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上海拓新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上海萊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樣)

时间:2024-06-03 04:12:22 编辑: 来源:

食缺氧儲藏研究的開拓者路茜玉教授,率先掌握大豆磷脂提取加工技術的張根旺教授,解決糧食筒倉防爆難題的周乃如教授,開創國內砂輪制造、研磨工業學的汪璠、張國賢教授等著名學者。他們潛心學術,立德樹人,獎掖后進,功勛卓著,為我國糧食事業、磨料磨具行業及學校發展作出了開拓性貢獻,為后繼者樹立了榜樣。

現任教師中,有國際標準化組織食品技術委員會谷物與豆類分會主席卞科教授、國際谷物科技協會主席王鳳成教授、三屆奧運會田徑裁判王晏教授等知名學者,還有一批專家教授擔任中國糧油學會、中國糧食工程建設委員會、全國磨料磨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熱處理學會、中國化學會有機化學磷化學專業委員會等學術組織理事長或副理事長職務,他們在各自專業領域和教學崗位上,教書育人,竭誠奉獻,堪稱楷模。

4 .人才培養

現有全日制在校生 33000 余人,其中本科生 28000 余人,專科生 3500

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 1300 余人,外國留學生近百人。另有繼續教育學生 18000 余人。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為國家輸送了 10

多萬名合格畢業生。整體就業率連年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連續十次榮獲“河南省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連續兩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2012 年榮獲全國就業 50 強高校稱號。 2009 ~ 2014

年分別榮獲“河南公眾最滿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本科院校綜合實力 20 強”

、“河南高等教育質量社會滿意院校” 、“ 2014 值得推薦的 20

張河南教育名片”、全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學校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意大利、德國、波蘭、韓國、臺灣等 20

5 .辦學條件

占地總面積 193.8 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 93 萬平方米。擁有三個校區,分別是蓮花街校區、嵩山路校區、中原路校區。學校建有高標準的教學大樓和現代化的學生公寓,教學科研設施先進、齊全,校園環境優雅宜人,為學生提供了優美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學校擁有先進的網絡教育管理中心、計算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和分析測試中心。有 1

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7 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1 個虛擬實驗教學中心、 18 個本科實驗教學中心和一個工程訓練中心、 1

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建有物理學、化學、力學、電工電子、機械基礎等一批基礎實驗室,以及食品工程、建筑工程、機電工程、化學工程、生物工程、電子商務、證券與期貨等專業實驗室。配備有大批先進的實驗儀器設備,目前全部儀器設備超過

5 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 4.4 億。

學校是河南省高校“數字化校園”示范單位、“智慧校園”和“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試點單位,擁有河南高校第一個萬兆校園網,教育網、聯通、電信、移動四大網絡接入總帶寬達

21G

,實現了無線網全覆蓋、信息門戶集成和大數據綜合利用,網絡應用系統涵蓋了校園學習、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為教學、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務提供了強大的信息化平臺。

學校圖書館早在 1992 年被原商業部批準為“全國糧油學科文獻情報中心”。目前總建筑面積達

5.06 萬平方米,館藏中外文紙質圖書 235 萬冊,中外文電子圖書 300 多萬種,中外文紙質現刊近 2000 種, SCI 、 EI 、

IEL 、 Elsevier 、 SpringerLink 、 EBSCO 、 CNKI 中國知網、重慶維普、萬方中國學位論文等中外文數據庫

43 個,自建糧油食品、超硬材料與磨料磨具 2

個專題特色數據庫。網上圖書館系統使讀者在校內外均可方便快捷地查閱電子文獻資源。豐富的館藏資源和先進的服務設施、服務理念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提供了切實有效的保障,現代化應用程度達國內先進水平。

6 .科學研究

學校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科研隊伍,形成覆蓋整個糧油食品學科領域以及裝備制造、工業自動化、化學工程、生物工程、建筑工程、計算機科學、工商管理、經濟學、超硬材料等學科的部分領域具有一定特色的科學研究體系。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7 項,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 863 計劃、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級科研項目 307

項,承擔省部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 961 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 106 項;主持、參加制定或修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 174

項,其中主持并獲得國家標準貢獻獎一等獎 1 項,為全國糧食行業奪得國際標準制定方面的最高獎勵。發表學術論文 10421 篇,其中被 SCI 、

EI 、 ISTP 等收錄 2108 篇;出版學術著作 398 部。學校作為第二主持人單位聯合申報的“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國家首批“

2011 協同創新計劃”,進入國家高端創新體系。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 ( 自然科學版 ) 》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是全國糧食行業權威學術期刊。《河南工業大學學報 ( 社會科學版 ) 》被評為河南省一級期刊。

