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優勢(道縣有哪些鎮)

时间:2024-06-01 09:34:30 编辑: 来源:

向明、竹王廟、車田洞、下石塘、下柏、水頭壩、堡子嶺、下壩洞、下源、老福田、石山腳、沙田、布竹源、大尾、神仙頭、長余洞、紅鞍嶺35個村委會。 清塘鎮 轄:小坪、中坪、棉竹源、小月田、上面、廖家、蔣家、土墻、清塘、石枧、月巖、獅子頭、幸福洞、大塘、洪家宅、上塘家、大神山、新立、達一、達二、蓮塘、上塘面、孟家、新久佳、塘枧、老久佳、尹家、泥鰍塘、陳熊、室家、樓田31個村委會。 祥霖鋪鎮 轄:向陽、園田、分江頭、岑江渡、興坪、港口、白面下、赤竹元、赤壩塘、常青、光明、筆架山、胡家、板塘、大車、幸福洞、趙家洞、白露塘、吊高樓、郎龍、祝福、達頭山、白家田、祥霖鋪、青松、石家、上渡、顧家、銀山、小盤、大盤、王家、田廣洞、立福洞老村、立福洞新村、大井、香花、下蔣、朱家、陽家、張家、農科站、致福、鄭家、毛坪、土壩頭、麥山洞47個村委會。 蚣壩鎮 轄:金雞洞、沿河塘、蓮花塘、木累洞、黃家、新油榨、上云壩、馬家嶺、桃李園、蚣壩、后江橋、下福洞、豐村洞、中福洞、沙仂江、洪家壘、草魚塘、光家嶺、長興洞、長江圩、軍洞、南塘尾、金星、興橋、神背、松柏塘、小塘復、許家、葉子山、油榨屋、豹巖、蓮塘尾、夏柳、麥子塘、張家、洲背、塘榨屋37個村委會。 四馬橋鎮 轄:東關嶺、卜石塘、滴水營、廖家(八畝洞)、社頭、魏家、陳家、楊家、塘坪、三角洞、婆仂園、早禾田、毛里坪、羅家山、周塘營、鄭家、彭家、大井頭、富足灣、四馬橋、農科站、密里洞、華山、梁木洞、巖頭、上屋沖、燕山腳、立山腳、周家山、鳳興洞、雞公神、坳背洞、麻汪、金獅庵34個村委會。 白馬渡鎮 轄:鴨子坪、社福、白馬渡、東山、瓜地、清溪、報國、海龍、南沖、泉家塘、大陽、泥江口、唐家山、雷家洞、申尾、樟武坊、武家灘、廟頭、宜山坪、青口、古木洞、倒水洞、大坪地23個村委會。 富塘鄉 轄:五候、鳥梨樹、李家園、石板沖、旦家塘、富塘、春秋塘、上莫、立埠、塘背、曹家、五里牌12個村委會。 樂福堂鄉 轄:大蓮塘、土橋、塘碑、龍山角、泥口灣、石橋頭、樂福堂、車弄、圳頭、中村坊、清塘坪、龍村、楊柳塘、甘塘坪、富頭15個村委會。 橋頭鄉 轄:石馬山、獅子山、大車壩、漢舂陵、落洞、大地夫、丘塘、石排樓、會譚、上壩、橋頭、三桂、大江洲、坦口、桂宅巖、鄧家、魚田、神仙背、熊家灣、烈馬、白竹田、石硯、沖嶺、坪崗24個村委會。 營江鄉 轄:小洞、白地頭、雙橋、曾家、芒頭寨、上源頭、崗下、陽家、唐家、正崗頭、社頭、車邊、陽樂田、勝利14個村委會。 萬家莊鄉 轄:幸福、七一、長興、青山、小清塘、上洞、萬家莊、五一、五洲、下六洲、華巖、天堂福、下洞、沿河14個村委會。 新車鄉 轄:上車洞、洞尾、秀水洞、土崗、新車、老高壩洞、藕塘、新高壩洞、貓兒山、桐溪尾、百丈洞、三十工、祥樂福、龍眼塘、雷洞、莫家洞、八家、下汶、上汶、新屋、麻元里、石壩頭、新茶、塘下、壩背、寺下、蔣家洞、午田28個村委會。 上關鄉 轄:七里崗、白石巖、上關、水南、湘源、虎子巖、鄭家、向陽、龍江橋、東方、丁塘、蓮塘、東源、車崗、石門、壩子塘、董家沖、鹿家、寶塔19個村委會。 白芒鋪鄉 轄:楊家嶺、牛橋、龍嶺頭、陀仂復、木柵、黎家興、柱興、仁和圩、小甲、巖口、西源、馬壘、洞仂口、精華、鄧家、三里井、楊家、吳家、彭家、潘家、白泥山、灣田、繞塘、下洞、白芒鋪、竹山、何家、野竹福、廣文鋪、黑泥山30個村委會。 柑子園鄉 轄:五福、新屋墻、內嶺、三海洞、善祥、周鄺、燕石洞、巖口、柑子園、興隆、同心、劉家、軍民、洲子上、糧林、小江口(農科站)、油湘、脈地、欣榮、黃金20個村委會。 東門鄉 轄:下塘、白泥塘、北門、上塘、東洲山、甫口、烏家山、高車、下關、香元樹、東門、馮家、崔家13個村委會。 審章塘瑤族鄉 轄:審章塘、黃泥洞、黃土壩、九井、皂角壩、馬家車、葫蘆巖、茶園、黃家、馮家、上追塘、送洲、鴨婆井、洞民、松柳、向榮、蓮花宅17個村委會。 井塘瑤族鄉 轄:魯草坪、福六田、井塘、馬江口、桃花井、加六洲、沙子河7個村委會。 橫嶺瑤族鄉 轄:蓮花、文明、大坪嶺、大河、民族、棉竹江、兩岔河、深海、老屋地、浪石、沙窩、小路窩、菖梧洞、楓木山、枇杷山15個村委會。 洪塘營瑤族鄉 轄:大洞田、插花坪、牛欄洞、老何家、陳家、東江腳、貓兒嶺、黃家塘、香花樹、太平坳、洪塘營、灣子嶺、佳竹洞、浪泥湖、楠竹坪、東江源、陡山灣17個村委會。 道縣月巖林場 轄:桐絲井、營樂源、長樂、小塘、空樹巖5個村委會。 道縣橋頭林場 轄:莊村、奔塘、毛巾田、龍塘江、蔣包、清壽源、臘樹坪、倒江原、黃公漯、謝家、半沖漯11個村委會。 道縣大坪鋪農場 道州網,道縣古稱道州,位于湖南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1°17′—111°56′,北緯25°09′—25°50′。全境南北縱長77公里,東西橫跨62.6公里,土地總面積2442平方公里,轄26個鄉鎮場、576個行政村(社區),總人口72萬。 道縣區位獨特。緊鄰廣東、廣西,素有“襟帶兩廣、屏蔽三湘”之譽,自1988年原零陵地區(即永州市前身)被國務院列為改革開放過渡試驗區以來,道縣就成為湘南改革開放的重要前沿,對沿海發達地區的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具有良好的吸納作用,在推進“泛珠三角”區域協作中,發揮了承東啟西、通南達北的樞紐作用。