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全球貿易量最大的化石能源(由于本國能源資源極度匱乏什么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貿易國之一)

时间:2024-06-02 05:14:35 编辑: 来源:

p> 分行業需求-建筑

1、在建筑領域, 能源消費的增長主要由亞洲貢獻,最大的能源種類為電力。

2、建筑能源需求增長的驅動力是 人口增加和經濟發達程度增加 ,人們不斷追求更加舒適的生活和工作。 亞洲、非洲和中東總計占建筑行業能源使用增長的90% 。

3、建筑行業幾乎所有新增能源需求是使用電力給 空間降溫和為電器功能 。

分行業需求-交通

1、到2040年,全球對公路、航空和海運的客運及貨運服務需求將增加兩倍以上,不過由于能源效率提高,對能源的需求僅會增長25%。在道路交通方面,機動車保有量和交通需求上升的影響被效率提升所抵消,但卡車的能源需求增長強勁。 由于卡車的效率提升相對緩慢,導致其在交通行業內消費的能源份額增加。同時,航空客運交通增長也很強勁。

(注:非公路包括航空、海運和鐵路;汽車包括兩輪和三輪車輛)

2、未來在交通領域,石油依然占主導地位,但可替代能源尤其是天然氣和電力的使用逐漸增長。預期到2040年,石油需求占比從目前的94%下降至85%左右,天然氣、電力和“其他”類能源各占交通能源需求的5%。

天然氣的增長集中于液化天然氣在長途貨運和海上交通的使用。

電力的增長集中于乘用車和輕型客車的使用。

“其他”種類能源主要是生物燃料,而氫能僅在交通中能源中占很小一部分。 氫能的前景在2040年前后才有看頭,能否進一步發展取決于氫能在長途道路貨運供能上與液體燃料和電力的競爭力。

3、到2040年,乘用車總量大幅增長(增長至20億輛),同時電動車數量增加(超過3億輛),車輛效率顯著提升。屆時,PHEV和BEV的總量大致持平。展望期間,在監管和政府目標的驅動下,全球汽車總體效率將年均提高2-3%。

4、未來道路交通的能源需求受三大因素的影響: 電動汽車、共享出行和自動駕駛 。

到2040年,乘用車行車公里數有30%是使用電力,顯著高于電動車全球汽車總量中的占比15%。更高的比例意味著共享出行中,電動汽車將占據重要地位。此外,屆時電動卡車行車公里數的占比將達到15%,主要集中于短途輕型客車。

(注:汽車包括兩輪和三輪車輛)

6、假設在世界范圍內,能夠實施自2040年起對內燃機汽車銷售的禁令,則電動車的銷售情況將會更加樂觀。到2030年,約三分之一的新售汽車是純電動車;到2035年,BEV的銷售比例會達到三分之二,并在2040年達到100%。另一方面,到2030年,有20%的乘用車行車公里數由電力供能,2040年將達到約三分之二。

分行業需求-電力

1、全球持續電氣化,從生產電力的結構上看,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持續增加, 在增量當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約占一半 ;天然氣與核能的比例保持穩定;煤炭依然是電力的最主要能源來源,到2040年占比依然有近30%。在新增部分中,煤炭的貢獻僅為13%,而過去25年中,這一比例是40%。

地區需求

1、可再生能源的普及還看中國和經合組織,而在亞洲其他地區,煤炭發電依然是主流,并占新增發電量的絕大部分。

地區需求-中國

1、中國逐漸向低碳能源轉型。至2040年, 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水電一起占能源需求增長的80%,可再生能源將接替石油成為中國第二大能源來源 。

地區需求-印度

1、印度將成為全球能源最大的增量市場。不過依然以煤炭作為主要能源,占能源新增需求的45%。為了使全部人口都可以使用電力,將有 超過70%的煤炭消費增量被用于電力行業 。

2、印度的可再生能源增長迅猛,尤其是 太陽能 的增長。

地區需求-美國

1、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的地位有所加強。 美國在全球石油(石油和天然氣凝析液)生產中的份額從現在的12%上升至2040年的18% ,屆時沙特阿拉伯排在第二位,占比13%。 在天然氣方面,美國2040年的產量占全球的24% ,屆時俄羅斯排在第二位,占比14%。

2、由于美國的能源消耗量也大,因此其凈出口在全球貿易份額中的比例不高。同時 美國將失去最大可再生能源生產國的地位 ,其生產比例將從目前的24%下降至2040年的15%。與之相比,屆時 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將上升至約30% 。

地區需求-歐盟

1、歐盟繼續 引領低碳經濟的轉型 ,其2040年的碳排放比2016年下降超過35%,單位GDP碳排放是世界均值的一半。到2040年,非化石能源滿足歐盟約40%的能源需求,與2016年的25%相比有所提升,遠高于世界平均的25%。

能源的供需

1、 2040年的能源結構將呈現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屆時 石油、天然氣、煤炭和非化石能源預計將各提供世界能源的約四分之一 。

(注:非化石能源包括可再生、核能和水電)

能源的供需-石油

1、全球液體燃料(石油、生物燃料和其他液體燃料)的需求增長約1300萬桶/日,到2040年達到 1億9百萬桶/日 ,而供應方面主要由美國和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增產來保障。

2、細分看,交通行業持續主導全球石油需求,占全球需求增長的一半以上。 到2040年,液體燃料的總體增長進入停滯,但非燃燒使用的需求依然會增加。

能源的供需-天然氣

1、天然氣由于需求廣泛(工業化程度和電力需求增加、持續的煤改氣),加上低成本供給的增加(美國和中東)和液化天然氣供給持續擴張,全球范圍內的 可獲得性將顯著提升 。 在增量當中,美國和中東(卡塔爾和伊朗)占據一半以上的份額。

2、增長的驅動力主要源自 工業和電力行業 。

3、全球貿易進一步繁榮,隨著流動性提高,全球價格將更加同步。

能源的供需-煤炭

1、中國和經合組織國家需求下降,印度和亞洲其他國家的需求繼續增長,相互抵消后的總體需求平穩。

能源的供需-可再生能源

1、基于風能和太陽能的迅速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增長最快的能源來源(年均7.5%),占新增發電量的50%以上。其中,中國是最大的增長來源,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總量已超過整個經合組織。到2030年,印度將成為第二大增長源。

2、太陽能成本的下降超出預期。在科技的發展與政策的支持下,太陽能的學習曲線以更高的速度下滑。預計累計發電裝機每提升一倍,光伏組件成本可下降24%。

能源的供需-核能和水電

1、核能主要靠中國驅動。核能在中國能源需求中的占比從目前的2%將上升至2040年的8%。歐盟和美國的核電站到期且不再進行更換,歐盟年均下降11太瓦時,美國年均下降10太瓦時,導致總體核電增長受阻。

水電靠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驅動。水電年均增長1.3%,合計61太瓦時每年,速度比過去放緩。中國在增長中占比最大,達到16太瓦時每年,其次是南美和中美地區(13太瓦時每年)以及非洲(11太瓦時每年)。

不同報告的觀點對比

這兩篇報告介紹了各類能源的基本情況,并描繪了世界能源結構變化的可能性。接下來可以在未來的各項增長點中,嘗試挖掘一些投資機會。

刺猬偷腥

2018年8月2日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