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1年三季度外貿進出口(21年外貿行業的狀態如何?前景怎樣?)

时间:2024-06-02 16:22:56 编辑: 来源:

企業自我發展,提高應對風險能力。

此次大規模調整商品出口退稅率再次凸顯了中國政府“保增長”的宏觀調控意圖,也是繼近期增加商業銀行信貸規模、實施新的外匯管理條例和兩次下調“雙率”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調控舉措。

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動蕩、全球經濟減速影響,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趨勢明顯,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字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率為9.9%,這一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3個百分點。

通過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將有助于增強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支持中小企業克服經營困難健康發展,從而促進城鄉勞動力就業。此外,通過提高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將有利于引導企業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加快產業升級的步伐。

8. 10月22日,財政部宣布,從11月1日起,對個人首次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稅稅率暫統一下調到1% ,對個人銷售或購買住房暫免征印花稅,對個人銷售住房暫免征土地增值稅。金融機構對居民首次購買普通自住房和改善性普通自住房提供貸款,其貸款利率的下限可擴大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20% 。同時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各檔次利率分別下調0.27個百分點。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勵住房消費的收費減免政策。

簡評:明顯的鼓勵買房提振房市的措施,對于政府拯救房地產市場一直以來觀點不一,包括美國收購“兩房”很多人認為這是對房地產商的保護。房價虛高,產生泡沫是眾所周知的,以北京為例,首都房價確實該長,但是明顯不能一直扶搖直上。0.7倍的基準利率經過測算便知會出現“存貸倒掛”現象,當然這或許這是形式上的口號,用以提振大眾信心是主要目的。鼓勵購房的這些措施的出臺讓人也不得不產生懸念:這不會造成中國的“次貸危機”吧?房價不降,不改變“土地”財政等根基性的頑疾,成效顯著的背后或許是一些人謀得了灰色收入和搭了政府便車,占了政策的便宜。

9. 10月29日,央行宣布,從10月30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其中,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下調0.27個百分點。

簡評:一個月內兩次降息,足以見到政府在這次經濟危機中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防止調控過火,和剛滅了火又去救水的現象。不過這樣添油戰術的效果往往不會特別明顯。

10. 11月4日,央行表示,對商業銀行信貸規模不再加以硬約束。

簡評:有人說危機危機,既是危險又是機遇。金融危機對中國金融體制改革來說也是機遇。目前中國金融資產、企業、操作過于國有化,防范風險的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提高到了小巷當中,適當放手金融商業市場的管束也是金融市場完善的措施,當然也有人認為正是中國金融的相對封閉保護了金融領域(比如97年亞洲金融危機),但是金融資本全球一體化加快,中國參與國際金融的程度要求了我們金融市場的改革迫在眉睫。

11. 11月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措施。會議確定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

簡評:這是財政政策的一個大手筆,基本投資4萬億,拉動地方和各方投資十幾萬億,可能讓西方國家看得瞠目結舌,也有一些國家贊嘆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力度,但是我們自己應該頭腦清醒。投資促進經濟不錯,應該注意的是一要嚴防腐敗,二是要防止政策失誤,投資偏離方向。這些投資主要是基礎工程和民生方面,直接促進消費的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增加農民收入,看好農村市場,擴大內需目標指向農村也成為這次“土改”題中之義,沒有實際增收何來消費?李昌平教授曾經說過“有人測算最近十幾年以來農民實際收入增加不超過9%(扣除通脹因素)” 因此,這次大手筆改善民生輪也該輪到農村了。

12.推進增值稅轉型。國務院常務會議批準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提交的增值稅轉型改革方案,決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

簡評:增值稅制的一大優點是能夠避免生產專業化過程中的重復征稅問題。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率水平的大幅下調,將減輕中小企業稅收負擔,為中小企業提供一個更加有利的發展環境。面對中小企業目前的關閉困境,不管是像有些人說的那樣6.7萬家還是像一些領導辟謠說的那樣,出口困難和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生存都遇到了麻煩。一些人提出的借這次危機正好促進制造業轉型,但是大量勞動力就業問題不得不在我們的考慮之列。吳敬璉先生也提出了中國制造業轉型的障礙 。此外,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還將通過調高增值稅、營業稅起征點等政策在稅收上進一步鼓勵中小企業的發展。當然實施消費型增值稅也會造成財政收入的減少,據統計會大約減少稅收2000億元,有人質疑這會不會給4萬億的支出造成后力不足,時機選擇不對。

13. 11月5日,發改委表示,明年我國將較大幅度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和良種、農機具和農資補貼,較大幅度提高支持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的投入。

簡評:從十七屆三中全會一路過來,可以看到中央支農決心,記得

總理到人民大學看望學生的時候說:“不了解三農問題的中國領導者不是稱職的”

