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遼寧省對外貿易的現狀(遼寧、大連、的商業市場狀況;100分!)

时间:2024-06-01 07:03:48 编辑: 来源:

勢不夠穩定,而遠東又是俄經濟的后進地區,原有的邊境管理體制變化緩慢,因而,在邊境口岸的建設方面缺乏規范化。朝鮮的羅津——先鋒地區早已開辟為自由經濟貿易區,為對外開放已制定了近30部法律,但是,由于多年來經濟的嚴重衰退和朝鮮半島的形勢仍不明朗,影響了口岸經濟的發展。蒙古國東北地區基本未開發,因而口岸的經貿活動還很有限[9]。

3.2 制約邊境口岸發展的境內因素

盲目開放新口岸,80年代末與90年代初,受國內對外開放大環境的影響在邊境地區形成了沿邊開放熱潮,許多新口岸應運而生,各種商品競相出口或進口,從而使沿邊口岸數量猛增,僅東北地區就達到40多個口岸,分散了建設資金,且各口岸相互爭腹地爭貨源,嚴重影響了口岸的整體效益。此外,口岸發展中的短期行為等因素也成為制約條件。

3.3 雙方共同的制約因素

雙邊貿易政策的調整和提高關稅稅率等嚴重制約了口岸的發展,琿春口岸禁止進口整車與鋼鐵和禁止出口糧食等限制了口岸規模的擴大。另外一些毗鄰國家因受各自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生產要素稟賦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邊界線兩側產業結構的互補性,從而影響了口岸的規模和職能(見表2)。

表2 東北邊境毗鄰地區資源要素及產品優勢互補簡表 輸出方 中國東北 朝鮮 俄羅斯遠東 蒙古

吸納方

中國東北 B2B3B4 A2A3B2B3 B2

朝鮮 A1A2B2B4B5B6 A2A3B2B3 B2B5

俄羅斯遠東 A1A2B1B4B5B6 B1 B2B5

蒙古 A1A2A3B1B4B6 A2A3

資料來源:袁樹人,黃巖君,東北亞國際經濟合作與中國東北產業開發前景,東北師大學報,1995年。

表中符號為:A1資本,A2高技術,A3冶金、機械、化工產品等,B1勞動力,B2能源與礦物原料,B3建材與木材,B4以農畜產品為原料的輕工紡織工業產品,B5鮮活農畜產品,B6糧食。

從表2 中可以看出:賦存的資源要素以及以此為基礎形成的工農業產品在本區可大體分為兩類。其中,A類屬于資本和高技術資源要素及其工業制成品;B類包括勞動力和依托勞動力以及礦、林、草、土等自然資源要素而形成的初級產品。在東北邊境毗鄰的國家地區中,這兩大類的資源要素及其產品的賦存就總體而言,均相當豐富。各類資源要素的賦存及其比較優勢分布在各國各地區極不平衡,B類資源集中于朝鮮、蒙古,而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兩種資源均豐富,但俄遠東以A類資源占優勢、中國東北以輕工業及糧食資源占優勢。形成了東北邊境兩側資源賦存的互補性[4]。

在政治、經濟及區位條件優越的地區組建跨國邊境自由經貿區,把邊境地區經濟納入雙向循環之中。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在亞太地區,由于各個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不同,不可能在大的范圍內形成區域經濟一體化[6]。但在某些邊境地區, 可利用邊境兩側互補的生產要素組建次區域性或雙邊跨國邊境自由貿易區。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成長三角為多國邊境地區的經濟合作提供了一個發展模式。圖們江三角地區的合作正在積極的醞釀中。在西南地區由中、泰、老、緬四國的結合部構成的“金四角”跨國經濟貿易合作區也正在逐漸形成。

綜上所述,中國與鄰國的沿邊對外開放,為中國邊境口岸體系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而邊境口岸的形成、發展與不斷完善,推動了內陸邊境地區社會的發展與經濟的振興。通過邊境口岸體系的職能作用的發揮,更加密切了中國與鄰國的地緣經濟聯系,無疑會促進中國與鄰國邊境地區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遼寧、大連、的商業市場狀況;100分!

