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facebook廣告點擊率多少算高(管理者必須認識的75個KPI)

时间:2024-06-02 04:23:27 编辑: 来源:

消費者叫車、到店支付、購物結賬等。亞太地區社交電商的成功,是以社會性或嵌入性支付系統,以及消費者全面參與的戰略為基礎的。

但在多數西方國家,社交購物難以為繼。消費習慣很難一時改變,特別是金融交易中涉及敏感的隱私信息。社交媒體在做出購買決定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人們在平臺內完成購買的意愿仍然很低。

因此,在歐美,社交視頻軟件處于戰略性地位。Instagram和Pinterest等小而精的社交媒體平臺最適合無縫銜接社交購物過程的不同階段,即研究階段和購買階段。這些平臺讓用戶分享各種圖片,相互推薦或者點贊,并且讓用戶通過圖片進入到店鋪,推動其核心的電子商務業務。同樣,細致和復雜的個性化推薦工具以及更先進的聊天機器人和機器學習也可以做到這點。

社交娛樂偏好調研

1.人們在社交媒體上會關注什么類型用戶

超過三分之一的互聯網用戶表示會在社交媒體上關注自己喜愛的品牌,而27%的人會關注種草的品牌。

各項數據也反映了我們在社交媒體領域中發現的普遍變化狀況,即新聞、娛樂、購物和內容占據更大作用。這一趨勢同樣體現在各大品牌的行動上,即努力打造高點擊率、分享性強的精品視頻內容。16-24歲群體對“網紅”(網絡影響力賬號)的貢獻極大。該群體中一半用戶會在社交媒體上關注“演員”(46%),排在“品牌”(44%)之前。

16-24歲群體中只有19%表示通過名人或網紅代言發現新品牌,這表明可以通過其他“傳統”方式影響該群體。

2.社交網絡個人用途

根據本報告定義的社交媒體分組,絕大部分社交媒體用戶可分為個人用戶和名人用戶。

58%的社交媒體用戶都是品牌粉絲。許多用戶愿意在首頁推薦上看到品牌內容,并且一半(51%)的用戶喜歡與品牌互動。如何讓品牌在各大社交平臺上脫穎而出成為至關重要的營銷策略。

3.社交媒體行為:市場觀察

各市場社交媒體用途

4.社交視頻

過去一個月,中國境外60%的互聯網用戶在Facebook,Twitter,Snapchat或Instagram上觀看過視頻。人們習慣于在社交媒體上觀看視頻,以及網絡電視的流行,使得Facebook等平臺有機會進軍電視業。

視頻直播也成為各大社交媒體平臺競相配置的重要功能。它不僅允許用戶生產原創內容,而且符合當今娛樂和營銷結合的趨勢。品牌直播還可增強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

另一種形式的視頻也正在崛起:視頻通話。2018年,視頻通話在所有用戶群體中均有增加,包括學生和上班族。但Z世代(泛指95后和00后,又被稱為互聯網世代)是最值得關注的,因為他們決定了2019年的社交媒體發展趨勢。

Houseparty and Squad指出了一種社交媒體新前沿:娛樂和交流的聯系將在虛擬社交空間中更加緊密,如游戲領域中的社交需求。

5.社交體育

體育產業已經轉向數字媒體和社交媒體發展,并且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范圍內,22%的互聯網用戶表示,“觀看或關注體育賽事”是他們使用社交網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社交直播視頻用戶中這一比例攀升至39%。這一比例相較于2016年第4季度上升了47%。

男女在體育領域使用社交媒體的差異正在縮小

去年,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與Facebook簽署了26場比賽的獨家直播協議,價值3000萬美元。該計劃以1.23億次觀看取得巨大成功,并且今年依然生效。此外,Facebook還與西甲簽訂了在印度免費直播三個賽季的協議。YouTube也是這一領域的重要平臺。

29%的社交媒體體育領域用戶希望看到喜愛品牌的獨家內容,并且比普通用戶進行宣傳的可能性高出50%。獨家內容對年輕消費者尤為重要;16-24歲體育迷比普通體育迷更有可能被獨家內容或服務驅使購買。

6.社交音樂

到目前為止,社交性質的音樂流媒體都極具挑戰。盡管YouTube、SoundCloud、Spotify和Apple Music均推出了一些社交功能,但仍不盡人意。

在中國,騰訊旗下擁有QQ音樂、酷狗和酷我等多個音樂應用,累計大約6.5億活躍用戶和2700萬付費用戶,讓用戶既能聽音樂、購買數字專輯,又能與朋友K歌,還可以與明星進行互動,使之成為一個極富活力的社交媒體平臺。通過搭載買粉絲,騰訊音樂的社交屬性得到了極大增強

【轉】談談廣告平臺的競價原理:GFP,GSP,VCG

這是一種偉大的平衡,資源分配的理想狀態,星巴克不進入意大利市場,Espresso的文化原產地也得以保存發展,這是一種簡單原始的帕累托最優(Pareto Optimalitiy)。帕累托最優是指一種資源分配的理想狀態,在理想狀態中,任何一種變化,都會損害一些人的利益,因此這種狀體是一種最為高效的理想狀態。互聯網技術其實就是幫助整個社會向帕累托最優發展,去除信息的不對稱,不透明,顛覆很多產業,提升整個產業效率,而且增加多方面的利益。

