機都有機會刷到你這個城市,都有可能帶來一位游客,這應該算是另一種的城市宣傳。

第二、打造網紅城市不難,關鍵是要持續“紅”下去。 很多朋友包括我,以前都對“網紅”有點偏見,尤其是對于那些“人”。但是對于城市發展來說,個人覺得網紅城市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點子。利用互聯網的快速傳播性,充分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從而帶動本地經濟的發展。個人覺得成為網紅城市不難,關鍵是如何保持長期的紅,這才是難點。

西安作為十三朝都城,有兵馬俑、華山、鐘鼓樓、陜西博物館、大雁塔、碑林等眾多有趣的景點。 歷史 豐富多彩。

英雄古城、開埠文化、國家記憶、文明都會是重慶的四張名牌。也有老鼓樓衙署遺址、米市街、鵝嶺二廠、白象街、釣魚城、中山四路、洪崖洞等眾多有趣的景點。 歷史 同樣豐富多彩。

兩座城市也具備了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較為開化的民風,作為旅行目的地是很不錯的選擇。

有 歷史 有沉淀有特色有美景,還有 美食 美女。

這是一個互聯網時代,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只要你是有特色的,只要是美好的,都會很快的傳播開。

西安本就是一座 旅游 城市,有悠久的 歷史 ,濃郁的文化氣息,有令人垂涎欲滴的 美食 ,讓每一位來西安的游客流連忘返。

近幾年,西安也大力改善城市環境,改善 旅游 環境,除了名勝古跡外,又增加了許多時代感很強的好去處。

有人說炒作,那如果只有摔碗酒、毛筆酥,其它都是一團糟,誰還會來呢?

西安,是一座值得你來的城市,西安歡迎你?

國慶重慶游客超全市人口總和,非旅游強市的重慶是怎么打造成網紅城市的?

重慶打造成網紅城市是新時代人們思想開放,創意結合的產物,從前的重慶只是一座悠閑的山城,自從與各種創意,科技結合之后,重慶如同現在的漢服一樣煥發了生機。重慶的網紅城市有三點很重要的成功契機:與創意的完美融合,與風格的接軌,與網絡的運用,這三點讓重慶一度沖上旅游熱榜。

重慶的很多商圈,店家都挺樸實的,時代在進步,裝修也在進步,重慶很多熱門商圈都試著建立一些當下年輕人喜歡的建筑,如創意墻,主題建筑,嘗試成功了幾處之后開始大范圍實施,在一個重慶的山城里,無數的超現代建筑屹立其中,這種創意的混搭叫人不得不叫絕。在一座座高樓下卻是重慶的小巷子,混搭又創意。

重慶的文創等發展非常好,包括重慶聯名的國潮都別有特色,中國風和時尚一接軌,年輕人的接受度就高了起來,近些年重慶的旅游業發達也基本是年輕人首當其沖,重慶包含了年輕人最愛的時尚,美食和風情,在重慶玩,就算是個路邊攤也不會讓人失望。

網絡越來越發達,重慶的爆紅也是營銷得力的結果,網紅文化盛行,一個好的地方一旦被挖掘就會一傳十十傳百,網絡上重慶給人打造的優質形象讓每個去旅游的人都向往一番,而重慶說到做到,每個景點都和照片上一樣好看,去旅游過的人再通過網絡核實重慶的口碑,想來的人就又翻了倍,重慶的旅游文化也算是中國成功的營銷案例了。

網紅城市有什么優劣勢嗎?

從重慶洪崖洞、西安摔碗酒到李子壩輕軌站,幾十秒的視頻,豐富了人們對于他處的感性認知,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網紅城市”。而引爆這場“網紅城市熱”的抖音APP,以新興媒介之式成為城市營銷的前鋒。

在媒介平臺化、用戶數據化與算法驅動的時代,如何精準利用新興媒介進行城市形象傳播、多維度進行城市品牌塑造,日益成為城市發展戰略中舉足輕重的組成部分。抖音APP如何幫助城市進行形象推廣?它創造的“網紅城市”模式可否復制?帶來的效應是否具有持續性?……這些問題成為城市研究與實踐共同關心的焦點。

在此背景下,方塘智庫對話中國傳媒大學亞洲傳媒研究中心副主任、城市形象傳播研究基地主任、博士生導師文春英教授,以期從城市形象傳播、區域品牌塑造的專業化視角,思考并分析當下利用以抖音為代表的社交網絡來推廣城市的利弊之惑,探討“網紅城市”形成的復雜因素與城市品牌未來走向。

抖音之“火”在于它捕捉到了個人敘事在傳播活動中的價值,滿足了新媒體核心用戶非主流、娛樂化、逆層級化的心里需求。但在使用以抖音為代表的新興平臺推廣城市形象時,需要清晰界定整合性的城市營銷與旅游推廣之間的概念與差異,練好內功,樹立城市品牌意識,為城市建立積極的正向的無形資產才是要務。追熱,捧火,不是明智之選。

關于抖音中的網紅城市,我關注到了三點:一是個人敘事。大眾媒體,包括以互動為顯著特征的早期互聯網產品在內,都無法提供隨時隨意的個人敘事的可能。而抖音讓人們看到了這種可能性。人的本質之一是更關心己身。無論電視臺的主持人講得多出色,人們仍需要個人敘事和個人表達。社交媒體中的轉載、點贊等滾雪球式的人際傳播,是大眾媒體并不具備的功能。用戶在抖音上曬城市,并不一定能說明用戶真正“愛”這個城市,而是用戶在通過眼前的城市來發掘并展示自身的“點”。抖音的“火”,正是因為它提供了一種個人敘事的可能性,只不過是關于城市的個人敘事。所以,城市要去挖掘和提供能夠為個人敘事所用的場景和素材。

城市品牌的推廣,一般不涉及具體的行為引導,這也是城市品牌化如何轉化的難點。企業的形象推廣一般也不會出現具體的行為引導。但是旅游類的推廣恰恰需要發出非常明確的行動引導類信息,比如摔碗酒,成本低但有趣,便會吸引人去效仿,這就是行為引導。再比如,《羅馬假日》里從真理之口到確認情愫的橋段。此后幾十年,把手放到真理之口中成為到羅馬旅游的“必做”體驗。抖音視頻中的用戶生產內容無意中應對了旅游推廣中體驗設計的一些基本理念,比如趣味性、話題性、普適性等。所以,城市和專業機構應該做的不是去追熱,捧火,而是應該從專業的角度好好研究一下,UGC視頻里蘊藏的體驗設計需求。

人們在談論抖音捧紅了西安的時候,往往忽略了西安近十年來在城市戰略上持續不斷的探索與努力。在提升城市軟要素和城市旅游規劃方面,西安的思路非常清晰。在同級別城市當中,西安的理念和實踐都是領先的。在行動層面上,西安至少在政府體系內部已經形成了用城市品牌戰略去形成內部合力的共識,所以才會有率先嘗試抖音的舉措。抖音與西安之間的合作,是有這個內在邏輯作為前提的,如果沒有這個前提,只是跟風模仿,別人投什么我也投什么,那么不管投入多少預算,效果都是堪憂的。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