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跨境電商 貿易方式代碼(跨境電子商務網購保稅零售進口監管方式代碼為)

时间:2024-06-01 14:43:44 编辑: 来源:

]  的商品 [2]  。

業務模式

編輯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分為企業對企業(即B2B)和企業對消費者(即B2C)的貿易模式。B2B模式下,企業運用電子商務以廣告和信息發布為主,成交和通關流程基本在線下完成,本質上仍屬傳統貿易,已納入海關一般貿易統計。B2C模式下,我國企業直接面對國外消費者,以銷售個人消費品為主,物流方面主要采用航空小包、郵寄、快遞等方式,其報關主體是郵政或快遞公司,目前大多未納入海關登記。

跨境電商分為出口跨境電子商務和進口跨境電子商務 [3]  。

跨境電商

發展概況

編輯

隨著2015年"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跨境電商已經站到了資本市場的風口上。跨境電商有望成為對沖出口增速下臺階的利器。近年來,隨著國際貿易條件的惡化,以及歐洲、日本的需求持續疲弱,中國出口貿易增速出現了下臺階式的減緩。而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新型貿易近年來的發展腳步正在逐漸加快,并有望成為中國貿易乃至整個經濟的全新增長引擎。

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5.4萬億元,同比增長28.6%。其中跨境出口交易規模達4.49萬億元,跨境進口交易規模達9072億元。中國跨境電商的進出口結構比例中出口電商占比83.2%,進口電商占比16.8%。

未來幾年跨境電商將快速發展,2017年跨境電商交易額將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20%左右。而其中主導仍是出口電商,占比約保持在80%以上,預計未來幾年我國出口電商交易規模仍將保持20%-25%的增速,2017年將達到6.64萬億的規模。未來隨著跨境物流、支付等環節問題的進一步突破和跨境電商企業盈利能力的進一步提升,行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未來中國跨境電商重點將從B2C轉向B2B,電子商務的B2B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特別是通過推動制造型企業上線,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和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從生產、銷售端共同發力,成為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策略。 [4] 

政策支持

編輯

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意見的通知》

電子商務出口在交易方式、貨物運輸、支付結算等方面與傳統貿易方式差異較大。現行管理體制、政策、法規及現有環境條件已無法滿足其發展要求,主要問題集中在海關、檢驗檢疫、稅務和收付匯等方面。

針對上述問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意見的通知》提出了6項具體措施。

一是建立電子商務出口新型海關監管模式并進行專項統計,主要用以解決目前零售出口無法辦理海關監管統計的問題;

二是建立電子商務出口檢驗監管模式,主要用以解決電子商務出口無法辦理檢驗檢疫的問題。

三是支持企業正常收結匯,主要用以解決企業目 前辦理出口收匯存在困難的問題;

四是鼓勵銀行機構和支付機構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支付服務,主要用以解決支付服務配套環節比較薄弱的問題。

此外還實施適應電子商務出口的稅收政策,主要用以解決電子商務出口企業無法辦理出口退稅的問題;

最后是建立電子商務出口信用體系,主要用以解決信用體系和市場秩序有待改善的問題。

通知同時要求,自《意見》發布之日起,先在已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通關服務試點的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等5個城市試行上述政策。自2013年10月1日起,上述政策在全國有條件的地區實施。

目前全國共批準設立16個保稅區:上海浦東新區的外高橋保稅區、天津港保稅區、深圳沙頭保稅區、深圳福田保稅區、大連保稅區、廣州保稅區、張家港保稅區、海口保稅區、廈門象嶼保稅區、福州保稅區、寧波保稅區、青島保稅區、汕頭保稅區、深圳鹽田港保稅區、珠海保稅區、深圳前海保稅區 [5]  。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