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貿易公司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商貿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如何進行風險管理)

时间:2024-05-21 06:07:49 编辑: 来源:

逆向選擇問題;投保人與保險人也難以形成重復博弈機制,無益于工程保證保險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行業層面,行業協會和各種社會中介機構都應有所作為。如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履約保證保險示范條款》投保人義務條款中的“投保人應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若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規定,便能夠有效避免逆向選擇的情況發生。

更大范圍來看,除與保險公司的逆向選擇之外,建筑企業與商業銀行、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以及建設單位、材料供應商等上下游企業之間也普遍存在逆向選擇現象。因此,建立健全建筑市場信用制度也是識別與防范逆向選擇的必然要求。歸根結底,只有搭建建筑市場信號機制的信用橋梁,建筑市場競爭才能真正走向規范有序。

企業會面臨哪些風險

1、政策風險:是指國家政策的變化對行業、產品的影響

2、市場風險:是指本企業產品在市場上是否適銷對路,有無市場競爭力(技術、質量、服務、銷售渠道及方式等)。

3、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困難、甚至破產倒閉(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率、應收應付款及現金流問題等)。

4、法律風險:是因簽定合同不慎,陷入合同陷阱,造成企業嚴重經濟損失

5、團隊風險:是指核心團隊問題及員工沖突、流失和知識管理等。

新經濟形態下,企業新的經營模式噴涌出現,而隨著中國的“一帶一路”國策的開展,中美經濟貿易沖突的加劇,國家管理部門對市場經營主體的嚴格管理,企業在經營中和走出去面臨各種各樣的合規風險。避免合規風險,建立健全而穩定的企業合規制度在新形勢下尤為重要。

哪些重點防范的法律風險,企業經營者需要提前做好重點防備

(1)最核心的法律風險就是合同,因為合同不僅是一份商務文件,同時也是一份法律文件,合同一旦簽訂,就涉及到企業的義務和權利,涉及到企業的收益和成本,因此合同風險應該得到企業足夠的重視。質言之,一份擬定的較好的合同,不僅僅是規范雙方履行,更重要的是避免本企業損失的發生,督促對方履行合同(加大違約的懲罰力度)。

(2)企業兼并也存在較高的法律風險,因為這個過程涉及到公司法、競爭法、稅法、知識產權法等法律法規,操作性復雜,對社會影響也大,因此企業也要重視這個方面。

(3)知識產權風險,現代經營管理的核心已比純粹的實體經營轉移到品牌經營上去了,知識產權作為一種非物質形態的特殊財產,要求相關法律給予特別的規定,而目前我國多數企業并沒有意識到或沒有關注知識產權的深入保護,從法律風險的解決成本來看,避免他人制造侵權產品比事后索賠更為經濟。

(4)勞務用工風險,現階段勞動法規還不夠健全,勞動者的法律意識再不斷增強,勞資糾紛將會出現高發態勢,企業要避免糾紛的發生,則需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以制度去管理人、約束人是最有效的措施。

如何去防范這幾類常見法律風險的發生?如何避免或最大程度降低此類風險帶給公司的損害

要重點做好以下措施:

(1)強化法律風險管理意識。所以國內企業家或企業負責人必須首先樹立法律風險管理意識。要認識到,法律風險一旦發生,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后果,但事前是可防可控的,因而一定要抓緊強化風險管理工作。

(2)建立完善法律風險管理工作體系。法律糾紛的產生原因錯綜復雜。如果企業的內部責任不清,制度有失健全,監管放松失控,法律審核把關不嚴,都有可能導致法律糾紛的產生。因此,建立健全法律風險防管理體系,要與加快建立現代企業的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有機結合起來,使法律風險管理成為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緊緊圍繞企業經營、改革發展的中心任務,深入分析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源,強化企業各部門、各崗位的職責,建立法務部門與各部門的聯動機制,加快完善重重大法律糾紛案件的防控、處理和備案機制。

(3)推進法律風險防范制度建設。法律風險的防范,需要完善的制度庇護,企業應當在以下兩大方面推進法律風險防范的制度建設。完善法律風險管理制度。如合同風險管理制度、知識產權管理制度、資產負稅管理制度、法律糾紛管理制度等等。構建法律風險管理交流平臺。聘請具有法律風險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律師為公司法律顧問,并結合業務與崗位實際需要,對人事、財務、技術等重點崗位的工作人員,加大民法典、公司法、民法典、勞動法、知識產權法等法律知識的培訓力度,提高法律業務水平,從而保障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參與競爭,從全員、基礎方面保障企業目標,減少企業風險,維護企業權益。

(4)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突出法律風險管理工作重點。法律風險管理涉及到企業經營管理、戰略發展的各個方面。如合同及合同管理、人力資源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六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投資或者擔保的總額及單項投資或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前款規定的股東或者受前款規定的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前款規定事項的表決。該項表決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通過。第十七條公司必須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依法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參加社會保險,加強勞動保護,實現安全生產。公司應當采用多種形式,加強公司職工的職業教育和崗位培訓,提高職工素質。

航運企業如何做好風險管理

航運業高風險主要是由于航運市場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和較大的波動性、航運事故的不確定性和后果嚴重性所決定的。稱為市場風險和安全風險。航運事故的后果嚴重性大家都理解,但航運市場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和較大的波動性是什么原因呢?這要從航運市場及其特點上找原因。航運市場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 “航運服務”是一種產品,既然是產品,就可以進行交易。這種交易關系形成了航運市場。反映市場好壞的指標是價格,影響價格變動的主要因素是供求關系。航運供應與需求特點決定了航運市場的特點。