被稱為沿海的內地、內地的前沿。 道縣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活動。自秦始皇統一中國設縣以來,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制史,其間1500多年為郡、州、府所在地。 道縣文化燦爛。境內玉蟾巖出土的稻谷遺存和陶片,被列為1995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距今12000多年,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時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標本和陶片,道縣因此被譽為“天下谷源,人間陶本”。 道縣地靈人杰。這里孕育了宋代大思想家、理學鼻祖周敦頤,晚清大書法家何紹基,我黨早期革命活動家、已故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夫人何寶珍;唐代著名文學家元結、宋朝名相寇準等在此為官。紅軍師長陳樹湘等眾多革命先烈在道縣留下許多氣壯山河的英雄事跡。2008年,道縣被列為革命老根據地。 道縣交通便捷。洛湛鐵路、207國道縱穿南北,323省道橫貫東西,通鄉、通村水泥硬化道路遍布全縣鄉村。建設中的廈蓉、道賀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規劃中的福貴(福州至貴州)鐵路、洞道(洞口至道縣)高速也將從道縣經過。從道縣北上長沙,南下廣州,西出南寧,均可半天抵達,距桂林國際機場、永州機場也只有兩小時車程。 道縣資源豐富。水稻、臍橙、厚樸、油茶、蔬菜等均在全省占有一定位置,優質稻、優質水果、優質工業原料林、優質煙、優質蔬菜、優質家禽等已發展成新農村建設的“六優”產業。道縣是湘南重要的有色金屬儲藏區,已探明的礦藏有錳、鉛、鋅、錫、鎢、鋰、銣等30多種,其中錳鐵礦儲量居全省之冠,具有發展冶煉工業的獨特優勢。道縣山水旖旎,風景秀美,唐朝文學家劉禹錫贊為“營陽(即道縣)郁郁,山水第一”,玉蟾巖遺址、鬼崽嶺祭祀遺址和湘源溫泉、周敦頤故里、月巖等風景名勝分別在國內、省內擁有較高知名度,特別是月巖,巖洞酷似三輪形狀各異的月亮,堪稱天下奇觀。境內水系發達,水能蘊藏總量達36.2萬千瓦。特產方面,道州皮鞋、道州蔬菜、道州紅瓜子、道州灰鵝等久負盛名,遠銷沿海及港澳市場。 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自2006年啟動以來,已完成131個示范村的規劃編制工作,改造空心房12.6萬平方米;完成通村公路硬化1400公里,完成水利工程64處;規劃建設了白馬渡大陽萬畝臍橙示范片、祥霖鋪下蔣萬畝臍橙示范片、蚣壩金星冰糖橙示范片、四馬橋鎮后山烤煙示范片、洪塘營大洞田萬畝厚樸示范片,清塘鎮久佳養魚示范片、壽雁白石寨萬畝優質稻示范片、新車鄉桐溪尾臍橙烤煙示范片等八大產業片,較好地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與此同時,農村醫療衛生、文化等事業也得到了協調發展。 道縣經濟發展迅速。近年來,道縣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圍繞“加速崛起,躋身全省經濟強縣”目標,全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大力深化改革,強力招商引資,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全力夯實發展基礎,經濟社會得到了全面、快速發展。2008年,完成地方生產總值59.04億元,增長13.6%,三次產業比為31.9:22.9:45.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4.5億元,增長44.9%;實現財政收入2.16億元,增長20.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20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4788元,增長18.3%。特別是工業經濟來勢較好,完成工業總產值35.8億元,增長27%,農林產品加工、冶煉、電子、化工、紡織、模具等產業發展較快,道縣工業園初步建成制鞋、五金電子模具、能源化工、紡織制衣、紙品包裝五大基地;以優質稻、優質水果、優質工業原料林、優質煙、優質蔬菜、優質家禽等 “六優”產業為主的農業經濟平穩發展,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4.6億元,增長8.8%,萬畝基地、萬頭豬場不斷涌現,規模農業實現新的突破。目前,道縣已被確定為全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湖南省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加工貿易試點縣,全國糧食生產大縣、厚樸生產基地縣、秸桿養牛示范縣、長江流域柑桔優勢帶項目縣以及全省外向型蔬菜基地縣、生豬調出大縣和農業綜合開發重點縣。百度地圖

