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統計學院(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是211 985嗎)

时间:2024-06-02 19:19:14 编辑: 来源:

/p>

聲譽指數:☆☆☆☆

職位指數:☆☆☆☆☆

薪酬指數:☆☆☆☆☆

3.上海交通大學

上交在上海幾乎跟復旦齊名,其地位和影響力可見一斑。上交的學科設置以工科為主,其中制造業相關領域和IT類專業的實力在全國名列前茅,而上海恰恰是中國最大的制造業基地,所以上交的學生也是受到了廣泛的歡迎,交大學子腦筋靈活,善于經營,管理能力強,也比較容易進入管理層,尤其是一些在上海的IT類的大外企,每年都會給上交單獨留出名額。但是由于學科覆蓋面的影響不夠寬廣,而且在上海的聲譽似乎總是稍遜復旦一籌。因此暫列第三。不過上交大的最近十年來的上升勢頭強勁,隨著上二醫的加盟和文科的發展,學校整體發展前景非常看好,學校整體形象實力的提升對學生就業出路一定會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聲譽指數:☆☆☆☆☆

職位指數:☆☆☆☆

薪酬指數:☆☆☆☆☆

2.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一直以來號稱江南第一學府,強勁的理科在出國上極具優勢,也是跟清華,北大,中科大并列的四所學分被美國承認的大陸高校之一。新興的工科里面的微電子和飛行器制造在全國的高校里面名列前茅。而這兩個領域恰恰是近年來的熱點,因此復旦的學子在原本不甚擅長的工科里面也開始嶄露頭角。文科的設置以熱門文科為主,而且歷史悠久,新聞,國際關系這些學科國內高校無出復旦之右者。尤其重要的是復旦具有在上海的本土優勢,一些在上海開展業務的大公司對于復旦學生都是青眼有加。因此,對于想要畢業后在上海和長三角地區發展的學生,復旦無疑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聲譽指數:☆☆☆☆☆

職位指數:☆☆☆☆☆

薪酬指數:☆☆☆☆☆

1.清華大學

“清華制造”無疑是就業的第一保障,這一地位至今無人撼動。一直在國內一騎絕塵的理工科所培養的畢業生至今仍然是各個行業的追捧對象,出國率和深造的比例也是國內第一。清華新興的文科院系也以學科新,精度高為特點,擁有新聞,社會學,公共管理,金融和法學等一批熱門學科,就業出路令人眼熱。多年來清華學子在社會最主流的政界、企業界和學術界均有著極其出色的表現,以基本功扎實,勤奮聰穎和具有團隊精神而被評為國內最受歡迎的畢業生。但清華學生也有著過于依賴清華這塊金字招牌的傲氣,往往坐等海內外頂尖名企來清華招聘,缺乏走出校園尋找機會的沖勁。同時因為每年大批畢業生選擇出國,也常常被人詬病。

聲譽指數:☆☆☆☆☆

職位指數:☆☆☆☆☆

薪酬指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是211 985嗎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既不是985,也不是211。

位于北京的985大學共有8所,分別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

位于北京的211大學共有26所,分別是: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北京體育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央音樂學院    

由此可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不屬于兩者。

擴展資料: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徽標識的含義:

校標以名聞中外的絲綢之路中的駱駝為主創意,結合長城、筆架和表示第一的手式等元素組合而成。駝是沙漠之舟,承載中西經貿交流的象征。駝峰好似長城形狀,代表首都北京,同時展示中國的特色文化內涵。圖形內含“CUEB”的縮寫,展現國際化風采。圖形又如翹起大拇指的手掌,暗喻最好、精彩之意。側看,恰如筆山,體現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蘊。

北京財經類大學有哪些

其他信息:

北京財經類大學不是211。北京財經類大學一共有7所。分別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物資學院、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其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是211大學。 北京財經類的211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首批國家“雙一流”建設和首批“211工程”建設高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辦學歷史悠久,是新中國第一所培養對外貿易專門人才的高等學府。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科優勢明顯,現有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法學、工商管理、外國語言文學、統計學、政治學、公共管理、中國語言文學、管理科學與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等12個一級學科,涵蓋經、管、法、文、理、工六大學科門類,擁有應用經濟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學校設有本科專業54個。 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211工程”建設和首批“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 長期以來,學校秉持“忠誠、團結、求實、創新”的校訓,傳承“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堅守“立德樹人財經報國”的使命擔當,建立起以經濟學、管理學和法學學科為主體,文學、理學、工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16萬余名各級各類高素質人才,被譽為“中國財經管理專家的搖籃”。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與中央財經的比較,各有什么特點?

