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上海俄羅斯外貿銀行副行長(索羅斯如何造成泰國經濟危機)

时间:2024-06-02 03:24:32 编辑: 来源:

大支柱”。目前,世貿組織的貿易量已占世界貿易的95%以上。現任總干事是歐盟前貿易委員帕斯卡爾·拉米 (法國人),2005年9月任職。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買粉絲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 IBRD) 通稱“世界銀行” (World Bank) 。1944年7月在美國布雷頓森林舉行的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上通過了《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1945年12月27日,28個國家政府的代表簽署了這一協定,并宣布國際復興開發銀行正式成立。1946年6月25日開始營業,1947年11月5日起成為聯合國專門機構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間金融機構之一。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并在巴黎、紐約、倫敦、東京、日內瓦等地設有辦事處,此外還在20多個發展中成員國設立了辦事處。 世界銀行將在肯尼亞開設非洲地區總部

現任行長羅伯特·佐利克,2007年7月任職,接替因“女友門”事件而辭職的沃爾福威茨。2008年2月,佐利克正式任命中國經濟學家林毅夫為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這是世行首次任命發展中國家人士出任這一要職。

世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戰后歐洲復興。法國是第一個從世界銀行得到貸款的國家。1948年以后轉向世界性的經濟援助,通過向生產性項目提供貸款和對改革計劃提供指導,幫助欠發達成員國實現經濟發展。

世界衛生組織

世界衛生組織 (簡稱“世衛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WHO) 是聯合國下屬的一個專門機構,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07年成立于巴黎的國際公共衛生局和1920年成立于日內瓦的國際聯盟衛生組織。戰后,經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決定,64個國家的代表于1946年7月在紐約舉行了一次國際衛生會議,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組織法》。1948年4月7日,該法得到26個聯合國會員國批準后生效,世界衛生組織宣告成立。每年的4月7日也就成為全球性的“世界衛生日 ”。同年6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召開的第一屆世界衛生大會上正式成立,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

世衛組織的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獲得盡可能高水平的健康。該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為“身體、精神及社會生活中的完美狀態”。世衛組織的主要職能包括:促進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改善公共衛生;推動確定生物制品的國際標準等。截至2006年11月,世衛組織共有191個正式成員和2個準成員 。

世界衛生大會 是世衛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每年召開一次。主要任務是審議總干事的工作報告、規劃預算、接納新會員和討論其他重要議題。執行委員會是世界衛生大會的執行機構,負責執行大會的決議、政策和委托的任務,它由32位有資格的衛生領域的技術專家組成,每位成員均由其所在的成員國選派,由世界衛生大會批準,任期三年,每年改選三分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君子協定,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是必然的執委成員國,但席位第三年后輪空一年。常設機構秘書處下設非洲、美洲、歐洲、東地中海、東南亞、西太平洋6個地區辦事處。

歐洲聯盟(歐盟)

“總有一天,到那時,……,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到那時,你們將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 ——維克多·雨果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European Union -- EU)是由歐洲共同體 (European 買粉絲munities) 發展而來的,是一個集政治實體和經濟實體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3年11月1日,《馬約》正式生效,歐盟正式誕生。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1957年3月25日,歐洲六國領導人在意大利首都羅馬市政大樓簽署了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

的《羅馬條約》。

1946年9月,英國首相丘吉爾曾提議建立 “歐洲合眾國”。1950年5月9日,當時的法國外長羅貝爾·舒曼(1886年-1963年)代表法國政府提出建立歐洲煤鋼聯營。這個倡議得到了法、德、意、荷、比、盧6國的響應。1951年4月18日,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在巴黎簽訂了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又稱《巴黎條約》)。1952年7月25日,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成立。1957年3月25日,這六個國家在羅馬簽訂了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統稱《羅馬條約》。 1958年1月1日,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正式組建。1965年4月8日,六國簽訂的《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三個共同體的機構合并,統稱歐洲共同體。但三個組織仍各自存在,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布魯塞爾條約》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歐洲共同體正式成立。1973年后,英國、丹麥、愛爾蘭、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歐共體,成員國擴大到12個。

歐共體12國間建立起了關稅同盟,統一了外貿政策和農業政策,創立了歐洲貨幣體系,并建立了統一預算和政治合作制度,逐步發展成為歐洲國家經濟、政治利益的代言人。 1991年12月11日,歐共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了以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歐洲政治聯盟為目標的《歐洲聯盟條約》,亦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3年11月1日“馬約”正式生效,歐共體更名為歐盟。這標志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1995年,奧地利、瑞典和芬蘭加入,使歐盟成員國擴大到15個。歐盟成立后,經濟快速發展,1995年至2000年間經濟增速達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997年的1.9萬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萬美元。歐盟的經濟總量從1993年的約6.7萬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的近10萬億美元。

2002年 11月18日,歐盟15國外長會議決定邀請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耳他、波蘭、 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10個中東歐國家入盟。2003年4月16日,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上,上述10國正式簽署入盟協議。2004年5月1日,這10個國家正式成為歐盟的成員國。這是歐盟歷史上的第五次擴大,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大。2007年1月,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兩國加入歐盟,歐盟經歷了6次擴大,成為一個涵蓋27個國家總人口超過4.8億、國民生產總值高達12萬億美元 的當今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國家聯合體。>>

2003年7月,歐盟制憲籌備委員會全體會議就歐盟的盟旗、盟歌、銘言與慶典日等問題達成了一致。根據憲法草案:歐盟的盟旗仍為現行的藍底和12顆黃星圖案,盟歌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的《歡樂頌》,銘言為“多元一體”,5月9日為“歐洲日 ”。

上海合作組織(上合組織)

上海合作組織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 SCO) 的前身是由中國 、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組成的“上海五國”會晤機制。2001年6月14日,“上海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第六次會晤,烏茲別克斯坦 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國”。15日,6國元首舉行了首次會晤,并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宣告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立。

2001年9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在阿拉木圖舉行首次會晤,宣布正式建立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總理定期會晤機制。2002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在圣彼得堡舉行第二次峰會,6國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憲章》。憲章對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原則、組織結構、運作形式、合作方向及對外交往等原則作了明確闡述,標志著該組織從國際法意義上得以真正建立。2003年5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在莫斯科舉行第三次峰會,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宣言》,時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德廣被任命為該組織首任秘書長。2004年1月,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在北京正式成立。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面積3000多萬平方公里,約占歐亞大陸的五分之三;人口約14.9億,約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工作語言為漢語和俄語。

上海合作組織對內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對外奉行不結盟、不針對其它國家和地區及開放原則。

90年代至今人民幣匯率變化歷程

下表列出了1971年至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變化: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