中國農村發展嚴重滯后,城鄉二元結構在多方面阻礙了社會發展,真正到了不改不行了。

14.11月10日,

部署落實中央政策措施的七項工作。

 1、加大投資力度和優化投資結構

 2、著力擴大消費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

 3、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4、努力保持出口穩定增長

 5、著力提高企業素質和市場競爭力

 6、認真做好金融財政工作

 7、推進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改革

15.11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四項實施措施:

措施1 核準審批固定資產投資項目 ,措施2 提高3770項產品出口退稅率

措施3 確定災區重建基金具體方案 ,措施4 加強支持林業生態恢復重建 。

16.11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十項措施,應對工業增速下行壓力。

財政部: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統一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將為企業和社會減輕負擔約190億元,財政安排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共51.1億元。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從2009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的水平按照當地08年企業退休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左右確定。國土資源部:從2009年起國家逐步適當提高征地補償標準。

17.11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和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從2008年11月27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1.08個百分點,其他期限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作相應調整。同時,下調中央銀行再貸款、再貼現等利率。從2008年12月5日起,下調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大型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下調中小型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同時,繼續對汶川地震災區和農村金融機構執行優惠的存款準備金率。

簡評:之所以綜合這幾項措施一起,是因為或許一些并不簡單是為了應對這次經濟危機所采取的,但是或多或少都會對經濟復蘇和發展產生影響。同時通過這些政策可以發現應對這次經濟危機貨幣政策應用的較97年金融危機要多,財政、貨幣政策形成組合拳,更為自如。尤其是中小企業問題、農村發展問題等都是基于長期發展目標的,而不是簡單的經濟危機問題。

目前來看,經濟危機還沒有接近尾聲,正如成思危所言:“中國無力英雄救美”,他預測本次金融危機2至3年內就會過去,從2011年開始將迎來世界經濟的復蘇。 至于中國的這些宏觀經濟政策效果如何,有些已見成效,走出經濟危機還要各方努力。

如何全面準確把握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的特點和變化?

2010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和值得關注的問題

◆2009年中國經濟運行特點

2009年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和極其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中國政府堅持宏觀調控政策取向不動搖,堅持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隨著2008年四季度出臺的應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的實施,較快扭轉了經濟增速下滑的態勢,經濟企穩回升勢頭逐步增強,整體向好態勢趨于明顯,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1、我國經濟增長逐季加速,穩步上升趨勢基本確立

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1781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7%。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1%,二季度增長7.9%,三季度增長8.9%。連續2個季度的持續上升,表明宏觀經濟企穩的態勢已經明確。

2、快速回升主要依靠內需拉動,投資和消費增勢強勁

據測算,在2009年前三個季度的數據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4個百分點,投資的貢獻率為7.3個百分點。而出口在三個季度對GDP的拉動則是負的3.6個百分點。2009年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內需起到了關鍵作用。

3、進出口跌幅收窄,出口已在低位企穩

前三季度的外貿數據表明中國出口已經低位企穩。11月份,全國進出口總額增長9.8%,實現年內首次月度同比正增長。11月份,全國出口同比下降1.2%,環比增長2.6%。

4、CPI和PPI環比由降轉升,同比降幅收窄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1.1%,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6.5%,二者均呈現環比由降轉升,同比降幅收窄態勢。

◆2010年中國經濟發展環境分析

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依然較強,經濟仍具備實現平穩快速增長的有利條件。但也應看到,經濟運行仍然面臨許多困難因素,一些長期性的矛盾和問題還需要通過深層次的改革和調整來加以解決。

(一)外部條件分析

2010年我國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有所改善,但外部需求恢復增長需要較長時期。在各國開出的“強力藥方”作用下,全球經濟出現大病初愈跡象。美國經濟在經歷了前幾個季度的衰退后初露增長曙光。世界各大主要經濟體均出現不同程度增長。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開始出現復蘇跡象,但目前仍面臨失業率飆升、財政赤字劇增和消費不振等諸多挑戰,經濟刺激計劃也將收縮或陸續退出,經濟全面復蘇將是一個曲折而漫長的過程。

(二)內部條件分析

1、國內消費市場拓展空間廣闊,但難度增大

國內消費市場仍有很大的潛力:首先,農村消費市場將會迅速啟動并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其次,城鎮居民收入和消費信心增加,有利于刺激本輪消費升級。但是,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農民增收困難情況下,同時受未來支出和消費習慣等多重因素制約,我國消費增長難以持續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

2、國內投資增長具備潛力,但民間投資意愿不強

我國的國內投資增長具備一定的潛力,主要表現在:就業壓力和改善現狀的迫切愿望,形成了高漲的投資熱情;房地產、汽車工業發展帶來的產業規模擴大以及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等變化,為投資提供了廣闊空間;巨大的國民總儲蓄和國外投資,為投資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但目前經濟增長動力主要還是依靠投資拉動,政府投資增速比民間投資增速要快得多。實現經濟明顯復蘇的關鍵還是要帶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