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24年海外利益安全風險(18億畝耕地紅線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5-29 00:41:51 编辑: 来源:

請人多了30分,大大拉開分數差距。如果說你的學歷專業與工作相互匹配,那更是錦上添花。

香港入境處認可的全球大學排名榜單為:ARWU、Times、USNews、QS。

4、有碩博學歷的人士

博士/雙碩士40分>碩士/雙學士20分>本科10分

在歷年獲批數據中,碩博學歷/雙學位的申請人占主導地位。

5、從事香港熱門/緊缺行業的人士

香港希望能吸引高技術人才來港發展,提高香港綜合實力。如果申請人從事香港熱門/緊缺/新興行業,獲批率當然高。

總結來看,技術型、研究型、研發型人才是很有優勢的,如人工智能、算法、通信、金融科技、游戲開發、云技術、跨境法律、半導體、新能源、新材料研發等。

另外,從事普通教師、銷售、運營、編制人員等工作的人士很難獲批,競爭優勢不大,幾乎沒有獲批的可能性。

6、符合香港人才清單的人士

香港制訂了13項人才清單,如果你符合任一項人才清單要求,那么獲批率幾乎可以說是100%!

7、有高管經驗的人士

工作經驗越豐富、同時兼備高級管理經驗,在優才打分中最高可以拿40分,在最新優才政策解讀中,港府也表示會更加看重工作經驗。

港府對于高管經驗是有詳細要求的,管理人數、管理層級等均有對應標準,如果是小公司的經理崗,一般是加不上高管分的。這個需要專業人士具體評估。

雖然香港優才計劃80分就可以遞交申請,但是如果想要獲批,當然要具備高獲批人群的一些特點。如果沒有一些優勢,即使符合申請條件,獲批還是比較有難度的。

以上7點并不是都要你全部符合,只要你具備其中2-3點,將會大大提高獲批率!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否符合優才評分的最低標準:

【可以花10s時間來測試下:網站鏈接》】

18億畝耕地紅線是什么意思?

1986年6月25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并頒布我國第一部專門調整土地關系的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為紀念這一天,1991年5月24日國務院第83次常務會議決定,從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頒布的日期確定為全國土地日。“土地日”是國務院確定的第一個全國紀念宣傳日。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為保護土地而設立專門紀念日的國家。

2020年6月25日,是第三十個全國土地日,繼2007年、2008年連續兩年 “堅守耕地紅線” 主題后,再次將主題確定為:“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耕地紅線,為什么要嚴守耕地紅線么?

一、耕地紅線有沒有必要堅守

01

一提到耕地紅線,大部分業內人士會想到一個數字,十八億畝。對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的質疑自始有之,在房價高漲期間甚至成為房價的擋箭牌,被認為是導致房價高企的原因,開發商的輿論攻勢功不可沒。也有很多經濟學者從市場原教旨的角度討論十八億畝紅線的廢除,可能在其眼中所有非市場化的都是邪惡的要廢除的。茅以軾接受美國福特基金會資助發布十八億畝耕地紅線可廢除的研究成果,原國家糧食局長當場拂袖而去。2020年以來新冠病毒肆掠全球,受國際疫情影響,哈薩克斯坦、越南等國開始宣布限制大米出口。越南可是全球大米第三出口國,一瞬間仿佛回到2008年,東南亞各國宣布暫停大米出口的情景。4月份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認為今年4、5月份可能會出現糧食危機。2020年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口數量將增至2.65億,較2019年的1.35億增加了1.3億。今年全球每30人就有1人可能會餓死,每天有8億多人餓著肚子睡覺,也就是十個地球人就有一個吃不飽。A股市場農業股瘋漲,非典時期屯的鹽還沒吃完,很多人又要開始搬空超市大米了。好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和國家糧儲局介紹,中國有充足的原糧儲備,庫存消費比遠高于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水平,特別是兩大口糧,小麥和稻谷庫存大體相當于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沒有必要去搶購囤積,“糧食還是要吃新的好”。這其中起到基礎性關鍵作用的就是我國耕地面積一直保持在18億畝以上。

二、18億畝是怎么計算出來的

02

按照《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對2020年我國糧食需求的預測,《規劃》提出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糧食生產能力達到11000億斤以上,比現有產能增加1000億斤。為實現上述目標,需要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億畝以上,基本農田面積15.6億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5.8億畝以上;糧食單產水平達到700斤,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科技貢獻率達到55%。那么,你知道為什么剛剛好是十八億畝,真的如茅以軾等人所說拍腦袋得來的么。其實18億畝的計算結果經過一系列嚴謹的計算過程。農田需要量=糧食總需求量/(糧食單產*基本農田復種指數*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比例),其中,糧食總需求量=人口*人均糧食消費量*糧食自給率。1996年《中國的糧食問題》采用2030年人口高峰值為16億。國家統計局根據1995年的抽樣調查資料,對2030-2050年的人口增長做了預測,如果總和生育率保持在現在的1.9水平,到2030年我國總人口達到最高峰14.8億,2050年降到14.2億。如果總和生育率在21世紀頭十年降到1.6,人口規模在2020年達到峰值水平,為13.77億,2050年將降至12.34億。國家統計局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中國總人口為1370536875人。根據東西方人口的消費結構差異以及我國人口的消費結構在20年內所發生的變化,以及歷年的人均糧食消耗量,判斷我國對糧食的人均總需求為400千克/人。依據1979-2004年的糧食單產數據建立的糧食單產預測模型,預測2030年的糧食單產可以達到6706千克/公頃。因此,如果繼續加大政府的資金和科技扶持,同時改善農田基本建設,在未來的25年內至少可使糧食單產再增加25%,實現糧食單產5700千克/公頃,是完全可能的。我國2004年復種指數為1.26,考慮到生態建設和農田休耕等要求,確定2030年的復種指數為1.2.按此計算,到人口高峰期的2030年,我國具有糧食安全保障的基本農田需求量為1.04億-1.19億公頃,由于農業經營有一定的風險性(自然災害、制度風險等),經綜合考慮設風險系數為10%,則基本農田的需求量為1.144億-1.309億公頃,即17.16億畝到19.635億畝。