學校擁有小麥和玉米深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糧食儲運國家工程實驗室、糧食信息處理與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糧食儲藏與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國糧食物流研究培訓中心、國家大豆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鄭州)、河南省谷物資源轉化與利用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糧食光電探測與控制重點實驗室、河南糧油倉儲建筑與安全重點實驗室等

29

個國家、省部級科技平臺;物流研究中心、糧食經濟研究中心是河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學校還有河南省高校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

14

個地廳級科技平臺;有各類校級教學、科研、實習、實訓平臺近百個。成立了河南省高校首家院士工作站。學校作為股東高校之一發起組建了河南省大學科技園,與社會共建了

“ 河南省工業技術研究院 ” 、 “ 河南省民營經濟研究院 ”;學校還有巖土工程研究所、物流研究所等 54 個校級學術研究機構。

7 .社會服務

積極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地方經濟建設,在糧食儲運、倉廠建設、糧食經濟與物流管理、糧食精深加工與綜合利用、糧食機械、超硬材料及磨料磨具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有力地推動了行業科技進步,產生了顯著經濟社會效益。

目前,全國約 70% 的大中型小麥加工企業、 50% 的植物油加工企業、 90%

的大豆磷脂加工企業采用學校研發的技術。學校作為“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改善中國糧食流通”項目中堅力量,完成大部分核心技術研發和工程設計,為構建中國現代糧食流通體系作出了突出貢獻。學校負責編制的國家糧食倉庫建設標準和設計規范,為我國糧食行業重大工程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國家投資

337 億元的國家儲備及物流設施建設重大項目,全部采用我校儲藏工藝;同時,學校還承擔了該項目 1/3

工程設計任務,使我國糧食儲藏工程與工藝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8 .交流合作

積極探索政產學研用合作發展模式。建有“全國糧食行業(鄭州)教育培訓基地”,先后承辦各類培訓班 46

期,累計培訓全國糧食行業高層次人才 2700

多人。與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河南省科學院、鄭州機械研究所、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等開展校研合作;與鄭州市、周口市、鶴壁市人民政府和省商務廳、工業和信息化廳等開展校地合作;與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糧集團、上海良友集團、雙匯集團、三全集團、思念集團、許繼集團、貴州達眾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等開展校企合作。

積極利用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大力推動中外合作辦學;與英國威爾士大學、瑞丁大學聯 5 個本科專業;與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等開展在校生交流。 2007 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

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谷物科技協會等國際組織,保持著良好合作關系;與美國小麥協會、加拿大小麥局、法國小麥協會、澳大利亞國際農業發展中心等進行合作交流;成功舉辦了“聯合國糧食物流國際區域研討會”、“國際小麥品質及面粉改良研討會”等國際學術會議;

2008 年被批準為國家援外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項目承辦單位,迄今已培訓來自 86 個發展中國家的糧食行政與技術官員 500 余名。

9 .校園文化

形成了“團結進取,務實高效”的校風、“博學奉獻”的教風和“勤奮誠信”的學風。學校堅持文化育人,開設人文教育公選課,舉辦系列校園科技文化體育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數量眾多、內容豐富的學生社團活動,為大學生素質教育搭建了廣闊平臺,促進了校園文化建設與學生全面發展。

10 .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

堅持“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加強,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為推動學校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學校積極開展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著力打造和諧校園,營造了團結進取、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近年來,學校先后榮獲河南省高等學校先進黨委、河南省五好基層黨組織、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狀、河南省文明單位、全省學校行風建設先進單位和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

開林集團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開林集團成立于 2010 年,總部位于重慶國際商務區企業天地,是一家集企業服務、數字科技、職業教育、餐飲文旅等多元化投資運營的企業集團。集團秉持“讓每個客戶都能享受高品質服務”的使命,以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傾力打造出建管家、開林教育、憨牛網、憨牛科技、云實餐飲五大品牌。目前,集團在全國20多個核心省市,設立了30余家公司,員工人數超過4000人,已向超100萬家企業提供過服務,已成為全國范圍內,有口皆碑的企業服務平臺矩陣。

多年來,開林集團建立了完善的黨群組織架構,始終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堅持帶領集團全體員工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未來,開林集團將以先進的管理理念、創新的運作模式,對企業服務領域資源進行加持整合,力爭打造行業一流的企業服務生態,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朝著“商服首選,百年開林”的企業愿景奮勇搏進。

發展歷程

2010年 點燃夢想

7月15日,開林于重慶成立;

開設工商注冊、人才獵聘業務。

2012年 大擔探索

11月6日,第一家分公司于成都成立;

3月份新增財稅代理業務。

2014年 固本拓新

10月28日,長沙分公司成立;

10月份新增建筑資質服務板塊。

2015年 全面拓展

開林集團成立, 4月7日武漢分公司成立;

3月11日,合肥分公司成立;

9月份推出教育培訓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