中國哪個城市最好

要說中國那個城市當得起“最好的城市”?肯定是見仁見智,而且許多人也會不由自主的列舉自己的家鄉,正應了那句話“誰不說家鄉好!”

要說是不是“好”其實很難,標準不一,見解不同,得出的答案也不盡相同,關鍵是要先確定一個評判的標準。我工作八年,出差遍及中國所有的大中城市(不是吹牛,100多個地級市),也有點感想,寫出來給大家看看對不對。

一個城市好不好,我覺得大致上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看:氣候,居住環境,生活設施,生活成本,交通,治安,職業發展潛力,收入水平,人文環境,餐飲娛樂等。

從氣候上來看,我國的北方大部分地區(淮河以北)都不是很好,主要原因不是冬季嚴寒(東北),就是干旱缺水,冬春容易出現沙塵暴。我99年在北京時就親身經歷過一回,實在是嚇人,以后是望沙而走。而江淮流域的城市冬季也很冷(沒有暖氣),很難過。所以就氣候而言,南方的城市比較宜人,冬季不冷,而夏季由于副熱帶高壓北移,也不是很熱。本人的感覺廈門,珠海的氣候應該算國內最好的。其他的沿海城市中,上海,杭州,寧波冬天太冷。青島,大連雖有暖氣但冬天太潮濕,室外陰冷的很。內陸城市中成都的氣候算比較好的。而昆明的氣候雖好,卻由于地處高原,太干燥,對人的皮膚十分不利。

就居住環境來說,大城市通常都不如中小城市。大城市由于地價昂貴,所以樓房之間的間距很小,限制了居住的舒適度,而且大城市的綠化程度通常也比較低,不如中小城市做得好,更比不上國內有名的幾個花園城市了。內陸城市的空氣污染很嚴重,包括像武漢,西安,成都等,沒有大風的時候天空永遠是灰的,看不出藍天白云。個人覺得從居住環境來說,杭州,珠海,佛山,廈門的居住環境是國內最好的。

生活設施方面大城市普遍比中小城市好。長江三角洲的城市生活設施最正規齊全,個人覺得上海應該算是全國最好的。廣州,深圳生活設施也很全,就是正規度較差,騙子(店)較多。內陸及北方城市這方面還有較大的成長空間,這方面的商機很多。

生活成本,當然是小城市的生活成本低。從區域來看,長三角的生活成本全國最高,主要是房價高,上海不用說了,全國之冠,南京,杭州,寧波,蘇州的房價也很高,拉高了整體的生活成本。吃穿兩個方面沿海的大城市基本上差不多,內陸城市比較低。出行的成本深圳和上海很高,主要指出租車價,公交車差不了太多。值得注意的是武漢的出租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