三、現在還有必要維持十八億畝耕地紅線么

03

《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預期2020年、2030年總和生育率分別為1.8,進而預測中國人口將在2030年前后達14.5億人的峰值。2019年中國總人口為140005萬人,首次突破14億,較2018年增加467萬,人口增量持續收窄,自然增長逐漸放緩。1949年中國人口(不含港澳臺及海外華僑)5.4億,1981年突破10億,2019年突破14億。中國人口從8億到10億,花了12年;從10億到12億,花了14年;從12億到14億,花了24年。2016年《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預估2020年中國人口為14.2億人,要達到這一預期目標需要2020年中國人口增加約2000萬,顯然是不可能的。

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9)》對中國人口有9個預測方案,其中中方案假設2015-2020年、2020-2025年、2025-2030年中國總和生育率分別為1.70、1.72、1.73,進而預測中國人口將在2031年迎來14.6億的峰值。此外,其低方案假設2015-2020年、2020-2025年、2025-2030年中國總和生育率分別為1.45、1.32、1.23,人口將于2024年達到14.5億的峰值。中國先后出現三輪嬰兒潮,分別為1950-1958年的年均2100萬,1962-1975年的年均2628萬,1981-1994年的2246萬,之后逐漸下滑至2003-2012年的1600萬上下,其中2012年為1635萬。中國總和生育率從1970年代之前的6左右,降至1990年的2左右,再降至2010年后的1.5左右。第四輪嬰兒潮原本應在2010年后出現,但因長期嚴格執行的計劃生育而消失。在上述背景下,獨生子女政策終于有所松動,2012年末中央決定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但效果不及預期,2013-2015年出生人口分別為1640、1687、1655萬。2015年末中央決定全面放開二孩,出生人口在2016年達1786萬、創2000年以來峰值;但2017年即下滑至1725萬,2018年再下降200萬至1523萬,2019年為1465萬。可以看出,即使面臨人口下滑的長期趨勢,但峰值人口比預計的減少2%,不足以影響18億畝的大數。耕地紅線對生態和糧食安全有極大的保障作用。民以食為天,毛澤東四言詩:手中有糧,心就不慌。腳踏實地,喜氣洋洋。形象的體現了中國人對糧食的重視。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打破糧食對人口的制約。金圣嘆點評中國歷史長期處于一亂一治的循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盛世人口繁衍過快引起糧食緊張,導致土地兼并、人地矛盾尖銳,亂世易子而食。中國很多戰爭,都是由人口密度過大引起的,最終以人口大幅度減少而結束。18世紀馬爾薩斯提出人口以幾何級數增加,生活資料以算術級數增加,因而造成人口過剩,不可避免地出現饑餓、貧困、戰爭和失業等現象。1974年在羅馬召開的第一次世界糧食會議上,一些專家認為中國無法養活10億人口;1995年美國學者布朗在其書籍《誰來養活中國?》中,再度表達了對中國糧食供給的擔憂,認為全球的糧食生產可能難以滿足中國未來巨大的糧食需求。某些經濟學家希望把群眾對房價的怒氣轉移到十八億畝耕地紅線上,認為都是由于耕地紅線導致建設用地減少,房價暴漲。并提出要用市場化的手段允許購買境外糧食可以降低耕地保有量。且不談房價高漲是否是由于耕地紅線或建設用地指標不足,以同樣國內產量和消費量占世界比例較高的豬肉為例,只要有10%的缺口無法滿足需要到國際市場購買,囤積居奇的投機商會把價格炒到天上去。基辛格曾經說過:誰掌握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控制了世界;誰掌握了糧食;誰掌握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對于糧食安全保證來說,耕地數量的保障是基本條件。嚴守耕地紅線,才能保障我們的子孫后代不會被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或惡意襲擊所擊垮。《戰國策》寫過一個故事,戰國時期,楚國想吞并邊上的鄭國,奈何當地民風彪悍,擔心代價巨大。有大臣獻了一策,派人教鄭國養蠶,同時大幅提高絲綢收購價格,降低粟米價格。鄭國人紛紛棄耕養蠶,第二年楚國宣布不買絲綢,同時抬高糧食價格,鄭國不戰而潰。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基辛格在《論中國》里寫道:“中國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的很好。”保護十八億畝耕地紅線,就是保護中國自主自立于世界的能力。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