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農產品對外貿易政策案例(誰能給提供一些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的名詞解釋、簡答、案例分析的題目啊?謝~)

时间:2024-05-18 15:07:51 编辑: 来源:

騁咨嘆哂瀉芮康鬧傅甲饔謾V揮性諦畔⒆柿銑浞值奶跫�攏�泄�┎�煩隹誆挪換岵��つ啃裕�鈧盞賈輪泄�┎�煩隹諫淘饈芙洗蟮乃鶚А� 1.購買農產品數據庫,組織專業人員進行分析為獲得較為翔實和權威的農產品數據信息,可以建立專門的農產品出口信息中心,向國際買粉絲機構或者國際組織以及國外的一些統計組織、行業協會購買國際農產品數據,并組織專業人員進行動態分析,及時、無償地向農業企業和生產者以及農產品出口商數據以及分析的結果

也應該加強與中國農業出口聯合會以及農業協會的合作,及時獲得農產品市場信息

2.向主要農產品貿易伙伴派遣農業專員,收集所在國農業信息主要向日本、韓國、美國、歐盟、中國香港等中國主要農產品貿易伙伴派遣農業專員,負責收集所在國家或者地區的農產品貿易信息,并及時傳回到國內,供農產品生產者和出口企業參考,同時也要充分發揮駐各國大使館、領事館的作用,協助收集農產品貿易信息

3.通過農產品出口聯合會國外分支機構獲取駐在國農產品市場信息成立農產品出口聯合國,并設立國外分支機構,除協助解決中國農產品出口企業在國外遇到的困難外,還負責收集駐在國或者地區的農產品市場信息,并及時傳回國內總部,并轉交到信息中心進行發布

(二)及時收集整理國外農產品貿易法律、法規及技術標準國外農產品貿易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于中國農產品出口商也非常重要,只有在了解這些農產品出口相關的法律、法規基礎上,中國的農產品出口貿易商才能更明白哪個國家或者地區對于農產品出口有哪些規定,會在出口的過程中進行注意

在這些法律、法規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一些國家地區的農產品技術標準

由于各個國家或地區對于進口的農產品具備不同的技術標準,也有著不同的檢驗方法,所以,對于這些技術標準以及檢驗方法的了解和熟悉,對于中國農產品出口促進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這個問題上,一方面,政府需要和各主要貿易伙伴加強合作,充分交流各自的技術標準,疏通相互的農產品貿易;另一方面,也需要組織農業官員,負責收集所在國的相關政策法規

對于所獲得的農產品貿易技術標準以及相關的政策法規,及時組織專業人員進行翻譯、整理,編輯成冊或者通過網絡傳遞給農產品生產者以及農產品出口商,并隨時更新

二、建立農產品出口預警系和保障機制(一)建立完善的出口預警系統在農產品出口中,我們不僅需要國外市場的供需信息,同時還需要中國農產品進入這個市場的情況,以免中國農產品對某個目標市場的出口過于集中或者增長速度過快,容易造成目標市場所在國對我們實施反傾銷或者保障措施,增加中國農產品出口成本,削弱出口競爭力,或者直接禁止中國農產品繼續向該目標市場出口

為建設好完善的出口預警系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獲得別國進口預警系統的數據可和運作模式通過政府間的合作與交流,購買或者互換農產品主要出口國的進口預警系統數據庫以及運作模式,明確中國農產品對其出口達到什么條件時,該國家或地區將啟動預警措施

只有了解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很明確地知道如何控制和規劃中國的農產品出口

2.確定預警系統臨界指標,建立中國農產品出口預警系統根據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不同的農產品進口預警系統,確定中國農產品出口預警系統的臨界指標

在臨界指標制定中,以向某個目標市場出口的數量和價格為主要因素,根據不同的進口國家或地區不同的預警系統,在數量上和價格上可以確定“黃線”和“紅線”兩個檔次,同時密切關注中國向該目標市場的出口情況數量和價格變化情況,隨時和該目標市場進口預警系統的預警指標進行比較

在做到這些的同時,也需要密切關注其他國家對該目標市場的出口情況,做好橫向比較

并注意農產品市場強勁時和農產品市場疲軟時需要有不同的考慮

(二)建立出口保障機制 出口保障機制的建立主要是為了維護中國農產品出口企業的權益,及時處理農產品貿易摩擦

在農產品出口遇到阻礙時,及時出面協調解決

出口保障機制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完善的農產品出口摩擦報告機制中國農產品出口企業在農產品出口過程中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時,能夠及時向政府匯報情況,以便政府能夠及時了解情況,協助出口企業解決問題

2.建立完善的農產品爭端應訴機制當中國農產品出口遭遇到國外反傾銷或其他救濟措施時,政府應該及時對其展開調查,出面收集資料,認真組織企業進行應訴工作,并制定鼓勵生產者以及出口企業的應訴政策,改變過去那種企業應訴不積極的狀況

設立農產品出口應訴專項資金,由農業部和商務部共同配合使用,用于農產品出口應訴

3.加強對各主要貿易伙伴的技術法規研究組織高校、科研機構針對主要貿易伙伴的技術法規、技術標準內容以及實施辦法和操作程序進行詳細的研究,并針對性地控制中國出口農產品的衛生標準以及質量標準,以減少農產品出口損失

注意:其目的借鑒國外的技術標準,并提高中國農產品質量,而不是為了鉆其法規及其操作的空子

三、加快農業技術推廣,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中國農產品出口的一個難題就是中國農產品很難滿足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技術標準,在質量上存在較大的差距,從而使得中國農產品出口困難加大