互聯網廣告平臺也是一個多方面利益博弈的領域,主要參與者有廣告主,媒體,廣告平臺,互聯網用戶。其中的關系,看起來像一個四角戀愛:廣告主追求媒體的目標用戶,互聯網用戶追求媒體的內容和社區,媒體追求廣告平臺變現能力的最大化,廣告平臺追求廣告主手中的預算。 在這種相互博弈的狀態下,廣告平臺成為資源調整的的核心作用,它是整個循環的宏觀調控中心。

廣告平臺所謂的宏觀調控能力,主要是計費模式和計費方式。計費模式包括CPM(千次展現計費),CPC(點擊計費),CPS/A(轉化/成交計費)等。在廣告位資源緊張的時候,廣告平臺通常會使用競價的方式,廣告主可以根據自己需求和能力出價,這里就引入了競價的兩個核心問題:

1)出價是否表示真實出價意愿 ?

2)真實扣費的金額是如何計算?

很多同學可能在想,競價不就是價高者得么?廣告主出價多少,競價成功后,廣告平臺按照這個價格扣費不就行了?這確實是一個簡單高效的方法,中央電視臺每年春晚的冠名都是這樣產生的。對于稀少的黃金資源,這種公開拍賣往往幫助提升廣告資源的逼格和競價成功廣告主的名聲。每次競價成功后,一輪輪“某某公司獲得標王”的新聞稿撲面而來。

公開投標競價在有些時候不是特別合適, 例如廣告主不愿意透入自己參加競價的信息,不愿透露出價信息等。 對于互聯網廣告,廣告資源形式多樣,位置多樣,每個廣告主的競價策略是不同的,互聯網的廣告通常是以暗拍的方式進行,即拍賣不公布競價的廣告主和它們的出價,由廣告系統根據統一算法決定廣告的展現。

今天以搜索廣告為例,介紹一下廣告出價和計費的方式。競價廣告本質上涉及到三個問題:

1.廣告主的出價空間: 廣告主是否能對于出價感講真話?

2.廣告主對于出價變化的收益變化是否可期?可期的收益變化,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投機。

3. 競價系統的長遠發展是否問題和平衡,出價和計費涉及到長遠的推廣策略,因此廣告平臺至關重要。

1. 廣義第一價格(Generalized First Price,GFP)

廣義第一價格就是按照出價去計費,價格高者排在前面,它的優勢就是簡單,收入可保證,但是穩定性較差。各個廣告主為了獲得最佳收益,可以通過頻繁修改投放價格而獲得。舉例來說,一個廣告主為了獲得展現,它會不斷的的增加價格,在獲得展現后,它又會開始不斷的減少價格而降低成本,這種競爭是相對武斷的,而且很容易知曉競爭對手的出價。另外,當出價最高廣告主停止投放后,容易對廣告平臺收入產生較大的波動。在2002年之前,所有的搜索引擎都是第一出價法則。

2. 廣義第二價格(Generalized Se買粉絲nd Price , GSP)

收費=下一位價格 (下一位質量分/本位質量分)+0.01

*

3.還有一種計費方法叫做VCG,名字來源于三個牛人的名字,其中最有名的 Vickrey是一個出生在加拿大的經濟學家,1996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在競拍理論上有突出的貢獻,他提出了第二價格的競拍方法,廣泛用于各種經濟活動。VCG是一種比第二價格還要晦澀的一種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計算競價者贏得廣告位后,給整個競價收入帶來的收益損失,理論上這種損失就是競價獲勝者應該支付的費用。

比較一下三種計費的費用,在廣告主出價不變情況,GFP>=GSP>=VCG。

最后總結一下,廣告平臺是幫助媒體,用戶,廣告主實現帕累托最優,從而實現廣告平臺的長期發展。收費方式和競價策略是其中的核心問題,其中競價的收費可以分為GFP,GSP,VCP三種。 GFP廣泛用于簡單的競價場景,GSP廣泛用于目前的關鍵字搜索收費和一些經濟活動,VCG是理論上較為公平的收費方式,目前實用性較少。

Facebook的首席經濟學家 John Hegeman,曾經透露Facebook實行的是一種改良的VCG方式,它會考慮多家廣告主的競價情況,一家廣告主獲得展現機會的同時,其它的廣告主喪失了展現機會,另外對于用戶也有些干擾,在計費的時候,廣告平臺將考慮這兩個方面來進行計費。

管理者必須認識的75個KPI

管理者必須認識的75個KPI(上篇)

關鍵績效指標(KPI )是管理者和領導者必備的導航工具,判斷組織是否在正確在通往目標的航道上。正確的『KPI組合』,使績效具體可視化,并突顯管理問題。如果沒有合適的KPI,管理者將盲目地前行,如同沒有指南針的船長。

問題是,大多數公司收集大量的容易衡量的數據,因此管理者淹沒在數據之中,尋找渴望的見解。

有效的管理者,了解KPI是從實操業務淬煉出來的精華。這有點像醫生診斷病人的健康時必須取得的數據,如心跳率、膽固醇水平、血壓、血液測試。確定合適你企業的合適KPI組合前,必須先明確戰略方向和目標。

請記住,只有我們知道我們要往哪里去時,指南針才有效用。因此,首先要確定戰略,然后找出與戰略目標緊密聯系的KPI。

雖然我認為,每個企業若要滿足自身管理特色與需要的信息,都必須量身打造自己的KPI組合。然而,在我多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