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上海井耶貿易有限公司(縫紉機發展歷史)

时间:2024-05-20 09:02:41 编辑: 来源:

出口額最高歷史記錄,7月份出口額更是高達2.05億美元。 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將其確定為“行業質量趕超年”,并發布了《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用堅持“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平穩增長、質量為先”的總體發展思路,為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強國發展戰略指明了方向。

《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顯示,截至“十一五”末,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約有縫制機械整機生產企業830家(含外資企業),其中縫紉機整機生產企業620家,非縫紉類縫制設備整機生產企業(注:主要指除縫紉功能以外的其他驗布、裁剪、鋪布、整燙、粘合、檢針、吊掛、激光等相關縫制設備)約210家,零部件生產企業1000余家,主要分布京津冀、上海、江蘇、浙江、廣東、陜西等6大產區。“十一五”期間,行業累計完成產量7496萬臺,產值1935億元,利稅92.6億元,累計出口5392.9萬臺,出口額70億美元。

“十一五”時期,行業經濟總量保持增長,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快速提升,實現年均經濟增速為11.5%;產品結構調整也取得重大突破,如機電一體化縫制設備占比從“十五”末的2%上升到25.04%,電腦平縫機占平縫機總產量的比例由5%提升到36.5%以上,特種工業縫紉機年產量占工業縫制設備總量的比例由3%提升到9.5%;企業結構也進一步優化。

兄弟縫紉機的發展歷史

1908年 安井兼吉創立“安井縫紉機商會”;

1928年 開始銷售昭三式縫紉機并正式命名商標“brother”;

1932年 第一臺家用平縫縫紉機誕生并成功批量生產;

1934年 成立“日本縫紉機制造株式會社”(現兄弟工業株式會社);

1941年 成立日本國內銷售企業“兄弟縫紉機販賣株式會社”;

1945年 開始生產家用縫紉機臺板;

1947年 開始向海外出口家用縫紉機;

1954年 成立出口企業“兄弟國際株式會社”,并在美國設立銷售服務總部;

1958年 在歐洲建立銷售服務總部,并開始在愛爾蘭生產家用縫紉機;

1959年 家用縫紉機組合加工機床開始運作;

1965年 開始在韓國(釜山精機)生產家用縫紉機;

1979年 開始在中國臺灣“臺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家用縫紉機;

1984年 “brother”作為美國洛杉磯奧運會正式贊助商;

1991年 獲得“brother”集團首個ISO9002質量認證;

1993年 縫紉技術中心“B-square”竣工;

開始在中國“珠海兄弟工業有限公司”生產家用縫紉機,

并逐步在各地設立產品技術服務中心;

1997年 “brother”與國際奧委會(IOC)簽訂正式贊助商協議;

2000年 “brother”全球家用縫紉機市場實現累計生產3000萬臺;

2001年 在中國成立“兄弟機械設備(上海)有限公司

2005年 出展2005年日本國際博覽會(愛 · 地球博覽會);

2005年 成立“兄弟(中國)商業有限公司,以強化在中國的銷售、服務活動;

2007年 家用縫紉機實現累計生產4000萬臺

2008年 兄弟集團迎來創業100周年為此舉辦了各種紀念活動

縫紉機的歷史意義

《縫紉機》發明后 “迪莫里耶”便以八十部的《縫紉機》開設成衣工廠,適逢法國在當時進軍阿爾及利亞,急需大批軍裝,“迪莫里耶”以他能夠快速生產的優勢接獲了大批量訂單。

面對失業的大批手工裁縫師感受到了巨大的莫名危機感,失去理智,沖進“迪莫里耶”的成衣工廠大肆破壞,搗毀了所有的縫紉設備,讓迪莫里耶不得歇業停產。美國“勝家牌縫紉機”在一八四四年推出時,世人僅將它當成一部觀賞用的裝飾品;熟知商業運營的勝家公司提出了每月“分期付款”的生意模式,廣泛招攬客戶并大展鴻圖。

其后,勝家公司在加、法、德、英等國設立分廠,到一八七七年,光是英國銷售“勝家牌縫紉機”的門市就多達一百六十家。就此,西方國家的成衣業急速擴張,手工裁縫業者的生計卻瀕臨破產邊緣。

由《縫紉機》的歷史,我們也可以觀察到歐洲現代化的過程。成衣從為軍隊服務到成為普羅大眾也能消費的商品,老百姓的社會也如同軍隊一般被納入了現代化的管理體系,更將人給規格化了。

求電腦,縫紉機的變化歷程

縫紉機是服裝行業不可缺少的設備。從之前的手動到如今的自動化,縫紉機經歷了很多的變化,這也在反映著服裝行業的發展歷程。但今天不是要講服裝行業,而是對縫紉機的發展歷史做一個總結。

1890年,中國從美國引進了第一臺縫紉機。

1905年,上海首先開始制造縫紉機零配件,并建立了一些零配件生產小作坊。

1928年,由上海協昌縫紉機廠生產出了第一臺44-13型工業用縫紉機。同年,上海勝美縫紉機廠也生產出第一臺家用縫紉機。

1949年以前,整個舊中國縫紉機產量很低,年產量不足4000臺,當時的縫制設備市場主要由美國勝家公司壟斷。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縫制機械工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行業經歷了改組、改造階段,公私合營、兼并合作,進行了合理的分工,形成了一批骨干企業:如上海的切、昌、惠工、飛人、蝴蝶和天津縫紉機廠以及廣州的華南縫紉機廠等縫紉機生產廠家,主要生產普通家用縫紉機和低檔工業用縫紉機。

20世紀50年代末,輕工行業對家用縫紉機實行了通用化、標準化,統一了設計圖紙,提高零部件的兼容性,使縫紉機生產企業不斷增多,并根據需要開發了葵扇、醫療手術、羽毛球、自行車輪胎和簾子布拼接等特殊用途的縫紉機。據統計。

截至1980年全國共有縫紉機生產企業56家,分布在22個省、市。截至1982年,我國縫紉機的產量達到1286萬臺,居世界第一位。

到80年代中期,隨著市場和消費結構的不斷調整,縫制設備的產品結構在中低速工業縫紉機的基礎上向著高速化、系列化方向發展,電子、電腦技術也在縫紉機上得到廣泛的應用。與此同時,我國還完成了零部件配套系統建立,構建了龐大的縫紉機銷售網點。部分縫機企業在引進了國外先進技術后,對先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

90年代初期,國際著名企業陸續進入中國,在國內設立了合資企業和獨資企業。

90年代后期,民營企業開始崛起,產業結構的大調整促進了行業的大發展,總體上形成了以上海、江蘇、浙江、陜西、天津和廣州等6大產區和基地。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