為此,中國政府必須借鑒一些發達國家農業技術推廣經驗,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加快中國農業技術推廣進程,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有效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建立能夠保證先進的農業技術快速地應用到生產中,對于農產品生產效率的提高、規模的擴大以及農產品質量的迅速提高具有較大的幫助

而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中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首先得看看其他國家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模式

1.國外各式各樣農業推廣體系模式在國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1)日本、中國臺灣省是以農業協會為主體的推廣模式,政府通過農協進行具體的推廣活動

(2)澳大利亞是以私營買粉絲機構為主體的推廣模式

政府推廣服務是無償免費的,而私營機構的推廣是有償服務(3)印度、韓國采用單一化的政府推廣模式,政府通過建立推廣網絡進行技術指導,以非營利性推廣為主

(4)美國、荷蘭、法國等采用大學、合作社和私營機構相結合的綜合推廣模式

其中公益性的推廣以大學為主,營利性的技術推廣則以企業為主

政府與合作社的推廣活動屬非營利性的,私人企業的推廣服務則是有償的

而且政府采取補償的措施支持推廣工作

(5)泰國采取政府、企業相結合的多元化推廣模式

政府通過建立完善、高效的推廣體系推廣農業技術,農業企業通過實施產銷一體化經營,提供全程技術服務

2.中國綜合性推廣模式的建立對以上集中模式的分析采用過程中,必須考慮中國的實際情況

中國地域廣闊,各個地區的發展情況有很大的不同

單靠單一的政府推廣體系難以適應多元化、復雜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需要,所以,在政府負責農業技術推廣的同時,必須引導企業、農協以及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等非政府組織的共同參與

(二)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中國農產品質量一直是一個值得擔憂的問題,除了農業技術推廣以外,還需要對中國農產品出口質量嚴格控制

1.盡快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及相關的法規為確保中國農產品的質量以及安全,首先必須靠行政法規實施,也就是所需要盡快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及相關的法規

當前最重要的是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在制定該法的過程中,不能僅僅考慮國外農產品質量要求,而要根據中國本身農產品生產水平,適當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并隨著農業技術的推廣以及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有步驟地提高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爭取在較短時間內達到國際標準,提升中國農產品出口競爭力

2.抓緊健全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標準體系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建立的前提下,加快制定中國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標準體系的建設,爭取在8年到10年時間內完成2500項農業行業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工作,并通過宣傳教育,強化農產品管理者、生產者以及經營者的質量標準和安全標準意識

這里需要注意的達到國際標準并不意味著達到了一些國別標準

因為有些國家的國別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要高于國際標準,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農產品即使達到了國際標準,也不一定能夠進入某些國家的市場

因此,在中國農產品質量標準達到國際標準以后,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爭取達到一些國家的國別標準,才能占領該國的農產品市場

3.加強質量安全檢測檢驗體系建設中國農產品質量是否達到所制定的標準,需要一個完善的檢測檢驗體系來檢驗,因此,與農產品質量和安全體系建設相配套,必須建立完善的質量安全檢測和檢驗體系,逐步實現對出口農產品全過程的質量控制,提供生產、加工和出口的一條龍檢驗服務;同時要求生產、經營企業建立質量自檢制度,加強企業對農產品質量的自我控制和檢測

強化中國質檢中心的國際信譽,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其達到國際互認的水平

4.對農產品出口包裝作統一、具體的規定通過農產品出口聯合會,對各類農產品出口包裝作統一、具體的規定,使得消費者便于獲得產品的各種質量特征,為農產品出口掃除一定的障礙

四、為中國農產品出口建立“綠色通道” “綠色通道”一詞早已出現在各種出版物以及媒體中,但是對于“綠色通道”包括的內容有不同的解釋,我們認為“綠色通道”的真正含義是為農產品的出口提供一系列的便利,在內容上我們認為應該包括以下幾點:(一)政府對于農產品出口采取優惠的稅費政策 1.完善中國農產品的出口退稅制度對中國農產品實行完全退稅,要求農產品出口征多少、退多少,而且有必要財政保證農產品退稅優先實行,并完全由國家財政負擔;調整農產品增值稅結構,將一些按深加工品征收17%的增值稅的產品,調減到按加工品13%征稅

2.逐步取消農業特產稅目前,中國對某些特產農業還征收農業特產稅,提高了中國農產品的出口成本,削弱了中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因此今后一定要逐步取消農業特產稅,其實施方法是沿海地區應率先取消特產稅,其他地區要逐年減少特產稅征收范圍,爭取在3年到5年時間內取消農業特產稅

(二)改革現行農產品貿易體制 1.取消對大豆、大米、玉米、棉花等的出口數量限制目前中國大豆、大米、玉米、棉花等農產品仍有一定的出口限制,今后一定要取消這些限制

企業出口這些產品不再需要提出申請出口計劃;取消出口的統一經營,具備外貿經營權的企業均可經營,出口價格可由行業協會統一協調

2.理順農產品出口管理體制,便利農產品出口為方便農產品出口,有必要理順農產品出口管理體制,將農產品生產和銷售、農產品內貿和外貿等統一起來

加強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以及出口等各個環節的連接,建立國務院部際協調機構,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共同研究農產品出口事宜,為農產品出口提供聯合服務

(三)加大政府資金支持和免費服務力度 1.對農產品出口企業提供出口信貸或信貸擔保建立專項農產品出口信貸制度,對農產品出口生產者和出口企業直接提供政府貸款,或者提供有政府貼息的優惠貸款;政府根據出口發展情況,確定不同時期提供優惠貸款的科目

雖然出口信貸補貼在WTO農業協議中屬于“黃箱政策”,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其實施形式,借鑒美國的經驗,采取“出口信貸擔保計劃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