你的問題太籠統了,這個不好說,我就簡單的介紹一點你了解

大連只要商場一打折,人山人海,月初的時候大商新瑪特7周年店慶,走路的時候腳挨著腳,交錢的時候排隊排兩個小時

前幾天大商集團的麥凱樂商場10周年店慶 人更是多。

這是購物,如果是食品,只要你有 特色,不管你再大連的哪里開店我想都會火起來的。放心干吧。

邊境貿易對一般貿易的影響

一、邊境貿易的類型

我國地域遼闊,陸地邊界漫長,東起遼寧省東港市境內的鴨綠江口,經北方向西南到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境內的北侖河口,在邊境地區分布著許多邊境貿易區。由于各個邊境貿易區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貿易的對象不同,因而形成了以下不同類型的邊境貿易:

(一)邊民互市貿易

邊民互市貿易是指在邊境線20公里以內,經政府批準開放點或指定的集市上,在規定金額內進行的商品交換活動。因此,邊民互市貿易是為了照顧相鄰兩國沿邊居民的傳統習慣和生產、生活的需要,在相鄰國家政府準許的接壤地區的指定地域所進行的規定商品限額內的商品交換形式。

邊民互市貿易一種邊境貿易的原始形態,是歷史上自然形成的集市,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1)在劃定的區域、指定的市場進行交易。根據規定,邊民互市貿易點是由邊境地區所屬的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邊民互市點設在陸路、界河邊境線附近,并受當地海關的監督管理。(2)規定交易商品的種類或金額。在邊民互市點交易的商品必須是國際允許進出口的物品,對于國家限制進出口和實行許可證管理的商品,必須按照規定辦理有關手續。根據1998年的規定,邊民通過互市貿易進口的商品(僅限于生活用品),每人每日價值在人民幣三千元以下的,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超過人民幣三千元的,對超出部分按法定稅率照章征稅。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可供交易的商品的種類和數量增多。同時,隨著國內經濟建設的開展,對國外商品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因而,邊民互市的規模得到了擴大,交易商品的種類多且數量不再受限制。(3)手續簡便,易于成交。通過邊民互市交易的商品,一般都是當地生產的,交易的商品不需要經過長途運輸。交易的價格可以隨行就市,交易的手續簡便。

(二)邊境小額貿易

是指在沿陸地邊境線經國家批準對外開放的邊境地區內,具有邊境貿易小額經營權的企業,通過陸地邊境口岸,與毗鄰國家邊境地區的企業或其他機構之間進行的貿易活動。

邊境民間貿易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一般實行以貨易貨。邊境地區的具有邊境貿易小額經營權的企業,在進出口業務中一般不用外匯,而是以貨物經過計價作為清償工具。這種結算方式可以解決外匯不足的問題,也可以避免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但也存在明顯的局限性。(2)交易額不受限制。邊境小額貿易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易,比較正規。盡管稱為小額貿易,但實際上國家對其交易額并沒有限制。根據規定,邊境地區企業開展邊境工程承包業務帶出的商品,除了國家實行配額招標的出口商品、易制毒化學品、軍民通用化學品及我國在國際多邊協定中承諾限量出口的商品外,其他商品出口不受配額的限制。(3)享受國家的優惠政策。邊境小額貿易享受一般貿易出口退稅政策,并按一般貿易出口退稅辦法辦理出口退稅手續。邊境地區外經企業與毗鄰國家邊境地區開展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項下換回的原產于毗鄰國家的物資,執行邊境小額貿易的進口稅收政策。(4)除國家規定實行統一聯合經營和核定公司經營的進出口商品外,開展邊境小額貿易可不受貿易方式和經營分工的限制。邊境地區外經企業與毗鄰國家邊境地區開展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項下帶出的設備、材料和勞務人員自用生活物品,除涉及實行配額招標的出口商品、軍民通用化學品、易制毒化學品及我在國際多、雙邊協議中承諾限量出口的商品外,在合理范圍內,不受經營分工和出口配額的限制,并免領出口許可證。邊境地區外經企業與毗鄰國家邊境地區開展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項下換回的原產于毗鄰國家的物資,不受經營分工的限制,按項目合同規定的品種和數量進境。