如果要客觀比較這兩所高校,最權威的是用官方數據說話,不要道聽途說。

一、比地位:中財和貿大都是教育部直屬211重點高校,不過中財第一批進入了985創新平臺,還是國內首批49個培養高水平研究生試點高校之一;而貿大不是。

二、比名氣:貿大早于中財進入全國重點大學,90年代因國家對外開放曾名噪一時,在北京那個時代的人眼中,貿大的確是名氣很大的。但近年隨著“外貿熱”下降,其有一直走下坡路的趨勢,而同期中財卻迎來蒸蒸日上的大發展時期,后進先上。所以,目前真正在北京經濟界人士的看法,兩校在財經方面,是北大、清華、人大之后,基本一個檔次的高校。

三、比學科:中財擁有財經類院校唯一一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應用經濟學,包括會計學在內,其覆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11個,而貿大是兩個。

四、比實力:按教育部學位中心2009年組織的學科評估,中財的應用經濟學處于國內第3位,理論經濟學處于21位;而貿大的應用經濟學是第10位,理論經濟學榜上無名。就經濟學方面的培養實力,說中財高于貿大應沒異議(至于那些毫無根據的雜說,不必信之)。

五、比就業:應該說中財、貿大都以就業好而著稱,在2010年著名的麥肯錫第三方調查中,中財就業和上財并列第六位,貿大也在前10。不過,中財偏國有單位,貿大偏外企。相對而言,外企的特點一是待遇高,二是一般集中在一線發達城市,據此認為貿大的就業質量顯得更高一些。

六、比出國留學:一般意義上,因為貿大的“外”的特點,理論上應該比中財出國更有條件。但目前看,出國留學對學生并不是難事,一些一般院校的學生只要愿意走1+3的路子,幾乎人人都可以。這里面應重點比較公派留學,因為中財進入了公派留學培養高水平試點高校,的確會比貿大機會多一些。

綜合各方面因素,中財和貿大目前還是一個檔次上的高校,都是很好達到學校,但各有所長。從這個角度,在其中選擇的話,唯一可比的就是專業。如果學國貿、法商學,肯定貿大好,如果學金融、保險、會計、財務管理、財政、稅務、經濟學等,首先選中財。

另外,客觀說在貿大學經濟,外語加強有底蘊,這是貿大保持良好就業態勢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個人感覺貿大的就業辦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很有效率,值得中財學習。

至于上財,個人覺得也是不錯的學校。其相對中財,由于學校發展比較平穩(中財曾受文革沖擊一度停辦影響),各學科發展比較均衡,教育也比較西方化,學校又處于中國的經濟中心城市上海,加之校方招生、就業宣傳都是財經院校中做的最好的,至少在長三角打出了很大名氣。其拳頭專業就是會計學,與中財的金融類似,學科做的很發達,Acca、cga、CPA、美國會計、會計電算化等有很多方向供選擇,也是值得一讀的。

根據廣受中學生喜歡的《高考金刊》有關招生辦推薦,認為目前中財、上財、貿大是財經院校的三駕馬車,是財經第一集團的高校。目前,這三所高校的校方保持著不錯的交流,或許是同行相輕吧,不知為什么會有一些學生在網上罵戰不停,抬高自己,壓低別人,攻其一點,不及其余,相互貶損,甚至到有失偏頗的程度。這里面也可能有少數別有用心之人的挑撥煽動。

對這些,個人覺得校方應引起重視,做好學生引導工作。相信誰有更博大的胸懷,能夠海納百川,取長補短,誰就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也奉勸學生們安心讀書,做強自己,才是正道。因為不用說這幾所財經院校,就是清華、北大,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是良莠不齊。學校是一方面,學生自己將來要做什么,才是真正應該討論和認真思考的事情。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985院校還是211院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不是985,是211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首批“211工程”和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目前211工程和985工程已經統籌為雙一流大學建設,985、211大學不再評選。

                                   

學校簡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買粉絲nomics),簡稱貿大(UIBE),位于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11工程”建設高校、教育部和商務部共建高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首批北京市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教育戰略與規劃研究中心”高校、“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虛擬學院”成員高校。

學校前身為高級商業干部學校,創建于1951年。1953年,更名為北京對外貿易專科學校。1954年,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系對外貿易專業并入北京對外貿易專科學校,成立北京對外貿易學院。1984年,更名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0年6月,原中國金融學院與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合并成立新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劃歸教育部管理。2010年12月,教育部與商務部簽署協議,共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截至2020年9月,學校占地面積342035平方米、校舍面積456766.55平方米。在校學生1.6萬余人,其中本科生8500余人、研究生5600余人、來華留學學生2300余人。

                &n

搜索关键词: