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韓國貿易協會北京代表處(韓貨在華少人問津,是真的嗎?)

时间:2024-06-02 12:18:47 编辑: 来源:

背景.如果你是名牌大學畢業的,不妨突出自己的教育背景,因為韓資企業首先挑學校和專業,其次才看工作經驗、創新能力和忠誠度等.很多韓國公司比較喜歡在校時有突出表現的畢業生.

在管理方面,韓資企業特別注意激勵員工發揮自身的作用.他們認為能否給員工設定一個確定的目標,激發員工的創造力,是吸引人才的關鍵.調查表明,進韓資企業主要難在面試這一關,如果通過了面試,基本上沒別的問題,被辭退的情況很少發生.

韓資企業誘人的培訓體系

培訓是韓資企業最自豪也是最吸引人才的福利.

據了解,韓資企業一般都有一套完整的培訓體系.一進來,員工就會被安排到公司自己的培訓中心,進行為期1-3個月不等的“新人培訓”.公司嚴格執行員工須經過訓練才能上崗的規定,每隔數月或在企業新產品投入生產前,員工都要重新培訓,更新知識提高技能.

在培訓中心的這段時間,新員工會遇到不同的老師、不同的教學方法和不同的課堂內容.據稱,這樣做的目的是幫助新員工對公司的企業文化、發展歷程、經營理念、管理方法等有初步的了解.

順利離開培訓中心后,新員工才會被分配到所需要的部門.在上崗的第一個月,部門領導也會安排其在崗位上的學習,一般不會指定給一項獨立的任務,這是一個見習的時間.這個月內因為做不同的工作,而可以認識部門的幾乎所有同事,為以后的獨立工作建立基礎.

韓資企業升遷的機會微弱

盡管在韓國一些跨國公司的網頁上,不難找到他們重視人才的大幅宣傳廣告,但是真正能夠得到升遷的中國員工是非常少的.

不要認為論資排輩只在國企流行,在韓資企業員工的升遷制度中也同樣存在,所有人都得從底層做起.韓資企業一般實行高度的集權化,大部分管理權集中在公司高層領導那里,中下級管理人員只有很小的權力.更重要的是,上級做出指示后,下級必須無條件地執行這些指示,這樣的工作職責有點像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一樣的感覺.

此外,韓資企業重男輕女的觀念比較嚴重.一位曾在韓國公司實習過的北京大學研究生晨小姐告訴記者,女員工進韓資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掃衛生,男員工一般是不會幫忙的.

韓企用人的4大特點

韓企用人的4大特點

“與前幾年相比,韓企在用人方面正在發生著變化”,韓國貿易協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金哲煥這樣對記者說道。據了解,近兩年來,韓資企業在華數量一直呈上漲趨勢。目前在華韓企總數已達3萬家左右。韓企正在成為許多求職者的目標。

  

忠誠文化一脈相承

  

據金哲煥介紹,韓企非常注重企業文化,長期以來,韓企內逐漸形成了先考慮公司利益,個人利益在其次的文化氛圍,“一般來講,韓企員工的工作時間都比較長,經常加班,韓國也是世界上加班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金哲煥表示,這一職場傳統與老一輩的言傳身教有關,很多人都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家一樣,甚至連一日三餐都在公司內解決。

  

實力遠超輩分資歷

  

“與過去的論資排輩相比,現在的韓國企業都非常重視個人實力,競爭越來越激烈”,金哲煥告訴記者,所有的韓國公司都重視對員工的考核評價,業務能力和工作表現成為晉升和加薪的主要依據,企業對個人實力的重視程度已遠超輩分資歷,“兩個人一同進的公司,起點一樣,但如果日后的考核結果不同,他們的待遇可能就會有比較大的差別”。

  

IT技能必不可少

  

IT技術在韓企中的應用已非常普遍。據金哲煥介紹,自金融危機后,韓國企業對IT技術的重視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學習IT技術,掌握基本技能已經成為韓企中人的必修課,隨著IT技術的'普遍應用,在華韓國企業的規模正在越來越小,“人正在越來越少,但含金量正越來越高。”

  

職位需求多點分布

  

  

韓企是如何分個人級別的

韓企的個人級別(通用的,可能局部和公司的背景不同產生差異)自下而上依次為:

社員、代理、科長、次長、部長、理事、常務理事、社長(就是老板了)

到了中國以后,一般的公司加了兩個職位,一個是主任,加在了社員和代理之間,一個是主管,一般加在了科長和次長之間,也有加在代理和科長之間,一般情況就是這樣。

擴展資料:

經濟團體

大韓商工會議所:1948年7月正式成立。是韓國最大的民間經濟團體,現有正式會員企業5.5萬家,在韓國內有71家分支機構。主要職能是:調查了解企業情況,向政府提出政策性意見和建議。作為民間團體,對國內生產、物價等進行統計調查;組織、領導會員企業的技工培訓和技術交流活動;負責與國外經濟團體的交流與合作;負責發放原產地證明等。1992年8月成立韓中民間經濟協議會,在北京設有代表處。會長樸容晚。

韓國貿易協會:成立于1946年。有會員企業8.6萬家。主要職能是:研究韓國的貿易政策,向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向會員企業提供各種貿易買粉絲和信息服務,促進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合作,代培貿易專業人員。多次協助中方在韓舉辦貿易展,并組織韓企業赴華考察,組派采購團,在北京設有國際事務支部。會長金仁浩。

全國經濟人聯合會:成立于1961年。由制造業、貿易、金融、建設等各行業67個團體、韓國具有代表性的431家大企業及4個名譽會員組成。主要職能是:代表大企業向政府提出政策性意見和建議;協助會員企業加強與國際經濟組織和國外企業的聯系;研究交流經營理論和經營方法;調查研究國內外經濟動向;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組織會員企業開展各項公益事業。設有中國委員會,2003年5月成立全經聯中國論壇。會長許昌秀。

中小企業中央會:成立于1962年。由中小企業行業協會組成,2006年改用現名,有500多家注冊會員企業。主要職能是:維護中小企業利益,代表中小企業向政府提出政策性建議;通過下屬行業組織指導中小企業發展,開展中小企業經營研究,向會員企業提供各種信息和買粉絲;管理赴韓外國勞工事務。會長樸成澤。

參考來源:百度百科-韓國企業

韓貨在華少人問津,是真的嗎?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貿易協會上海代表處3月發布的一份報告稱,經歷新冠疫情后,韓貨在華人氣下滑,少人問津。專家建議韓企進一步擴大線上營銷渠道。

韓國貿易協會上海代表處從去年12月起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對中國十大城市的1000名消費者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4.5%的受訪者對韓國商品形象給予好評,35.5%的受訪者評價不好不壞,10%給出差評。與疫情初期的2020年相比,好評比例下滑5個百分點,而差評提高6.6個百分點。

報告分析稱,韓貨未能迎合疫情期間中國消費趨勢的變化。中國消費者不買韓貨的主要原因依次為商品評價不好(35.9%)、國家形象(34.6%)、競爭力不足(33.6%)。

韓國貿易協會建議,除了化妝品、食品,韓企應向醫藥保健品、嬰幼用品、廚具等品類擴充產品線,同時在研發和包裝設計上下功夫。考慮到抖音等新型社交平臺上的網購盛行,韓企應推動營銷渠道多元化,而非偏重布局天貓、淘寶和京東三大平臺。

專業人士認為,影響韓貨在華市場表現的因素有很多,但中國品牌的崛起及產品品質的升級,可謂最根本的原因。未來韓國商品在華是否能走出低谷,既要看兩國的政治水溫和中國經濟走勢,也取決于韓國品牌能否在華重塑自身競爭力。

貿促會是什么單位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CCPIT,英文全名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成立于1952年,是全國性對外貿易投資促進機構。

截至2017年7月,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設有17個行業分會,48個地方分會、600多個支會和縣級國際商會;擁全國會員企業近7萬家。

組織體系

機構設置

最高權力機構

全國委員會(簡稱“全會”)是中國貿促會的買粉絲議事機構,由對外經濟貿易有關的人士、企業和團體代表組成。

全會由在中國對外經濟貿易領域有代表性的人士、企業和團體代表組成,人員可從相關國家政府部門、商協會組織、社會團體和企業推舉產生。

全會的職責是:

(一)根據國家法律和中國企業的需求,對中國貿促會的工作提出建議,進行監督;

(二)聘請特邀顧問;

(三)審議并批準會長的工作報告;

(四)審定年度財務計劃、收支決算;

(五)決定工作機構的設置、變更和撤銷;

(六)指導和協調地方、行業貿促機構的工作;

(七)制定、修改中國貿促會章程;

(八)參加中國貿促會的相關活動。 [4] 

機構發展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截至2017年7月,中國貿促會在1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駐外代表處。在中國國內,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48個地方分會、600多個支會和縣級國際商會,還在機械、電子、輕工、紡織、農業、汽車、石化、商業、冶金、航空、航天、化工、建材、通用產業、供銷合作、建設、糧食等部門建立了17個行業分會,全國會員企業近7萬家。

貿促會內設機構:辦公室發展研究部、國際聯絡部(外事辦公室)、 貿易投資促進部(展覽管理辦公室、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組委會聯絡小組辦公室)、 法律事務部、人事部、財務部、直屬機關黨委 離退休干部辦公室

國際商會內設機構:綜合部、會員部、會展部、合作發展部、國際商會事務部(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秘書局)

直屬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中心、機關服務中心、商事法律服務中心、貿易推廣交流中心、培訓中心、專利商標事務所、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秘書局、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秘書局、中國貿易報社

駐外代表處:駐香港代表處、駐日本代表處、駐韓國代表處、駐海外地區代表處、駐澳大利亞代表處、駐美國代表處、駐墨西哥代表處、駐加拿大代表處、駐德國代表處、駐法國代表處、駐英國代表處、駐意大利代表處、駐比利時代表處、駐俄羅斯代表處、駐新加坡代表處、駐哥斯達黎加代表處、駐巴西代表處(籌備)

主管社團:中國國際商會、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中國對外服務工作行業協會

附設機構: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調解中心、中國海商法協會秘書處、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中國分會秘書處、國際許可貿易工作者協會秘書處、海峽兩岸經貿協調會

會管企業:貿易促進中心、投資促進中心、企業權益保護中心、知識產權服務中心、臺港澳企業服務中心、中貿促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貿促會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中國國際經濟合作投資公司、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北京中展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環球商務國際旅行社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