(三)邊境地方貿易

即兩國邊境地方政府根據貿易協定簽訂合同,由兩國地方外貿或邊境貿易管理機構指定企業在規定的交貨品種范圍內和指定經由口岸進行商品交換的一種貿易方式。我國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的邊境貿易區開展的邊境貿易主要采取這種形式。

邊境地方貿易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1)貿易方式多以年度協議、易貨貿易、記賬結算為主。(2)貿易商品的價格,是根據國家外貿商品價格而定,實行同貨同價。對于國家外貿沒有的商品,其價格則根據國際市場上的同類商品而定。(3)貿易雙方相互給予減免關稅和簡化海關手續等優惠待遇。(4)由國家賦予邊境省、自治區審批權力,邊境省、自治區商務廳設專門機構負責經營與管理。

(四)邊境技術合作貿易

邊境技術合作貿易包括邊境技術貿易、邊境勞務合作、邊境工程承包、邊境合資經營、邊境合作經營等形式。

1.邊境技術貿易

技術貿易是邊境地區引進先進技術與設備,加快技術進步與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帶動邊境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

技術貿易即一國的技術擁有者,根據一定的交易條件,通過貿易方式,將其技術轉讓給另一國的技術需求方加以使用。

技術貿易的內容包括專利、專有技術、商標使用權。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定義,專利是由政府機構(或代表幾個國家的地區機構)根據申請而發給的文件中,說明一項發明并給予它一種法律上的地位,即發明的專利。專利具有時間性、地域性和獨占性,一項專利在一定時間內(一般為15—20年)受批準國法律的保護,其他任何人未經專利權所有人同意,不得利用公布的專利文件任意使用該項發明(包括制造、使用和銷售),否則構成侵權。專利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三種。專有技術是生產所必需的秘密技術情報,包括知識、經驗、數據公式、配方、圖紙、技術記錄、操作手冊、材料清單、樣品樣機等。專有技術不受工業產權法的保護,不具有獨占性。商標是工商企業為了區別自己的商品和別人的商品,在商品或其包裝上使用的一種標記。商標受工業產權法的保護,其他人未經許可,不能在同種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相近的商標,否則構成侵權。此外,商標與專利權一樣,也具有地域性和時間性,但不同的是商標的期限可以申請延長。在實踐中,商標使用權往往與技術結合在一起轉讓的。因此,從事生產、銷售的邊境地區企業,不僅可以利用引進的先進技術進行生產,還可以在使用該技術生產的產品上標注著名商標,以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增加產品的銷售和出口。

遼寧省對外貿易學校的歷史沿革

1964.10.28遼寧省對外貿易學校創建時期(遼寧省對外貿易職業學校)

1966年-1978年遼寧省對外貿易學校停辦時期

1979.1.10遼寧省對外貿易學校恢復辦學時期 (三道溝)

1987.6.25遼寧省對外貿易學校發展時期(楊樹溝)

1997.4.6遼寧省對外貿易學校創辦民辦學院時期(旅順)

1997.5.20遼寧省對外貿易學校語言教育基地

1998.2.5遼寧省對外貿易學校民辦分校

1999.7.26民辦萬成經貿職業學院

2001.2.9遼寧對外經貿職業學院

2005.3.9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2006.6.15遼寧省對外貿易學校恢復獨立辦學體制時期(楊樹溝) 2006年6月15日,省外經貿廳下發[2006]202號文件,經廳黨組研究決定,恢復省外貿學校原辦學體制,并原則同意學校推行人員聘用制工作實施方案。2006年6月20日,省外經貿廳任命廳人才中心主任范日葵兼學校黨委書記,楊福祿任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免去王萬義黨委書記、趙長山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職務。聘任高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