航運需求具有以下特點:航運市場的需求是由貿易派生出來的需求,具有派生性;航運需求在個別需求上具有多種多樣的特殊性;航運需求在總體上卻有一定的規律性;運輸需求在時間和空間上具有不平衡性;運輸需求彈性(運輸需求變化和運輸價格變化之比)比較小。

航運供給具有以下特點:航運產品的非貯存性;運力供給與運輸需求的不一致性;運力供給的增加具有滯后性,運力退出市場比較難;航運供給彈性(運力供給變化和運輸價格變化之比)短期小,長期大。

以上供需特點造成了航運業是一個強周期性行業,而且航運市場波動大,也就是說風險非常大的行業。景氣周期的時候誰越有實力誰賺的錢越多,但是不景氣的時候,會有很多小公司倒閉,大公司的應對辦法是減少運力,實在不行了只好重組,所以航運企業很難保證長盛不衰。

對“航運業風險大”有了足夠的認識,接下來要研究的問題是:政府應該如何促進和保護航運業的發展?航運企業應該如何進行風險管理,以使自己能夠生存和發展?政府層面促進和保護航運業發展的政策與措施 對安全風險,政府層面主要是通過提高物質技術水平(包括船舶;港口,碼頭及裝卸設施;航道,航標及助航設施;通訊導航設備等。)以及制定規章制度和建立應急救助系統等方面來保障。

對市場風險,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理論上過去由國家承擔的投資風險將由企業承擔。但政府也不是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而應該充分利用政府掌握大量市場信息的有利條件,進行市場信息的統計分析,及時發布,在必要時進行風險提示,進行宏觀調控。

那么,如何保證或引導社會資金投資到航運業呢?這就要靠政策。大家都知道一個經濟學的原理:高風險應該有高回報。前面說了,航運業是高風險的行業,那么,按照這一原理,應該有高回報。如何保證航運企業有高回報?政府能做的,無非就是稅收優惠。就象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為了吸引外商投資,政府采取的主要政策就是稅收優惠。此外,政府還可以制定造船貸款利率優惠,或給予政府擔保等措施支持、幫助航運企業融資,降低融資風險。

政府在發展航運中的措施還有以下幾個方面:加快完善水運法規體系,積極探索有關制度;拓寬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渠道,穩定資金來源;制定扶持航運企業發展政策,提高航運業競爭力;加強水資源綜合利用的協調,促進航運與相關行業協調發展;加快航道、船舶標準化進程。促進船舶運輸結構的調整,針對不同航區、不同貨類,組織研制標準化系列船型,向全行業公布,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加以推廣。航運企業風險管理策略及措施 1.航運企業風險防范的基本策略

航運企業風險防范的基本策略有兩類:風險控制,以防止損失的發生,風險理財,以彌補不可避免的損失。下面就這兩種基本的風險防范策略加以說明。

——風險控制以減少損失。風險控制策略是指專門設計用來使事故的損失頻率或幅度減小以及使損失更可預測的風險管理策略。風險控制策略包括回避風險、損失防阻、損失抑減、風險隔離,以及企業免于向他人支付損失賠償的契約性轉移等。

回避風險。回避風險可以完全消除任何損失的可能性,其做法是放棄任何會遭受損失的活動或投資。如某船公司欲打算開辟冷藏集裝箱運輸南方時令水果到北方的班輪航線,但考慮到運輸費用及保鮮等方面的風險,放棄了這一活動。這就是避免了風險的發生。又如,在上世紀80年代前期,環球航運公司陸陸續續賣出了不少好望角型船,有效地避開了上世紀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的航運蕭條期。

損失防阻。損失防阻的目的是要減少某一特定損失的頻率。如上述企業不想放棄運水果的計劃,就降低可能因保鮮問題而帶來損失方面,要求發貨單位加保鮮膜,并保證發送當天新摘的水果為九成熟,進而減少了因水果不新鮮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又如,制定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并要求嚴格執行,可有效的降低船舶事故發生的概率。

損失抑減。損失抑減的目的是要降低某一特定經營風險損失的程度。如上述企業某航次由于臺風而誤了班期,開箱交貨時,發現有部分水果已損壞,于是馬上組織人員將水果分為好、中、次三檔出售,并以適當方式冷藏存放,同時,加大宣傳力度以吸引顧客,從而減少了經營風險。又如,政府建立的應急反應系統,可在第一時間對水上事故作出反映,控制事態的發展,減少損失。

風險隔離。這是一種不使事故波及無辜的策略,即預先把企業的活動與資源有計劃地安排好,以使單一事件不會同時波及整體或同時造成整體的損失。例如,企業的多元化投資,向多個供應商采購燃料。由于有了這種隔離措施,因此,沒有一個可預見的事件或事故會同時毀損其所有的投資,或中斷其所有的燃料采購。又如,一些航運公司下面有不少單船子公司,雖然經營上集中管理,但法律上各單船子公司是獨立的企業法人,風險已經隔離。一旦某子公司出事,由于采取了“風險隔離”策略,對整個公司的影響也不大。

風險控制的契約性轉移。風險控制的另一個策略就是以契約方式將資產或活動的風險轉移給他人來承擔。最常見的做法是財產租賃與業務轉包,至于轉移者與被轉移者間的經營風險分配,則須依契約的條款而定。船舶長期租給租家是環球航運公司最主要的經營模式,正是這種穩健的經營方式,使得環球航運公司在短短的二十幾年時間,從一艘7000噸級的二手船發展成“世界船王”。

——風險理財以彌補損失。對于風險控制策略無法完全防止的損失,需要采用風險理財策略予以配合。風險理財策略主要可以分成兩類:一是自留,即用企業自身的力量償付損失;一是轉移,即借助企業外部的力量償付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